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500000009

第9章 《肯尼迪总统之死》下集

1963年11月22日,年轻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市访问时,遇刺身亡,仅仅过了80分钟,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就落入法网。但是2天后,这名凶手竟在联邦特工的眼皮底下,在转换监狱的途中被人“灭口”,而开枪杀人的杰克·鲁比也在不久后病死狱中。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线索一条条中断。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才是谋杀总统的真凶呢?

1961年1月17日,艾森豪威尔在将总统职位交给肯尼迪之前,发表了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会告别演说。在这次演讲中,艾森豪威尔警告美国应该注意“军工联合体”的增长所带来的风险,否则,军火工业必将绑架美国政府。可见,军火工业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火商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非常巧合的是,就在肯尼迪遇刺前不久,他下令开始从越南撤军,并宣布将在下一个任期内彻底停止越南战争。难道说,是肯尼迪的撤军政策得罪了军火商,并最终遭到了杀身之祸吗?

被绑架的美国政府

1991年著名电影导演奥利佛·斯通根据新奥尔良州地方检察官加里森的私人调查报告,拍成了电影《刺杀肯尼迪》,矛头直指军火商,很多看完电影的美国观众都认为这部电影道出了肯尼迪被杀的真相。

说法四:军工集团谋杀

军工景气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等国因忙于战事无暇生产枪支弹药等军备物资,美国的军火商便以此为契机,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这让美国在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也成为了一个难以控制的强大集团。

因而,二战后的历任美国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都给予军工复合体较为优惠的政策。

要竞选总统,今天的代码是几亿美元,过去几千万,你家产没有几千万的,那谁给你几千万,让你坐空军一号,那么谁给你呢,穷人没钱,一定是有钱人,有钱人凭什么给你呢,一定说你的政治观点,会保护我在你未来一个任期里面,能够让我得利,这主要经济上的利,所以你必须要政治上保护他们。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1961年,肯尼迪刚刚担任总统,就很快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攻击胡志明领导的反美力量。

然而肯尼迪扩大战争的目的并不纯粹是为了军火商的利益。在肯尼迪上台的时候,美国正值金融危机,而战争往往被认为是解决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

对于越战,肯尼迪本以为会很快结束,他没有料到美国一下子就陷入了越战的大泥潭里,这样下去,美国经济将被拖垮。

于是在1963年,肯尼迪签署了《第263号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决定在1963年底将1000名美国军事顾问从越南撤出。

这些军工企业,看到要撤军,因为撤军以后,美国军费就减少,国防部向军工企业买武器的定单就会少,他一定不高兴。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艾森豪威尔的这一担心,能否解开肯尼迪总统的遇刺之谜呢?军工复合体到底是不是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幕后主使?

军工复合体如果真的对美国政治完全可以左右的话,那么他们选出来的总统应该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就不可能出现有一个总统来说我们的政治正在被这些人控制。

换句话说,军工复合体对美国政治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影响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能够每次选出来的总统都是他们的代言人,而且往往不是,连艾森豪威尔这样一个共和党人都不是。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肯尼迪的幕僚索伦森在他的回忆录《总统幕僚》中写道: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证明奥利佛·斯通虚构而残忍的电影《刺杀肯尼迪》的真实性。

美国有个著名的政治学家叫罗伯特·达尔,他说美国的政治实际上是一个多头政治,各个集团都会对美国政治有影响,但是没有一个集团可以是具有压倒性的绝对性的优势。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因此,军工集团谋杀的说法不成立

2011年8月7日,肯尼迪的女儿卡洛琳,向美国广播公司提供了一盘珍贵的录音带,这盘录音带是肯尼迪总统遇刺后不久,杰奎琳在接受一次秘密专访时录制的,此前一直被封存在波士顿的肯尼迪图书馆。已经听过录音带内容的美国广播公司高层将其描述为“爆炸性的揭秘”。因为在这份录音带里,杰奎琳明确地表示,丈夫肯尼迪的死与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有关。

