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500000023

第23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4)

另一方面助动上层建筑失调。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一方面是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城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都是这一制度变迁的表现;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转型还要加快实现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制度的变迁与经济的转型统一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表现出了转型增长的格局,形成了“双重演进”[28]。这种双重演进的特征延长了改革的实践过程,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而这种“双重演进”是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地区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形成了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巨大差异,从而使交易费用增加,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延缓了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农村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土地制度而产生的交易费用及制度变迁根植于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我国当前经济体系的一个主题是: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强调市场竞争和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此过程中,旧的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而新的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扮演了一个双重角色。其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带着改革开放后的成功与辉煌,惯性地发展着,得到各方各界的支持和赞誉,已经成为我国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主流改革思路是对其丰富、提高和完善,在其框架下进行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其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本身具有诸多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的特质,同时,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本身就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行农地制度框架下,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村土地与市场经济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由此,必然造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协调,其表现是多方面的,由于农村土地的均分和不规模特性而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由农村土地产权权能的不完全所产生的“小产权房”尴尬现象等等。这些表面看来是简单的经济现象,其实质反映出制度下的经济异化发展以及现实经济事物与现有制度、法规的冲突,其根本是上层建筑没有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本章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1号文件)。

[2]本部分内容参阅了党国英的研究成果,详见:党国英.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夺[J].中国改革,2005,(7):31—35.

[3]据李强2002年的调查,在本县境内打工的占全部打工的26%(李强,2002)。据农业部软科学办公室组织的调查,在大中小城市打工的劳动力占总打工劳动力的74%(2001)。

[4]陈前金.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www.3nzj.cn),2005—12—19.

[5]王平.地根政治[J].中国改革,2005,(7):16—17.

[6]本部分内容参阅了党国英的研究成果,详见: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8—18.

[7]黄征学.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6,(5):12—15.

[8]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9]宋振湖,黄征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5,(3):17—19.

[10]刘旭,陈柏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经济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3):20—22.

[11]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8—18.

[12]罗剑朝.构建新型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业信用合作,2007,(9):24—25.

[13]罗夫永.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的三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86—90.

[14]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15]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16.

[17]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8]罗夫永.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创新[J].财经科学,2006,(8):104—109.

[19]谢炜.全国清理70%开发区温家宝要求调查19件土地案[N].新京报.2004—7—1.

[20]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8—18.

[21]秋风.中国土地改革正在“临界点”[J].中国新闻周刊,2007,(48):24—45

[22]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四节第二十六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3]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四节第二十六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4]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四节第二十九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5]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一条(1994年7月4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

[26]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三条(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7]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第十四条(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8]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当代财经,2004,(3):82—86.

同类推荐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危机不慌

    危机不慌

    何谓“变态”管理能力?如何找出危机中隐藏的诉求?管理层如何“小题大做”,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危机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危机,无需恐慌!危机让所有的元点迸发,释放原本潜伏的机会。机智的人假手危机,取最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一点,演绎一出新秩序,这就是对危机和混沌应该持有的“潜优势”世界观!本书是对危机的一次新探索,阐述危机发生的基本环境,分析何为变态管理能力,帮助读者找到危机下潜伏的优势,并在混沌的环境中厘清新思路,指出新出路。
  • 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最权威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
  • 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行动者的选择。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著名经济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本书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对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出路及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形态要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相协调、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在不瓦解乡土文明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特色、延续文化根脉,使人们还能生发出温馨甜美的乡愁记忆等诸多问题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读者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助益,也是抛砖引玉,希望作为国家社会主人翁的中国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思考积极行动,量己之力各尽其责。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知道你很难过

    我知道你很难过

    这本书,给所有又寂寞又坚强的人。我知道你很难过,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暖读”系列18篇治愈爱情故事,记录为爱所伤的疼痛、被爱所误的迷茫和逃离爱情的孤单。每个心怀美好的人,都应该且值得拥有爱情。愿这些故事带给你抚慰和答案。
  • 原来我最想简单爱你

    原来我最想简单爱你

    【中短篇:简单夫妇】乔恬简的人生行至大学时光,第一次遇到一个让自己那么讨厌的人。“单北,你离我远一点好不好!”“单北,你为什么老是针对我,我到底哪里惹到你了?”“单北,我求你不要再待在这里了,我真的好讨厌好讨厌你!”这句话,让一向对乔恬简的抱怨表示沉默的单北,第一次有了回应。他垂眸,却依旧一脸漠然。“好,我答应你。”后来。“单北,我错了,你别生气了好不好?”“哦。”“单北,我想你了,你回来好不好?”“哦。”“单北,我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你!”男人勾了勾嘴角,微微挑眉,“哦?上次不还是讨厌?”乔恬简:“......”-原来,我最想简单爱你。
  • 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场车祸,一个死了又活过来的孩子。当年的事情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这个男人到底是真心还是歹意?谁能来解答?当年又不是她抛夫弃子,为啥现在要认命的伺候这个少爷……到底还有没有天理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麻子的爱情

    李麻子的爱情

    又是一年春天。周梅已经把孩子顺利地生了下来,孩子很健康,也很可爱,她抱着孩子去看了罗老师。罗老师墓前长满了油菜花,记得那一年,她才17岁,门前的油菜花也是长得如此茂盛,罗老师为她编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如今,她也像当年的罗老师一样,为他编织了一个花环,放在了他的墓前。
  • 闽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卷3))

    闽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卷3))

    本书是“张胜友影像作品系列”之一,所选文章,均聚焦中国沿海开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展示一批典型企业和开发区的发展轨迹,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脉络,再现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辉煌成果。
  • Poor Miss Finch

    Poor Miss Fi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