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500000013

第13章 川岛芳子之死(上)

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居然成了国民政府第一个公审的对象。是什么原因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她的审判如此关心?她的死为什么会在光复不久的北平城接二连三地掀起轩然大波?充满争议的行刑过程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导视

1948年3月25日清晨6点,牢房内的川岛芳子在睡梦中被叫醒。随后,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的川岛芳子被宪兵押着,缓缓走出女监。

就在一个小时前,川岛芳子的上诉最终被驳回。

在监狱西南角的场地上,两名法警按住川岛芳子的肩膀,让她面墙跪着。

而后一声沉闷的枪声响起,川岛芳子应声倒地。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女间谍就这样草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川岛芳子,又名金璧辉,是日本侵华时期臭名昭著的女间谍,在日本阴谋侵吞中国的行动中,干出了许多罪恶勾当,成为侵华日军插入中国的一把毒剑。日本投降以后,川岛芳子没有听从亲友们的劝告回到日本,最终在中国被捕并被处以极刑。然而,在她死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对她的死提出了种种质疑,有人甚至认为川岛芳子并没有死。直到今天,人们对于川岛芳子的死依旧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场争论变得如此旷日持久?六十多年前的北平到底又发生了些什么呢?

1948年3月25日清晨5点,透着寒意的北平天空几乎没有一丝光亮。大部分市民还没有开始一天的活动。然而,有一个地方已经十分热闹。三十多名北平各家报纸的记者聚集在北平第一监狱门口,气愤地拍着监狱的大门。但是,无论他们怎么交涉,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谢绝入内。

记者们冒着刺骨的严寒赶来,是因为他们接到国民政府的邀请,前来报道川岛芳子被执行死刑的情况。然而,让记者们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竟然被统统拒之门外。这与他们之前报道川岛芳子庭审时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之别。

川岛芳子被执行枪决的半年前,也就是1947年10月,国民政府发布公告,决定对川岛芳子进行公审。当时,川岛芳子已经成为“杀一儆百”的典型,因此,国民政府当局邀请了北平各大报纸的记者全程报道庭审过程,甚至还联系了电影公司为庭审拍摄纪录片。民众对这位神秘的女间谍也充满了好奇,所以,公审川岛芳子的消息一出,整个北平城立刻闻风而动。

公审当日,人们纷纷涌入当时设在北平的河北省高等法院,争睹这个日本女间谍的真面目,结果因为人实在太多,挤坏了法院的门窗,还差点挤伤了法警。由于场面失控,法官被迫推迟了公审日期。再次开庭公审时,法官将法庭设在了露天场地上,来参加公审旁听的民众更多,真可谓人山人海。

当时法院很头疼,为了维持秩序,动用好多警力却还是维持不好,因为川岛芳子也就是金璧辉,当时在北平名声太大,影响也太大,北平市民抱着一种好奇心理都去围观。

——何景方《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之一

为什么川岛芳子的庭审过程能够做到如此的公开透明,而眼下的行刑过程却做得如此的遮遮掩掩,记者们在满腹狐疑的同时更是义愤填膺。快要冻僵的记者们用脚狠踹着监狱大门,一旁围观的民众也愤愤不平,有的对着监狱大骂,有的还帮着记者一起砸门,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而此时在监狱里,川岛芳子已经被押上了刑场。

押解出来到刑场,验证你是不是川岛芳子,又有旁证证明即将执行死刑人是川岛芳子,然后进行行刑,过程中检察官、行刑人员还有维持治安这个军人都在旁边。

——李刚《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之一

早上6点40分左右,已经验明正身的川岛芳子站到了指定位置,随即被执行了死刑。然而此刻,监狱的大门还是没有打开,人群又开始骚动起来。经记者与监狱反复协商以后,监狱方面还是没让在场的三十多名中国记者进入监狱,而是让两名美国记者进去了。大约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川岛芳子的尸体从监狱中抬了出来。大家立刻一拥而上,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眼前的这具女尸满脸都是血污和泥土,一点也看不出川岛芳子的本来面目。

这个枪毙她,子弹从后脑打入以后,在前面开花,一下子这个脸全都被血污炸开,谁也分辨不出来这是谁。

——王庆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川岛方子被执行死刑之后,日本僧人古山大行,受川岛浪树委托向监狱方面,请求安葬金碧辉川岛方子,之后把金碧辉川岛方子的尸体运到火葬场进行火化。