说法五:副总统谋杀

肯尼迪与约翰逊都是民主党人。肯尼迪是北方人,在北方拥有很多选民的支持。而约翰逊则拥有包括德克萨斯州在内的一大片南方州的选票。

在民主党候选人的竞选刚刚开始时,约翰逊排名第一,而肯尼迪仅仅排在第五位。

但是肯尼迪年轻、幽默、潇洒、充满魅力,与前任艾森豪威尔的那种衰老、单调、古板、死气沉沉想比,肯尼迪一下子就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好感,美国人渴望革新,而肯尼迪恰恰符合了这种价值观。

1960年,肯尼迪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大会上击败了约翰逊,后来,每当约翰逊谈及此事,他都激烈地咒骂肯尼迪及其弟弟罗伯特是“爱尔兰的小杂种”。

然而为了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肯尼迪就用副总统之位相诱拉拢约翰逊,最终,依靠约翰逊拥有的南方各州的选票,肯尼迪以微弱的优势,在总统大选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件事,约翰逊也一直愤愤不满。

肯尼迪总统的幕僚索伦特在回忆录中写道:约翰逊热爱追逐权利,他过分的自负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在我看来,他的人格中有种夸张和伪善,我认为这是所有政治品质中最差劲的。

肯尼迪总统执政以后,他与副总统约翰逊之间就一直政见不和,两人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分歧,比如越南战争,肯尼迪要撤军,而约翰逊却极力要求扩大战争。事实上,在约翰逊接替肯尼迪担任总统以后,他就发布了扩大越南战争的命令。

还有一件事让约翰逊很难过,那就是肯尼迪总统政绩斐然,深受爱戴。

当时肯尼迪名望非常高,高边疆,美国探索太空,美国不光同苏联竞争,反共。美国同时走向宇宙,走向太空,激励很多美国百姓,美国是一个无敌的,美国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美国能够走到苏联走不到的地方。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电视剧《肯尼迪家族》在美国热播,其中也展现了约翰逊当时的危机。

在这个时候,肯尼迪可能会考虑,他这次去连任选举,未必要借用约翰逊在南部的政治势力,可以排出约翰逊,这样,约翰逊是有危机的。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美国,副总统没有什么权利,实际上,副总统就是一个备选。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总统出事的话,这个副总统就可以马上接他的班。

此时的约翰逊已经按耐不住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求,难道说,他因此而痛下杀手?

七:匆促的继位

肯尼迪的秘书回忆说,约翰逊一手策划安排了肯尼迪的达拉斯之行。1963年,肯尼迪、约翰逊和德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在华盛顿的一家饭店会晤,约翰逊和康纳利想方设法说服了肯尼迪在秋天访问达拉斯市。而康纳利的绰号就是“约翰逊的小伙计”。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如期抵达达拉斯市,在市中心,他遭到了枪击,司机开着车迅速把肯尼迪总统送入距离埃尔姆大街6.4公里的帕克兰德纪念医院进行抢救。

当天的值班医生马尔科姆·佩里迅速为总统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可是抢救进行了20分钟,肯尼迪的身体仍然没有转好的迹象。下午1点,佩里医生无奈地宣布: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

就在佩里医生刚刚宣布总统死讯,约翰逊副总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召集人马为自己继任总统的就职仪式做准备。

约翰逊把仪式设在总统座机“空军一号”上,然后,他打电话给地方女法官休斯女士,请她前来主持宣誓仪式。有人匆匆找来了一台便携式录音机,有人拿出一部照相机。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惊魂未定,但她还是应约翰逊的要求站在身旁参加了仪式。

约翰逊想请杰奎琳换上一套新衣服,但被杰奎琳拒绝了,她在悲哀和恍惚中见证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的总统。

约翰逊宣誓成为总统后,“空军一号”就运载着肯尼迪的遗体返回华盛顿。接着,约翰逊发表了演说。

然而,这份美国巨大的不幸,却换来了约翰逊垂涎已久的总统宝座。

约翰逊的性格是要当总统的人,他认为来给你当副总统,是委屈自己了。他想当总统,但是他没有机会。他内心深处对权利的欲望,以及他一定程度上对肯尼迪的仇恨,可能都有助于解释,肯尼迪被刺之谜。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杜绝外界有关肯尼迪总统死因的各种传言,约翰逊在就任总统以后,下令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他还任命当时的首席大法官沃伦担任主席,因而这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又称为沃伦委员会,专门调查肯尼迪总统被刺的真相。

