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900000035

第35章 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2)

“我原以为该是这样。谁料,李克用不肯罢休,他早有吞并邠(bīn)州和凤翔的野心,于是转道举军渡河,以斥责李茂贞、王行瑜称兵诣阙之罪兴兵讨伐。李、王怕抵不住李克用,便想以我做他们的护身符,于是决定将我劫出长安,控制在手中,号令诸侯。但是,关于将我劫往何处,二人发生分歧。李茂贞坚持将我劫往凤翔,王行瑜极力主张将我劫往邠州,两人各怀鬼胎,互不相让,竟至于兵戈相交,自相厮杀。这时,同州节度使王行实想趁火打劫。他星夜率军入城,纵火东市,京师大乱。三个人以勤王为名,实则三人是狼、虎、豹。我不肯落入他们手中,慌乱之中,趁更深夜静,只带领两名贴身太监,微服出城,逃往终南山(今山西秦岭山脉)。”

说到这里,李晔长叹一声,无限伤感地说:“逃进终南山的日子,说起来真令人痛心。堂堂一国之君,为了活命,为了不落入臣下手中,竟自蓬头垢面,饥肠辘辘,奔波于山间小路,藏匿于荆棘之中……”

说到伤心处,李晔潸然泪下。

何皇后眼里略显湿润,轻轻叹口气,道:“我深居后宫,不谙朝政,还以为你是微服私访……”

这时,只听房门被推开,全副披挂、满身雪花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带着几分慌张闯进来,双手抱拳,略一躬身,以示施礼,说:“陛下,朱全忠又率部攻城,攻势甚猛,厮杀十分激烈,我部伤亡惨重。臣恐发生意外,特请陛下与皇后作好准备,待天黑后,打开城门,杀出重围。”

李晔听后,浑身一颤,额上沁出冷汗,战战兢兢地说:“李爱卿,凤翔城被朱全忠围困已经三月有余。城中粮食告罄,柴草烧光,如今饥寒交加,百姓与众官员已危在旦夕……”

李晔停顿片刻,小心翼翼地说:“朕想……时至今日,能不能派人出城,与朱全忠讲和?”

“哼!”李茂贞双目一瞪,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说,“陛下勿出蛊惑军心之言。臣意已定,三更后突围,望陛下与皇后早作准备。”

说完,转身便走。

李晔望着李茂贞的背影,摇摇头叹道:“哪里还有一点君臣之礼。”

何皇后忙说:“别推这磨了。咱们快去准备一下。”

李晔毫无所动,继续推着小磨说:“我不走。乱军之中,深夜突围,凶多吉少。死于乱军之中,莫如坐以待毙。何况,朱全忠即使攻陷凤翔城,也需要我这块招牌,不然,怎么能挂羊头卖狗肉?”

“也是。”何皇后赞许地点点头。

李晔继续推着磨,何皇后往磨上捧着麦粒。

过了一阵,李晔似乎感到寂寞难耐,大概是为了消磨时光,又接起刚才的话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乾宁二年,朱全忠亲自到长安向朕荐举他的同党张浚为宰相,我本不想应允,又不敢直言相拒,只好托词容朕酌定。谁知,李克用在朝中的耳目立刻将此事通禀给他。李克用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大发淫威,星夜派人入京,声称皇上如果屈迎朱全忠,早晨下诏任命张浚为相,晚上他就兵攻长安。无可奈何,我只好劝朱全忠暂缓议定张浚为相。朱全忠在朝廷詈言痛骂李克用,并扬言,皇上不下诏任命张浚为相,就不离开长安,还要派兵来长安迎战李克用。为了饮鸩止渴,我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结果,李克用马上率领沙陀兵攻魏州,大掠六郡,陷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邑,同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也拒绝朝贡朝廷,并扬言率兵入京。当时,情势紧迫,我只好派宗室诸王亲率禁军据守安圣、捧宸、保宁、宣化四郡,以拱卫京畿。不久,李茂贞兵逼京城,覃王率兵抵御,溃不成军。李茂贞乘胜挥师,攻入京城,大肆烧杀抢掠,百姓死伤数万,市井被焚。霎时间,长安城一片大火,百姓四散奔逃。继而李茂贞兵围皇宫,危急之中,我从后宫暗道中逃出皇宫。当时,无人勤王。朕慌不择路,想逃往太原。途经渭北时,华州节度使韩建将我迎往华州,我以为他是对朕一片忠心,当即任为京畿都指挥、安抚制置、催促诸道纲运等使。谁知,我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逃出火海,又陷深井。入华州不久,韩建的防城将花重武诬告宗室睦王等八王欲谋杀韩建,拥朕至河中。韩建得知,便强迫朕下令解散全部禁军,并且派重兵包围诸王所居宅第,结果将十一位宗室诸王及其家眷、侍者,不分长幼,悉数杀害。继而,又将朕左右亲信宠臣捕去杀害。之后,韩建以‘清君侧’有功,逼我封他为昌黎郡王,改赐‘资忠靖国功臣’。”

