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600000072

第72章 有一种力量 叫思想(3)

林左鸣说,他就读时的南航,学风非常浓厚,思想非常活跃,这与当时的老校长吴继周的办学理念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重要活动家,吴继周的教育思想对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教导他们全力以赴抓好学习,另一方面也很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尽管南航是个理工科学校,学的是航空专业,但他很重视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当时由学生会、校团委出面,几乎每个星期都去联系一些学校 (如南京大学等)搞活动,如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音乐等,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学校还组织了很多兴趣小组,其中的两个影响很大:一个是系统工程兴趣小组,人数很多;还有一个就是由林左鸣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经济学小组,顾榴珍老师被安排来做小组的顾问,顾老师像带研究生一样指导这些学生。这种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自愿参与、自主管理的学习形式,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这段经历也深深影响了林左鸣后来的人生轨迹。他坚信,要振兴中国航空工业,仅仅掌握工程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把管理科学搞上去,把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从那时起,林左鸣就确立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线去工作的信念,他后来的下海、搞乡镇企业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学习之余,南航活跃的思想也体现在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林左鸣记得当时中国跟中东的一个国家踢足球,中国队第一次赢了,很多同学激动得把暖瓶打碎,晚上步行到大行宫,用扫帚在街边的早点摊锅里沾油点燃,一路游行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学校的指导员非常关心学生,他们一直跟着学生,还交待林左鸣他们这些学生干部一定要走在前面,防止同学们出现过激行为。这些激情年代的点点滴滴成为他脑海中一幅永恒的图画。大学毕业时,同学们难舍难分,当时林左鸣班上的胡晓峰同学专门到南京广播电台点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送给大家。要离开的时候,这种不舍变成了一场全校的篮球邀请赛。林左鸣所在的班级有4个校篮球队的队员,他们在学校贴广告打擂台,当时全校都来挑战,打了10多场比赛。这些青春的经历,成了大家难以割舍的南航情怀。

在林左鸣看来,在他读书的那个年代,南航就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育人作风,它没有引导大家盲从当时十分流行的崇尚个人实现的思潮,而是引导同学们忠诚于航空事业,培养对航空事业的强烈归属感,这与吴继周校长坚持又红又专的办学思想密切相关。入学时,老师反复叮嘱同学们要严谨治学;离校时,又谆谆教导大家要报效祖国。直至今日,林左鸣还记得刚入学时,一位从国外回来的老师反复提醒他们要学会拉计算尺,打好基本功;毕业离校时,学校邀请了在阎良工作的一个女同志过来动员大家到“三线”去工作。这些对塑造南航学生严谨朴素的学风和忠于航空事业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情系母校的拳拳学子心

作为一个思想者,林左鸣对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每一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基因并传承下去。早期的南航铸就了一种独特的基因,那就是强烈的航空事业归属感。那些早期的南航学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守住这一点。林左鸣认为,一所学校、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成功,南航的学生发大财的不多,但工作很努力、很踏实,对自己的事业有很强的归属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有无归属感与本人的内在素质有关系,有专业归属感的人会下意识地回到自己的专业中。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很重要。毕业生对航空事业的爱好一定与航空基本功训练有关系,基本功训练好会下意识地回归到航空领域;如果科学研究能力很强,就会下意识地去追求科学研究。以教师为例,能不能有归属感就要看他是否热爱并能做好自己的事业,一个好老师定能在教书育人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他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能够真心地赏识学生,能够尽量让自己趋于完美,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归属感的教师。林左鸣强调,做什么职业都要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如做老师就要做到“见到学生他就自然是天使”。

林左鸣认为,大学教育应重视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关于人生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形成自己做人做事的理念,这比学会做人做事的技巧更重要。国外的很多名校传承下来的都是一种风尚,有些风尚可能与教学本身没有关系,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划船、美国不少知名大学的橄榄球运动等,但这些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学校教育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态。每个人不可能都同样成功,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认认真真地走完人生的全过程,就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林左鸣专门用苹果公司罗恩·韦恩与乔布斯争执后退股,以及乔布斯去世后韦恩发表专门讲话的故事说明,得与失难以仅用金钱来衡量,而一切轰轰烈烈也将同样归于平淡,大学教育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心态。

