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400000081

第81章 海外拾零(1)

陈立夫定居美国

且说蒋介石在龟缩海岛后的日子里,他以党的改造为名,大开杀戒,剪除异己,搞得人人自危,鸡犬不得安宁。这时,不少人跑了,有的人从地球上消失了。陈立夫的命运也不例外,他和长兄不但被挤出政坛,同时还受到责难。

与其长兄陈果夫相比,陈立夫毕竟还是位少壮派。对于自己的政坛出局很是想不通。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只是唉声叹气,到了第三天,可急坏了他的夫人孙禄卿。孙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吟诗作画,描龙绘凤,样样皆通。她见丈夫三天不吃不喝,十分着急。大哥果夫有病,不便行动,她便请大嫂朱明,来到家里,好一阵开劝。

“大弟,你这不吃不喝可是病啊。你大哥可不像你这样,人能进也能退,人家可想得通。天底下的事,哪能事事如意呢,就像自己的五指一样,伸出来也不一样长。让我说啊,你是一辈子没受过委屈,受一点儿委屈就不行。那老百姓天天受委屈,日子就不过啦?”

朱明一阵机关枪似地打去,陈立夫翻了个身坐起:“大嫂,不是我们男人受不了委屈,事情不是那回事。”

“反正我是看你们陈氏兄弟失落了,心里有气不成。要我说,你们优哉游哉惯了。”朱明又道:“天天管人,不能叫人管你一天。”

“好,今天我受嫂嫂管。”

“管,就要听我的,是吗?”朱明问。

“是。”

“人是铁,饭是钢,先吃饭再说。”

就这样陈立夫算是进食了。夫人孙禄卿对嫂嫂充满了敬意。

当晚,孙禄卿对丈夫说:“我知道你要强。你是鹰,有时候鹰是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远飞不过鹰高。”

陈立夫点点头会意地笑了:“把那话写出来,供我戒免。”

孙禄卿笑了:好,我为你写首诗吧。

于是,陈立夫展纸,孙禄卿挥笔写道:

争名夺利几时休,

起早眠退不自由。

身骑驴骡望骏马,

位居宰相望王侯。

不愁衣食担劳碌,

哪怕阎王就取钩。

续子荫孙图富贵,

更无一个肯回头。

陈立夫细细品来,正润心田。陈立夫感谢地望着夫人,使他感到熟悉又陌生。

孙禄卿见陈立夫情绪好转,及时开导说:“我们都是身埋半截土的人了,什么看不透,何必为名而活,何必为名所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身外之物?”陈立夫有些激动了,“我为党国呕心沥血20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到如今却被蒋一脚踢开,公理何言?”

“事到如今,你应该看破红尘了。既然你知道蒋家的为人,还争一席委身之地干什么?有人说,少年气盛要争名,中年养老要挣钱,老年长寿要保身。我但求我俩一个好身板,安度晚年。”

“夫人言之有理。”陈立夫叹了一口气:“唉!安度晚年?如果在台北,恐怕不会有好的晚年可度哇。”

孙禄卿说:“你觉得这里不好,那咱们远走高飞啊!”

陈立夫展眉一惊:“远走高飞?”

孙禄卿道:“对,咱们远走高飞。你想想,宋子文走了,孔祥熙走了,他们是发了国难财以后,在国民党危急时刻走的。我们一生清正廉洁,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中间不愧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们一直追随着党,最后是蒋家抛弃了我们,我们走到哪都心安理得,踏踏实实。”

“是啊。”陈立夫眼睛一亮。

孙禄卿又道:“我已订好了机票。”

陈立夫再次睁大了眼睛:“真的?”

“我还能骗你。”夫人的口气很肯定:“我是想开了,为了你的身子,必须躲得老蒋远远的,这叫眼不见心不烦。”

“我才服了,知我莫如妻。”陈立夫由衷地笑了:“什么时间的机票?”

“两周后吧。”孙禄卿给陈立夫整了整衣服领子,又帮他理了理蓬乱的头发:“所以,用不着愁眉苦脸,茶饭不思,也许我们后半生过回老百姓的日子,更有趣味呢。”

陈立夫点点头。

孙禄卿高兴了:“今晚你可以睡个好觉了。”

陈立夫笑笑:“是的。夫人想得太周到了。我想到的夫人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夫人也替我想到了,我嘛,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两周后,陈立夫和家人登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恰在上机前的一个小时,蒋介石派秘书送来了5万台币。这叫陈立夫不知是感激还是拒绝。据有人风言风语,说是老蒋怕陈立夫出走犹豫不决,才故意送来的,实际这是买路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陈立夫此时此刻不知说什么才好。