李晔下意识地点着头,仍似自言自语地说:“身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到那时我才明白,韩建当初之所以在渭河将朕截往华州,也是想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没有一个好东西!”何皇后骂了一句。

接着,李晔说:“韩建美梦不长,飞扬跋扈的朱全忠怎能容得韩建将朕据为己有?不久,朱全忠派人致书韩建,令其亲自护驾,将朕送回长安,否则将率兵攻华州。韩建自知不是对手,又怕朱全忠以勤王为名攻华州,朕必将落入朱全忠之手。与其让朱全忠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如亲自护驾,送朕回长安。这样,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初,朕才结束了第二次逃离长安的流浪生涯。”

讲到这里,李晔喘了一口气,停住磨,怔怔地坐在那里。

何皇后接过磨,慢慢地转动着说:“陛下,你大概忘了,遇难华州时,臣妾一直在你身边。”

李晔听罢,望望何皇后,嘴角一动,露出一丝苦笑。

这次,李晔与何皇后被围凤翔,是他们第三次逃离京城。

李晔自华州返回京城长安后,神情恍惚,委靡不振,终日沉湎酒宴,荒于嬉戏。颠沛流离的磨难和坎坷的生涯,使他感到人生无趣,做皇帝更是无趣。苦海无边,愁绪绵绵,只好以酒浇愁,以玩度日,终日醉生梦死。本来文静儒雅的李晔,逐渐变得性情狂躁、暴虐,动辄打人、骂人,甚至乱发淫威,诛杀身边之人,特别是太监。李晔登基时,就主张抑制宦官势力,终未得逞。自华州回长安后,每逢酒后发怒,便以杀宦官宣泄心中的郁闷,搞得宦官人心惶惶。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秋风飒飒,林深叶落,正是群兽肥硕易猎的好季节。一日,李晔待在宫中无聊,便领着宦官总管刘季述及数十名宦官,骑着马去长安北郊猎苑打猎。忙活一天,猎物甚丰。傍晚,返回皇宫后,摆宴庆贺,歌舞狂欢。酒至酣醉时,一个小宦官给李晔斟酒时,不慎将酒杯碰倒,酒洒到李晔身上。李晔顿时大怒,命刘季述杖罚小宦官。刘季述不敢违拗,派几个宦官在酒宴上杖罚。宦官们以为李晔已醉,杖刑时,高起轻落,假装吆喝,敷衍搪塞。不料,李晔盛怒,当即下令诛杀这批宦官。兔死狐悲,刘季述硬着头皮替太监们求情。结果,李晔更加激怒。他趁着酒兴,指着刘季述鼻子骂道:“你还胆敢求情!朕早就想杀尽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宦官!”

当晚,十余名宦官被杀,酒宴不欢而散。刘季述回到寝处,惊魂不定,越想越怕。李晔虽然酒醉,但所说之话纯系真言。即使躲过今日,迟早必遭杀身之祸。思来想去,以为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于是就在当夜,率领禁军千余人冲进后宫,囚住李晔。天亮后,刘季述找来宰相崔胤,命他召集百官矫诏李晔禅位太子李裕。崔胤要求面见皇上,刘季述不准,二人剑拔弩张,相持不下。

同类推荐
  • 抱紧大腿的日子

    抱紧大腿的日子

    若是有一天,穿越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不慎一脚踩空摔入窨井中的柳宁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如何在这个完全不属于自己认知范畴内的时代怎样存活下去呢?不然抱个大腿试试?
  •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

