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4700000003

第3章

几场春雨过后,杏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春风吹落,可青杏又在人们不经意中长满枝头,一天天变大。我家房前右侧有棵香椿树,椿芽又粗又嫩生长在枝头上,阳光中闪烁着紫红色光泽。椿芽鲜嫩时老人们从不去采摘,直到变老时再去摘下,用粗盐腌揉好,可做一年的备用菜。春耕春种,地里的活大都落在男人们身上,家里的活全靠女人们忙碌。我们家的衣食住行全由我母亲来打理,一年到头,日夜操劳,从未有过清闲的时候,不是忙吃的,就是忙穿的,老老少少都要计划安排。冬棉夏单,身上的衣,脚上的鞋都要一针一线去缝制,全家的米面要一样样去推磨轧碾。全家的油、酱、醋、咸菜要一样样去因时制宜泡制。一日三餐,要一顿顿做。逢年过节还要改善饮食花色品种,养儿育女,启蒙教育,言传身教,费尽心血。我孩提和童年时代,母亲勤劳和善良的身影始终烙印在我的心中。每当清晨,天尚未亮,母亲就不声不响地下了炕,烧火做饭,忙活一家人的早餐。农村住房一般是正房5间,人口少的人家有的是3间。我家5间正房的格局是中间为灶房,东西各盘了一个锅灶,东西里间各有一铺炕,是家人起居的地方,再里间便是套房,有的也盘了炕,是放杂物和粮米面的地方。锅灶烧火做饭,烟道通过里间大炕,一年四季靠火炕取暖,防寒去潮。我家的东厢房3间主要放农具和粮草,还当鸡窝;西厢房两间是牲口栏和磨房,全家人吃的玉米、麦子、高粱和杂豆的面粉,都是经过这盘石磨,用牲口拉或人推,滴滴洒洒磨出来的。一盘大磨由两块大圆花岗岩石组成,直径有两尺半长,上盖下底各有一挪,约15厘米高。阴底阳盖都雕成石缝,以中心为轴,辐射成阴阳缝痕,下底磨石固定在结实粗大的木架上,上盖磨石则捆绑一根木梁,以便套上牲口,围着底盘转。两盘磨石中间用硬木轴固定,上磨石中间还有两个圆眼,以便粮食顺眼而下,进入石缝,磨成细粉。细粉顺流而下进入木制的圆槽后,收起来再过箩细筛,把面粉分为头箩、二箩,相当于今日的上白粉和全麦粉。农家的磨盘既古老又科学,它确实是先辈们的智慧的结晶。推磨轧碾,是农村妇女常干的主要的农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过不上十天八日便要吆喝着牲口推磨。她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强忍着心口病的折磨,时不时呕吐两口胃酸水,隔着院子叫喊牲口,不让它停下脚步偷吃粮食。每到推磨的日子,我母亲就特别忙。她一会儿拌制猪食,喂猪喂鸡,一会儿走进西厢房往磨眼里填粮,一会儿又收拾磨好的粗粉到院里纸缸中过箩筛面,还插空刷锅准备做午饭。她那清瘦疲惫的面容,那井然有序忙碌的身影和张弛有度的劳作节奏及技巧,深深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轧碾的时候一年只有一两次。碾房设在下疃村西一个空院里,它是段家村公共设施,谁家轧谷碾豆要跟村长预约。走进碾房院,有两间敞屋坐西向东,里面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大石圆盘底座,石盘凹面中间立了一根坚实的立柱,拴着一个一米长半米粗的石磙,横压着石盘底面。石磙两端用木轴镶嵌绑在木杠上,以便套上牲口碾轧谷物。碾盘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吹风机,用来分离谷糠和谷粒。这个笨拙的手摇吹风机,我小时候总觉得它很神秘,弄不明白为什么它吃进碾轧后的谷物,一会儿就吐出了谷糠,留取的是纯正的小米。后来才渐渐明白,糠轻米重,祖辈设计制造的脱谷机,正是通过人造风力以抛轻留重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记得童年农村,磨盘家家有,碾房全村公用,好在碾谷轧豆每家一年最多用两次,一次是碾谷,一次是把炒熟或煮熟的黄豆碾碎,那是家家的土法制作面酱和酱油的必备材料。轧碎的豆瓣拌上粗盐放在缸里或罐中,晒上几个月,让其发酵增色,便成了绿色农家自制面酱。自古至今,农家薪火相传,土制土造,辈辈传承,一代又一代人享用。如今,商品市场,城市化和与国际接轨的时代,传统民族习俗与技艺,知晓的人越来越少。打我记事起,我们村家家如此,都是自已动手做面酱、做醋、加工香油和花生油,甚至土造曲酒。