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200000001

第1章 译者前言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东西方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当时,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向中国民众宣传基督教思想。其中一位传教士名叫亚瑟·亨利·史密斯,中文名为明恩溥,在中国待了四十多年。明恩溥在华期间写下多部著作,向世界介绍他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本书便是其中之一。

本书着重讲述中国人各方面的特质,或可说国民性,从面子问题、时间观念、公益心、同情心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人进行解读。书中谈到不少中国人的优点,但更多的是他们国民性中的缺陷。该书在欧美国家发行之后,曾一度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主要渠道,并成为旅居中国的外国人阅读最多的著作之一。在美国,它是影响力最大的有关中国的著作。二战之前,这本书也是日本研究中国的重要资料。

中国近代曾掀起一股改造国民性的思潮,鲁迅作为其中的代表,曾郑重向国人推荐这本书。鲁迅本人的思想受这本书影响颇多,他曾多次提及自己吸收了本书中的观点。虽然鲁迅对本书中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他承认本书对中国人反思自身的本性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鲁迅逝世之前十几天,曾写下这样的语句: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中国人对待本书的态度,可分为两派,一派便是如鲁迅这样,希望从书中寻求一些营养和教训,以促进自身改良;另一派则以被誉为天下第一骂人高手的中国近代学者辜鸿铭为代表,对本书持完全批判的态度。辜鸿铭曾在自己的多部著作里对明恩溥的观点予以驳斥,还讽刺明恩溥“没有在中国民族性问题上说三道四的资格”。

客观来看,在这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人勤劳、坚忍等优点的肯定,同时也会发现,整本书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与作者当时所生活的中国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作者当时所在的中国,正值清末及民国初期,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伺机来侵占中国,再加上鸦片战争的爆发,更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在民国初年,面对破败不堪的中国,再加上传统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国人的确表现出了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等特点。因此,展现在作者眼中的中国人就有很多民族劣根性。作者在讲述列强肆意侵略中国的一些情节里,作者并没有站在同情中国人的立场来写,而正是作者的这种笔法,将当时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的原因展现得生动逼真。

不过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明恩溥所处的位置来看,这一点是难免的。

我们在看待本书时,既不可完全屈服般地接受,也不可完全激烈地排斥,这两种方式都有失偏颇。不如用批判式吸收的方式,以此书为镜,照出自身的各项特性,借以自鉴。

本书最早出版于1890年,虽然距离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但是书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些现今依然存在。虽然当代的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百多年前的眼光,对于现在的我们仍然不无裨益。

本书原著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有所删节。我们这个中译本,遵照的是未删节的版本,以期完整地展现作者的思想。

同类推荐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弟子规全鉴

    弟子规全鉴

    本书在全面阐释《弟子规》精华要义的基础上,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方面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书中大量引用圣贤著作进行说理,穿插上百则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件,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当下职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国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备读物。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分为“文化、娱乐之忌”,“生产、行业之忌”,“岁时、饮食之忌”,“人生、礼仪之忌”四辑,林林总总,共一百零一篇。作者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且对现实生活多有了解,“主旨依然是将传统国学草根化,从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口——中国老忌讳深入进去,与大家轻轻松松地聊天、摆龙门阵”(《后记》)。举凡信札的书写格式,对联的正确贴法,祭文、悼词、挽联的撰写要则,古玩行的“捡漏”和“打眼”,演员应遵的行规,请吃河豚的规矩,如何有礼貌地谢绝上门叩访,怎样选择住房和布置卧室……作者皆能深入浅出地解说,往往涉笔成趣,令人击节。
热门推荐
  • Emile Zola

    Emile Zo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爱情终究会来到

    爱情终究会来到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遇到几份爱情呢?钱思思从情窦初开,到堪堪跨入大龄剩女的行列,有过她主动爱上的人,同样有过两个人旗鼓相当的感情。但是在现实的摩擦碰撞下,谁又能保证,眼前的人就是最适合她的呢?永远都在路上的我们无法预测答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的是:相信爱情终究会来到!
  • 命运第七天

    命运第七天

    一场诡异的故事会,巴巴陷身其中……每听完一场故事,听众们就会相应的有人受伤,有人死去!这不是恐怖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里。故事的第七天,也就是大结局。巴巴他……
  • 天心尚武

    天心尚武

    手枪地雷和内功暗器相比,谁更厉害?阴险狡诈的穿越客与有情有义的江湖大侠斗智斗勇,到底谁更牛B?军工单位的技术师穿越到古代当反派,他能否带领群魔一统江湖?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且看下文道来!
  • 刺虎图壁录

    刺虎图壁录

    他,武功接连被废,妻子认贼作父,师兄断臂入宫,一切皆因“刺虎大计”。他,无心染指江湖,只想了却残生,却屡遭阴谋困厄,虽得五女钟情,却尝尽男欢女爱酸辣苦甜。他,生性天地无忌,愿做江湖一闲人,可却成为魔教教主,成为江湖阴谋、恩怨情仇、朝廷哗变的棋子。他,只因眼见师父断头取义,遂开悟顿道,率领魔教入宫助师兄刺杀刘瑾,一力化解魔教与中原武林恩怨,屡次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并助国家公敌达延汗小王子完成“图壁大业”。“刺虎大计”计划,波澜壮阔,重塑刺杀刘瑾大戏;“图壁”大业,入世驭乾坤,独步笑天下;大明一百五十年历史之大事件贯穿其中,虽相隔百年,却巧妙暗合,环环相扣,写武侠,亦写史。
  •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古典名物,本安于红尘,无意聚散,但却于偶然之间惊动了过客的心弦,于是便生出了这段缠绕心间的云烟雅事。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作者白落梅却在水墨里,为读者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般的典雅生活,带领读者烹茶煮茗,淡看岁月荣枯,品味浮世清欢,静度风雅年华。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迎着子弹缠绵

    迎着子弹缠绵

    凄美浪漫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爱情,唏嘘伤感的落幕雕刻了《迎着子弹缠绵》。主人公老木的知青生涯中,穿插着他与三个美丽女人的爱,与现役连长之间的仇恨纠葛。为爱,老木杀了残暴荒淫的连长;为爱,三个把老木视为生命的女人送老木走上刑场。缠绵于爱恨之中的老木迎着子弹倒在莽莽昆仑山下的荒酷深处,老木的爱在三个女人心中烙下了永远的印痕。杨志军大胆的笔锋,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整部小说充满批判。让人掩卷之余无比心酸,触痛文革年代的累累伤痕,名家的风范尽在于此。《迎着子弹缠绵》不仅仅是作者的青春,更是八零后一代父母的青春记忆。
  • 将军夫人好难为

    将军夫人好难为

    现代中医大夫如梦,魂穿到千年前的长安城,成了南家长房嫡女。父亲战死,母亲早逝,祖母一人将她拉扯到大。谁会知她这一路走的何其艰难,祖母病重,南家人的心思渐渐露出。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受人排挤,逐出家门,栽赃嫁祸,纵使尝尽这人间疾苦,她也要努力活着。还好有一人,愿陪她一起,刀山火海,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