——李刚《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

日本的和尚古山大行,他是个什么身份呢?他是为日本侵华期间,死亡的那些日本军人超度亡魂的。

——何景方《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

臭名昭著的日本女间谍受到了制裁,记者和广大中国百姓应该归于平静了。谁知第二天,《大公报》、《北平日报》等北平各大报纸在报道川岛芳子死讯的同时,竟联合发表了记者们写给国民政府司法部的抗议书。

抗议书中写道:“查本埠各新闻机关于昨日5时左右曾奉高检处电话通知,于6时以前往第一监狱采访金璧辉(川岛芳子)执行死刑新闻,而各记者准时赶到后,贵监竟拒绝记者入门,贵监为司法部门,为何出尔反尔至于此。”抗议书中还抨击了监狱只许外国记者进入的崇洋媚外的行为,同时还在相关的报道中对监狱方面遮遮掩掩的奇怪举动提出了质疑。

第一个疑点是选择行刑的时间,恰恰是天蒙蒙亮,是黎明前比较昏暗,看不清楚;第二个疑点当时来现场采访记者太多了,可是一概拒之门外,谁也不让进。

——王庆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另外,也有记者在报道中质疑:“为何将死者的面部弄得那么血肉模糊,又沾满泥土,以致使人难以辨认?”更有细心的记者发现:“川岛芳子一向以男装短发著称,公审时留给民众的印象依然,但为何死者的头发却长得能够盘绕在脖子上?”这一连串的问号,一时间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谈论的话题。

大家焦急地等待着国民政府的回应,希望能够听到官方的解释。然而一天之后,不但国民政府没有任何动静,就连各大报纸也都像彼此约好了一样,集体失声,不再对川岛芳子的行刑事件作任何报道。不明不白地就忽然没了下文,这让民众感到更加疑惑,各种传言也纷至沓来,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川岛芳子并没有死。接下来的三四天,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官员站出来辟谣,这使得谣言愈演愈烈。

1948年4月1日,也就是对川岛芳子行刑后的第六天,北平的《经世日报》突然曝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该报的一位记者看到了川岛芳子并且采访了她。报道详细讲述了记者见到川岛芳子的来龙去脉,其中还有采访川岛芳子的内容。这篇报道的出现,使本来就迷雾重重的川岛芳子行刑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警察、宪兵、法院纷纷到报社找那位记者核实情况。可是,那位记者为了避免麻烦,在发完报道后立刻就躲了起来。

尽管一时间找不到记者,但是当时的北平城还是有很多人相信这报道是真的。因为除了行刑时的种种异常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很多人对川岛芳子的露天审判还记忆犹新。当时,人山人海的庭审场面并没有使川岛芳子感到畏惧,在审判中,她对法官却表现出一种极其傲慢的态度,对于自己被判处死刑也毫不在乎。这些非同寻常的表现使更多的人相信,川岛芳子真的有可能逃脱了死刑的制裁。那么在此之前,法院到底是怎样审判川岛芳子的呢?对川岛芳子这样一个日本间谍,法官又是依据什么判处她死刑的呢?

1947年10月15日,对川岛芳子的露天审判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法庭上,川岛芳子梳着整齐的短发,一身西装,表情淡漠地回答着法官的提问。法官认为,她不但在中国窃取情报,而且还参与了“皇姑屯事件”、筹建伪满洲国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日本侵华推波助澜,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应该以汉奸罪判处死刑。然而,川岛芳子对这样的指控丝毫不感到意外,她只是冷冷地对法官一再强调自己是日本人。如果按川岛芳子的说法,她是日本人的话,那么法官又为什么会坚持以汉奸罪指控她呢?要弄明白这一切,还要从川岛芳子复杂的身世开始说起。

川岛芳子,原名爱新觉罗·显玗,又名金璧辉。她的父亲爱新觉罗·善耆,是清王朝八大世袭皇族之一的肃亲王,在清王朝覆灭前任民政部大臣。川岛芳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是善耆最喜欢的女儿。然而,在她6岁那年,父亲善耆却决定将她过继给一个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做女儿。

川岛浪速,日本信州人。1880年考取东京外语学校学习汉语。1886年9月潜入中国上海,参与刺探中国华东地区的海防情报。由于他略通兵法又精于测绘,因此获得的情报极受日本军部重视。1900年,45岁的川岛浪速作为翻译随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当八国联军准备炮轰紫禁城时,他用流利的汉语劝降了清朝守军,使紫禁城免于炮火的蹂躏。肃亲王善耆听说了这件事,对川岛浪速大加赞赏。善耆初见川岛浪速时竟有相见恨晚之感,川岛浪速因此而能够自由出入王府,成为善耆的座上宾。

