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600000073

第73章 守望长空 砺剑人生(1)

———记78级校友,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荣怀

罗荣怀,1961年12月生,湖南永州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上海航空工业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担任歼10飞机、“枭龙”/FC-1飞机现场总指挥、ARJ21-700新支线飞机项目总指挥。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兼任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终身教授,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三届月桂奖领导卓越奖”、“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荣立部级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著有《守望长空》《笑傲长天》《脊梁》《迎接新军事变革,推进航空工业发展》等论著。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4月28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枭龙”04飞机,以全新状态翱翔蓝天;

2006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歼击机———歼10横空出世;

2008年11月28日,ARJ21-700新支线“翔凤”飞机雄姿勃发,实现首飞;

……

提到中国航空史上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罗荣怀,这位昔日带领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创造奇迹、今日奔波忙碌于民机产业战线上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创业维艰苦千重,砺剑岂止十年功。日月星辰不忍顾,风雨雷电大河东。”———重温罗荣怀的诗句,你会发现,“航空报国”四个字,已“植”入他的心中,成为生命的一种信仰。当我们走近这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等重大奖项的杰出校友时,他的质朴、真诚、睿智和深沉极大地感染了我们。采访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像是闲庭信步,聆听他作为一名校友、一名学长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感悟。他娓娓道来,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有时富有人生哲理,有时极具教育思想,时而带着深沉和凝重,时而又有几分幽默和诙谐……我们徜徉在他思想的河流里。

采访中,我们发现,工科背景的他,竟是琴心剑胆、满腹经纶。我一时疑惑:他究竟是一位技术专家、企业家,还是学者、诗人? 或许都是。

“82届”的别样人生——梦想开始的地方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罗荣怀真正开始读书,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按他的话说,他们那一代人是从“文化沙漠”和“知识沙漠”里成长起来的,很多东西很特殊,可以称为“82届”现象。“82届”是个什么现象呢?那时候没有书,连《红楼梦》都不能看,也看不到,只有一本《水浒传》作为批林批孔批宋江的反面教材。学校实行半年学工半年学农,很多人就这么“荒”过来了。有两件事情就是例证:一个是张铁生的交“白卷”,一个是黄帅的批师道尊严。恢复高考后,大家才又到学校里面去学习。回顾那个时代,有一股浪潮扑面而来:1977年,一张北大的老照片上打出四个大字———振兴中华。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是“改革开放”,而是“振兴中华”。那一代人喊着“振兴中华”去学习,那是从心底发出的。罗荣怀心中“航空报国”的梦想就是对“振兴中华”最好的呼应。

(一)

1978年,凭着真才实学,罗荣怀考上了南航。到了江南,真是不一样啊,四季分明,小桥流水,真是“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于罗荣怀这个来自塞外山城张家口,看惯了大漠、黄沙、草原的人来说,真是无比的好奇和惊喜。“学校紧靠中山门城墙,依傍明故宫,无论是地理、历史、人文,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到了学校他发现,图书馆居然有那么多书,专业、历史、文学、艺术……他就像发现了一座宝藏,欣喜若狂。罗荣怀清楚地记得当年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他刻苦学习,饱览群书。“那时,学习风气非常浓厚,借书证成了当时最紧俏的东西。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 ‘悲喜交加’,悲的是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无书可读,喜的是我们比上一代人幸运,终于能读到自己喜欢读的书了。我借读的第一本书竟然是《唐诗三百首》。”后来,他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即便再忙,哪怕是出差,只要得空,他便会从手边“摸”出一本书来,忘情地投入到阅读中。

说起那个时代的“别样”,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罗荣怀到班里一看,充满了惊奇感,同学中年纪大的30岁,年纪小的不满15岁。他那时还不满17岁。77级、78级是个特殊的群体,现在不可能再出现了。“同学之间是非常阳光的,大的带小的,很有意思。现在想想,大的小的在一起,思想相互融合,这种年龄、经历、地域的多元结构已成历史绝唱,但那段经历让人终身难忘。”

