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6300000019

第19章 地道的美国风格——辛克莱·刘易斯

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主要作品:《大街》、《多兹沃兹》、《埃尔默·甘特利》、《阿罗史密斯》、《巴比特》

我本认为,他应该能推断出下面的结论:“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这个人的作品,然而瑞典学院挑选了他是出于对美国以礼相待,其根据是因为美国人不再是这样一个部族了:乳臭未干,尚在边远的地带四处游荡、太不开化了,以至畏惧批评,美国人已是一个成熟的民族,能够冷静老练地思考对其所生存的大地进行的任何剖析批判,无论这些剖析批判是多么带有嘲弄性。”

——诺奖演说《美国人对文学的恐惧》

是的,为我个人,我绝没有任何可以想象到的抱怨要发泄。在美国,工业主义,金融学和科学繁荣昌盛,然而只有建筑学和电影这两门艺术还算景气并受人尊重。因而要说不满,我是为整个美国文学,为美国的文学的地位而颇感不满。

——诺奖演说《美国人对文学的恐惧》

巴比特夫妇很严肃。他们在策划去缅因的事。巴比特太太满脸堆笑地试探说:“工作了一冬,保罗是不是跟乔治一样觉得很累?”这时候,齐拉想起一件不舒心的事;当齐拉·里斯林想起不舒心的事,觉得自己受到亏待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停顿下来,非对这件事作出处理不可。

——《巴比特》

这是一种单调乏味,整齐划一的生活背景;是一种慢条斯理的言谈举止;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体面而对精神的一种严格约束;这是一种自满自足——安安稳稳的死者的自满自足,他们瞧不起活人要走个不停。这是对真正美德的否定。这是对幸福的取缔。这是自找的,自己加以辩护的被奴役状态。这是造神的愚昧。

——《大街》

她知道他们在欢迎她。他们的双手,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喊叫,他们亲切的目光,都征服了她。她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啊,谢谢。”有一个男人冲着肯尼科特大声嚷道:“我把汽车开来了,送你们回家,大夫。”“好的,萨姆!”肯尼科特喊道,然后对卡罗尔说:“我们上车吧。那边那部大‘佩奇’车。他还有艇呢,真的!”

——《大街》

作家小传

辛克莱·刘易斯,1885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索克中心镇。他的父亲艾德温·约翰·刘易斯是一位乡镇医生。他是家中第三个儿子,后来,其中一个哥哥克劳特继承了父业。刘易斯母亲在他6岁时去世,第二年,父亲娶了继母伊莎贝尔·华纳。继母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女人,刘易斯非常不喜欢她,甚至从来没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

从小,刘易斯身体瘦弱,性格孤僻,被邻居们认定为古怪的孩子,同伴都嘲笑他,愚弄他,因此,他的童年是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的。童年的经历让他对索克中心镇的生活充满厌恶,一旦找到机会,他就会试图逃离这个庸俗、偏狭的地方。

17岁时,刘易斯终于找到了离开家的机会,因此,他没有进入明尼苏达大学,而是去了东部,准备考耶鲁大学。经过半年的预科学习,他顺利地进入耶鲁大学。在大学里,他依旧是各种社团活动的局外人,除了少有的几个朋友之外,他每天都是独自一个人。

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作为大学里的低年级生,他就显示出过人的文学才能,并在《耶鲁大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关于圆桌骑士兰斯洛特先生的诗歌。到了高年级,他已经顺利进入这份杂志的编辑部任职。

在耶鲁期间,刘易斯曾经一度离开学校,到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创办的社会主义居民试验区和纽约、巴拿马等地旅行。为了寻找写作谋生的机会,他曾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工作。后来他重返学校,并于1908年毕业。

毕业后,刘易斯先在出版公司工作,并在业余时间创作。两年后,他到了纽约做编辑。1912年,他完成了第一部作品《步行与飞机》,这是一部历险的故事,是专门为儿童写的。三年后,他陆续完成的四篇故事获得了一千美元的稿酬,这时他开始感觉到,他或许已经可以放弃工作,靠小说创作养活自己了。

1914年,刘易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的雷恩先生》出版。随后,他正式辞去了编辑工作,专门从事写作。在20世纪初的十年间,刘易斯写了大量的作品,不过大多是浪漫气息浓厚的通俗小说,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这段时间只能算作学艺阶段。

刘易斯虽然其貌不扬,又笨手笨脚的,但在婚姻生活上却并非无所作为。1914年,29岁的刘易斯娶了第一位妻子,后来离异。1928年,43岁的他又娶了第二位妻子,这位妻子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专栏作家和女记者多萝茜·汤普森。可惜,他的两次婚姻最终都以离婚告终。刘易斯52岁和多萝茜分居,五年后离婚,从此孑然一身度过了晚年。

