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4700000002

第2章

一、儿童篇

我的老家坐落在蓬莱市东南方向的丘陵中。那里沟壑纵横、村庄密布,山岗坡地依山就势层层相连,沟河的水左右逢源长流不断,一年四季山清水绿天蓝。

蓬莱城东30里地的大村镇是刘家沟,刘家沟的南面有个由西向东蜿蜒的丘脉“乌沟”。乌沟岭坳一溜有十多个村庄,散落在沟左沟右绵延向东十多里。翻过蝎子岭后,可见一条小河曲曲弯弯地向东北方向流淌,穿越十多个村旁,便从解宋营村口流进黄海。由于这一带的沟沟岭岭比乌沟岭坳稍宽稍平,人们俗称为“接夼”。接夼共有6个村:袁家、卢家、姜家、段家、孙家、赵家。接夼六村的下一个邻村是五十里堡,顾名思义,这里距离蓬莱县城大约50华里。这就是我的出生地——接夼段家。

段家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从西南和西北流来的两条小河在村里交汇,把个百户小村又分为下疃、河南、西庄和南庄。全村段姓人家占多数,住在下疃和西庄。少数张姓和丁姓人家,住在南河沿和南庄。下疃是中心村,当年的关帝庙、村公所、祠堂和学校都设在下疃。段家学校又是接夼6个村唯一一所完全小学,周围村庄的适龄学子,都来这里上学读书。

段家西庄仅离中心村下疃200多米,西庄村前村后、园场两旁全是高大的杏树。西庄背靠的是一座大顶山,西边又与蝎子岭相望,方圆几十里无人家,山山岭岭全是矮矮的油松和野草;岭坳两旁的梯田因山就势,地块不大,层层叠叠。几十条沟壑汇聚成的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流经西庄的田园和村头,汇入到下疃的大河中去。

西庄共有30来户人家,整个村落居高临下,背山面河。横向东西两条街,纵向南北6条胡同。村西头低凹处有一口水井,是全村唯一的水源。家家户户一早一晚总有人来这里担水。村街的中心处,有一棵大楸树,树下有一个很敦实的石堆舀,供全庄人家舂捣五谷杂粮。楸树长得又高又粗,一个人搂不过来。树荫下,庄户人家爱在这里说话拉家常。树上还有两个喜鹊窝,喜鹊常年在树上树下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西庄村杂果树品种特别多:枣树、柿子、樱桃、白果、梨、苹果、核桃、李子、桃子、石榴和杏及软枣。杏树最多,树龄都在300年左右,是老辈人给后人栽下的。家家户户都有几十棵,有的人家有上百棵杏树,大的杏树两人能合围起来,高大的树冠能遮荫半分地。段家西庄的杏树闻名于全县,当年是有名的杏花村。一到春季花期,十里八乡都来这里走亲赏花;麦收前后又来这里品尝多品种的甜杏,那个时节正是甜杏下树的日子。

我的祖屋就在西庄大楸树旁那条深深的胡同里。走进这条胡同要穿过4个过道房,跨过6道门槛才能看见自家房院。从南街门口蹬上3级石板台阶往胡同里望去,迎面是一座白底黑“福”字的照壁,建得很艺术醒目,走进走出给人一种吉祥如意的感觉。从南门口到照壁约有50米深,途经我大爷爷和二爷爷家3个过道房。他们的正房和南屋都是5间,留出东头一间为过道房,成了大家共用的胡同过道。拐过照壁再往里走,还要经过一个过道房,这5间老房是我爷爷辈的真正故居。穿过老房过道是新建的一个院落,5间正房,2间西厢、3间东厢,院墙坚固,大门口南向,正对着祖居低矮的老屋。这座宽敞敦实的四合院,是由青砖雕石、小黑瓦和红松梁构建的,十分结实、气派。它是我爷爷用大半辈子闯关东、节衣缩食的钱为儿孙们建起的家园。它竣工于1938年,那年阴历五月二十三日,新房尚未完工,我便降生于祖居老屋。为了庆祝新居落成,父母给我起了一个乳名叫“来庆”,意思是把我作为礼物,来喜庆新房建成?抑或是用新房作为礼物,喜迎我的降生?我猜想两个意思都有。那年,我们家确实是双喜临门。

从我记事起,我逐步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我爷爷叫段大田,兄妹两人。我的姑婆婆嫁到赵家庄,生了一个女儿便守了寡,因离家近,经常回西庄娘家。我爷爷取了梁家奶奶,生了我父亲和一个姑姑。我父亲8岁、姑姑10岁又没了妈。我爷爷为了养家糊口,只身一人去辽宁省沈阳北边的铁岭打工挣钱,后来开了一个粮店,为人加工面食和粮米,赚些体力钱。老家托我姑婆婆照顾。在我姑婆婆的操办下,我父亲16岁娶了大他6岁的张氏来家,这就是我的母亲,一生连个大名都没有,只能叫她段张氏。