在林左鸣看来,南航的人才培养是成功的。虽然南航没有培养出很多发大财的学生,但这是个人的选择所致,因为绝大部分南航学生都选择了把自己的事业扎根于中国的航空事业。他指出,如果把从77级以来学校培养的如甘晓华、吴光辉、罗荣怀、史坚忠、庞为、胡晓峰、王坚、张昆辉、蔡毅等诸多南航学生,与整个航空工业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就会看到,南航人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南航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轨迹拼出了一幅中国航空事业最绚丽的画卷。南航校友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中国航空事业的贡献,是其他学校无可比拟的。因此,南航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30多年来南航培养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航空人才,正是他们推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对于大学的发展观,林左鸣提出了“元宝曲线”的观点。他指出,现在所有大学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因为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赢得成功,只能这样做。例如,如果北航现在还只按以前北京航空学院的规模去做肯定不行。在走综合性发展的道路上,南航的航空特色在3所同类院校中保持得更为明显。但现在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产生有社会影响力的贡献,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声誉,提升自己的价值。为此,学校要想办法把学校的优秀人才、佼佼者弘扬出去,如易中天对于厦门大学、于丹对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知名度的提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要打造自己的知名度和声誉,学校就应该在学生中、在社会上大力宣传自己的优秀校友,展示自己的社会贡献度。但现在很多国内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很多大学在政绩观上更注重自己扩大了多少规模、修建了多大的新校区,而在宣传自己的第一产品———培养的学生上做得不多。南航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如现在国家的某型号可能公开,该型号的总设计师吴希明就是南航毕业的,学校可以宣传这样的优秀校友。林左鸣强调,南航的下一步发展应该利用好校庆这个机会,注重开展校友会活动,加深校友对学校的感情,让毕业生对母校有一种归属感,在碰到问题时可以找母校倾诉,这样学校的生命力就会很强,知名度就会提高。

进取淡定两相宜的奋斗人生

作为带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进步的领军人物,正如中国航空事业数十年跌宕起伏的历程一样,林左鸣的经历让他更能领略和体味人生百味。他知道成功的喜悦背后是怎样的品质在支撑,也知道在踌躇满志而未能施展后又是一种怎样的酸楚。林左鸣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0年沈阳举办的工业展览会上,一位航空老人一头扑在刚开发出来的“昆仑”发动机上失声痛哭。林左鸣的人生是进取的,正如他所言:我在激流中勇进,任何艰难险阻,挡不住我勇往直前———我将上下而求索。他的人生也是超脱的,因为他懂得哲理地看待人生,在他看来,最弥足珍贵的是确定自己的志向并认真地追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林左鸣对于青年学子的人生寄语“立志弘愿、勤勉笃行、平常立心”,正是他哲理人生的生动诠释。

一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种志向和抱负不是做官、发财,而是做人的志向,要让自己生活得无悔、生活得快乐,无愧于社会。林左鸣说,立志很重要,不管你的志向有多高,迈入大学门槛就一定要确立自己的志向。他之所以会走上今天的道路也是与大学时期的志向选择分不开的,一直觉得做企业家很有意思,中国也很需要企业家。因此,青年学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抱负未必非常远大,志向未必非常宏伟,但一定要让自己的抱负和志向使自己一生都很有价值、对社会有价值,这样就会让自己一生无悔、一生快乐。

二是立志后要笃行。立志之后,能不能有所所获,投入战斗便见分晓。有志向后一定要干,不能光有想法,始终不动手,这对人的成长成才也是很重要的。在做的过程中,要注意只管认真地干,别管最终结果怎样。因为结果怎样,影响因素很多,不能结果不理想就垂头丧气,结果好就欣喜若狂。

三是要有平凡的心态。林左鸣认为,任何不同凡响都出自平凡,要有一颗平常心。立志、笃行如果没有平常心而太执著,常常会走火入魔。做人应该勤勉笃行,但也要有只管耕耘、莫管前程的心态。作为学生,确立一个目标是为了尽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学习成果表现出来,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而如果自己认真做了,即使结果不太理想也应该有一种坦然的心态。在他看来,大学生应该少学习功利性的技巧,要明白做人是最重要的。人与人不能比较,但有一件可比,就是心态可以是同一的。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话阐述了发展需要不断用思想进行变革维新的道理。林左鸣以其独特的思想洞见把中航工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正如雨果所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我们可以期待,在林左鸣的带领下,中航工业一定会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的航空企业;我们也同样期待,南航能够如林左鸣所希望的那样,成为谱写中航工业新辉煌的人才摇篮!