机场上没有鲜花,没有人送行。

天空中,有一块乌云,遮住了明媚的阳光。

机场上空,有一只掉队的大雁,扇动着双翅向南飞去,同时还不时地发出啊啊的叫声。触景生情。陈立夫感到自己多像那只南飞的孤雁啊。这时飞机升空,陈立夫望着机场中的指挥塔尖,然后整个台北尽收眼下,泪水夺眶而溢。先前他从大陆飞往台岛,今天又从台岛飞往大洋的彼岸,故乡越来越远……

养鸡专业户

陈立夫到达纽约后,在朋友们介绍下转车到了美国新泽西州的湖林镇。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依山傍水,山水相映。当时的湖林镇还未开发,生态原始,不是桃花源胜似桃花源。陈立夫和家人用了平生积蓄,再加上蒋氏送来的那5万元钱,买下了一个山头,再建房子,便定居了下来。随着房子的突起,不久人们便发现这里出现了一家私人农场。农场主是一位很斯文的老翁,他头戴鸭舌帽,一身中山装,英文口语虽不大熟练,但能把意思表达出来。他每天开着一辆老式汽车,悠然自得地跑来跑去,一天到晚不得闲,脸上还老挂着笑容。

半年后,湖林镇中的早市,又出现了一个吆喝卖鸡蛋的老农,头扎毛巾,一身当地老农的打扮,地道流利的当地话。他身前的几筐鸡蛋,召来了一帮老头老太太们,围着筐子拣鸡蛋,渐渐地密不透风。那老农边称鸡蛋边道:“都是自产鸡蛋,多一个少一点儿没关系,都是乡里乡亲的。好,多一点儿我也不拿下了,明天再来。”乐得买鸡蛋的老太太合不上嘴:“明天一定来买,同时还叫上妹子来。”

和能生财,童叟无欺。就这样,卖鸡蛋的老农与这里的镇民成了好朋友。从此老农停止吆喝,每天把鸡蛋筐一卸,就会召来一群人,不到一个小时,鸡蛋准能卖完。

有一天,不知是谁传出来了,说卖鸡蛋的老农正是旧中国官场的大佬陈立夫,惊得买鸡蛋的老太太目瞪口呆:原来是他!第二天,一帮老太太为了证实此事,早早地来到早市,等待此人的出现。结果此人不但公开承认自己是陈立夫的真实身份,还说了一席知心话让人深思:“以前的高官厚禄是过去,现在我是从零开始,专修心性,刚开始我还不适应,时间长了,自得其乐。”

“修心性,很有意思,我是第一次听说。”一位老大妈说。

陈立夫道:“我刚开始卖鸡蛋,手脚不是那么利索,一位少妇等得不耐烦了,说笨手笨脚的还能卖鸡蛋。顺手掏出五元钱,让我先练练手先做。反正什么人都有,是练心性的好机会。说实在的,挣钱不是我的目的。钱有多少够花,修性做人才是最重要。”

“你是怎么想到修心性的?”

“说起这话还有点儿长。应该说归功于我的好太太。”接着陈立夫讲了一个不太遥远而又现实的故事……

任何事都有第一。说起第一次卖鸡蛋,陈立夫做官多年,没有勇气去。夫人孙禄卿没有责备,道:“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都要修身养性。我送给你一本书吧。”

“什么书?”

“《老子》。”孙禄卿随手从书架取了下来。陈立夫惊疑地接过来。

夫人道:“你先静下心来研读。今天我去卖鸡蛋。等回来我们再一起交流。”

“好的,夫人。”

夫人走后,陈立夫静心潜读。渐渐地他读进去了,发现了别样的天地。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字讲得最多,老子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谓天毋已请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贞而贵高,将恐蹶。

……

这就是说自古以来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因而清明;地得到一,因而安宁;神得到一,因而英灵;溪得到一,因而充盈;万物得到一,因而茁生;侯王得到一,因而做天下的准绳。

倘若发展到极端,天过度地清明,就怕要消歇;溪过度地充盈,就怕要枯竭;万物过度地茁生,就怕要绝灭;侯王过度地以做准绳而贵且高,就怕要倒蹶。所以贵必定以贱为根本,高必定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家、为寡人、为不毂,这就是以贱为根本呀。

孙禄卿卖鸡蛋回来后,问丈夫怎么理解一和二、贵和贱?陈立夫扑哧一声笑了,说:“我懂了,贵必以贱为本,万物得一,因而茁生。明天我就实践一,第一次卖鸡蛋。”