进入20年代,刘易斯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1920年,他凭借《大街》一举成名,随后陆续出版了《巴比特》和《阿罗史密斯》。这三部作品被评论界认为是他创作生涯中最优秀的作品,其中《巴比特》称得上他的代表作。

小说《大街》以一战前后的美国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子卡罗尔嫁到小镇上,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太太之后发生的故事。卡罗尔是一位城市的知识分子女性,毕业后跟随丈夫回到美国中西部的戈弗普雷里镇。当她来到小镇时,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她试图用城市的生活方式来改造被保守传统束缚住的小镇。

经过一番尝试后,她发现自己的思想和小镇的现实格格不入。她面对的是一种所有人习惯多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植入了疯狂而可怕的顽固意识,在这里,人们缺乏教养,搬弄是非,急切地向往物质主义。

卡罗尔无法驱散小镇的沉闷空气,觉得快要窒息了。无奈之下,她带着孩子离开了小镇,去华盛顿寻找工作,想要过独立的生活。当她来到华盛顿,发现大街上行走的人不过是数量更多的“戈弗普雷里人”,这一次,她的希望彻底幻灭了。最后,她不得不再次回到小镇上,回到丈夫身边,继续面对那些令她心生厌恶却又无法改变的传统势力。

多少年来,美国人愿意相信,上帝创造了乡村,魔鬼创造了都市。经过刘易斯的描写,这种观念突然间被颠覆了。在《大街》中,中西部的小镇戈弗普雷里代表着美国的巨大现实,而卡罗尔与小镇之间的冲突则预示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怀疑和背弃。

刘易斯以家乡索克中心镇为原型,用辛辣的笔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嘲讽。因此,《大街》的出版引来了保守派的攻击和指责,在美国也引起巨大争论。有趣的是,虽然有的人赞美他,有的人诋毁他,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会去买他的书。

《大街》在两个月里销售了5000多册,一年内重印了28次,两年里突破了30万册,如此火爆的销售成绩被称为“20世纪美国出版史上最轰动的事件”。《大街》不仅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获得了评论家的好评,还成为当时堪萨斯州各级学生的必读教材。

1927年,刘易斯创作了长篇小说《埃尔默·甘特利》。刘易斯借着这个宗教骗子的故事继续探讨他关心的社会问题,揭示当时宗教生活的虚伪和混乱。埃尔默·甘特利向来以酗酒闹事闻名于大学校园,一夜之间,他竟然弃恶从善,成了神学院的学生。由此,教会将他的案例作为宗教育人的样板,各处宣传。

埃尔默毕业后,顺利地当上了牧师。然而,他本性难移,在教会里继续酗酒、偷情,甚至和情妇一起布道。他利用布道的时间向教友募捐,抓住机会大发“宗教财”。同时,他用各种手段来表现工作业绩,处理掉了解他底细的人。因此,没有人知道他丑恶的灵魂和卑鄙的手段,最后,他成为纽约最优秀的牧师,从此官运亨通。

1929年,刘易斯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多兹沃兹》。“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刘易斯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刘易斯发表了名为《美国人对文学的恐惧》的获奖演说。他在演讲中精辟地论述了文学与学院、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肆批评了美国社会的拜金和虚伪。演讲中推荐的三位美国作家,也在之后几年先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之后,刘易斯告别了关注社会、讽刺现实的写作,导致作品渐渐缺乏浓度,写作技巧也较以前逊色。1935年的《不会发生在这里》和1947年的《王孙梦》已经无法达到《大街》或《多兹沃兹》的水平了。晚年里,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恢复20年代的才华,却屡屡受挫。

1949年,心力交瘁的刘易斯离开美国,独身一人前往意大利。两年后,因心脏病突发在罗马近郊去世,享年66岁。

作品赏析

巴比特

小说的主人公乔治·巴比特是美国中西部城市泽尼斯市的一个地产经纪人。他住在城市的高等社区内,拥有一幢人人称羡的现代化房子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巴比特的生活舒适,事业顺利,无论是买卖经营还是社交活动,他都应付得得心应手。

有一天,巴比特突然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对眼前的生活感到厌倦,于是他和朋友保罗一起去漫游,尝试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为了追求心目中“真正的生活”,巴比特投身到自由主义者的阵营中,整天和一群玩世不恭的人寻欢作乐,在旅途中,他甚至染上了革命情结。

然而,自由主义分子的名声使他丧失了社会上显要人物的支持,他的企业和买卖也即将陷入僵局。他无法承受这种失去他人的关注、被社会冷落的生活,在妻子的劝说下,巴比特重新回到泽尼斯市,继续用进取的态度投入工作和社会活动中。