八:荒诞的调查

约翰逊组建的沃伦委员会总共有7个人,领衔的是首席大法官沃伦。

其他人是参议员、民主党的罗素,

参议员、共和党的库伯,

众议员、民主党的杰拉尔德,

众议员、共和党的博格斯,

世界银行行长杰伊,

以及被肯尼迪总统撤职的原中情局局长杜勒斯。

委员会经过了长达10个月的调查,听取了552位证人的证词和10个机构的陈述,在1964年9月24日,发表了一份912页、共计29.6万字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还附有不少的照片和图表。

沃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结论大致是:

奥斯瓦尔德是使肯尼迪总统死亡和康纳利州长受伤的唯一凶手。

没有发现其他人、集团或者任何外国组织参与了谋杀肯尼迪总统的阴谋。

杰克·鲁比杀死奥斯瓦尔德的原因只是为了给肯尼迪总统报仇。

任何美国政府的官员都没有参与这项刺杀行动。

这份报告说明了,奥斯瓦尔德是个人行为,没有背景,也没有任何什么黑幕,或者阴谋,就是很简单,就是他的个人行为。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很多人不相信沃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新奥尔良州地方检察官加里森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彻底推翻了沃伦委员会的结论。而这些实验也在电影《刺杀肯尼迪》中被一一展现。

射杀肯尼迪总统的是一把M91-38式手动步枪,每发射一颗子弹都需要重新上膛,沃伦委员会的报告说,奥斯瓦尔德在教科书仓库大楼一共开了三枪,耗时5.6秒,这真的能办到吗?

一个人开了三枪,一共耗时7.8秒,他说要在5.6秒内射完三发,除非第二枪和第三枪同时开。

由此说来,所有子弹均由奥斯瓦尔德射出的说法难以成立。透过教科书仓库大楼6楼的窗口可以看见,当总统车队开过大楼的时候,奥斯瓦尔德面对的是肯尼迪的背面,但是肯尼迪被枪击中的时候,他是朝后面倒了下去。

被子弹击中的话,如果是前面来的,就会往后仰,如果是后面来的,就会往前倾,他就觉得肯尼迪应该受到过不止一个方向的射击。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音响专家对一名机车巡逻警察的无线电现场录音磁带分析,发现有第四声枪响。根据当时站在草坪上的一些市民的回忆,至少有一声枪响,很明显这一枪是从草丘方向传来的,而并非教科书仓库大楼。

另外,沃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讲到的关于第一颗子弹的运动路线也让人产生了极大的疑问。报告说,子弹先击中了总统的后脑,然后转变了角度,从总统的喉咙穿出,并射中了位于第二排的德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的后背,这时子弹再一次转变了角度,从州长腋下穿出,打到他的手腕,最后竟然倒转了将近180度穿出手腕,射入州长的大腿。

一颗子弹竟打出了7个伤口,而且任意改变了角度,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些独立调查人员根据现场录音记录、影像资料,重新演绎了肯尼迪遇刺当时的情景,结果发现,当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候,奥斯瓦尔德的射击位置竟然被一个槐树挡住了视线。

根据后来公布的调查报告,当时曾经有个名叫阿诺德的女士告诉警方,11月22日中午12点15分,也就是肯尼迪总统遇刺前15分钟,她看见奥斯瓦尔德正在教科书仓库大楼2楼的餐厅里吃午饭。如果这份证词是确凿的,那么就意味着,当天中午12点30分,在6楼射杀肯尼迪总统的根本不是奥斯瓦尔德。但谁也无法证明此话的真假。

沃伦委员会的调查报告疑点实在太多,很多人在质疑这份调查报告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矛头指向了约翰逊,认为约翰逊成立沃伦委员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真相。

2007年1月23日,中央情报局著名特工、水门事件的“军师”,外号叫做“深喉”的亨特去世了。死前,他公布了一个惊人的内幕。

他在临死前写了两张纸给他的儿子,要透露一个惊天的秘密,他觉得是副总统约翰逊在背后策划了刺杀肯尼迪。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因为肯尼迪撇开了约翰逊去竞争第二任(总统),对约翰逊不利,所以约翰逊有动机,但他未必会这么做。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亨特去世了,而他在遗书中提到的一些关键人物也都已经离世,他的遗言再也无法考证了。