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那种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实在让我向往。因为我已是步入古稀之年的人,正处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整日让假冒伪劣产品所困扰,吃穿住行都让人心惊胆战,必须瞪大眼睛去仔细挑选。想起童年的吃,虽然粗茶淡饭,温饥相继,但水甜饭香,养人放心。农家孩子们的穿戴,更有一种自然天成的哲学韵味。庄户人家的孩子多,一般都是姊妹兄弟五六个。全家人的衣服、鞋、袜都由女人做。最早的土布是自家织,线是自己纺;后来有布卖,大都是买布自己做衣。通常是老大穿新,老二穿旧,老三穿补丁,老四穿破烂。兄弟姊妹的衣服传递接替穿,直到不能再穿时,也要把破衣撕成一块块布丁,打成糨糊贴在木板上,把布块一层层贴上去晒干,做成“布背”,好给一家老少做鞋底用。我们全家共7口人,所有的鞋都是我母亲和姐姐们一双双做,一年到头,有空闲忙着做鞋。先用纸样或鞋样把布背铰好,几层鞋背用白布粘好,再用麻绳一针针纳好,密密纳得很结实。做好鞋底再做鞋帮,然后合成镶底。做一双鞋少说也得十天半月,都是插空做,不可能投入全天时间。那时的山村,妇女们一有时间就纳鞋底,一双比一双式样精美。她们在纳鞋底的同时,还不停地纳鞋垫,鞋垫上全是艳丽繁复的图案。她们全不顾鞋垫纳成就会被踩于脚下,美丽顿消。她们是被乡村伦理所驱动——因为在山里,好女人的标准是勤快,而懒女人会被视为好逸恶劳。这种乡村伦理从何而来?是大地的昭示。譬如,在故乡深山的沟渠里有一种植物,叫山枣。即便是生在偏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枝叶,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酸甜的果实。它只按照自己的心性而活,至于能不能被人夸奖,它是从来不会去想的。记得在60年代末,村里已经有了粉碎机、面粉机。但是,每到新玉米和新麦子下来时,妇女们也总是拿到磨盘上去磨、碾盘上去碾。这种传统碾米磨面的方式,耗时费力,可她们坚持不懈。石磨磨出的粮食因为缓慢,所以黏稠香甜。而山里的玉米和麦子,生长周期长,吸足了阳光,蕴足了营养,这就需要慢慢地碾压和细磨,这样碾磨出的米和面,熬粥粥香,做糕糕腴,均有地道的口味。这种舌尖上的感受,化成她们的生活逻辑,不轻易妥协于外力。回望旧物、旧事、旧时,不禁感到,乡土上遍地是哲学,不仅长万物,也长道理。大地道德有自然的教化之功,让人唯真而动、唯善而行、唯美而崇。人们只要一亲近土地,人性的病症,就不治而愈。记得我少年时很淘气,上山干活和上学都要走山路,蹦蹦跳跳特别费鞋,有时一个月就穿坏一双鞋。后来我母亲就给我做牛鼻子鞋,底厚帮实都是密密麻麻的粗线纳成的。鞋前头缝了两条黑皮条,既美观又结实,粗看一眼像个牛鼻子,所以都叫它牛鼻子鞋,做这种鞋不知费了母亲多少辛苦。但穿到脚上还是比别家孩子坏得快,恨得我母亲夏天不让我穿鞋。上山干活、去西小河赶驮我都要光着脚,不小心经常把脚指头碰破出血,轻了不在乎,重了哭着回家,母亲抓把高粱面放在出血的脚上,用破布一缠,算是包扎伤口,我还得照样上山干活。农家的孩子,就这样泼泼辣辣在风雨中摔打,在山野中成长。幸运的是,我少年时代家乡的水是甜的,土是净的,天是蓝的。上山干活,口渴了,西小河的水随处能喝,老人叮嘱过,河湾里的水只要是流动的,喝了就没问题,检验的办法是往河湾里吐口“吐沫”,“吐沫”能散是好水,不散别喝。流经西庄的小西河,常年不断流。冬天我曾蹚过冰,夏天好几处河湾能游泳,干旱的年景和冬春季节是细流涓涓或暗流汩汩,时隐时现,终年流水不断。河流中有的地方细沙清澈,有的地方卵石嶙嶙,有的地方水草茵茵。摇来摆去的水草,任流水抚摸,任阳光亲昵,依依不舍地与小河流水告别。河两旁柳树成荫,洋槐挺拔,草丛和灌木一簇又一簇。沿着随河而弯,因水而曲的一道道石头便桥。走进走出,要过无数道石头便桥,才能登上各家的山坡和丘田地。我们家的山地分布在村西和村北两个主要方向,除村北的地块不经过西小河外,其余的都需经过这条河。这条河伴随着我成长,它养育了我,陶冶了我,它是我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它赋予了我无限遐想和情思。它向我展示了自然界天时、地利、人和的哲理,让我阅读了生灵万物的知识,懂得了勤劳淳朴人民的生命价值,也塑造了我表里如一的耿直秉性和倔强执着的性格。