当巴比特重新回到传统的势力范围,恢复了保守派的政治立场,他又变成了一个思想空虚,毫无个性,满嘴陈腔滥调的市侩之徒。他帮助一位朋友竞选市长,还做成了几单成功的房地产生意,后来他被选为“促进俱乐部”的副主席,成为泽尼斯市的一位要人。

然而,巴比特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心,越来越谨慎。他对权贵阔佬巴结逢迎;对同事平辈虚与委蛇;对下属和普通人虽然心里瞧不起,表面上也不露声色;对离经叛道之举,敢想但不敢明做;对看不惯的事,敢怒而不敢直言。当他的好友保罗犯罪身陷囹圄后,巴比特的精神一度陷入抑郁。

最后,他将追求个性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对儿子和女友尤妮斯未婚同居的行为公开表示赞同。巴比特对儿子说:“别害怕家里人。不要怕,即使是整个泽尼斯也不要怕。也不要害怕你自己,不要像我以前那个样子。勇敢地干吧,老朋友!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在小说中,巴比特这个人物是刘易斯嘲讽的对象。作为自鸣得意、市侩气十足的地产商人,巴比特显示出一副公正、诚实的模样,实际上却时时刻刻算计着别人的钱财;自诩是堂堂大学毕业生,抱怨那些只看物质,看不到精神和智力的庸俗之辈举止失当,他却在社交场合上言语粗俗,行为不堪;表面上对爱情忠贞,对妻子体贴,心里时刻惦记着别人的妻子,敢想而不敢为。刘易斯用细致的笔墨刻画了虚荣庸俗、愚蠢可笑的巴比特这一形象,嘲讽所有美国商人的同时,也抨击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精神实质。

《巴比特》一书销量甚高,影响极广。从此以后,主人公巴比特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Babbitry”(巴比特式的)一词则变成英语中用来形容市侩实业家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虚荣势利、偏颇狭隘的专有名词。

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政治上,保守主义占据着绝对优势,自由主义被看作是离经叛道;在思想上,创作者的迷惘和“文化荒原”成为典型现象;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上的人们挥金如土,同时创造着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因此,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成了当时的社会主流,实用主义从这时开始深入人心。于是,读者可以在《巴比特》中看到中产阶级商人的虚伪和狡诈,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物质崇拜和商业文化的发展。

在商业文化浓厚的社会中,利益必然成为社会生活的指导原则,巴比特在工作上、在社会交往中也奉行这个准则。在业务上,他和泽尼斯市的公交公司组成合作伙伴,利用公交公司的内部消息来购买地皮,赚取其中的差价后双方分账;在社交上,他对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人曲意逢迎,对事业无成,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敷衍了事。

这一点,从他对大富翁麦凯尔维夫妇和老同学埃德·奥弗布鲁克完全不同的态度可以窥见一斑。巴比特曾经几次邀请麦凯尔维夫妇到他家共进晚餐,结果不是被推辞,就是被推迟日期。最后,麦凯尔维夫妇终于前来赴宴,却迟到了十五分钟。一场毫无生气的晚宴结束后,麦凯尔维夫妇找个理由走掉了,临行前麦凯尔维先生随口说了一句“哪天请你们吃午餐”。巴比特夫妇对此抱着莫大的希望,却不知道,麦凯尔维夫妇正在忙着巴结一位爵士,根本没有时间理他们。

在巴比特夫妇等待着麦凯尔维夫妇的邀请时,巴比特的老同学埃德·奥弗布鲁克再三邀请他们去吃晚饭。他们心知埃德·奥弗布鲁克是想巴结这位老同学,于是再三推辞,后来又几次推迟日期。当巴比特夫妇终于决定赴宴时,表现得和麦凯尔维夫妇如出一辙。他们故意迟到了十几分钟,在晚饭后推说有事先走。临行前,巴比特学着麦凯尔维先生的口吻说“哪天请你们吃午餐”。

这一前一后的鲜明对比,将巴比特唯利是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巴比特这个人物在艺术上的价值正是来自于这种真实的描写。除了在这种对比强烈的事件上对巴比特进行嘲讽,刘易斯对巴比特的生活细节也没有放过。

第七章中描写了巴比特在家时的状态:“在家里,巴比特从来就没有专注地看过东西。在交易所他倒是很投入,可在家里,他两腿交叉地放着,动个不停。看到有趣的东西时,他就把最佳的,也就是最好玩的段落读给太太听,要是吸引不了她,他就咳嗽,抓抓脚踝,挠挠右耳,将左手大拇指插进马甲口袋里,把镍币弄得咔嚓咔嚓响,旋旋雪茄刀,转转表链一头的钥匙,打打哈欠,揉揉鼻子,没事找事干。跑上楼去换上拖鞋——那双暗褐色、形状像中世纪鞋的高雅拖鞋。又跑到地下室,从大储藏柜旁边的桶里拿上来一个苹果。”

