登陆注册
3694200000045

第45章 驿途的村庄

带着黎明的霜风,来到了底坎尔。

月亮已经隐遁在山背后,太阳迟迟地从海隅爬起,底坎尔的天像墨晕的绢帛,洇出一片片灰蓝色的天底。

村里,听不到犬吠,只有坎儿井泉水发出汩汩的流水声。村庄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堡,敞开寨门,迎候远方夜行而来的客人。寂静的村庄,酣睡的村民,让久居城市中陪伴噪声入寝的人,找到了一块宁馨的梦境……

底坎尔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终端,进入罗布泊地区的最后一个村庄,南面是库鲁克塔格山,人称最后的村庄。由于小村坐落在洼地间,海拔高度为零,故有人戏称为“零的村庄”。这里是汉代通往楼兰国的捷径。

村后有一片大沙滩,沙滩是一座座南北相连的沙丘,沙丘间有一条干涸的谷地,谷地里撒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石子。

沙滩北面是平坦的坡地,风把坡地溜得很平,连突露在地面上的大土墩,也都被风打磨成形态各异的蘑菇状,谁也没想到,在这块沙滩上,竟然会有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器物。

从拾到第一块树叶形刮削器石片开始,沿着坡地走下走上,待重新回到坡地,双手捧满了早期人类的文明,人却累得喘息不已。坐在沙滩上,我开始为它们分类,像摆积木一样,按石器不同颜色,把它们拼成了一条沙滩上的彩虹。过去,只能在博物馆展柜中看到的文物,竟能在手中摩挲细细端详,而且又是这样的多。

按石器形状分类,将叶片形的挑拣出来,这些石叶片有的像柳叶形,有的像桂叶形;有单脊的,也有双脊的。石叶边缘刃部大多数是磨损的齿状缺口,其中有一片桂叶形的边缘刃面光滑,我想到那是古人没有来得及使用或是遗落掉了的。等把石刀和石镞分出来,剩下的就是些石核。石叶片和石刀是从石核上打击剥离下来的,石核上都有打击的痕迹和一条条叶片剥离后留下的斑痕。我试图将石叶印合在同样颜色的石核上,居然没有一片相吻合,就像想分清一片落叶究竟长在哪根茎枝上一样,很难。或许,在这片沙滩上,永远找不出可以吻合的石器。

从岩相上观察,这些石质细密的石器物与周围的环境并不相适,石料一定是从别的地方采集的,而十几公里外的库鲁克塔格山,分布着各种岩石,这片大沙滩,估计是一处石器打制场地。除了细石器之外,没有发现史前陶器文化。在坡上发现一处沙砾覆盖的冶炼遗址,旁边残留着矿渣和锈蚀的铁片,这表明,底坎尔的早期人类活动,已进入了铁石并用时期。

仔细搜寻这里的早期人类栖居处,哪怕是一处坍塌的洞穴,然而,沙丘一带没有发现古人类居住的迹象。谷地的水线明显看出退缩的泐痕,猜想,那些以渔猎为生的古代人,在湖水逐渐干涸时,已经远徙他方了吧?

远古的人类,不会有家乡的概念,只要能生存下来的环境,就是他们向往和依恋的家园,他们带着生存的目的,寻求大自然赐予的理想环境,萍踪不定的居住点是无数次的选择,而故乡是跟随着人四处漂泊的。想到此,觉得人在时空中失重,甚至脚下的沙丘也在不知不觉中游移……

在底坎尔以东几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汉代的柳中城。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延光二年(公元123年),西域长史班勇率五百人曾在柳中驻军屯田,第二年,率部从柳中移至罗布泊西北岸的楼兰屯田。由柳中途经底坎尔,穿越库鲁克塔格山是条捷径,重要的是,这里有充足的补水源,对于一支五百人之众的军旅而言,底坎尔是天然的驿站。

能够证实这一推论合理性的,是村外一座面积在两千平方米的烽火台遗址。烽火台建在一块高出地表约两米的台地上,从台基下土层留有的水泐痕迹,以及相隔数米远已风化为礓石的芦苇根茎来看,虽然水容面积在逐渐收缩,但那时底坎尔的水线高度仍能够没及今天村中的房顶。底坎尔的村民们已将台地中央的烽火台平毁,用做晾晒粮食的场地,连同烽火台台基左侧的几间古代房屋,也都一并被铲平了。

烽火台遗物更无多见,只有一户村民保留了几枚铜钱,上面铸有“开元通宝”字样,证实为唐代烽火台遗址。遗憾的是,不知道唐代的底坎尔发生过什么事请,那些烽火台上的驻军又是因为何种原因弃离了底坎尔?