1912年2月,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覆灭。辅政八王中最年轻的善耆不愿接受这一事实,拒绝在皇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之后,善耆流亡到了由日本关东军控制的旅顺,并且很快成立了“宗亲党”,到处招募满蒙权贵,组织复辟力量。

日本,他想要侵略中国的时候,他得有一些口实,其中有一个招法就是让满蒙从中国独立出去。这些就等于把中国挖细,所以“满蒙独立”是日本的口号。

——吕元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打着“满蒙独立”旗号的川岛浪速极力拉拢善耆,而善耆为了实现自己的复辟梦想,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女儿显玗交给川岛浪速培养。不久,显玗就随养父川岛浪速东渡扶桑,并随养父的姓氏取了日本名字川岛芳子,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幼年开始,川岛浪速就不断地向川岛芳子灌输“满蒙独立”的思想。当时,他(川岛浪速)家是***军官经常聚会的场所,川岛芳子耳濡目染,渐渐地接受了日本****思想。

1922年,16岁的川岛芳子因父亲善耆病逝而回国奔丧。在旅顺的家中,她看到了父亲的遗书,善耆在遗书中嘱咐她要为复辟清王朝而不遗余力,一定要实现满蒙独立。返回日本以后,川岛芳子变得心事重重,而此刻的川岛浪速也加紧了对她的培养。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回国的第二年,比她大42岁的养父川岛浪速竟然强行占有了她。川岛芳子倍受打击,从此性情大变,她剪去了一头乌黑的长发,开始以男装短发面世。

肃亲王是1922年就死去了,那么以后呢,这个所谓“满蒙独立”大旗其实主要是川岛浪速在扛着,为了这一个目标,他着力培养川岛芳子,从事一些谍报方面的这些训练。

——王庆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川岛芳子在养父身边,努力学习骑马、射击、开车、开飞机等技能,并且学会了英语、俄语,以及北平话、上海话等中国地方方言。在养父的细心调教下,川岛芳子逐渐掌握了一名职业间谍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她日后在中国留下的斑斑劣迹,也是这个时期川岛浪速亲自培养的结果。

在法庭上,狡猾的川岛芳子紧紧咬住被川岛浪速收养的事实,坚称自己拥有日本国籍,是日本国民,国民政府无权审判她。然而,由于当年川岛浪速没有办理正式的过继手续,因此川岛芳子拿不出相关的法律证明,所以法官最终认定,川岛芳子不是日本人,而是一个中国人。

1947年10月15日,法院最终以汉奸罪和间谍罪判处川岛芳子死刑。在宣判的一瞬间,川岛芳子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惊讶。法警带她走下审判席时,更多的人想在她的脸上找到绝望的神情,但是这个罪恶深重的格格间谍却带着一丝微笑离开了。

有人认为川岛芳子在被判处死刑时,表现出来的这种反常的神情,是因为她早就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了,但是也有人认为,她肯定是已经谋划好脱身之策了。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如今,对川岛芳子行刑又搞得如此神神秘秘,这让普通百姓更觉得疑云重重。就在事情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的时候,一件更加离奇的传闻充斥了大街小巷。在川岛芳子被行刑后不久,有一位名叫刘凤贞的女子站出来说,她的姐姐就是川岛芳子的替身。替身!这可能吗?刘凤贞是谁?传闻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川岛芳子被执行死刑的几天后,有一位名叫刘凤贞的女子报案,说自己的母亲失踪了,同时她还说,自己的姐姐刘凤玲就是川岛芳子的替身。据她讲,她的姐姐在监狱里得了很严重的胃病,已经治愈无望。是她的母亲将她的姐姐卖了,得了10根金条。姐姐做了死刑犯的替身。

他姐姐呢,有些条件比较符合,长得像川岛芳子,另外会说日本话,而且她姐姐也非常孝顺,说我反正活不长了,不如我去换金条给你老人家养老。

——王庆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当时监狱方答应给十根金条,结果就给了四根,剩下的六根一直拖着不给。据说,后来他妈妈去找也没信了,好像失踪了。

——何景方《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

川岛芳子的死刑风波愈演愈烈,舆论一片哗然,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国民政府。如果情况属实,这将是国民政府一桩特大的司法腐败丑闻。倍感压力的国民政府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在报上发表声明,坚决否认有人徇私枉法,私自放走了川岛芳子。

检察院和法律部门辟谣提出解释,说经过我们又一次调查,死的确实是(金璧辉)。监狱长也出来说,我们参与全过程,确有此事,金璧辉执行死刑。

——李刚《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作者之一

《经世日报》的那位记者也赶紧站出来澄清。记者承认那是他出于对当局的不满,在愚人节这天跟民众开的一个玩笑,是一篇自己杜撰出来的假新闻。由于深知自己闯下了大祸,因此新闻刊发后他立刻就躲到了自己的朋友家里。而此时,那位言之凿凿的刘凤贞,在抛出这颗重磅炸弹之后,也在舆论的一片喧闹声中骤然消失了。