刘易斯用饱满的激情描写着巴比特每一个无聊的举动,每一段没事找事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原貌的真实呈现,让巴比特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个类型化的人物,而是一个个性丰满、内心复杂的人物。他有着商人追逐名利的本性,将对名望、地位和金钱的追逐变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准则;然而,在交易、奉承、显示地位和金钱的场合之外,他却是一个百无聊赖、空虚寂寞的人。

当然,刘易斯在对巴比特这个人物极尽嘲笑和讽刺之余,还是留了一点恻隐之心。刘易斯想要指出,巴比特的虚伪可笑,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任何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想要在当时的社会模式下生存,就不得不放下坚持的自我,按照环境随机应变。从这一点上,刘易斯再一次将视角对准美国社会,发挥他揭露社会黑暗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政治家试图把保守主义者伯克的政治思想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试图达到“同情之理解”。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正在热播电影的同名图书。影片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河北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影片上映后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严格依据此影片改编而成。
热门推荐
  • 木叶之七轩

    木叶之七轩

    莫名其妙穿越到火影的七轩表示很崩溃,本来想安安静静的当个忍者混日子,可是一想到后面的大boss,七轩觉得要不要先弄死几个?
  • 美在别处

    美在别处

    金贵爽朗地答应了方芳升学的要求,并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宣布,要承担她的四年学费和她本人的生活开支。这样无形中巧妙地将这根红线拴在方芳的身上!方芳入学的手续快要办妥了。就在这时,丑鬼金仁突然又在金家出现了。这个十足的恶棍、流氓、骗卖了阮圆圆后,又重新溜回了H市。打听到华夏公司东山再起,阮圆圆又已坠楼自杀的消息后,不禁以手加额,暗自庆幸:“天助我也!”以为自己的劣迹无人知晓,于是又斗胆杀了个回马枪,重新闯进金家,编造了一套假话,又用一把眼泪,两串鼻涕,唬住了金贵,终于又被收留下来。
  • 邪魅王子不好惹:制服恶魔殿下

    邪魅王子不好惹:制服恶魔殿下

    他是万人瞩目,邪魅帅气的情圣王子!她是活泼可爱,略带‘恶魔’气息的萌女一枚!当高傲妖孽的王子,遇到古灵精怪的萝莉!当毫不相干两人,变成了不打不相识!当王子与公主开始了爱情车轮战,在这场爱情里,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 回忆是场孤独的重逢

    回忆是场孤独的重逢

    1947年,英国康沃尔止行村,一个临海的村庄。带着战争创伤的年轻士兵德雷克,为了完成亡故战友的遗愿,将一封信带给战友的父亲。途中,他来到了这座村庄,遇见了阅尽世间人事变迁的美妙女士。这是一场冥冥中注定的相遇。这是一个励志人心的故事,它充满了爱、温暖与希望,同时又伴随着遗憾、恐惧与伤痛。它教会了我们去面对生活中的悲伤,即便爱人离开,我们又要如何继续勇敢地走下去。
  • 故梦昔冷情亦薄

    故梦昔冷情亦薄

    一步棋,一尘缘,孰是孰非何须再提。有缘无份或是冥冥牵绊,无人能解无人能破。我只信,你既已来到我的身边,这便是天命。
  • 桃李不言夏自成蹊

    桃李不言夏自成蹊

    “李不言,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夏成蹊,同样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年之后,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冷血的怪物。不善言辞的小男孩长成了阳光少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星空下,两个小孩在月光和星光下对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啊?”“大概就是,你不用多说话,我就可以顺着路找到你吧”稚嫩的男孩故作高深的说着,眼眸中倒映出绚烂的星空。
  • 我家男神是手机

    我家男神是手机

    人人都说沈清陌命好,长得美,家世好,男友是校草。人人都说吴景辰人好,是学霸,颜值高,机械科技壕。这两个人成为邻居后,一场爆炸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沈清陌家道中落,父亲失踪,前途一抹黑。吴景辰遭遇袭击,陷入昏迷,醒在手机里。沈清陌孤身一人,带着一部住着吴景辰灵魂的手机,开启了重回人生巅峰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青雨双心月夜春

    青雨双心月夜春

    梦境与现实的脱离,决心要袭杀自己的神秘者,这一切的终点是真相亦或只是新恐惧的起点?一种名为贪婪的传染病在人类之中肆虐。掌中之剑,是为不堪的世人,还是为她……“它不属于我们所处的世界,它们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种族,来自更遥远的宇宙。”“这一次,我定当竭力一试。”月纹剑在温青霖右手间缓缓凝现……《青雨双心月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