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900000034

第34章 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1)

——唐昭宗 李晔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

凤翔(今陕西凤翔)城上空,呼啸的寒风裹着鹅毛大雪,黄土高原被厚重的棉絮般的积雪覆盖着。

凤翔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紧闭着。每座城门楼里垛满了沉重的沙袋,将厚重的城门严严实实地封住,好像永远也不再打开。

城墙上,稀稀落落的几乎烧得残缺不全、被箭矢穿得千疮百孔的条状旌旗,疲惫不堪、无可奈何地随风飘扬着、卷动着。旌旗随风发出噼噼啪啪、呼呼啦啦的响声,像在哭泣、呜咽和呻吟。

城墙下,横七竖八地倒卧着数以千计的士兵尸体。从他们身上汩汩流出的殷红的鲜血,融化着地上不断加厚的积雪。几个未死的伤兵挣扎着在雪地上艰难地爬着,身后留下一条条殷红的血带,像蜿蜒流动在冰雪中的血溪。

城内,一片空旷、寂静,只有裹着白雪的寒风肆虐地狂啸着、盘旋着。

覆盖着白雪的通衢大道上,倒卧的饿殍被白雪淹没,隆起一座座长长的雪丘。路上了无人踪,几只红着眼睛的野狗发出瘆人的嚎叫声,残忍地撕扯着僵尸。

坐落在凤翔节度使官衙后院的一栋飞檐庑殿里,一位面色灰黄的中年男子坐在地上,十分吃力地用手转动着一盘小石磨,磨眼上隆起馒头似的小麦堆,磨碎的麦粒从两扇磨之间的缝道口稀稀落落、不情不愿地往下滚落着。

中年汉子不时地停下来,一边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一边把双手放在嘴上哈着热气。

一位俊秀文雅、身着华贵服饰的中年妇女捧着一碗热粥,小心翼翼地走到中年汉子身旁,蹲下身,将粥碗送到他跟前,说:“快把粥喝下吧。”肌肠辘辘的中年汉子见到粥眼睛一亮,忙接过碗,刚想喝又停住,说:“你……”中年女人会意地惨然一笑:“喝吧,锅里还有。”

中年汉子狼吞虎咽,一口气将碗里的粥喝下去,最后把舌头伸到碗里,贪婪地舔着。中年女人看到这情景心里一阵酸楚,热泪情不自禁地涌满眼眶。中年男子转过身,将碗递给她时,惊疑地问:“你怎么啦?”中年女人忍不住一下扑到他的肩上,泣不成声地说:“陛下,真难为你了,身为一国之君,却遭此磨难。”中年男子伤心不已地抚着她的肩头,长叹一口气,说:“谁让我是皇帝!”女人抬起头,满脸泪痕地望着他说:“天下的百姓,谁能相信至圣至尊的皇帝栖身寒窑般的房子,自己推磨碾麦?……”

“比起城中百姓无米可食、无柴可炊、饿死旷野和易子而食的惨象,我们能喝上一碗麦粥,已和他们是天壤之别了。”

原来,这一对中年男女是唐代第二十位皇帝昭宗李晔(yè)和他的妻子何皇后。

何皇后望着丈夫李晔日渐消瘦的面容,悲楚地说:“早知今日,当初何必要做这个皇帝?”

李晔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何况,当初也是身不由己……”

李晔本是懿宗李的第七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五岁的李晔被封为寿王。第二年,懿宗病死,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刘行深和右神策军中尉韩文约密谋杀死主张抑制宦官专权的皇长子,独断专行地立软弱无能的十二岁的五子李儇(xuān)为帝,是为僖宗。当时,皇帝年幼,朝廷大事全由宦官中尉田令孜把持。不久,黄巢和王仙芝聚众数十万,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年仅七岁的寿王李晔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的保护下逃往成都。寿王李晔与僖宗为同母兄弟,十分亲睦,自逃离长安至定居成都,一直服侍左右,与僖宗患难与共。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僖宗病重,车驾急速返回京城长安。僖宗病入膏肓,久治不愈,又膝下无子,众臣聚议立嗣时,很多朝臣认为吉王李保为人贤惠,主张为皇太弟。但是,当时挟天子以令朝廷的大宦官杨复恭则担心朝臣拥立吉王李保,日后李保必感激朝臣立他为嗣之功,而力主排除宦官执政。于是,便飞扬跋扈地排除众议,独断专行地立僖宗李儇的七弟、寿王李晔为皇太弟,并持权监国。不久僖宗病死,李晔在杨复恭的护持下登基称帝,时年二十二岁,是为唐朝第二十代天子。

李晔拭去脸颊上的泪水,慢慢站起身,无限伤感地说:“我们受点磨难尚可忍受,凤翔城的百姓也跟着遭殃,令朕于心难忍。朱全忠围城数月,城中粮食告罄,路尽饿殍,风雪严寒,柴草烧光,门窗拆净,百姓以牛马干粪做饭。再熬下去,城中百姓能苟活于世者恐寥寥无几。”

