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200000023

第23章 生存,街头巷尾各自谋生(3)

他们大都乐意接受这种安排。说实话,在上海真的挺不下去了,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到海丰是坐船去的,杨清良和朱静华一家,身上只有十块钱了。还不错,到了那边以后,给每家发了五十斤大米,屋里放了一瓶油,还放了些烧饭用的草。就这样,又安了一个家。

顾幸运到了那里一看,房子是现成的呀,特别高兴,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一大间加一小间,大间有二十七八平方米,一家人绰绰有余了。

到晚上,余加安躺在床上,看看这个新房子,从房顶到墙面、地面,突然之间他自己笑开了。老婆李小女问他:“你笑什么?”他说:“怎么不笑?不管怎么讲,我现在有这么一个家了,毕竟比原来在新疆的土房子要好,比在上海挤着要好。不管怎么样,总算有个自己的窝了。”

尽管海丰农场地处当时相对偏僻的苏北盐城,距离上海还有好一段水陆行程,但是时代的新风也吹到了那里。他们把生活刚一安顿下来,一些家庭潜在的危机也随之显现出来。

那时候劳动任务不重,空闲时间多了,大家又都有兴趣有精神需要,上边呢也希望他们都能安心,就经常搞一些舞会。不是这边有舞会,就是那边有舞会,舞会的场所虽说条件不是多么好,但这些人经常在一起,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原来夫妻两个在新疆的团场连队,选择范围很小,不少人其实是凑合的。

人们晚上听说哪个大队要组织跳舞了,就往哪个大队去,当时把双喇叭的录音机提来提去,提东提西的。结果问题暴露出来,有的夫妻没有共同语言了。在团场的时候没有共同语言不要紧,不需要有多少共同语言,因为整天就是劈柴、挑水、干活,外面的重活女的干不了,男的去干,合着过日子就够了。回到这边不一样了,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劳累和互助了,矛盾就凸显出来。

而且说起来年龄就三十几岁,正是还能够活动心眼儿,重新开始的时候。总之,有的人心就变了,还想着要更好。男的感到女的不顶用,或者女的感到男的不顶用,原来看上去稳定的家庭,陆续出现矛盾和冲突。

除了挖渠种地,还学了点什么

符合“单顶”条件去盐城海丰农场的人暂时得到满足,还有另外一部分连“单顶”政策也享受不到的上海支边青年,需要面临重新回到新疆的选择。为了避免被送回去,40岁的聂崇良躲到了无锡的一家小厂去做临时工。

聂崇良的表哥对他说:“我帮你联系好了,你赶快到无锡去躲躲风头吧,以后看看再说。”那阵子对不符合政策滞留在上海的返城者查得很厉害,不给户口,不给粮票。有的街道和单位,谁家里有这种私自回来的,父母不上班,要待在家里做工作,做好了,再上班。看到这样的形势,聂崇良就跑出去了。

当时周敦福经常听到,有人在里弄口或楼上用高音喇叭喊,大意是:符合条件的到海丰去,不符合条件的回新疆去,上海你们不能呆,没有工作给你们。周敦福知道,最后有的人是自愿回去,有的人是遣送回去。而且小孩子要上学的,不给学上,什么都卡掉。他的孩子本来是在借读,为了叫他们回去,取消了借读资格。结果,周敦福再一次登上了西去的列车。直到1987年,他才又举家和不少人一起从新疆倒流回上海。

能够享受“双顶”政策的安康、史美云夫妇,是让许多人羡慕的。当安康通过顶替进入了母亲原先的工作单位,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他母亲之前是在第一人民医院做营养师。安康顶替她进去以后,人家问他:“你有什么特长?”安康老实回答:“我没什么特长。”于是刚开始把他分到食堂,之后调到挂号间,还放到收发室管信件报刊,后来又调去做电梯维修。

其实安康是有特长的,他自幼就有个学习音乐的梦想,去支边以前,本来有机会考取音乐学院,但是放弃了。到了返城以后的这个时候,他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买一架钢琴吧,哪怕是借钱。买一部琴要五千六百块,他一个月工资五十三块,一百多倍。买了以后,勒紧裤腰带还这个钱。可是心里很舒服,今后自己的小孩子可以练琴了。

确实,曾经有一位顶替父职的支边青年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天去单位报到,跟劳资科长见面,人家问他:“你有什么技术或特长吗?”他好好想了想,这么些年,除了挖渠、修路,就是种地,还学了点什么呢?最后他想起来了,自己会打家具,于是赶紧说:“我会木工!”结果就是这一项当年“不务正业”的手艺,让他得到了第一份的正式工作,到这个单位管家具。

