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1700000006

第6章 国民议会的成立(2)

最为激烈的争论集中在一院制还是两院制的问题上。内克尔、穆尼埃、拉利·托朗达耳主张,除了成立一个由平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之外,另外成立一个由国王任命其他议员所组成的参议院。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限制单一议会的权力,并且可阻止单一议会实行暴政,他们的意见得到了那些希望加入参议院的人的拥护。大部分贵族则希望成立一个由他们选举议员的贵族议会,而不是成立贵族院。大家的争论十分激烈,穆尼埃派不同意恢复等级的提案,而贵族则反对成立贵族注定失败的参议院。大部分僧侣和平民代表则赞成成立单一的议会,在平民派看来,上院很可能成为宫廷和贵族的工具,因此具有危险性,而建立终身立法者也是不合法的。因此,贵族派不满,国民派因为要求绝对的正义精神,也否决了成立上院的提案。

议会的这个决定受到了很多攻击。贵族院的拥护者将革命的所有危害归咎于没有上院,好像任何一个机构都会阻止革命的前进似的。这只是党派之争引起的结果,而不是宪法赋予议会这样的性质。上院在宫廷和国民之间其实没有实质性作用,说它拥护宫廷,可它既没有指导宫廷也不能挽救宫廷;说它拥护国民,它也没有使国民的力量增强,在这两种情况下,取消上院成为必然选择。在这样的时期,人们处于前进状态,自然摒弃一切停留的东西。即使在英国,顺从的贵族院,在革命危机时期职权也曾被中止。不同的制度都有其各自的时代性:革命时期是一院制,革命结束后就要成立两院。

国王有怎样的权力

关于国王的批准权,议会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议会外则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这个问题关系到君主在制定法律时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议员都同意国王有批准或批驳法律的权力,分歧在于,有些人主张国王的这种权力是无限的,而有些人则认为这种权力是暂时的。其实这本非原则性的问题,因为国王不可能无限期地拒绝,“否决”权是绝对的,现在不过是暂时停止而已。但这种独裁的特权当时看来确实有些过分,更何况超越了议会的权力,这就使得议会无法容忍。巴黎还停留在7月14日的动荡中,处在平民政权初期的它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处在混乱之中。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各区任命的一百八十名人员自任为市立法者和市代表,代替了临时市议会的选举人大会。在制定新的组织方案时,大家都想发号施令,在当时的法国,热爱自由就等同于追求权利。在市长以外,各个委员各自为政,各委员会遭到市代表大会的反对,市代表大会又遭到了各区的反对。六十个区都希望能自行立法,并由本区的委员会掌握执行权。区委员则认为市议会的代表应当是它们的属下,并且拥有撤销市议会决议的权力。任命者对代表拥有最高权力的想法发展得很快,那些没有参加政权机构的人也开始集会讨论各种问题,士兵集中在奥拉图瓦尔区,成衣匠汇集在科洛纳德区,假发师在香榭丽舍大道区集合,甚至连仆人也在卢浮宫区聚会,分别讨论问题。民众们在这些地方讨论着国民议会上争论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

在讨论国王的“否决”权时,巴黎的社会情况就是如此。人们十分担心国王的这一权力,如同自己的自由命运完全取决于这个决定,认为只要国王有了“否决”权,旧制度就会复辟。人民群众不了解权力的性质和范围,他们信任议会而不相信国王,主张议会有权决定一切而国王不能做任何事情,他们认为留给宫廷的任何权力都是他们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手段。罗亚尔宫区发生了骚动,因为穆尼埃等议会代表表示赞成绝对“否决”权,便有人写了恐吓信,谴责他们的不忠实行为,表示要罢免他们的代表资格,并且说要到凡尔赛去。罗亚尔宫区还派出一个代表团,到市议会宣布代表可以罢免,并永远属于选举人团。市议会坚决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采取了防止民众闹事的措施。国民自卫军表现良好,表示支持议会,并且开始有了组织,他们仿照禁卫军,穿上军装,制定纪律,并且学会了尊重秩序和遵守法纪。

但是,组成国民自卫军的中等阶级还没有单独掌握政权,7月14日应征的群众也还没有完全解散。议会关于“否决”权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原本十分简单的问题因为外面发生的骚乱而变得复杂,绝对的“否决”权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而无限的否决权和搁置的否决权在事实上完全一样,因此议会决定赋予国王后一种权力而放弃前一种。议会宣布:在两届立法议会期间,国王有延期批准的“否决”权,这一决定使人们都感到满意。