汉唐盛世,底坎尔曾是戎马倥偬的驿道,在之后征尘黯消,一带荒芜的沼泽地竟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当维吾尔族猎户叶海亚一家迁徙到底坎尔时,沼泽边只有一间草寮,它的主人是一个孤独的游猎者。

底坎尔是一座移民村,叶海亚老人是第一位村民,公元1950年从辛格尔迁来的。以后几十年间,叶海亚的亲族陆续迁来,形成了亲族纽带相连的村庄,底坎尔人丁兴旺起来,而水却一年一年减少,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水泊缩小,直到沼泽地变成龟裂的枯塘。昔日的草甸一片片萎黄,以放牧为主的底坎尔村民失去了水草丰美的牧场,而不得不修筑坎儿井,转向农田垦植。

分布在底坎尔的坎儿井,有半数已经干涸,地势较高的烽火台旁,有三条废弃的坎儿井渠道,这些井渠平行间隔几十米。至今,渠道井口上还留有汲水用的辘轳架,虽经多年风沙侵蚀,辘轳架保存完好如初,想必未能使用多久,因井水干涸的缘故弃置了。

今天的底坎尔,还保留着几条坎儿井水渠,水很清,也很甜,但那水已不能用潺潺小溪来形容了,流入小小的蓄水塘深不足一米,一排桑木围拢着半塘池水,底坎尔人惜水如命,生怕风吹走,日晒干。村前村后尘灰太厚,没及脚踝,我问叶海亚老人是不是很久没下雨了。雨,他说,迁入后,很少下过。

底坎尔气候瞬息万变,准备起程的那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沙尘像烟雾一样,从门窗缝隙中钻进屋内,房间里悬浮的灰尘,呛得人喉咙如噎如哽,赶紧取块毛巾蘸些水蒙住脸,不一会儿,毛巾上沾满了一层沙尘。路是赶不成了,索性盘坐在炕头,请叶海亚的侄儿做翻译,倾听老人讲述古老的传说,但最能引起我兴趣的是叶海亚的家族和身世。

近一个世纪里,凡是到过罗布泊探险的中外人士,没有人不晓得辛格尔猎人阿不都热依木。据叶海亚回忆,阿不都热依木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为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做向导,在罗布泊北岸孔雀河下游发现汉代土垠遗址。可以说,罗布泊地区史前文化,及历史上库鲁克塔格山、孔雀河一带古驿道的发现,潜埋着阿不都热依木为之付出的辛劳。

作为阿不都热依木后裔的叶海亚,最留恋的地方是辛格尔,这也许因为在阿不都热依木后裔中,他是最后迁出辛格尔的缘故。在谈话中,老人竟用了汉语的“家”来形容辛格尔,从那双充满深情的目光里,让人察觉到他对家乡眷恋不舍的怀念。

月光皎洁,底坎尔村里小小的蓄水池底,细嫩的小草上点缀着星空的荧光,几尾小鱼儿在水面上荡来游去,偶尔发出唼喋的声响。疾风骤停,水塘又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泛着光泽,映照着塘边行旅者沾满尘垢的形容。

离开家乡的路已经很远,在很远的路上是别人的家乡,但一个人把自己看做凭风凌空的纸鸢,苍穹和下面的土地,都是家乡的归去处。驭风远行,而又不为自己的心欲所进止,是畅快,是恣情放驰,只有风中的人体味得到。而罗布泊苦旅,我为一路灵风挟持西行,并在路端最后的村庄里,以陌生的面孔,与底坎尔人度过一个传统节日——古尔邦节。

叶海亚老人起得很早,他用桶在坎儿井里汲水,然后用一只水盆将井水撇向空中,他用水沐浴底坎尔寒燥的春天,用井水浸润着发干的土地。老人耐心地泼洒着水,让露珠在空中散成一片水雾,霓虹中有他的昨天和今天,湿漉漉的地面上蕴含着他对土地的渴望,或许,他更希望眼前出现一片水草丰美的沼泽,重温辛格尔猎人往昔的渔猎生涯……

底坎尔的村民起得都很早,在一间幽暗的房间里,我同他们一起做“乃玛孜”——那是穆斯林的祈祷仪式。昨日黄昏的时候,美丽的小姑娘海伦悄悄暗示我,让我一大早独自来到这里,原来是让我参加穆斯林的祈祷仪式。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叶海亚老人——他是村中的阿訇——没有能够直接告诉我,或许作为一个长者,不便对一个远方而来的年轻女性直接喻示。但对于我,是很乐意带着人性的良善,体会净地中穆斯林虔诚的心态——哪怕并不懂得经文的内涵。