爷爷和姑婆给我父亲娶了个大媳妇的目的,是为了支撑起这个家。我母亲进了段家的门后,日子出现了勃勃生机,里里外外都在她的操劳中,家景兴旺,邻里和睦,温欣安康。我母亲从小裹过足,属小脚女人,但个头很高,人长得标致漂亮。虽然没上过学,但十分聪颖,居家过日子的长远打算和短期安排,人情往来的应酬和交流,全由她来替我父亲谋划。

我父亲大名叫段积富,个头不算高,红脸膛,很壮实。上过几年小学,文化水平不算高,但注重实用。天文、日历、民俗、节气蛮精通,还很有创意。他为人太刚直,没有城府,从不会算计人,有什么想法会原汁原味地说出来,甚至“冲击”到人。但他心地特别善良,从不记恨人,也乐于帮助人。1947年淮海战役时,他到临沂战场为解放军送粮,抬着担架护送伤员,立了功入了党,他是我们村入党较早的老党员。但他的火爆脾气最让我母亲伤心。他们两口一辈子结合在一起十分不易。由于性格秉性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虽然相互磨合70多年,到头来谁也没有改变谁。俩人优势互补时,日子就会风平浪静,但偶尔也会你争我吵,伤心流泪。我们姐弟6人先后降生在这个家庭,在这个庄稼院里慢慢长大,他们俩也渐渐变老。

祖父给我父亲留有16亩贫瘠山地,为了种好这些地,家里还养了一头老骡子,种些五谷杂粮。年成风调雨顺时,全家人一年忙到头,吃穿还有余;赶上旱涝和风灾、兵荒马乱,交完地粮和杂税,就得吃糠咽菜。

我父亲出力种地是一把好手,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麦和地瓜,高粱、花生和谷子也多少种些。小地块还种点豆和黍子。靠河边的地打了一口水井,围了半分地做菜园,葱、韭菜、辣椒、茄子和大白菜都自产自销,种什么吃什么,没有也不会去买,庄稼人祖辈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过去种庄稼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没有化肥和农药,也没有机器。家家户户的地块都很分散。我家十几亩地分散在6条沟坳里,远的地块离家有10里路。春种秋收,耕耙耧播,全靠体力和经验,根据不同年景和气候,如何轮茬下种,全由我父亲决断。山坡地用的是自家有机肥,靠的是自然雨水,产量低但质量好,自家地种出的五谷杂粮和果蔬既好吃又养人。因为庄稼人舍得用力气和汗水,深耕细作,常年辛劳。打小我就记得,过了正月十五,老人们便说“年”已过完了,人们便忙于农事备耕准备事宜。先是把牲畜栏里的粪挖出来抬到街边捣碎备用,再用牛、驴、骡将备用的粪驮到地里,撒匀在土里当肥料。谁家的粪多,谁家地里的庄稼就能多打粮。为此,家家户户庄稼人,每天早晚要担两筐土填在自家牲畜栏里,搅上草木灰和牲畜的粪便成为有机肥。过一两月,就得起一次栏,挖出沤的肥,再掺和茅坑的人粪,这就是祖祖辈辈农家院有机肥料的生产程序和山脊坡地赖以生机的主要肥源。它取之于土,又还原于土,符合绿色良性大循环规律。

春节后到春耕春种大约要两个月,这个漫长的春寒季节,农家院里的孩子最受苦受累。记得不上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就被大人喊起来上山送粪。赶着牲口,顺着西河弯弯曲曲往地里送,一天要走五六十里路,要赶着骡子送几趟粪。一会儿过河,一会儿拐弯上坡,路越走越长,又冷又累,春天的山风很凛冽,吹裂了手和嘴唇。大人们更不轻松,在自家的地块里抡镢刨地,把每块地堰的毛毛草挖出来,拢成堰台,修整地块,等待春雨,以便春耕春种。

老人们常说,春雨贵似油,诗人们则讴歌好雨知时节。几场春雨后,草变绿了,树上的枝条长满了花蕾,蓄势含苞待放。常年不断流的西河水,更显得生机盎然,河湾里青蛙和蟾蜍产下了一片片黏网状卵子,在不经意中变成了一群群黑蝌蚪,在清清的河里游来游去。没几天就成了会蹦蹦跳跳的小青蛙和蛤蟆。河边的柳树上各种小鸟飞来飞去。桃花开了,迎春花蔫后,一夜间,杏花便绽放在西庄村几千棵老杏树的枝头。铺天盖地的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舒展那白里透红的花瓣,让那黄黄的花蕾,含情脉脉地触摸湿润的天空。