对于刘凤贞的突然失踪,民众也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她害怕承担造谣的后果逃走了;也有人认为是与此事有关系的人花钱买通了她,让她就此闭嘴;还有人猜测她的报案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已经被灭口了,总之是传言满天飞。然而,不管其中的原因如何,最终的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叫刘凤贞的女子真的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消失了。

关于川岛芳子之死的种种质疑和议论,仿佛被一阵突然刮起的大风吹走了,一场来势迅猛的舆论风波也就此渐渐平息下去。当民众渐渐把目光转向解放战争的局势和北平城的命运时,有一部分人仍然坚信,川岛芳子真的没有死,关于她的各种传言都是有依据的。

川岛芳子的日本家庭老师本多松江就曾作出过这样的推测:“当我听说死者的耳朵附近长着又密又厚的头发时,我立即想到这是替身,而不是芳子。”川岛芳子的亲哥哥金宪立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也提到,肃亲王家在东北靠近蒙古边境有领地,对川岛芳子执行死刑后不久,看守领地的人曾经给他打电话,向他暗示川岛芳子已经平安到达,并且准备出境。

看来,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否真的有人做了川岛芳子的替身,使她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而更有意思的是,1947年10月15日判决生效以后,川岛芳子并没有被立即执行死刑,而是在第二年的3月才被处决的,如果有人想救她,那么也是有足够的时间的,那么这中间将近半年的时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川岛芳子本人到底有没有被执行死刑呢?这些疑问始终萦绕在人们心里。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本书介绍了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生平,内容包括:树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忧国忧民的林青天、始终不渝的禁烟之志、虎门销烟扬国威等。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情感经历。
热门推荐
  • 傲世嫡女倾天下

    傲世嫡女倾天下

    新书【异能重生之校园惊案】求支持哦!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修真者,也是丞相府凌家的嫡小姐。睁开眼,她居然来到了晚上梦中的世界。一切对于她来说太过熟悉,却不曾想穿越到了传说中丞相府,傻子嫡小姐的身上。从此,她又开始了穿越之路,虐妹保家。第一次,他云淡风轻的开口,只说了两个字:路过。第二次,他来到她的跟前,开口:嫁给我。从此,密宝在手,炼丹升级,后面还跟着一个跟屁虫。
  • 拜剑山庄

    拜剑山庄

    主角的先祖偶然间获得了一本威震江湖的秘籍《飞仙决》和一把玄铁巨阙。资历平平的他却最终创建了傲视天下的拜剑山庄。
  • 昔日之情已是惜别

    昔日之情已是惜别

    (双线1v1)(前期:校园篇)倘若人生道路本来就有,只不过从头再来遍罢?命运之轮已然运转,结局怎样不得而知,在那错综复杂的关系后。。
  • 回到明末当少爷

    回到明末当少爷

    路远穿越成了扬州府最有钱的富家少爷,本以为悠闲快乐的日子已经来临,没想到这里是明末,崇祯年间,乱世将至,他只有十七年时间好混了。没办法,他只好一边享受悠闲的生活,一边靠着万贯家财,改变这乱世的光景。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末世猩红之主

    末世猩红之主

    一个重生者的手机信息,给一名重度吸血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末世真的来了,我的血食无处不在,只要不断吞噬血液,我终将成神!”浑身浴血的林夜看着远方犹如远古巨兽的进化兽一脸坚信地说着。
  • 戏精总裁的养妻手册

    戏精总裁的养妻手册

    年轻总裁陈凛邑什么都好,可却得了厌食症,直到他偶然看到了吃货安风吃饭的模样,之后居然破天荒的有了吃东西的欲望。吃货安风本以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能安心的当一个普通小吃货,却没想到碰到了一个对她锲而不舍的总裁。安风:“我是那种会为了金钱迷失自我的人吗??”陈凛邑甩出一把各大美食店VIP金卡:“跟了我,你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多胖我都不嫌弃。”安风看看眼前这虽然瘦削苍白但模样还是一顶一的病娇风总裁:“金钱算什么,它不可能阻挡我们两个的真爱。”吃货沙雕高材生VS厌食病娇款总裁宠,往死里宠,甜,甜的很。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 斗罗之逍遥

    斗罗之逍遥

    逍遥走那逍遥路,一时逍遥万事兴,重生之人相做伴,无敌心佩玄玉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