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800000009

第9章 心理学学生们都在学什么?(8)

行为主义在统治心理学界近半个世纪后由盛转衰,其中有外界原因,比如认知学派的兴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行为主义受到普遍批评的就是它拒绝承认精神的存在,认为心理研究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这种观点的确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它对人类主观存在的蔑视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尽管行为主义的理论、实验和社会功能引来了诸多谩骂,行为主义所采用的一些疗法还是被后人继承下来,至今为人们所用。常见的疗法便是行为矫正。这是一种通过学习改变人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技术,又称为行为改变或行为治疗。

儿童阶段的口吃、发脾气、说谎、盗窃等不良行为,都可以通过行为矫正治疗。改变弱智儿童的不适当行为、不良情绪,训练其自理能力,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于成年人来说,行为矫正比较困难,但是对吸烟、酗酒、吸毒等行为也有一定效果。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行为矫正中的强化原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人事管理的新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矫正的应用,尤其是正强化、负强化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面对一个喜欢在课堂上随便插嘴的学生,行为矫正的方法是最好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爱插嘴的动机就是表现自己,引起老师的注意,然而直接的、过度的批评会让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表现兴趣。行为矫正则引导他放弃与邻座说话、影响正常教学的表现方式,用合适的方法表现自己。

下面是对上课爱插嘴学生的行为矫正过程:

1.测定基准线。记录其上课期间随意插嘴的次数,比如45分钟内插嘴8次,以此为基准。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可选择不同的科目观察,将平均次数作为矫正前的参照数据。

2.选择强化物。通过家访、与家长约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对哪方面感兴趣。比如,喜欢老师发的红五星,喜欢看连载漫画。

3.与学生达成口头协议后,开始进行行为矫正。如果一节课插嘴的次数少于基准线1次,可获得代币券1张;少2次,获代币券2张,以此类推。5张代币券可换得1颗红五星,集齐10颗红五星,可获得《名侦探柯南》最新一期漫画。反之,如果超过基准线1次,罚代币券1张,以此类推。

当然,行为矫正也会给人一种操纵别人的印象,老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调整属于操纵,医生对于患者的行为也是操纵,埃里克森就不止一次被指责操纵他的病人。对此,他的回答是,每一位母亲都在操纵她的婴儿,如此一来,婴儿才可能顺利存活。实际上,当你到商店购物时,就会在不经意间被售货员的意图操纵;当你到餐厅用餐时,得意地选择了一份上等牛排,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可能正是侍者想要的结果。

实际上,生命原本就是一场操纵,关键在于其中的尺度。就像《发条橙》的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所说,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行为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再也不可能回到“人是机器”的时代。不过,新的理论、新的思潮是否能将人从彻底的善、彻底的恶当中拉出来,将人看作独立的、有机的、富有个性的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个人能否按照自己的选择行动,还是像一个上了发条的人一样,被他人支配,没有自己的主张?这个疑问,似乎永无答案。

STORY TIME

你是否听说过电休克疗法?如果没有的话,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位病人,在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走进了一间屋子,窗户紧闭,门被最后一位护士关好,锁上。病人被五花大绑地捆在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上,接下来,一位医生对他的太阳穴进行了少量但有力的电击,病人开始剧烈地抽搐,尽管有几个医生和护士的控制,病人还是剧烈地挣扎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哼哼声,之后病人昏死过去。

即使你对电击疗法毫不了解,想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也会感觉到恐怖吧,如果将那个病人换成你,你的心里一定喊了上千遍“NO!NO!NO!”了吧。就像人们觉得精神病人是被锁在医院的笼子里一样,人们对电击疗法的刻板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讨论一下行为主义的电击疗法——电击疗法真的那么野蛮吗?