十多天的花期时节,每当晨曦或晚霞里,杏花掩映下的段家西庄,炊烟袅袅,欢声笑语,鸟语花香,呈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景象。这景象不是虚幻缥缈的仙人仙迹,而是勤劳的身姿,真实和谐的农家生活情景。人们起早贪黑春耕春种,用辛勤劳作和汗水,趁着墒情,适时播种春谷、花生、地瓜、玉米、高粱等主要农作物,实现老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训教。

春暖花开时节,庄稼人十分珍惜农时,家家户户抢耕抢种,农活又多又累。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下学后,有的帮大人干杂活,有的上山挖野菜。春天的野菜特别多,先是挖麦地里的“马蹄”菜和地堰上的苦丁子。把嫩嫩的野菜洗净,用豆面做成菜糊糊,既鲜又有营养,农家饭桌上,每年都要适时尝新鲜。还有一种野蒜,细长的叶像韭菜,它的根如同独头蒜,蘸着面酱下饭十分可口,还有去火开胃之效。

春天里常常刮南风,一夜南风紧,第二天早上满山都是鸟叫声。这个季节正是候鸟由南向北迁徙的时候。我们西庄同大小的男孩常常结伴去下网捕鸟。有的用弹弓打,有的用网和夹套抓。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大同伴网了两只“雷胡”鸟,个头有一斤多重,长了一只细长的嘴,专吃蚂蚁和蚯蚓。它通常卧趴在松树下,惊觉性不大,顾头不顾尾,撅着尾巴低头啄土。我们看见它后,便迂回到前面把网张在两树之间,用石块把网底压实,又从那边悄悄回来,先用小石块往前扔,把它赶起来,让它朝正前方网的方向走,待离网有一米左右时,我们就一齐朝前跑,边跑边喊,在喊声中它就乖乖进了网。把这样的大鸟捉到手,是我童年最高兴和难忘的事。虽然常常劳而无获,偶尔才有好运,可还是傻乎乎地跟着伙伴们满山巡跑,乐此不疲,劳而无怨。还记得有一年捉了两只山鸡鸟,母亲用春天发芽的葱炒了一盘菜,我吃了几口,至今想起来还垂涎欲滴,认为是世上最好吃的佳肴。直到今日古稀之年,吃过全国各种名菜和小吃,也没有哪种名菜的味道超过童年尝了几口春葱炒山鸡的记忆。

春天里,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很多。赶上好年景,父母还会千方百计改善我们的生活,撸些柳树叶,摘些槐树花,用开水氽好浸泡后,用全麦面包成菜包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用绿色食品。农历谷雨前后,是百鱼上岸的时节,我们家离海边有十多里路,每当这个时节,我父亲便会挑上一担松树枝柴草到刘家旺渔村去卖。我有时也跟去帮忙,卖完柴草便到海边等渔船靠岸。那时渔民出海打鱼,用的是木帆船,随着潮流在近海捕鱼。天擦黑的时候,渔船陆续靠岸,刘家旺海滩,提灯高擎,人潮涌动,喊叫声伴着海浪。人们把船锚抛向海滩,搭上大跳板把鱼货从船舱中一筐筐抬到海滩上,开始叫行,通过中介人把鱼卖给买主,十分热闹。我父亲等人家把好鱼买走后,便买条最不值钱的狗鱼,即学名叫安康鱼放进筐里,再买点小杂鱼回来。用狗鱼熬上一锅菠菜汤,全家人尽情吃一顿海鲜;小杂鱼便放盐腌咸晒干,平时下饭。在鲐鱼和鲅鱼上市的时候,自家地里种的春韭又绿又嫩,老人每年也会买两条鱼包韭菜饺子吃。农家的韭菜饺子个头又鼓又大,像个小包子,大锅煮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当吃韭菜饺子的时候,全家人像过年一样高兴。因为这样好的海鲜饺子,一年只能吃上一次,有的年景还吃不上。