    本书选取了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对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融合,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 秦汉逍遥王

    秦汉逍遥王

    你的农庄已遍布天下,这个王你不当也得当!天呐,这不是我的初衷,我原本只想多种点田地,饿不死,能吃饱穿暖,仅此而已啊。
  •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李杰带着武将召唤系统,穿越成悲情皇帝唐昭宗,开启了复兴大唐的艰难任务。大臣不给力,宦官拖后腿,藩镇耍流氓,他却干得很认真。不认真不行啊,系统说了,要是二十年内不能一统天下,它就启动自爆功能,要和他同归于尽。“陛下,听说当今天下最大的混球是朱温,飞虽不才,愿擒此贼以安社稷。”“岳将军以誉满华夏之威名捶击荼毒关东之跳梁,大材小用矣!戚继光?”“末将在!”“灭了他们!”“遵旨!”
  • 三国之大汉崛起

    三国之大汉崛起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热门推荐
  • 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

    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

    女性体形的变化是女性人生中的大事。产后的女性要恢复原有身材,须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想实现梦想很简单,翻开这本书就行了。本书向广大产妇提供了产后体形恢复的进步科学方法,包括有关体形恢复操、生理调节及面容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对饮食营养及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科学指导。我们向广大产妇极力推荐本书,因为本书具有内容全面、系统、专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用语精练、图文双解、版式活泼、形式多样、静动组合(配有VCD)、便于理解等显著的特点。
  • 佛妃

    佛妃

    大齐历宣武三年他位及至尊,稳坐龙椅,手掌生死大权;她净身出户,独坐庙宇,常伴青灯古佛。他是九五至尊,她是佛家子弟……他们本是夫妻,却相煎何急。当仰望他身边众美云集之时,她唯有轻叹一句偈语,蓦然转身,依旧一身素衣行乞。片段一:“本王未曾休你!你竟敢再嫁!”他一双眼眸喷出怒火。“王爷莫要赖账才是……”她一脸沉静,低头抿唇,躲过那一抹心虚。“你今日嫁谁,本王就杀了谁!”他几乎气绝,只是放她回家,哪里会想到她居然大胆地再嫁!“下堂之妇,何劳王爷如此动怒……”她有些急切,不能因她连累无辜,更何况,他是秘密入京,怎可暴露身份……却不料,一张樱唇尽数落入他的口中,他似泄愤一般,咬破了她的唇……“本王看你如何出嫁!”他得意,她无奈……片段二:她跪在大殿中央,他端坐龙椅之上。她仰头而望,嘴角淡然地笑意透满着凄凉,而他却始终注视着右手边的女子,那么温柔。她叹息了一声,曾经那如火般能融化世间的目光是属于她的,只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罢了。“既然薛妃娘娘去意已决,那本宫也不便强留……皇上的意思呢?”端坐凤位的女子眉宇轻蹙,显得有些不安。楚奕譞只是淡扫了一眼跪着的薛如意,冷声道:“随她吧。”薛如意匍匐了整个身子,强压着话语中的颤音:“谢主隆恩……”于是,一头青丝齐肩而断,三千烦恼随缘不归,佛衣加身,她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没有再看到身后龙椅上的男人突然攥紧胸口的衣衫痉挛的模样……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受伤女孩成长的故事~其实最残忍的报复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漠不关心……挂链接啦~~友情支持!无色血:《一等鸨母》
  • 这个末世我为王

    这个末世我为王

    魂归末世,无粮?我有空间在手丧尸来犯?谁敢对血族王室不敬,一个血脉威压,管你七级九级,不得乖乖听话?“哦?原来我媳妇这么厉害”他轻轻挑眉,眼中勾出一抹邪笑。女主:蓝九男主:夜陌
  • 再见真好

    再见真好

    【华语言情征文大赛参赛作品】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告别仪式还挺多的,比如一场聚会,一次酒醉。可是后来才明白,原来人生中的大多数离别都是悄无声息的,甚至多年以后才发现,那一次的转身,竟然是最后一面。我们和我们挂念的那些人,在人生漫漫长途里,饮着江河苦酒,却相隔千里,再没有过重逢。
  • 不可思议的蜕变之路