有了一就不愁二,陈立夫除了养鸡卖蛋,最大的兴趣莫过于著书立说了。于是他忙里偷闲,完成了长篇回忆录——《成败之鉴》。在这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人生历程。其中有一部分,是写他在美国湖林镇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现摘录如下:

赴美定居后,有许多朋友都从事教职。

当时我是学矿冶的,可教矿冶课,也能教哲学和中国文化。就在此时,我的女儿中学毕业,要去新泽西湖林城上大学,此地是一养鸡中心,也是避寒的所在地,故有许多一流规模的大旅社,它们夏天歇业,冬季生意兴隆,百分之九十是犹太人在做生意。

我有一位朋友胡定安先生,是过去江苏医学院院长,提议到新泽西养鸡,并邀我同去;恰值我女儿也去此地念书,我便答应了一起去养鸡。

在开业之前,我们去看了六个养鸡场,最后选一较便宜者买了下来,成交要付47000美元,可先付两万元,其余分期十年给付。

这是一笔大数字,而我只有4000元,不得已只好向朋友告贷。

孔祥熙先生很慷慨,答应借我8000元,与我合伙的胡先生也只能拿4000元,剩的4000元还是其他朋友帮忙的。

我为什么要选择养鸡行业呢?因为我想想替政府已工作这么多年,侍候了蒋公和党内外不少人,而竟不受谅解,此后将不再侍候任何人!那么去照料鸡没有这种感觉了。

此时,美国的蛋价很好,故从事养鸡业也颇能赚钱,而半年下来,我们赚了5000元。

在美国养鸡,饲料都是用机器定时传送和控制,但我们的农场却用人工,很不现代化及科学化,且饮用水也不够,乃以所赚之钱购买了部输送鸡粮机器和开掘一口深水井,5000元就这么花掉了。

我们共养了5000只鸡,饲养很忙碌,所幸三个儿子都抽暇帮忙,那时我小儿子才8岁,不过,养鸡也有方便的一面,就以饲料来说,只要一通电的话就会送来。

那时我健康良好,100磅的饲料,我一弯腰就能扛起来。甚至过去有的脊背疼宿疾,经养鸡劳动后,也不再有复发的感觉了。

我经营养鸡业是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总算运气好,没碰上如鸡瘟等的麻烦事。

养了三年后,有一次鸡生了喉咙病,那时共有10大间鸡舍,每间饲养500只,计有5000只鸡,如都生起病来,那真会一发不可收拾,幸亏医治得早,传染不普遍,所以并无大碍。

这5000只鸡,若以七折计,每天即可生蛋3500个,可谓利润甚丰。

干哪一行,必须了解哪一行。就拿养鸡业来说,买小鸡也是一项大学问,最主要的是对小鸡能辨别雌雄的问题,因为买了雌鸡才会生蛋,如买来公鸡就亏蚀老本了。通常我们难以辨雌雄,必须专家们以显微镜辨识。出鸡壳的小鸡,在24小时以内他们才能分辨出雌雄来。当然,这也难保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偶尔也有一二只看走了眼的,在这方面,日本人很是权威。

天生万物似有一定规律,以鸡的雌雄来说,如有5000只新生的小鸡,雌雄大概各占一半,差不多51%与49%之比例。

小鸡难养,冬天又怕冷,要有保温设备,待慢慢大起来后,并须请专家打针,然后放到屋外,且应严防黄鼠狼类,使蛋能维持一定重量,不使过小者掺杂其中,并加以洗灌,以维护生产品质与信誉。

为保持其新鲜度,须当天装箱,以供收买者取货,就近由新泽西去供应纽约市场所需。

奈何好景不长,待东西高速公路完成通车后,蛋价暴跌,原因为西部地区养鸡,是放饲于田野间,鸡蛋成本低廉,业者用货柜车用冷藏方式,把蛋连夜运往纽约廉价销售,与新泽西养鸡中心竞争蛋市,原有市场大部分被其抢走。

几年以后,使新泽西养鸡场生意冷落,纷纷倒闭。我隔壁是一家犹太人,他很有眼光,告诉我说:“高速公路一通,西部蛋源源运来,竞争困难,我们不能养鸡了!”