因为缺乏证据,副总统谋杀说还有待考证。

亨特的儿子十分相信他父亲的遗言,他说:“当时太多人想暗杀肯尼迪,我父亲之所以保留这些秘密,是因为他必须保住性命。”。亨特的这一担心很好理解,因为,凡是与总统刺杀事件有关的知情人、见证人、独立调查人在此后都一一神秘死亡。如果说,沃伦委员会的报告,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疑点,那么接二连三的暗杀事件,就没有留下任何暴露约翰逊阴谋的蛛丝马迹吗?

说法六:联合谋杀说

九:神秘的诅咒

从1963年到1983年,与肯尼迪总统遇刺案有关的重要证人,一共有188人,全部被暗杀了。一个名为“肯尼迪诅咒”的说法逐渐传开。

第一个死于非命的便是达拉斯当地的警察J·D·提比特。他在总统被刺杀45分钟之后,即被所谓的“奥斯瓦尔德”枪杀。有位目击证人亲眼看到了杀害警察提比特的凶手,他说凶手的相貌与奥斯瓦尔德根本不一样。几天后,这名目击证人便被人枪杀而亡。

铁路工人列·鲍尔斯曾向警察局提供过一条重要的线索:他说肯尼迪总统的车队前方,是一条铁路路基。总统被刺的当天,路基后面的停车场上停放了几辆他不熟悉的汽车,当枪声响起时,停车场附近有一些忙乱的人,其中有几名军人和一名手持报话机通话的人,他们迅速离开了停车场。但是这名铁路工人不久后便死于车祸。

而“肯尼迪诅咒”还祸及了肯尼迪总统的家族成员。

肯尼迪总统遇刺以后,他的兄弟们先后死于非命,只有最小的弟弟爱德华侥幸逃过了一次暗杀,并活到了2009年。

2011年,肯尼迪妻子杰奎琳的保镖希尔在采访中说,我们一直在研究。

他们(凶手)是如何办到的?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但是,他们策划得太完美的,占净了天时地利。

如果说肯尼迪总统遇刺,只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与之有联系的人死于非命呢?如此复杂庞大的谋杀行动,若仅凭约翰逊一人之力,又怎能操控的了呢?究竟有多少人想刺杀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是民主党人,民主党基本的政治倾向,就是要他依赖于美国普通的劳苦大众,美国的工人阶级。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应该在20世纪,开始推动全国医保的,这样一个立法工作。医保,有钱人,不需要别人给他钱去(买)医保,他可以自己买医保,只有没钱的人,需要通过国家,这样一种普及计划,由国家补贴,显然是损害了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利益的,因为国家要从负责人那边征收更多的税金,来补贴弱势人群。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除此以外,肯尼迪还与美国芝加哥“黑手党”结下了深仇。根据后来的调查显示,肯尼迪的父亲曾经与黑手党达成协议,让他们买选票帮助肯尼迪当上总统。但肯尼迪上台后,不想受黑手党的控制,就派他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大肆清洗黑手党,这使得黑手党非常恼怒。

到了1963年,已经有许多人都恨不得想要杀掉肯尼迪。一份关于刺杀肯尼迪总统的悬赏令也在达拉斯散播开来。

肯尼迪自己已经感觉到了,有一些不详的东西追随着他,他在去达拉斯之说大不了就死在那里。说明他已经感觉到了。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肯尼迪总统遇刺案,是由副总统约翰逊、军工复合体、黑手党等多个组织联合策划的,但这种说法只是副总统谋杀说的衍生,并没有真凭实据。

沃伦大法官不是一般的大法官,他是当时美国的首席大法官,非常有声誉的一个人,所以我想他肯定收集到了比我们多的多的证据,不管是来源方面,还是丰富性方面,所以他做出这个判断,说不定还是对的。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事实只有一种,猜疑可以有很多种,在事实找出之前,所有猜疑都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证据不足,联合谋杀的说法也有待考证。