    不可思议的蜕变之路

    主人公刘志在18岁那年得到隔壁王老师的一件特殊的礼物。它既不是机器也不是生物,是具有计算机特性的有机生命体(SWJSJYJT)。不同的主人,会使它向不同的方向蜕化(进化)出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又会给不同的人,造成不同命运。
  • 血染棒桔草

    血染棒桔草

    叶雪松原名叶辉,男,满族,生于七十年代。主要从事通俗小说和故事的写作,1999年起职业写作,现已发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计二百万字左右,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新锐作家班,现居家从事职业写作。编者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谅不了那种命悬一线的惊恐与居无定所的凄怆的。中国人世世代代都渴望着太平盛世,可何谓太平盛世呢?《汉书·食货志》有曰:“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粟,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京门风月

    京门风月

    南秦倾了一个谢,半壁江山塌一空。忠勇侯府被株连,世代名门望族一朝灰飞烟灭。谢芳华这个娇房嫡女碾碎芳华,零落成尘。本以为尘土皆无,奈何上天厚爱,再许一世——她看着依然繁荣的家族和平安的至亲,发誓只要她在,定要忠勇侯府不倒,谢氏不绝!于是,她弃闺房,出侯府,混入皇室隐卫的巢穴里习武艺,学权谋。八年后,她送了皇室一份天大的谢师礼回京!自此,钟鸣鼎食之家的闺阁里多了一双翻云覆雨手。美人靠上轻卷云袖,贵妃椅上执手棋盘。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弹指风华江山覆,箭羽皇都乱飞花。南秦京城因她的归来霎时风起云涌。谢芳华要让世人知道,她这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小剧场抢先看】凤尾香罗帐如烟似霞,光彩夺目,上万御林军持箭以候,蓄势待发。皇宫禁苑,谢芳华高卧在美人靠上,看着对面的男子,指尖轻轻捻动着黑色棋子,淡淡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你难道不知?”男子懒洋洋地点头,“知!”“既然知,为何今日还来?”谢芳华扫了一眼外面包围的御林军,口气严厉,“不怕死无葬身之地?”男子斜睨了她一眼,无所畏惧,“媳妇儿跑了,自然要追回来!”谢芳华眉心一动,继而讽刺一笑,“你媳妇跑了,来找本宫作何?”男子忽然夺过她手中的棋子远远地抛进了香炉里,恶狠狠地看着她道,“穿了皇后的衣服就是皇后了?你问过爷答应了吗?南秦的江山他说了算,女人我说了算!”—————————————————————————————————人这一生,总有些东西,是必定要坚持去做和要承担的!写文便是我要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你们便是我要承担的甜蜜的负担!——致最亲爱的读者们————by西子情请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喜欢和陪伴是对我最长情的告白!从今日起,我的爱你们负责,你们的爱由我打包!开启这段风月之路,京门情歌!么么哒!
  • 逼良为夫

    逼良为夫

    他是皇帝身边的精英卫,因,年幼时被狗咬而哄动一时。据闻,此男俊美如仙,有倾国倾城之容,武功高强,破案神速而名满京城。*一朝穿越,她非要被打扮成男儿身,还硬要吊个布包,装成被狗咬伤,并以五两百黄金之高价卖入宫中,加入精英卫……
  • 天际

    天际

    我相信有一种力量可以越过束缚,爱不敢爱的人,做不敢做的事,反抗所有高高在上的命运和权势,照亮黑暗的历史与寒冷的天际。可任他一世风骨、一生孤独——到头来,也怕动了情。【被拐卖的少女与天际史上最伟大的法师】
  • 黄土地:我的“大学”

    黄土地:我的“大学”

    我是1969届初中毕业生,适逢“文革”浩劫,实际只接受过6年的小学正规教育,初中时光多是在“大革命”、“大批判”中度过的。此后插队、回城、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与大学无缘,是为我人生憾事。 所幸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后来几十年的人生路上,我始终努力前行。前行需要知识,我的知识积累,实际上是从插队黄土地起步的,黄土地就是我的“大学”,影响乃至决定了我的一生。 黄土地“大学”是独特的,是有“三记”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