李晔从地上站起来,掸掉衣襟上的粉末,搓着发僵的手,徐徐踱着步:“朕有罪,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为民造福,却为百姓添灾。”

他踱到窗前,仰望窗外飘飘扬扬的雪花,无限感慨地说:“战祸频仍,内外纷争,国无宁日。看来,大唐江山到我的手里……”李晔说到这里,不忍启齿,沉思片刻,又说:“僖宗皇帝在位十五年,两次逃离京城。朕自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登基,迄今在位仅仅十二年,先后三次逃离京都长安。像我这样多灾多难、可悲可怜的皇帝,恐怕是旷古未有,空前绝后……”

何皇后走到李晔身后:“上天有眼,列祖列宗有灵,他们为什么不在冥冥之中保佑你?”

李晔转过身,愤愤地说:“求他们在冥冥之中保佑我?哼,祸根恰恰是他们!我登基之初,何尝不想重振朝纲,匡扶社稷,干一番力挽狂澜的丰功伟业?可是,列祖列宗们给我留下的却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不可救治的烂摊子。宦官当政,藩镇割据,这两条毒蛇缠绕着大唐社稷,即使神仙当政,也无力回天!”

“争斗不已,砍杀不止,都是为了什么?”何皇后百思不解地问道。

“为什么?都是为了权!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旗号,不管他们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无法掩盖争权夺利的肮脏目的。”

李晔讲到这里,感到血往上涌,似乎忘记室内的寒冷,脸色由白而涨红。

“我为什么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三次逃离京城?就是宦官、权臣、藩镇互相勾结、互相利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的结果!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说穿了都是在打我的主意。”

李晔非常激动,他伸出左手掌,用右手按下左手的食指:“第一次逃离京城,是在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当时,我想起用李磎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可是,老宰相崔昭纬担心李磎日后与他分权,便极力反对。这个老东西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唆使他的心腹党徒、知制诰刘崇鲁出面诽谤李磎为人奸诈、行为不轨。更有甚者,说李磎暗中与内宫宦官互相勾结、沆瀣一气。崔昭纬的众党羽也随声附和,大造舆论。结果,李磎授命之事被迫停议。然而,崔昭纬担心日后朕会再授命李磎,仍不肯善罢甘休,便联名上书,极力推荐他的心腹党徒崔胤出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我明明知道崔胤才真的是个奸佞小人,工于计谋,他看到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威慑朝廷,便暗中与朱全忠互相勾结,成为朱全忠在朝廷的坐探、眼线和代言人。”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任他为宰相?”何太后不解地问道。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如果不按他们的意思办,以崔昭纬为首的一群恶狼岂能善罢甘休?”李晔无可奈何地望着何皇后。

停顿片刻,李晔接着说:“崔胤出任宰相后,朝中勾结藩镇节度使的势力越发强大。李磎是我的人,他主张抑制宦官,削弱藩镇,强化皇权。我不能没有他,只好采取妥协的办法,先命崔胤为相,然后再授李磎为相。当时,崔昭纬一伙人只好暂时偃旗息鼓,可是,他们对任命李磎总是耿耿于怀,如鲠在喉。”

李晔的思绪进入痛苦的回忆,他慢慢踱步到小磨前,撩起袍襟,坐到圆形蒲团垫上,漫不经心地缓缓地转动着小石磨,接着说:“到了乾宁二年,河中节度使、琅玡郡王王重荣病死,他的三军将帅背着朝廷,拥立王重荣的儿子行军司马王珂为知留后事,准备为王重荣办完丧事便继任河中节度使。”

“未经陛下封授恩准,王重荣的部下怎么竟敢拥立他的儿子为河中节度使?他们眼里还有皇上吗?你当时为什么不下令免他的知留后事?”何皇后提出一连串问题。

“你深居后宫,哪里知道朝廷社稷大事?从我登基前几代皇上起,大唐地方藩镇拥兵自重,度支自享,拒不贡赋朝廷。表面上向皇上称臣,实际上都是土皇帝。随着他们势力不断强大,节度使便逐步形成父死子继。朝廷一旦干预,便起兵反叛,并联合其他节度使威逼朝廷。当时王重荣的儿子继任河中节度使,我十分不满,但我不敢吭声。”

“为什么?”

“王重荣的儿子王珂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女婿呀。”

“李克用就这么可怕?”

“你不知道,李克用是沙陀部人,一目失明,人称独眼龙。此人剽悍粗狂,刁钻凶狠,武艺超群。黄巢攻陷京城长安后,他亲率数万沙陀兵击败黄巢军,被僖宗皇帝授为河东节度使。从此,他恃功自宠,居功自傲,割据跋扈,成为当时藩镇割据势力中唯一能与朱全忠相抗衡的节度使。”

“朱全忠是何许人物?”