(撰稿:李雪飞 审稿:张 捷 编辑:孔垂谦)

同类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新社会治理观

    新社会治理观

    本书分为四章,配图70余幅,约38万字,书中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瓮安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瓮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强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书稿兼顾瓮安的历史文化沿革和人文地理,以史料、政府权威统计数据和鲜活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场景,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瓮安的风采。
  • 北大逻辑课

    北大逻辑课

    从古时起,很多智慧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想在中国的先秦时代被叫做“名辩之学”。时至今日,我们更加不能轻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对现代人来说,真正的财富并不是年收入的数字,而是他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北大逻辑课》借用北大知名逻辑学讲师的经典理论,为读者揭示北大校园内对逻辑的判别与认知,让广大“北大校园外”的读者也可通过本书获得更多认知。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对认识自我、激发自我、掌握自我等多个领域有所顿悟,为读者与人沟通、融入社会等方面提供帮助。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返璞归真说教育

    返璞归真说教育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做朴素真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质疑“校校有特色”的办校风格,批评教育中的假科研,忧心于现今教育界的种种浮躁现象;他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者应当持着“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思想,把孩子放在心上,放在教育的第一位;教师不能迷恋于展现各种“教育艺术”,忘记教育的基本,而要掌握扎扎实实的“教育技术”,认真踏实地做教育;要降低教师成长的门槛,让教师都能成长起来,使每个教师都能从教育事业中体会到职业幸福,从而“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热门推荐
  • New Life

    New Life

    'I read a book one day, and my whole life was changed'. So begins "e;The New Life"e;, Orhan Pamuk's fabulous road novel about a young student who yearns for the life promised by a dangerously magical book. He falls in love, abandons his studies, turns his back on home and family, and embarks on restless bus trips through the provinces, in pursuit of an elusive vision. This is a wondrous odyssey, laying bare the rage of an arid heartland. In coffee houses with black-and-white TV sets, on buses where passengers ride watching B-movies on flickering screens, in wrecks along the highway, in paranoid fictions with spies as punctual as watches, the magic of Pamuk's creation comes alive.
  • 分身幻影之花影儿

    分身幻影之花影儿

    一次的星移物转,时空裂变,女主的母亲从另外一个时空意外的被一股强力旋窝吸进了人类世界里,时空的不同,呆的时间越久,她身上的各个器官正不同程度地迅速衰竭,灵力也没有办法施展。唯一能够解救她的办法,就是和人类结婚,从中补给和调试身上的排斥感。可当她生下了女儿之后,女儿的命运从出生开始就已注定了。为了救女儿,她竭尽全力的护女儿周全,只能忍痛将她送回到自己的原来的世界里。女主花影儿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父母才告诉了她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她于生俱来的超能力,是妈妈遗传给她的。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必须离开她所熟悉的世界。只因她身上有着异度世界的血液和丹气,在这个世界里她活不过二十三岁。为了将她送回到上五方世界,妈妈不断的修炼自身的灵力,释放出来源源不断的灵力召唤星月宫的长老们花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合力将她带回到那个异度世界里。花影儿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世界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遇到了重重的险境,甚至还危及到了生命,所幸男主幻逸辰每次都能在紧要的关头救下她。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紫夜提灯人

    紫夜提灯人

    这里是紫夜的国度。每当紫红色的夜幕降临、绯红的月亮升起,幽暗的星星在空中闪烁,未知的恐惧就会在这个国度的每一个角落里苏醒。这里有句流传无尽岁月的祖训:天黑,别出门。可是这里有一群人,从不遵守祖训。这群人自称为“守夜人”。这群人在每个晚上都游离于门外,他们提着火红的提灯,守着紫红的夜空、绯红的月亮,为龟缩在门后熟睡的人们打更。他们遵守的,是守夜人的训诫。他们信奉的神明,叫做“提灯人”。
  • 小城不知

    小城不知

    故事源于生活,精彩出于平凡;一些简单故事,一些简单的你我他.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热爱,本书融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体,叙述生动。
  • 逆天记

    逆天记

    一个人人皆修真的异世大陆,一个天生残缺一魂一魄的少年,一头含有上古神兽血脉的黑麒麟,五把蕴含异类神兽绝技的绝世仙器,几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爱情故事。且看少年如何称霸人界、仙界,如何成为真正的天,如何将生界与死界掌握在自己手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烦恼撞了老贾的腰

    烦恼撞了老贾的腰

    老贾是个开心人,从小爱笑。那时,他是个娃娃脸,一笑,笑出两颗门牙,像是汉白玉定制的,大又白,招人爱。现在,一对门牙在他口腔寄生四十五年了,只略为风化,迎着光亮,仍很耀眼炫目。当然,他脸型也是原样,只是发开了,多了岁月的皱褶,但浅显。黎云说,我就喜欢你这样子,喜庆。老贾是冰,黎云是暖瓶里的开水。开启瓶塞,老贾就化了。老贾和黎云是在一次同学会上结识的。当时,老贾他们订的是一家宾馆,那家宾馆同时接待一个学校的两场同学会,都在一楼大厅里进餐,人很杂,闹哄哄的。老贾那天去得迟,瞅个空座就踅过去。
  • 我命清风赊酒来

    我命清风赊酒来

    江湖如舞台前辈我辈后辈争相,恩怨似风不知轻重。剑在手,谁才是起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