同类推荐
  • 奔跑者

    奔跑者

    本书是女作家塞壬历年散文选集。多年流浪生活赋予了她独特的人生与文字。而今在中年继续锻造与沉淀的作者以这本名为《奔跑者》的集子,讲述一个不甘的“我”向那个沉沦而麻木的“我”的警醒与痛击。她将再一次地无所畏惧,重新成为那个被文字信赖的奔跑者。
  •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轻盈同时也意味着明澈,意味着不依赖面具就讲出艺术和生活的真理。上海最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萧红、台静农、张大春、苏珊·桑塔格、翁贝托·埃科、科塔萨尔、约翰·欧文……作者的笔触自如穿梭于中外古今,善于娓娓道来,亦不乏侃侃而谈。不做高头讲章,只以性情文字,品味文学带领日常轻盈飞升的奇妙力量。这些批评文章本身也可看成优美的随笔,处处有洞见与惊奇,每一篇都让你看透一句话、一本书、一位作家。《竭尽全力的轻盈》收录了作者在近几年撰写的多篇文章。文集所讨论的作家、文本大多具有一定分量,对近年重要的文学类新书和引起文坛关注的作者多有触及。文章分为5辑:辑1,“文学的千分之一”,谈论的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书写本身,所评论的对象包括林达、骆以军、张大春、毕飞宇等当下知名作者,和文学史上更为经典的萧红、台静农等作家;辑2,“作为复数的生活”,谈文人、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和杂文、随笔,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时代、人生与自然;辑3,“纸上的爱”,讨论文学中的爱和温情;辑4,“跟着自己的心写作”,评论的是苏珊·桑塔格、埃科、伊坂幸太郎等外国作家及其作品;辑5“亦新亦旧”里都是诗论,话题涉及诗歌写作的技艺、诗歌翻译的得失、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评论。
  • 江南墨语

    江南墨语

    本书为近年活跃在网络文学网站的诗人张明友(墨语江南)的诗文合集。第一辑诗歌,收录作者精心挑选的160余首诗歌,以古体诗为主,现代诗为辅。第二辑散文,收录散文随笔34篇,部分采用文言文形式成文,同时辅助每篇的释文,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言散文。作者多篇诗文在世界青年华人青春美文大赛中获奖。
热门推荐
  • 光阴荏苒爱你如初

    光阴荏苒爱你如初

    我看见他的第一眼,就开始着幻想着我们的未来,他吸引着我,如梦如幻,无法自拔......
  • 魔王大人,帝君驾到了!

    魔王大人,帝君驾到了!

    01绾仪殿下:听说帝君是神上神,非常牛逼,但不知道帝君和其他天神有什么区别?劫垣帝君:(沉思)嗯?好像没什么区别。绾仪殿下:那他们都说你牛逼!连我师父都叫我不能惹你!劫垣帝君:(想了又想)那区别可能在于,他们见到我都要叫我爸爸吧。绾仪:……02别人的故事都是苦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甜的。03“帝君!帝君不好了!四殿下又跑回魔族了!”劫垣淡定自若地钓着鱼,说:“叫帝后。”收了鱼竿,慢悠悠地去修罗山堵人。“四殿下!四殿下!帝君、帝君大人来了!”绾仪学着劫垣镇定自若地说:“叫魔夫。”邪魅一笑:“既然他跟着我来了,那就留下来做个压寨夫君吧!嘿嘿嘿。”
  • 幽灵神探

    幽灵神探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所以我们一死,所有的能量都会转移。如果我们带着一堆能量死去,那么即时环境就会留下永恒的印记。这些印记就是我们的灵魂,简而言之,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被谋害的私家侦探找上了初出茅庐的菜鸟女警,想要调查出杀害自己的真凶。通灵缉凶、破解悬案、千钧一发、生死一线,二人从磕磕绊绊争锋相对到心有灵犀所向披靡的同时,也逐渐挖出了深埋的过去与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之湛蓝之枪

    网游之湛蓝之枪

    当曾经统御一方星域的主宰者战死在自己的巅峰时,来到了未来的地球当秦纪对这全新的世界感到万般无奈时,网游又成了他另一个驰骋的战场当他进入游戏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早已注定当他被困在这游戏世界之中,那就用这虚拟世界的法则重回现实以手中的长枪重新书写自己的传奇,让萦绕在枪尖的锋芒破碎这蔚蓝的天空
  • 焰吹雪

    焰吹雪

    火族三皇子见狐自幼丧母,随之却发生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怪事,冰族冷酷的皇子,无尽的征途,隐约的梦境,一切都似乎指向了最终的真相。
  • 白雪白个雪

    白雪白个雪

    白雪公主吧,不知道会怎样?要凑二十个字啊!
  • 快穿男配等我来

    快穿男配等我来

    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变成淑女!!!系统:真的是淑女吗?你那是女汉子啊!!!
  • 深渊堙灭之眼

    深渊堙灭之眼

    (克苏鲁设定+灵气复苏+各种奇怪的设定。)某绅士本子的触手怪?耳边呢喃混乱的低语?来自远古的强大生物?未知的域外生灵入侵?都市之下的超凡异能?吾,所到之处,皆为深渊!(灵感来源:请叫我邪神大人,前面会有点雷同)(虚构世界,设定不怎么严谨,较白,无聊看看就好,勿喷!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