70年代后期全面恢复高考,让“老三届”知青中的部分人抓住了机会,一变而成为天之骄子。但去新疆的支边青年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不但直到1980年底还身处半军事化的兵团深处,而且大多数都已超过三十岁的报考年龄线。返城时选择留在新疆的王祖炯,虽然是团场的秀才,但是高考与他无缘。

他当然听说高考这回事了,但是压根儿不让自己去想它。因为很自知,或者说自卑,他只是个初二才上了十三天的人,怎么可能想要去参加高考呢?去新疆的上海支边青年比后来文革中的知青,离开家乡、离开知识、离开都市,要早了三五年,这三五年对他们来说,也正是使他们与恢复高考失之交臂的三五年。或者可以说,当初决策层给恢复高考划线的时候,就是以66届的高三为底线,根本没把他们划在其中。

鱼姗玲也是赶不上高考的末班车,原因是年龄的限制,1977年底恢复高考,年龄是限制到三十岁,她三十三岁,已经属于条件范围之外。而且她已经成家有小孩,又是工作和生存压力,又是家务压力,即便让她考也没有精力再复习了。

本来,1977年初步起草的恢复高考招生文件规定:“考生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未婚。”而邓小平早在这年5月24日,同王震等人的谈话中就提出,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严格考试从1966、1967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上大学。在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他又谈到知青的报考问题:“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有多少就选多少,可以在名额之外。”

于是在正式发布的1977年招生文件中,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在1978年的招生文件中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并取消了其他限制。

显然,即使有了这些年龄幅度放宽的调整,1966年以前的支边青年,也已经基本上不在政策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重又登上列车,已经是一名列车员

80年代初的上海百业待兴,这为闲置在盐城海丰农场的那些人带来了转机。为了多挣一份工钱,更为了作为回城的跳板,这些来自上海的人,又纷纷往上海进行劳务输出了。清洁工、医院勤杂工、饭馆洗碗工等等,一般都是等待他们这些人的岗位。

就像“农村包围城市”,他们先等待在江苏盐城,然后转战到上海远郊,再渗透到近郊,一步一步地逼近市区。如同是画了一条曲折的线,只是这回家的征途被拉得好长。

就在大家纷纷埋头忙于打理小日子的时候,他们当年返城的主要发起者欧阳琏,也在四年刑满之后,只身回到了这座城市。他是在1984年放出来的。之后他当过商店的采购员、服装厂的勤杂员。又做生意,亏了以后,也是通过海丰农场的劳务输出,到化工厂当了三年多的工人。后来在长征医院做护工,服侍病人。还给人家洗过鱼缸,在电缆厂干过,接下来是做看门的,看弄堂,到大楼里做保安。

借着劳务输出的机会,顾幸运的丈夫,也是一起从新疆返城的,在上海火车站当上了搬运工。主要是装卸大电器和托运的行李,光着膀子扛行李,即使在冬天都是满身大汗。那时候他也四十几岁了,最苦的就是那三年,正是女儿念高中,需要花钱的时候。

顾幸运经过努力,幸运地重新登上54/52次列车,这次不是坐车,而是成为一名列车员。大家见了她开玩笑说:“顾幸运啊顾幸运,你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就像棵向日葵,幸运的阳光总是照到你。”她自己认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态要阳光,要积极。

在列车上,他们几个从新疆回来的人负责的车厢总是特别干净。他们会把厕所都冲洗得干干净净,再挤再忙,也要打扫好卫生。他们都是得五角星。所以列车长对他们评价高,有的时候他对别的职工讲起来:“你们这些一直在上海的人不惜福,看看人家新疆回来的怎么干活的,你们是怎么干活的?”

顾幸运一看到那些还留在新疆,探家以后从上海返回去的人,会特别关照他们,这是没办法的,就是个感情问题。这些乘客知道了这几个乘务员也是新疆支边回去的,很羡慕,笑着说:“你们又走这趟火车了,和我们不一样,你们运气真好!”他们往往都是没有条件顶替或办户口,回不来的。

就在往返上海与新疆的这趟列车上,顾幸运还发现,他们曾经留下多少往日记忆的车厢里,又出现了一批批支边青年子女的身影。这些少男少女正当他们父母进疆时的年龄,而他们正以相反的方向,怀着别样的心情,从新疆各个团场奔赴大上海,踏上那个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切的城市。在那里,他们就要开始与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了。

同类推荐
  • 我的真善美

    我的真善美

    陕西人的诗文,带着西风的萧瑟与温婉凄凉,读来令人心折,赏心悦目。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战夏阳

    战夏阳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娴熟之极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是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光谱──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假证件