宴会和暴动

借巴黎骚动的机会,宫廷施展了另一些阴谋。在别人的教唆下,国王否决了8月4日的法令,尽管为了早日制定出宪法应让国王立即签署公布这些法令。国王在根据议会的意见批准这些法令之后,在权力宣言上又制造了同样的难题,宫廷希望人们认识到,路易十六是迫于议会的压力才同意一些他不愿同意的措施。宫廷想要恢复昔日的权力,让国王出走是唯一的方法,而且这个出走必须合法,但在议会面前和巴黎附近是无法做到的。6月23日王权失败,7月14日军事机构垮台,现在的斗争方式只有内战了,因此,不到最后关头不能让国王出走,但由于国王的优柔寡断,这个计划没有实现。他们原本打算到梅斯去,在那里号召贵族、效忠王室的军队和高等法院的成员,把他们集结到国王周围,宣布议会和巴黎属于叛乱,这样做即使不能恢复专制制度,起码也要维持6月23日宣言的限度。宫廷希望国王离开凡尔赛后能有所作为,而拥护革命的人却希望国王前往巴黎;奥尔良派愿意协助国王出走,借此让议会任命它的首脑为王国的“临时摄政”;那些缺少粮食的民众则希望国王住在巴黎,以便消除或者减轻饥荒。所有的因素都已准备好,只等待暴动的时机,宫廷恰好为此提供了机会。

宫廷以预防巴黎暴动为借口,在凡尔赛调动军队,除了增加禁卫军,还调来了龙骑兵和佛兰德旅团。军事调动引发了民众的恐惧,人们谣传反革命政变将会发生,国王就要出走,议会也将被解散,人们在大街上看到了穿着陌生军装的军队,宫廷用行动证实了人民的猜疑,也显露出自己的阴谋。

凡尔赛宫以恐慌不安的心情接待了佛兰德旅团,大摆宴席招待他们,还允许他们参加王后举办的娱乐活动。出席宴会的人员包括驻守在凡尔赛的龙骑兵、猎兵军官、瑞士禁卫军、瑞士百人卫队、宪兵队的军官以及国民自卫军参谋部人员。宴会地点选在歌剧大厅,这是宫廷举行隆重宴会的御用大厅,已经很久没有用过。当国王身穿猎装,王后怀抱王子走进宴会厅时,大厅里响起了效忠的喊声,人们为国王家人的健康热情干杯;当路易十六走出大厅时,乐队奏响了“啊,理查!啊,我的国王,举世都离弃了你……”的乐曲。当时的场面耐人寻味:在进行曲和狂饮中,客人们忘记了应有的礼数,宫廷为他们分发了白色帽徽,据说三色帽徽抛在地上被践踏,其中一群人分散在宫中走廊里,宫女为他们佩戴了彩带和帽徽。

这就是有名的10月1日宴会。3日,宫廷又轻率地举行了一次类似的宴会。对宫廷这种招致灾难的无知行为,人们不胜惋惜,宫廷不能承担,也无力改变它早已注定的命运。集结军队不仅没能防止骚乱,反而招来了巴黎的进攻,宴会未能坚定士兵的忠诚,反而强化了人民的不满。自卫无须如此狂热,出走更不必这样排场。

宴会的消息引起了巴黎的骚动,从4日起,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反革命的煽动、对阴谋的担心、对宫廷的怨愤、对饥荒的日益恐惧,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暴动即将来临。到了5日,面粉的极端缺乏成为暴动的导火索,一个年轻姑娘闯进军营抢了一面鼓,在大街上边敲边喊“要面包!要面包!”不久就围上来成群的妇女。她们向市政厅方向进发,队伍不断壮大,她们挤散了市政厅门前的卫兵,冲进去要求面包和武器,并且砸开门抢走武器,敲响警钟准备向凡尔赛进发。巴黎全城响着“到凡尔赛去”的口号,妇女们走在前面,民众、国民自卫军、法兰西禁卫军也要求跟她们同去。拉法耶特司令进行了长时间劝阻,但他的毅力和声望都未能战胜群众的坚强意志。在讲了七小时都未能说服群众后,为了能够领导群众以便控制他们,拉法耶特得到市政厅批准的命令,于傍晚七时下令出发。

相对而言,凡尔赛的骚动就温和许多。禁卫军的两次宴会,国王拒绝批准《人权宣言》,加上粮食的缺乏,都引起了人民代表的戒惧和怀疑。揭发禁卫军宴会的佩蒂翁,受到保王派议员的鼓动,进一步指出了问题的根源,米拉波激动地说:“我们明确地宣布,除了国王,其余的人都是臣民,都要负责任。”这些指向王后的话令右派方面哑口无言。当得到妇女群众到来的消息后,议会向国王派出一个代表团,要求他无条件批准人权宣言,并且全力解决巴黎的饥荒问题。

妇女们的突然出现使宫廷十分震惊,凡尔赛的军队拿着武器守卫在王宫周围,但领头的马伊亚让妇女们以请愿者的身份出现,她们也以这种态度向议会和国王陈诉了自己的困苦。因此这个夜晚的前几个小时是平静的。但这支混杂着巴士底狱志愿军的队伍和已成为众怒对象的禁卫军之间,则难保不发生敌对行动,首先是发生了争吵,接下来就是混乱和战斗。一个禁卫军军官砍伤了一个巴黎士兵,他的胳膊也中了一枪。国民自卫军则站在群众这一边,局势十分严重,幸亏是黑夜而且下雨,禁卫军又先后接到了停火和撤退的命令,才避免了重大流血事件的发生。但被诬为进攻者的群众情绪激烈,甚至冲进了禁卫军的营房,以致两人受伤。