人们只是知道电击疗法的野蛮,但是真的了解它的全貌吗?到底什么是电击疗法呢?电击疗法是一种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方法,始于1938年,并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得到推广,适用于严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患者。通过电击装置,让电流通过病人的大脑,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电击疗法的治疗机理暂时还不明确。

应该说,没有哪一个心理疗法像电击疗法遭到如此多的误解。很多人都将电击疗法看作野蛮的治疗手段。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电击疗法很痛苦,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杀死大量的脑细胞;有的人则认为,电击疗法是用来惩罚那些行为不端的病人(像上一节中的亚历克斯)的。在人群调查中,只有1%的人认为电击疗法有益,其他人都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定义它的“野蛮”。

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因为不了解,有关电击疗法的教育会改善人们的偏见。事实并非如此。在一项针对医学院学生的调查中,53%的学生认为电击疗法很痛苦,32%的学生认为它有潜在的致命危险,20%的人认为它“野蛮”。正因如此,电击疗法在欧美国家一直被贴上恐怖的标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982年明令禁止使用电击疗法,违法者会被罚款或者监禁——后来这一法令被推翻。

在新闻媒介中,在好莱坞大片中,电击疗法始终被妖魔化。在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接受电击治疗时,整个人被绑在床上,神情紧张、满头大汗,他绝望地看着等在外面的妻子,仿佛自己即将走向死亡。电击开始后,他全身抽搐、痛苦不堪,这样的场面,每个动作传递出来的都是令人恐惧的信号。

实际上,电影中对电击疗法的描写是成为偏见的一个主要来源。从1948年到2001年,美国至少有20部影片涉及电击疗法,其中包括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飞越疯人院》和《凡夫俗子》,而这些电影对电击疗法的描写都是负面的。在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电击不仅被用来治疗濒危的病人,还用来惩罚正常人,用以维护精神病院管理者的权威。如此一来,电击疗法自然成为野蛮、恐怖的代名词。

在一项研究中,医学院的学生在看过《飞越疯人院》、《凡夫俗子》、《贝弗利山人》以及其他以电击疗法为题材或涉及电击疗法的电影后,对电击疗法的赞同度有所下降。由于这项研究没有将观看不是以电击疗法为题材的电影设为对照组,电影中传递的信息对学生态度的影响就不能轻易下结论。

当然,人们对电击疗法产生偏见并不只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在电击疗法使用的早期,的确会给病人带来剧烈的痛苦,有时还会导致骨折、牙齿粉碎甚至死亡。不过,随着麻醉技术和肌肉迟缓剂的运用,接受电击刺激的病人已经不会体会到影片中纳什、麦克默菲经历的那种痛苦了。

如今的情况是,接受过电击治疗的病人在醒来时常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电击过。作为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手段,电击疗法已经被美国的精神健康研究所、医药协会、精神病学协会等机构认可。但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即使被广泛应用,电击疗法还是引来许多争议。在学术界,人们对电击疗法的态度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2012年1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就曾组织专家,开会讨论电击装置在医疗仪器中的危险度级别。此前,电击设备的危险度分级是ⅲ级,即高度危险组。为了重新评定电击设备的级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进行了对照试验,将伪电击治疗、安慰剂和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四周后证明,接受电击治疗的控制组效果更好。但由于实验时间太短,长期的疗效如何尚未可知。

不过,专家的评估发现,电击治疗并不会造成患者认知障碍,抑郁会造成患者认知水平降低,但经过电击的患者还会有所提高。而且,电击后出现的顺行性遗忘会在两个星期后恢复。然而有好消息就免不了坏消息,专家发现电击会影响逆行性遗忘,但由于年龄、情绪、病症本身也会造成同样的影响,电击和逆行性遗忘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也无法确定。

讨论的结果是,来自各个大学的专家组成员仍然将电击装置定为ⅲ级。尽管精神病学家、麻醉学家对电击疗法充满信心,神经病学家、心理学家等还是持保守的看法,毕竟,人们对电击疗法的不了解远胜于对它的了解。