海伦和她的小伙伴们在门口向里张望,看到我一心专注的模样,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祈祷完毕,孩子们将我围起,给我取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名字“帕里希达”,说是新年的贺礼。我并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但出自一群天真烂漫孩子的口中,我想那一定是很美的。

叶海亚的母亲是村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105岁了,所有的村民,在节日的这天都要给她拜年。当我到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围坐在房前的草棚下。老人坐在屋前一张铺着厚毡的木床上向我们微微颔首致意。我无心僭越辈分趋前,但老人却紧握我的手,让我陪坐在她身旁。老人缓缓地解开糕点盒,分食给儿孙和客人,让人感觉仿佛回到母系氏族社会,眼前浮现出分配猎物的场面,一股融融的怀古之情蓦然而生。

老人的居室很简陋,生活节俭几近清苦。据说,老人一生心性平淡,60岁后不问儿孙事,与人相处不计亲疏,虽然她年事已高,却能勉力自我善理,这兴许是得以长寿的原因。

底坎尔的村民,过惯了清淡的生活,这自然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不无关系。在这里,冬日显得很漫长,我在地垄上见到一位鬓发皤然的婆婆在掐摘露出地面的苜蓿和野菜,艰苦的条件,养成了他们多年素衣粝食的生活习惯,他们似乎对生活并没有更多的奢望,心态上的适应抵消了物质上的匮乏。春天到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村前的葡萄园里,当葡萄藤抽出绿叶时,他们心中唯一的缺憾是荒野上少了一些绿色;他们每天一个馕饼、一把葡萄干、一壶茯茶,坐在葡萄架下,哼唱着古朴的歌谣,在歌声中寻找流逝的岁月,怡然自得地度过一生。底坎尔的人是清贫的——有一种清贫,它不为文明社会的一切所烦扰,并用一份清贫中的同情心怜悯世界。

底坎尔平静又安详,没有节日的语言,但有空旷奢侈的场地和从容不迫的时间。夜阑,有人弹起都塔尔,一曲未尽,将人们的心绪带得很远很远……

底坎尔平静中的欢乐,表现在底坎尔人身上。我不能用憨厚来形容他们,因为在温敦、厚朴之中,让人看到了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古老的睿智。他们远离现代城市所享有的物质文明,在我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不幸,但他们却远离城市中人情隔膜的无端懊恼,在底坎尔,从老到小见不到一个酗酒和嗜烟者,是否也应该让城市中生活的人感到悲哀?

人们常说,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底坎尔的传统生活方式或许为城市中的人所不相容,甚至因为不理解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其实,他们看到了传统生活方式外的痛苦而持以缄默。如果他们意识到——城市中生活方式的烦恼——而不去意识,对我们无疑是无言的嘲讽。

底坎尔对于来者、去者都是驿站,而它是底坎尔人生存的家园,但就人生来讲是生命的驿站;我们可以忘却,而底坎尔人,这驿站意味着人生的全部。也许,在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着对底坎尔一份恻隐,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一个个驿站过来过去,我们见到了无数个驿站,但哪个驿站又是我们自己的全部?对拥有生命驿站者,有劬劳,也有收获,而我们省略了自己的驿站,也就省略了我们生活的全部!

正如来时,离去时也很平静,小海伦换上一条蓝色的连衣裙,样式、颜色都很旧,我想一定是她妈妈的裙子改小了的,她光着脚板,这几天她一直穿着露出好几个脚趾头的鞋子。海伦笑眯眯地把一块橘红色的玛瑙石放在我的手心里,然而,和她的前辈一样,没有一句表达内心的语言。

坎儿井的水很清,底坎尔人心泉是透明的,作为过客,我只是一颗石子,这颗石子甚至在底坎尔人湛蓝的渊泉里,激不起一道涟漪。

我问叶海亚的侄儿维吾尔语“帕里希达”是什么意思,他说是“长翅膀的仙女”。

车开出了很远,我看见小海伦站在坍塌的烽火台旁的高地上,漠风中,她的裙子像一面蓝色的旗在飘扬,我们进入了没有水源、没有人烟的“生命禁区”,底坎尔——最后的村庄被远远地抛在身后……