如果说西河春天留给我的是静态美的话,那么它在夏天便呈现了动态美。随着夏天的雨水不断,西小河变宽了,水急了,河底的鱼和小虾蟹越来越多,蜻蜓绕来飞去,一会低空飞行,擦水而过,一会停立河草枝头;青蛙跳来跃下,蛙鸣四野;河边的林间蝉噪声响不断;田里的麦子快熟了,树上的杏子已崭露红脸,过不了几天就要下树了。这是我少年时代最高兴的季节。隔两天我便挑两小罐人尿到西小河菜园,把尿浇在菜地里,再用水桶从井里拔水浇菜。井不深,有一丈左右,用小桶快拔快浇,让水形成水流,顺着小渠流进韭菜、菠菜地里。半分菜地,随节气种些自己吃的青菜和越冬大白菜。地堰边上插种几棵莓豆,可吃一个夏秋,吃不完摘不完,总是开着紫花,结出一串串莓豆等人去采摘。

春夏之交,天说变就变,黑云从西北山顶翻滚而来,霎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不等跑回家,瓢泼大雨便倾泻下来,天地之间交融在风雨之中,这种天地强对峙交流时间,也许是半个时辰,也许是一个小时便雨过天晴。丘丘岭岭汇聚的雨水,流进了西河,形成了洪水,卷杂着黄土和残枝败叶,滚滚而下,汹涌的洪涛要半个多时辰才会逐渐消退。每当发洪水的时候,全庄老少都会出来观望。每年经过一两次洪水冲灌洗礼,西河便注入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生机。往日的便桥被冲垮,石头便道不见了,有的堤岸被冲毁,河边的树有的连根冲倒,全庄的人会齐心协力重新铺路搭桥,淘井换水,迎接夏收夏种。

雨过天晴,树上的蝉虫格外多,“哇有”“得篓”“知了”和“马嘎”鸣声不绝于耳,特别是中午,它们在树上高声唱和没完没了。我常在老人们歇中午觉的时刻,偷偷从家里老骡子尾巴上挣下一根长毛,打上“8”字活扣,绑在长长的高粱秆上,爬上树,趁马嘎鸣叫时,用马毛扣套住它的一只羽翼,拽下树来,再把它的羽翼去掉半折,放在口袋里,回家烧烧吃。傍晚,又跑到柳树下或杏树底下,拾拣马嘎猴,一晚上能从树上和地下拣拾很多。马嘎猴在雨后晚上破土而出,先从地下往地面掏个洞眼,爬出来再上树,我们孩子趁着月光不等它爬上树就拣回来。放在自家屋里,第二天它便脱壳而出,成了一只羽翼还没变黑的马嘎,有公有母。公的会叫,母的只会飞,肚底下没有扬声器,很好玩。

蝉鸣的季节,地里的小麦成熟变黄了,家家户户开始了麦收劳动。我们当地收麦不是用镰割,而是用双手拔,拔出的麦根、麦秸好当烧柴用。把拔好的麦子连穗带秸捆成一捆捆,用牲口驮到自家的场园上,用铡刀把麦穗铡下,晒在场上,把带根的麦秸留下当烧草。晒上几个中午的麦子,摊在大场上,套上牲口,拉着石磙碾轧。人站场中间,扬起鞭子,赶着牲口围着场园转圈,等麦粒都脱穗后,就卸下牲口,把碾轧好的麦子积扫成堆,用木锨迎风扬向天空,让麦糠和麦粒在微风中分散开,家家户户,男人们扬场,女人们扫糠,当黄澄澄的麦子拢成堆装进麻袋时,农家人的高兴劲全洋溢在脸上。这丰收的喜悦既厚重又浓烈,辛苦一年的汗水有了成果,虽然夏粮不是主粮,抵不上全家人五分之一的口粮,但是夏粮丰收让庄稼人有了底气,满怀信心去加快夏收夏种的脚步,耕耘和迎接秋粮丰产丰收。