人格心理学——不知道自己是谁

心理学试图为解释人类行为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提出的理论是正确的,哪个理论能够涵盖最广泛的领域,而在于这些理论怎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从古到今,心理学家对人格分类都有不同的见解,比如被广泛使用的“大五模型”:外向性、神经质、亲和性、自律性、开放性。和人格五大模型有关的特征包括爱交朋友、亲切、焦虑、感情脆弱、信任、温厚、自律、有组织的、丰富想象力等。九型人格则将人格划分为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等九个维度。

迄今为止,每一种人格理论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人格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力求全面地解析人格特质,但是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够涵盖人格的所有特征。比较而言,人格的发展过程要简单得多。弗洛伊德根据性器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年龄截止到青年时期。可是,成年之后人格如何发展呢?还是说青年、中年、老年时,人格便不再发展了?当然,这也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经济大萧条,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面对动荡的社会,埃里克森在安娜·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他将整个心理过程看作人格结构的重心,强调意识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环境中,人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体。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

0~1岁

信任对怀疑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做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入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完美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在八个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冲突。个体的任务就是解决当前阶段的心理冲突,然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顺利解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和实际生活,当然未完成的任务也可以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比如,儿童未能在5~12岁时通过完成任务克服自卑感,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就会进入下一阶段,与角色同一性问题一起进入青春期。

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婴儿期的孩子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吗?是的。但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吃饱不哭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用哭或饿与父母进行交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信任会让人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增强自己的力量,反之,则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

一周岁之后,儿童对外界产生兴趣。感受到有能力、独立和个人操控感帮助儿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埃里克森也是如此。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儿童变得羞怯、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从而过分依赖他人。

儿童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环境,对周围的人不熟悉,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和其他孩子竞争,在学习成绩,在受欢迎程度上互相比赛,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获得体育比赛的胜利等。体验到成功的儿童今后会更加积极,成为有成就的社会成员;而失败的体验却会令人不适,对今后的生活和创造期望不高,甚至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的低估。

青少年时期,曾被描述为“疾风暴雨”的时期。这时,年轻人开始提出问题:我是谁?如果回答成功,自我认同感就此形成,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自己的性别、外貌长相,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条件地接受并且欣赏自己。当然,也有很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自我认同,从而出现了角色的混乱。

同类推荐
  • 微行为解读学

    微行为解读学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 释梦人生

    释梦人生

    《释梦人生》是心理学界知名才女荣伟玲的深度心理小说,围绕女心理师苏黎的咨询工作和爱情追寻展开,呈现出一个个真实、孤独、受伤、痛苦、挣扎的灵魂,包括从因爱受伤到实现精神自愈的心理咨询师苏黎、因初恋背叛而精神压抑过着无性婚姻的咨询师方正、因纸醉金迷导致身染绝症进而选择心理学的阿乐、因童年被性侵而心灵受伤最终嫁给心理学家却自杀身亡的唐杰、因母亲遗弃而终生找寻母爱替代对象的来访者安……一个个人物随着故事情节鲜活地呈现出来,引领读者对他人和自我、女性与男性、快乐与痛苦、因与果、生与死、幻想与现实、存在与意义进行探索。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同时,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特立独行。
  •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情况。误解确实是痛苦的,但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即使双方都很努力地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却经常事与愿违,不经意间误解就这么发生了。本书全面列举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误解情况,详细分析了我们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多种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误解的方法,相信读了本书,你在人际关系上会有自己的进退之法与取舍之道。
  • 每天学点心理学:改变女人一生的20堂心理课

    每天学点心理学:改变女人一生的20堂心理课

    著名作家六六借电视剧《蜗居》说过:“他在外面有风有度,我在家里疲劳过度。”细数女人的一生,诸多不易,几许心酸。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女人的光阴也恰似那一眼涓涓潺潺的春水,挥刀不断、久滴石穿,内心柔软、精神强大,任凭山脉沟壑千回百转,却屡屡挣脱了束缚与阻隔。本书以主人公小米的故事为线索,分享女人的成长历程。配以女人心灵修行课和心理自助工具箱,让您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技巧,成为内心强大的女人,获得幸福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神偷驾到:盛宠极品五王妃