    假证件

    《假证件》收录了路易塞利出道时所写的十篇随笔作品:有的文段记录了她漫游(或骑行)于城市与国家之间对于自我、空间的思索;有的文段则探究了阅读与写作所及边界。“假证件”一词取自开篇与结尾中她往复于威尼斯,探访布罗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缘巧合”获得一张威尼斯永居身份的经历,也暗喻着作者自身经历中流动的复杂与多变。随笔式写作中抽离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里有路易塞利身为作家的野心与坦诚,同时也为读者认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之道。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持刀魔法师

    异界之持刀魔法师

    法师未必拿个极品的法杖就牛叉,而拿刀的也未必就是战士,念个初级魔法太集中的话就成禁咒了,在魔法阵面前一不小心就弄出个神了,虽然那些叫矮人的矬子对于铸造方面的实力很高,魔晶炮跟火铳都一桶一桶的,对于石头来说,那太浪费魔核了,随便弄点火药不就成了,光明教廷的人想在自己的领地里盖教堂,行!不过要交纳占地费。让领地的人信仰光明神?靠!老子就是神,你丫的光明神过界了知道不。石头曰:魔法师拿刀,神仙也没招。
  • 住进一粒粮食(怀乡散文)

    住进一粒粮食(怀乡散文)

    这是一本描写乡村和土地的书。如果故乡在你的记忆中已经日渐模糊,那就读一读这本书,让一围粮囤、一盘石磨、一架房梁唤起你曾经的记忆。当回乡变成一种奢望后,故乡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然而现在真实的乡村是什么样?那些仍然坚守在土地上的人,他们又在想些什么?
  • 切勿回头看

    切勿回头看

    老人经常会说,夜道勿回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头顶一把火,肩膀两侧两把火,回个头就会吹灭一盏。
  • 一剑妄尘

    一剑妄尘

    荒陆,乱世万载,有人传立道统,开辟宗府,有人渡劫为神,逆乱苍天;有人化身为魔,屠戮天下;有人立地成佛,普渡众生。有一少年于扶山宗走出,只以一剑,踏天下。
  • 凶楼师

    凶楼师

    房屋是我们在生活见到最频繁的东西,商业大厦、楼房小区、豪华别墅、私人会所、酒店旅馆,房屋如何搭建,构筑的风格,现代世界已经极为纯熟,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房屋建筑前的土地是怎么一番景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人生若必要追逐爱情,你是否希望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你负天下人,他为你还;若天下人负你,他拥你入怀,然后……冷眼天下,袖手旁观。◇她是蛇妖,他是凡人。她艳若桃李、歹如蛇蝎;他纯白若梨、高洁如雪。蛇妖七七,第一次见到方若梨就想吸干他的精元。如此飘逸脱俗的人,人间少见,他的精元等于仙丹,没有不吃的道理。可是,她突然想咬他的喉咙、喝他的血,却屡屡不得手。不是他有人神庇佑,而是她自己决心不定。原来,梨花林里,她已对他一见倾心。她对他处处挑衅,强要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他欲逃无路,或者,从没真的要逃?她原以为,相逢就是有缘。而她,强求了一段情。原来,相逢不过是彼此的意外,他们根本没有缘!而情太痴,强生出一段缘,生生改变了老天排好的命盘。她只是向他强要了名分,而他向天强要了一切。因为,桃花树下,他已一望成痴…….我觉得这个简介很带感啊!觉得不带感的童鞋就忽略了它吧,直接去看文。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精彩又感人的故事。
  • 崩坏世界的审判之刃

    崩坏世界的审判之刃

    从异次元而来凌驾于所有律者之上的律者,他既在崩坏的一方,却又有着相反的目标。从远古到现代,从迷茫到坚定,他作为律者,却与崩坏站在了不一样的战线上。“崩坏,就该由崩坏来对付!它的罪孽,由我来审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阴阳师的攻略笔记

    阴阳师的攻略笔记

    只因阴阳师的特殊身份,我被牵连进一场场诡谲莫测的灵异事件——桃花源的背后,竟是陶渊明笔下的一个弥天大谎;武则天的王子墓,竟然在世人都未曾注意过的地方;暗黑古堡中被囚禁的女巫魂灵讲述着痛入骨髓的爱恋……那个叫白临渊的男人,被我在新婚当夜杀了三次,这一世仍然选择和我一同在绝境中死里求生,当前世记忆的碎片被重新拾起,我是选择相信自己,还是跟随了我五世的他?内心os:为什么我要和这个大魔头谈恋爱啊,不仅腹黑残忍小心机多还别扭的要死,攻略他也太难了吧!(无能狂怒)而且怎么还会有前世纠葛这样老套的剧情啊!不过作为新时代女性,我才不会因为前世纠葛就放弃攻略一个极品忠犬系男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