同类推荐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热门推荐
  • 洪荒神引

    洪荒神引

    古老相传,中洲大陆上有一种神秘的术法,可以引来无尽虚空中的神。
  • 将门姝

    将门姝

    上一世苏浅死的憋屈,她发誓这辈子得讨回来。所以她努力筹谋,握紧了权势,对待敌人丝毫不手软。偏偏有一只狗皮膏药怎么都甩不走。苏浅磨刀,说吧,你想怎么死?某殿下(一本正经):与你同生共死。
  •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穿越者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穿越者

    意外死亡的杨威穿越到了美好世界从智障女神,阿克娅得到了名为创造的能力。“什么,是恶龙?!莫慌出来吧幻想大剣?天魔失墜!什么,是邪神?!莫慌看我天之锁,乖离剑二连发!什么,是阿克娅......去死吧阿克西斯教徒!看我乖离剑无限连发!”书友群:967636723验证答案:滑稽大仙
  • 穿越到连载的小说世界

    穿越到连载的小说世界

    一觉醒来,你穿越到了一个正在连载的小说世界成了主角!你发现小说作者准备虐主,于是你打赏了五百点起点币,知道剧情接下来的发展,扭转局势,转败为胜……你发现有武道强者手持神兵,对你使出了一招天外飞仙,你丝毫不慌,从兜里掏出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对方没等飞下来就被你乱枪打死……你身为皇子,各国使臣来朝,有外国使者送来奇宝上古遗物,你打开一看,上面竟然写满了小字“护舒宝”,你的思维陷入了混乱……你在思考,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开始你认为这是一个不太正经的虚伪世界;后来你发现这是一个发生着种种不可能事件的荒谬世界;直到最后你才知道,其实这是一个你不曾想过的残酷世界……
  • 明日方舟之整合运动

    明日方舟之整合运动

    【本书为“明日方舟”同人小说,补充叙述了“整合运动”组织建立的过程】 【本书讲述了“整合运动”组织的原初建立者爱丽丝与塔露拉相遇,并历经各国政府对感染者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建立“整合运动”的故事。】 【本书立场,永远站在感染者这一边,感染无罪】 【本书的时间线为切尔诺伯格事件发生的十年前】 官方世界观: 天灾——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的巨大灾难,是文明的大敌。在它面前,所有的事物都不堪一击。但在带来毁灭的同时,天灾也带来了源石:自然界能量结晶形成的神秘矿石。源石的开发让文明进入了现代,建立起了以源石为基础的科技体系。然而,源石开发中泄露的物质也催生了不详的矿石病患者:“感染者”。他们无法被治愈,矿石会在他们身上逐渐扩散结晶,在杀死患者后进行二次扩散。为此,感染者成为了被社会排斥的对象。没有人能告诉矿石病患者要如何生存下去,于是其中具有天赋的他们,赌上各自的未来,誓要为世界带来震颤。1096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感染者组织——整合运动,借天灾之机在切尔诺伯格发动暴乱。庞大的城市化为灰烬,无数市民惨死于天灾之中。谁知这可怕一切,都要从十年前的那场灾变说起......
  • 水殿风来

    水殿风来

    穿临现世,慵懒又妖娆的飘渺神主与那风华绝代的沈家主,且看傲娇二人谱写绵绵趣事…她的眼眸投入春色,他眸内的春色布满她。沈御之他且知,以往而来于众人,自己清寡疏离,而雾隐玄,单指她一人,他且是随着自己的心意进行罢了。
  • 刀破山河

    刀破山河

    杨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旅行中,机缘巧合下被昆仑镜传送到另一个位面。一个弱肉强食,靠实力说话的世界。
  •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由于二战的空袭,四位伦敦小孩子被疏散到一位老教授的古宅。在这个古宅里,他们发现一个神奇的衣橱,竟可通往神奇主人魔法国——纳尼亚。这原是一个和平乐土,生活着巨人、侏儒和会说话的动物,却因白衣女巫的毒咒成为冰天雪地的冰封世界。孩子们加入正义精神领袖雄狮阿斯兰这边,结合反女巫势力,让纳尼亚重返和平,恢复往日的美丽和生机……
  • 混沌之世鬼神大陆

    混沌之世鬼神大陆

    “地笑天阔无事做,天笑地广是非多不如做个快活人,游在从林消酒喝”从前世人皆知,要是听到这句话,定是一笑而过,说一句“陆家的疯子,又跑出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只要听到这句话,就必有人死,世人皆怕。
  • 如厕时光

    如厕时光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