    神偷驾到:盛宠极品五王妃

    她,秦央,是江湖上无人不知的神偷。什么东西名贵,什么玩意稀奇,她都要偷上一偷,且还从未失过手!是以,她十九年来活得很潇洒很傲气。听闻宁国五王爷宁宸的那柄玄青剑制作上乘,曾随他出入战场,出生入死,战无不胜。这剑对于宁宸来说,十分珍贵。想他活到二十几都不曾纳娶王妃,人说,五王爷是娶了他那柄玄青剑。秦央为了盗得此宝剑,在他王府上扮作丫环潜伏半年之久,终于到手!所以说,当一个神偷必要的素养是要有耐心,要演技好,还要会易容。秦央将神偷当得很神秘。但是被盗了心爱之剑的五王爷怒不可遏!你想想若有人抢了你夫人,你不发怒?!他说:“抓了这小偷,剑留下,人必须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见你就是欢喜

    遇见你就是欢喜

    【坑】【慎】认识的时候:“我给你夹菜吧。”“这是朋友之间应该做的,我们不熟。”“……!!!”妹妹的时候:她夹了个菜,准备丢进他的碗里,他的声音飘来“注意口水。”“……!!!!”女朋友的时候:“我要吃排骨。”男朋友臣友乖乖的夹了送她嘴里,她愉快的吃下,夹了块排骨回送臣友,却在快到嘴里的时候收手,“注意口水。”冤冤相报何时了,越报越舒爽!
  • 学渣又又又闯祸了

    学渣又又又闯祸了

    传闻47中的学渣林鸾向学霸表白遭拒后,醉心学习无法自拔……彼时,林鸾正枕在厉九爷的怀里玩《极限战士》“每次都赢,真没意思……”传闻学渣林鸾资质平庸,被音乐大师扫地出门,不敢在社交场露面。彼时,胭脂街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歌唱妖姬,歌谣界大佬抢着要。传闻林鸾舔着脸纠缠厉九爷,赶都赶不走。彼时,厉九爷已经在林鸾房门外跪了一夜。鸾鸟成凤,她是所有人的女王,也是他心头的小姑娘。1v1,双纯,女主伪学渣真女霸。
  • 当代异闻故事

    当代异闻故事

    夏有逸所住的老屋,是狼妖白山山两百年前买下来的古屋。他从小就能看到各种灵体,怪物。父亲去世那年,自称是他的灵魂导师的一个红衣女人开始出现在他的梦中,据说是为了安慰他。从此夏有逸开始了与异闻共舞的日子。时间仿佛不存在,空间仿佛不真实。后来,红衣女人挂了。她似乎挂得太早了!
  • 综漫之根源成神

    综漫之根源成神

    抱歉,本书以鸽,请移步作者的下一本书《从崩坏开始的无限》,谢谢。
  • 执剑染江湖

    执剑染江湖

    少年井阳心中有一个梦想,想要成为不朽至尊那样的强者,于是他违背父亲的意思,暗中修炼武之剑道。…………然,井家被强大势力灭族。为了报仇,为了成为天地主宰,掌控自己的命运,井阳开启了他精彩的传奇之路……
  • 我在毫无逻辑的古代生活

    我在毫无逻辑的古代生活

    如果穿越到古代,成为废材,你会放弃还是努力,喜欢你的女孩既然是王爷的千金,喜欢她的人比比皆是,你会坚持,还是放弃,看看主人翁怎么做吧
  • 绝世废柴女

    绝世废柴女

    天啦,人家只是在新婚之夜去上了个茅房,怎么就迷迷糊糊地跑错了洞房,嫁错了新郎?没关系,杀人灭口之后,一切就都没发生过。。。。咦,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帅哥型男搅局?人家可是很专一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