于是,那犹太人把鸡场断然卖掉。

但我却不敢做此打算,卖掉养鸡场干什么?此时,每个月比过去最少减收3000元,生活越来越困难,会用机器不用人工的养鸡业者,还可勉强维持,而人工饲养者便无法维持下去。

开始与我合伙的胡先生在经营三年后已离去,我的大儿子也去念书进修,最后只剩下我的内子及小儿子合力经营,尽管一再节省开支,但还是周转不灵,乃向朋友借贷维持,而我所借的钱,大都言明两三个月一定还,从未失信过一天。

我的养鸡生涯自1953年开始至1961年,实无法再继续下去,乃不得不关闭养鸡场,结束了为期八年惨淡经营的养鸡业。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真应验了这句话,就在我关闭养鸡场后,碰上了一桩倒霉的事。

我开始养鸡时,连房舍一并投保16000元,现在鸡不养了,保险公司的人因我已有八年的交往关系,便好心地对我说:“鸡不养了,何必再保这么多险呢?可以少保一点儿嘛。”

于是,我决定只投保4000元。

同类推荐
  •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中国的传统名著中有无数瑰宝,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想象和智慧,同时又具备了人性光辉的传世之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不仅不可怕,甚至非常有意思,从对孩子的品格培养,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素材。我们“斗胆”编写了这套儿童版的聊斋故事,精心挑选了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故事素材,在不破坏原著故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修饰,屏蔽了一些吓人的恐怖情节。我们还特别挑选了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播音艺术家,用有感染力的声音来演绎这个儿童版的聊斋故事。企鹅童话有声版的聊斋志异,包括了鬼,狐,妖三个专辑,介绍了三类“妖魔”的有趣故事。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神面具

    邪神面具

    出不了新手村的最废剑士白甄,凭借99次被杀经验在新区开出一条血路,杀人无数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邪恶阵营,却在无意中获得了洛基面具。“我是北欧众神之一——洛基!”才不是呢!这家伙其实是游戏的管理员!只会说话的面具要你何用!诶,真香,快说彩蛋在哪里?什么?这都能合成英雄级武器?发财了发财了!我要买下一座岛!......佛系玩家戴着洛基面具在网游发家致富、不断搞事的故事
  • 我的童养夫是大佬

    我的童养夫是大佬

    【正文完,番外进行中】宠老婆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问:如果一个男人无比强大,还闷骚又腹黑,为什么会肯老实顶着“童养夫”这么小媳妇的身份?答:因为童养夫大爷的目的只有一个——护着原愿,宠着原愿,给她这世上最好的幸福。天然二女明星vs神秘大牌童养夫的甜蜜囧生活,男主宠女主,女主也宠男主,一对一轻松互宠文~
  • 谦神传

    谦神传

    那一夜,她上了他的床。“从今晚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自己竟然就这么上了贼船,而且对方居然是曲氏集团,年轻有为的总裁?少女拭去眼角的泪水:“我们来打个赌。如果你赢了,我的一切都是你的。”“说吧,你想赌什么?”“你作为Cookiezi,在OSU上的一切荣耀。”【谦神传读者群:318495255】
  • 刀剑有眼

    刀剑有眼

    他是个杀手,接到命令去杀天下第一盟主,他偶遇出逃的盟主女儿。二人在不断的接触中互生好感。当他面对杀与不杀时,该怎么办?他会怎么选择,爱与恨交织着,他又该怎么做才是对?!
  •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

    《橡树管理者书架:管理者的修养与魅力》陈默编著。作为管理者,身在职场,面对下属、同事和上司,自然也要有其魅力表现。因为所处的位置,面对的对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魅力表现是管理者所共有的。
  • 暖暖晨光轻轻摇

    暖暖晨光轻轻摇

    他是大公司的总裁,而她只是一名小护士。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个人居然就遇见了。仅仅是遇见也就罢了,他竟然愿意为她舍命。也许,所有的遇见都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必然。是了,该来的终归会来的——譬如,爱情。相信爱情,相信缘,相信每一缕阳光带给我们的都是温暖与希望。
  • 重生之盛世才女

    重生之盛世才女

    何为幸福?苏心研以为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幸福之中。尚书爹、将军兄、候爷外祖、当今皇后是她的姨母,虽然母亲早逝,却有这些人疼爱她。何为聪慧?苏心研虽只是一介女流,却能够凭智慧赢得百姓认可爱戴,为国争光。为所爱的人谋取天下,即便手染鲜血。何为痴傻?苏心研后知后觉自己一生所托非人,不仅葬送了自己一生,还将兄长外祖一家迎进黄泉路,到死才知道她争不过只是她的几个庶妹。何为幸运?苏心研才被送上黄泉,一睁眼又来到未出阁的年纪。既然上辈子争不过他人,那么这辈子就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定要争过他人。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扮猪吃虎都是她的最爱,前世少欺负人,而今生,就让自己扮个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