“唉,真是后宫巾帼,不谙世事,当今天下还有不知朱全忠者?”

“难道是十分了得的英雄好汉?”

“哼,英雄好汉的美誉岂能落到这个枭雄身上?朱全忠地地道道是个无常小人。当初,他是黄巢的部将,后因与黄巢失睦,不受重用,便反目为仇,率部叛降朝廷。为取宠皇上,与李克用联兵剿灭黄巢。因战功赫赫,被僖宗皇帝封为宣武节度使,成为全国势力最强的节度使。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臂力过人,且诡计多端、野心勃勃。据说,这家伙脑后像三国时的魏延一样,长着一块反骨。”

“这次他率兵攻打凤翔,可是为了救驾吗?”

“哼,”李晔十分憎恶地说,“不是救驾,是来抢我这皇位的。将来我要是落到他手里,恐怕……”

李晔怕何皇后担惊受怕,未敢往下说,他急转话锋:“你知道吗,就是这家伙,我登基称帝后,第一个加封他为检校太尉、中书令,并晋封东华王。”

皇后疑惑不解地问道:“既然知道他是这种人,为什么还要加官晋爵?”

李晔沉思片刻,说:“防恶狗伤人,就得给他肉吃。”

往日,在京城长安的后宫里,李晔一向不与后妃谈论朝廷和国家大事。今日,何皇后听到这些事,既感到新鲜,又感到蹊跷费解。她一边从簸箕里捧起小麦放到磨眼里,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没想到朝廷里还有这么多奇特事。”

李晔低着头慢慢转动着小磨,也似自言自语地说:“朝廷里的奇特之事三天三夜讲不完。这些奇特之事都是围绕着一个‘权’字。一是保权,一是夺权,于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互相残杀……”

李晔说到这里,停顿片刻,无限伤感地说:“说不定哪一天,就在我们身上会发生更奇特的事。”

皇后惊讶地问:“我们身上能发生什么奇特的事?”

“这……”李晔欲言又止,忙转移话题,说,“噢,我还是接着讲第一次逃离京城长安的事。”他不等何皇后作出反应,便说下去:“后来,王珂自任河中节度使时,他的胞弟陕州节度使王珙(gǒng)、绛州刺使王瑶声称王珂不是其父王重荣的亲生儿子,无权袭承河中节度使,于是兄弟二人联合起兵讨伐王珂。这时,李克用派人进京给朕送来一封密信,让我下诏承认王珂的河中节度使。”

“陛下下诏了?”何皇后忙问道。

“我哪敢不下诏,得罪了李克用还了得!”

“王珙、王瑶兄弟二人岂肯善罢甘休?”

“争权夺利的事,哪个肯善罢甘休!于是这兄弟二人联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州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各率精兵数千,昼夜兼程,进驻京城长安,声称要兵谏皇上,免去王珂河中节度使。这些藩镇兵将进入长安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搅得京城鸡犬不宁。这时,李克用得知消息,亲率精兵三万,连夜赶往京城。眼见长安百姓面临一场灭顶之灾,无奈,我只好命宰相崔昭纬出面调停,劝谕李茂贞等退兵长安城。”

“结果如何?”

“结果……”李晔沉吟片刻,说,“出人意料。”

“怎么出人意料?”

李晔抬起头,望着何皇后:“崔昭纬回来说,皇上如果杀掉宰相李磎,李茂贞等三镇节度使便退兵长安。”

何皇后感到奇怪:“他们进兵长安,是为了王珂的事,怎么却要求杀掉宰相李磎?”

李晔长叹一声,说:“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很明显,崔昭纬嫉妒李磎德高望重、博学多识,深受朕的信任,他利用劝谕之机浑水摸鱼,想借李茂贞等人之手除去自己的政敌。李茂贞等人得知李克用进军长安,自知不是敌手。平素他们怀恨宰相李磎力主平抑藩镇,经崔昭纬撺掇,他们想找个退兵的台阶……”

“你答应杀宰相李磎了?”