同类推荐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我的星期天和星期一之间少了一天

    我的星期天和星期一之间少了一天

    当我们清醒着回望的时候,发现人生是从失败开始的。比如下定决心要完成论文,却花了数个小时追剧;比如下定决心要在假期来临之前“瘦成一道闪电”,结果却胖了两斤……无论是什么年纪,失败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就好像每周的生活都少了那么一天,让我们没有时间梳理头绪,调整节奏,只能摸爬滚打着向前走。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卡特琳·鲍尔范德首度畅谈自己的心路历程,她幽默诙谐地谈论女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爱情、衰老、婚姻和友情,也坦然地应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她用戏谑顽皮的语言,在老友般轻松密语的氛围下,深刻地探寻着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本质。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又给你知己般的陪伴,让你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热门推荐
  • 掌玄生灭

    掌玄生灭

    一次邂逅,一个神秘老者和一件神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神话时代终结,新的轮回开始,看他如何掌玄生灭。企鹅群:530930180
  • 低调的大帝

    低调的大帝

    一代大帝感觉无敌是真的无聊,所以就回到他之前的修炼界玩玩。大帝,不仅仅是实力的无敌,还得医学,仙艺各方面的无敌
  • 孽缘难逃:神君,别缠我

    孽缘难逃:神君,别缠我

    诛蚩尤杀夸父的一代神君,虐天虐地虐空气!狂放不羁一浪比!为了浪,他抛弃亲子!为了浪,他抛弃一切!隐逸多年求不得,铁树无花情难觅。本以为此生浪荡终会孤老,哪只无意间救下一只半血狐狸,从此不得安宁,是非接踵而至,情花也悄然绽放。可世间最惨,不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不在灯火阑珊处!从冷淡撩妹无敌,到不择手段追“妻”的转变需要几年?答:顷刻。
  • 还你三世琉璃世界

    还你三世琉璃世界

    因为前世纠葛换来今世的爱情,秦昊闯进了穆小可的生活,一个是古代人,一个未来人爱上古代人,穆小可大吼到“我这辈子都不想见到你!”一剑刺向秦昊。秦昊大声喊着“为什么这样对我!”两个人就这样相互折磨,终于转世来到现代,两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某日,京城里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东方闻璎看着这个大好日子终于心一横:“行,那就起价五个铜板!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丽春院妈妈一听,一榔头砸了下去:“开拍了开拍啦,新鲜刚到的小倌啊,色泽如玉玲珑剔透的上等小倌一枚啊,跳楼价五个铜板起步啦……”珠帘后,被绑的面目扭曲的九王爷直接一脚就踹了过来:“东方闻璎,本王要诛你全家……”(这绝对是一个说起来全是泪的心酸故事,当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按理说,没有好下场的都是小白兔,可为毛他这只大灰狼却混到连渣都不剩了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娶个尊上当夫君

    娶个尊上当夫君

    池珞,本是家族中最年轻的一代天师,且能力出众,却不料,一朝穿越,成为了云州城池家之女。所幸,那一身能力也跟着她转移到了这具身躯上,至少日后的生活不会太无聊了。郁临渊,阴界轮回之主,因闲着无聊,便转生去了凡界体验一番生离死别。可是,他还没体验够呢,就在而冠之年,因一场意外离世,又重新回到了阴界当他的轮回之主。某日夜里,池珞原本睡的好好的,结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珞珞……”身着玄色衣袍的郁临渊,低声的唤着床榻上的少女的小名,生怕会吵醒了她。过了许久,池珞便睁开了双眼,并环顾了一下四周。“呼,可算是走了,只是这个男人究竟是谁?”池珞百思不得其解。又过了几日后的夜里,池珞终于忍无可忍了。她真的快被这个男人搞疯了,天天夜里来她房间,还每次都只是唤她的名字。“你够了啊,每日夜里都来吵我睡觉,信不信我揍你一顿啊。”郁临渊也没料到池珞竟然会醒。“珞珞,我……”一时间,他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开口。其实,他也不想的,只是在回到阴界后的第二日,掌管生死册的判官突然跑来说,她的命格变了,而且…………于是他又惊又喜的回到了凡界,想给他的小珞珞一个惊喜。谁知,她竟然不认识他了,这可如何是好。
  • 医黛飘仙

    医黛飘仙

    莫名其妙的穿越异世,还是危险的仙侠世界,所谓主角光环?所谓霸王之气?请恕小女子业务不熟,摸爬滚打,先解决温饱和存活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详细介绍了心理暗示产生的原因、其蕴涵的潜在能量,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技巧,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暗示的力量,从而掌握并运用这种力量,获得人生的成功。《心理暗示的力量》由牧之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