直到今天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真正原因,依然迷雾重重,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相关文件要到2038年才能解秘。不管怎样,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在任期内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他的一些成就也已经被镌刻在美国的历史上,并不会因为他的死而被磨灭。

同类推荐
  •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身着白衫黑裤,衣袖半挽,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西子湖畔香格里拉酒店的贵宾室。这和以往他出现在公众中的形象一样。在刚刚结束的一次演讲中,他惯常的口语表达、直接的观点,也和以往一样,赢得了笑声和掌声。这是6月的一天,他准备在这里接受专访。这位以六七百亿元资产数次荣膺中国内地“首富”的娃哈哈掌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个天生的营销员,善于营销一切,包括自己的观点。他以强势而闻名,在数年前的“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战”中,借力“民族品牌”发动了一场舆论运动,竟然奇迹般地撬动政治、法律和商业杠杆,迫使达能签下“城下之盟”,使毁约在先的娃哈哈实现独立。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天才画家为何割耳自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热门推荐
  • 情人像野草一样生长

    情人像野草一样生长

    中学时代的一个吻改变了高丽丽一生的命运,一场被母亲主宰的婚姻终结了她的少女时代。看似平凡的丈夫大水却有着引来婚姻之外的女人的青睐的品质,她们像野草一样生长在高丽丽的周围,春风吹又生。
  • 安晴的视界

    安晴的视界

    截然不同的世界,真实与假象的一念之间,爱情、友情、亲情。旅途,追逐,探寻……————作者已死,有事烧纸。
  • 金色眼睛的映像

    金色眼睛的映像

    一双金色的瞳仁,无声打量着心上的缺口,刻板无趣的军营,一个偷窥着的年轻士兵,两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羞辱与背叛,也许死亡才是爱最好的结局。卡森·麦卡勒斯超越一个时代的经典,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倾情出演同名电影。疏离,孤独,得不到的爱,突然而至的死……
  • 诸天互助群

    诸天互助群

    童邪获得一个诸天互助群,本以为牛逼大发了,结果群里全是穿越的菜鸟。“你们穿越成了什么?”“俺是小地主。”“吾乃大将军。”“刚当上皇太子。”“沃日,怎么就我变成了一条蛇?”顿时,群里安静了下来,默哀三分钟。当然,作为群主,童邪本着互爱互助的原则,立志‘助人为乐’,逆天崛起,称霸天下!
  • 裂变势: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秘密

    裂变势: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秘密

    本书是一本讲述互联网传播方式与方法的营销类图书。全书基于网络营销潮流,大数据时代,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理论开始讲述,并进一步分析各种传播方式的操作与优劣势,可以让读者很详细很直观地了解互联网传播的奥秘。书中没有晦涩生硬的营销术语,用比较通俗轻松的笔法,结合丰富有趣的案例阐述了网络营销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运用网络营销的商家,以及新时代的营销人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 妃常惊心

    妃常惊心

    从嫁给他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了他的一枚棋,政局是盘,天下是局;她助他登上皇位,她帮他问鼎天下,换来的却是他亲手灌下的一碗汤药,还有孤灯苦烛,永巷幽长;他运筹帷幄,一步一步,登上云霄,她却在大周史册上没有留下片语,尘封的卷轴下,又掩盖着怎样的一番爱恨情仇,家国天下都道,周帝恨她入骨,却又爱她至极,因此抹去了所有的痕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医下堂妃

    神医下堂妃

    她本是现代纵横医商两界的妙手神医,一朝穿越,被无情卷入王室夺嫡的风波中。她手握空间法宝,驾御神兽大军,掌控神奇的炼药术,与三个腹黑可爱的小包子,一起纵横四方。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凰择木而栖

    凰择木而栖

    那一年,她15,他17,缘分让他们遇见。那一年,她16,他18,一身嫁衣如火,本是金玉良缘,却是彼此猜忌。那一年,她20,他22,她倒在他怀中,一句爱你无悔让他痛彻心扉。那一年,他25,她早已不在了,华发满头,舍去荣华,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遇见。
  •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烬城

    灵烬城

    混乱降临,古老再现,曾经的霸主只能在城墙内苟活。且看中年大叔如何辨善恶,分生死,燃尽这灵血!寻找那藏在彼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