罗荣怀激动地回忆起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很多老师江南口音很重。记得我的数学老师,40多岁。班里有两个学生,一个叫胡小舟,一个叫朱小竹,有一次上课提问,他用模糊的口音叫了一声:‘朱晓朱’,结果两个同学同时站起来了,同学们顿时哄笑起来。还有姜正良老师,专业课讲得很好,每次讲到知识重点的时候,就会用浓重的江南普通话强调道,‘同学们,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搞清楚啊!’每当他说此话,大家就会在下面相视一笑。”罗荣怀兴致勃勃地说起学校进门处高大的梧桐树,北门那边的樱花树,七号楼边的贵妃桥,还有那一片水杉树。“那是我们去的第二年种的,现在已经是参天大树了。”他深情地说:“印象最深的是1980年,班里组织到中山门城墙上 (那时还可以,现在不行了)过中秋节。我们在城墙上围在一起,点上篝火。举头托着明月,叩问中山城墙的历史,聆听金戈铁马的回响。大家一起唱啊、跳啊。回想篝火边同学们个个清纯、阳光、快乐的面庞,那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记忆,就像是在昨天。”4年的寒窗苦读、浓郁的大学氛围、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纯真无

间,都如春风细雨般默默地滋养着罗荣怀的心田。追忆似水年华,依然可以从他的眼神里看到感动、怀念……

(二)

“82届”学生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他们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幸运地考上大学的。他们经历了社会巨大的反差,从“文化大革命”不让读书到什么书都能读到,从穿着补丁衣服到衣服想穿都穿不坏,从粮票、布票、副食票到衣食无忧的生活。从“一句话”可能坐牢到政治生活开放自由的巨大变化。他们生在困难时期、长在动乱时期,工作在改革开放时期,见证了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繁荣、从软弱走向强盛、从“阶级斗争为纲”走向小康的历史大变革。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能理解“祖国”两个字的分量。别样的经历让罗荣怀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但我们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责任感不变。中国人讲 ‘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都贯穿了一种 ‘孝’,孝的核心是‘感恩’,就是有一颗感恩、回报的心,对老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担负起责任。”他娓娓道来的话语渗透着庄严和凝重。

真正开启他“航空报国”人生梦想的是一件看似平常、对他却有着非常意义的往事。罗荣怀回忆起1980年的一个冬天,学校礼堂播放一部影片,叫《现代空军》。这部影片从二代飞机介绍到三代飞机,主要是美国的F-15、F-16等三代飞机,有点像现在的好莱坞大片。他看了后内心很震撼、很受冲击,“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学飞机的,也应该做点什么,至少达到别人那个水平。”他朴实的话语里渗透着深深的爱国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走到中国航空工业历史舞台的前列。“很多年后,歼10设计定型要拍宣传片,我们请空军来拍,拍出来跟好莱坞大片是一样的。从飞机加力起飞、横滚、爬升、表演,到执行战场任务、返回,共8分钟,那种视觉冲击可以让学航空专业的同学目瞪口呆。”罗荣怀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用手比画飞机飞行、爬升的姿势,就像一个孩子在演示自己精心设计的玩具,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演绎了用几十年心血“导演”的“好莱坞大片”。

“砺剑”的峥嵘岁月——生命守望的事业

大学毕业后,罗荣怀被分到国营峨嵋机械厂 (简称成飞)。初到成飞时,生活条件非常差,火砖火瓦,粗壁旧垣。他和4位南航校友住在12米2的单身宿舍,宿舍下水道经常堵,臭烘烘的,食堂也像搭着凉棚似的……作为“天之骄子”的他,已经大受打击了。但最让他灰心丧气的是,当时美国、苏联的三代飞机都有了。而他到那里一看,造的都是别人淘汰的飞机。再看那个厂房,虽然很大,斑驳尘染! 再看那个设备,也只有车、钳、铣、刨。后来在他写的《成飞赋》中这样描述道:创业者,渴饮清江之水,倦倚断垣之壁,风餐露宿,梦呓天空化彩虹……二十几年后,全世界先进的设备在成飞,先进的飞机在成飞。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了几代航空人跨世纪的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更见证了罗荣怀艰难的成长和不懈的努力。

(一)