“为了朝廷安危,为了京城长安的百姓,我只好忍痛割爱。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里,宰相李磎横尸街头,血染长安,做了替罪羔羊。”

“什么罪名?”何皇后略显愤愤不平。

“罪名?……”李晔沉吟良久,一边推磨,一边轻轻地摇着头,显得十分痛心、愧疚。

“这事就以宰相李磎被杀而结束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一位东北最底层村小科任教师,穿越到三国成为大儒,集天下英豪而教之,皇子刘辩,美男周瑜,如妖诸葛,小司马懿等都成为他的学生。改变皇帝刘宏的性格,官至腰子太傅,夷州王。抗四川地震,制服黄河沿岸蝗灾。举办大汉运动会,去秘鲁采集土豆,地瓜,玉米种子……说服曹操、刘备、孙坚等对外开疆拓土,引领诸葛、李儒、郭嘉等对内大搞建设,待国泰民安,四方朝拜,终于安下心来开创一学院,开坛教学,著书立说,指引人民找到众妙之门密钥……
  • 祸起萧常

    祸起萧常

    乱世之间总得有人主持正道!是哪个皇宫贵族,皇亲国戚?不!乱世之内必出枭雄,枭雄?地痞流氓一个居然自称枭雄!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推荐朋友新书,我真没想当皇帝啊》,欢迎入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执掌天下,做万国之皇。书友群:577084253
  • 浊世殇

    浊世殇

    21世纪的哥们儿三人,因为偶尔得到的一块晶石无意穿越到一个时空混乱的时代,这里既有先秦名仕张良,萧何……又有三国名将关羽,吕蒙……既有隋唐秦琼,罗成……又有两宋岳飞……先明常遇春……,于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爱恨情仇,一场波诡云谲的尔虞我诈就此展开……
  •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

    本书考察了古代洛阳的都城建置;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古代洛阳的建都原因加以探析;分析洛阳都城核心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都城空间和社会的影响;考察了洛阳都城里坊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对洛阳都城市场进行了综合探讨。
热门推荐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围炉夜话详解

    围炉夜话详解

    本书从立德、立身、立业三方面下笔,对《围炉夜话》原著中的富含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的言辞进行详解。“立片言而居要”,本书内涵极为深刻,贯穿全书的思想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另外,本书还把鞭挞、指导、讽刺、劝勉等多种情感熔于一炉,用精妙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 转生勇者之诗

    转生勇者之诗

    受命运捉弄、苦恼现世无趣的“我”死后竟然有幸转生到梦寐以求的游戏世界,还重新拾起了埋藏心底的勇者梦想。然而偌大自由开放的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人拥有独特的游戏视角,一段奇幻未知的冒险就此展开。“我”只是一名对事物抱有好奇心的新秀冒险家,没有刻意的苦大仇深、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熊胆,难得来到精彩的游戏世界走一趟,只想轻松愉快地体验前所未有的乐趣、找寻属于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冉冉物华休

    冉冉物华休

    她,百里上原,是西煌亡国公主,他,南独,是南邕国世子。
  • 天命女帝

    天命女帝

    世人都说,练武之人又脏又臭?扯淡!那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二傻子!真正的武道高手,都是越修越是美貌!尤其是妹子!修为越高,身材相貌越是完美,瞧瞧天下四大美人,哪个不是武道高手?秦岚的目标是,做最强最美的武道女帝!
  • 青春的航标

    青春的航标

    这是一本因内容过于真实而劝退读者的书!轻轻地,青春来了悄悄地,青春又走了她以为他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不曾想,他早已是她的全部
  • 田园俏辣妻

    田园俏辣妻

    【甜宠双洁文,腻的掉牙,无误会,不狗血。暴力女(后期黑化成精分)&闷骚冷情男(宠妻狂魔,始终如一)】简介无能,可忽略:黑化前:某女暴力耍流氓。搂着男人脖子要亲亲。还要追问甜不甜。宠妻狂魔立马上线,“甜,比桂花糕还甜。”黑化后:手染鲜血,恶名昭著。白天:冷漠无情,心狠手辣。夜晚:软萌率真,热情似火。宠妻狂魔(大佬中的大佬)再次上线:“我媳妇儿是这世上最最最乖巧听话的的人,她要杀你们,绝对是你们的错,跟我媳妇儿没关系。”正派大佬嘴角直抽,你怕是对乖巧听话有误解。
  • 魔剑江湖吟

    魔剑江湖吟

    何为江湖?快意恩仇!刀光剑影,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岁月蹉跎!本书初衷只为还原大家心中一个纯粹的武侠梦,描述一个纯净的江湖。讲述一懵懂少年仗剑御驴一步步揭开这江湖的面纱,舒展一副既血雨腥风,又诗情画意的古风写意江湖画卷!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有美人在河之洲

    有美人在河之洲

    魂族,能行走于冥界,能看见百鬼。于是魂族开始了修道收鬼之路,但是百年前,魂族在一人的手里达到顶峰之后快速衰落。“遇魂族,诛之。”“天下大乱,与我魂族何干”百年后,她无意闯入皇朝,随着那些陈年往事的揭开,终是一怒乱了这天下。“木青,为祸人间,剥去魂骨,贬为凡人,你可知错”“知错?若再有一次机会,我想我还是会这么做。”女子说道。“不要这么不高兴吗,这样你就是正常人了,不就可以去找他了。”差使摸摸额头的汗看着高高兴兴离去的女子,心道终于送走了这个女罗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