刚到工厂,他就被派去搞技术工作。回忆当年的懵懂和迷茫,他幽默地说:“图样放面前,傻了,根本看不懂! 人家说这个零件、那个系统、这个实验,脑袋一片空白,只有给师傅提提鞋的份儿。”环境的艰苦、思想的迷茫、工作的停滞让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现实”。现实是什么? 现实可以击垮一个人,也可以激起一个人。适者生存,智者生存! 罗荣怀就这样在技术岗位上耗了3个月,他看这样下去不行了,就主动跟科长提出下工段去。1982年,对于他们那一批“象牙塔走出来”的人,自己主动提出下基层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他在那里一干就是大半年,科长叫他回去他也不回去。在现场,从接收飞机、外场跟飞,每一道工序,他都去一一参与,向师傅们请教、学习。正是这段蛰伏基层的磨砺使他逐步成长起来,为后来从事技术研究、担当重大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语重心长地说:“要干事业,就必须走到实践中去,扎实做起,真正打好基础,才谈得上未来。天生、努力和机遇是3个坐标,缺一不可。”

同类推荐
  • 心语

    心语

    本书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一些具体的资料,并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学困生案例尝试对学困生存在的现象、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原因,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独有的特点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本书是一本普及论语知识的入门书,着重于把论语的智慧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去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将其置于现代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等领域予以阐释和应用,继而探索其不同角度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旨在拓展其应用领域。全书内容丰富,简明易懂,有寓意有新意,文字深入浅出,兼有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首先是面对初中生的普及型普通读物;其次可面对国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学及教育工作者等其他专业人士;最后面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
热门推荐
  • 小学生枕边书4:我们动物朋友的100个奇妙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4:我们动物朋友的100个奇妙故事

    为了生存,动物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生存能力:改变皮肤的颜色迷惑敌人,在危急之中断尾而逃,使自己的身躯骤然庞大而吓跑敌人……它们还会为了得到食物而想尽在我们看来妙趣横生的办法。动物有着同人类一样的舐犊之爱、夫妻之恋、伙伴之情和各种复杂的情绪:憎恨、嫉妒、同情、感激……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里,我们发现,其实我们与动物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人类的一切情感几乎都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人类还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某些启示。人类与动物,就是这样奇妙地在自然界里不断地繁衍生息。
  • 古村怪谈

    古村怪谈

    一个古里古怪的山村;一次惊秫的探险;一段熟悉的历史;一个权倾天下的至宝;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让你欲罢不能的故事。
  • 当年晋日

    当年晋日

    本书从司马懿的身世写起,用幽默的语言叙述了《晋书》中的内容,以纪传的方式叙述晋朝这个凄美的时代。喜欢历史的同学进群:374199060
  • 我无法让这个勇者笑出来

    我无法让这个勇者笑出来

    缺失了感情的战斗机器投敌后将魔王气得发疯,在永远正确的勇者面前魔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当然,只能倾心于这个可爱又让人无力的勇者。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思树下相思雨

    相思树下相思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相思树下,我等了又一个千年,天上飘下了相思雨。婆娑着泪眼,握紧上上签,不弃,我,还能爱你吗?风来了,雨来了,我坚信,你会来,所以,我会等!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胡同大妞雪域诡话:藏地札记

    胡同大妞雪域诡话:藏地札记

    性格直爽的北京胡同大妞肖哨与模范夫妻江湖和林嗒一同自驾前往西藏,出发前她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将一只西藏鹰獒大勇带回旧友陈辉身边。途中大勇出手救下富二代高诺,并带他一同前往西藏。四人一狗在雅安为逝者发声,在理塘寺遭遇恶梦折顿,在芒康与金丝猴群互生互助……一路奇遇,大家终于到达珠峰绒布寺找到陈辉。在交还大勇时,肖哨却发现,陈辉早已被地行夜叉所害!而小小的鹰獒大勇体内居然“住”着魔王鲁赞与陈辉!高诺竟也有着不同常人的能量!地行夜叉与魔王鲁赞开启魔界裂缝,上古时的的妖魔横行、生灵涂炭将再次上演吗?肖哨有能力对抗这一切吗?高诺到底是谁?鹰獒大勇还会守在众人身边吗……这片神奇的自驾之行有着无数谜团,等你赴约。
  • 命运之星

    命运之星

    《谢尔顿作品:命运之星》讲述昔日的小镇姑娘,怎样变身纽约地产王国的女皇?她是大众膜拜的偶像,是不择手段的商人,是迷,是传奇,也是渴望爱的女人。稳重可靠的男助手、横跨黑白两道的保护神,究竟是她的坚强后盾还是引发毁灭的导火索?不堪回首的童年,早已为她的人生埋下了最大伏笔。当获得完美的爱情时,她的世界也悄悄滑向了前所未有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