返回巴黎

面对混乱,惊慌失措的宫廷开始商量国王出走的问题,并且准备好了马车。国王不知是识破宫廷的计谋还是认为宫廷的计谋不能实现,国王拒绝出走。国王既不愿反击进攻又不肯出走,他希望和平的心情中掺杂着恐惧。他害怕自己战败的话会落得与英王查理一世相同的下场,而出走又担心奥尔良公爵当上临时摄政。这时,拉法耶特率领着巴黎的军队赶到了。

拉法耶特的到来使宫廷转危为安,国王给巴黎代表团的答复也使得群众和军队较为满意。随着巴黎的国民自卫军建立起良好纪律,各处又归于平静,秩序也完全恢复。由妇女和志愿军组成的队伍散去了,国民自卫军则去保卫宫堡,经历了惊恐和疲劳的国王一家,到深夜两点钟才安定下来。拉法耶特在早晨五点巡视了宫外的岗哨,看到一切平静,也去休息了。

六点钟时,有几个起得较早的人在宫堡周围溜达,看到一个开着的栅门,就和伙伴们一起进去。但里面守卫的禁卫军拒绝巴黎军队进入,这个拒绝引发了整夜积累的灾祸。当时宫堡里的守卫人员没有增加,岗哨也不严密,这几个人还带着刚到凡尔赛来时的激动情绪,因此开口骂禁卫军士兵。这个士兵就开枪打伤了他们其中一个。于是他们向禁卫军冲去,禁卫军则一步不让,收到消息的王后没穿好衣服就逃到了国王身边,整个宫堡陷入混乱和危急中。

听到王宫被袭击,拉法耶特立即骑马赶到。他看到在广场上愤怒的人群已经包围了禁卫军,便冲到人群中间招呼离他不远的自卫军,驱散人群为禁卫军解围,然后急忙赶到宫堡。自卫军的士兵已来增援,保护禁卫军不受到巴黎自卫军的报复,但其中已有人被残酷地打死。这时,聚集在宫殿阳台下的人群,高声要求国王到巴黎,国王说要和全家一起去。但由于人们对王后的成见太深,她必须和群众和解后才能去。为了向群众表示和解,平息民愤,拉法耶特亲自陪王后来到阳台上,并且恭敬地亲吻了王后的手,群众再次拥有了热情。此外还需要和禁卫军讲和,拉法耶特当众将自己的三色帽徽戴到一名禁卫军的帽子上,并且拥抱他,群众高呼“禁卫军万岁!”在军队和禁卫军的护送下,国王一家动身前往巴黎。

10月5日和6日暴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完全由于宫廷的轻率而引起,既没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也没有暗藏野心。禁卫军举办宴会,关于国王出走的谣传,以及人民对内战和饥荒的恐惧,引发了巴黎向凡尔赛进军,但运动仅此而已。即使有几个煽动者促使了这次运动的发生,但他们没有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目的,这次运动摧毁了宫廷的旧体系,并且将宫廷从凡尔赛迁移到巴黎,把它置于革命和人民中间。

同类推荐
  • 智斗三国

    智斗三国

    不一样的美男子,不一样的战武魂,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皇朝……刘麒麟揉了揉额头,穿越到了大汉,自己还是皇姓,何不整个皇位玩玩……
  • 来到汉末的先秦

    来到汉末的先秦

    没有系统的三国文看着总不是很爽,但写召唤流,实在繁琐,华夏五千年的英杰不是一本书可以说完的,所以这系统也只有探查功能,但能来历史区的老爷们想必对三国这段历史已经读烂了,所以这里面就有些不一样的人了,应该能从名字看出来。。。好吧,其实就是乱入,也没啥新意,但三国除了争霸也没啥好写,所以作品介绍我就说了一堆废话,因为这介绍我实在蹦不出来个屁。
  • 温故(之三)

    温故(之三)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天裂大明

    天裂大明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大秦蒙古等豪强势力纷纷裂土封疆,逐鹿夺鼎,合纵连横,智勇兼斗,无所不用其极,上演了一幕人间江湖血斗大戏!
  • 我是崇祯皇帝

    我是崇祯皇帝

    我叫朱信,我穿越了,本想当一条安静的咸鱼,可后来发觉,我的字是由检,是未来的崇祯皇帝,那位上吊煤山的皇帝。亲们,地狱模式开启了!如何求生存,在线等,着急!
热门推荐
  •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丸经

    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昼西楼

    昼西楼

    “烟缭雨乱众生祸,一纸家书寄荒年。”唯愿世间四海升平,无忧无虑。渡使的工作,他们的愿望,仅仅只是这些啊。
  •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变相怪盗的小克星

    变相怪盗的小克星

    校园里出现了一系列的怪事,侦探小超人丁奇奇和高大虎凭借神秘工具揭开了怪事之秘,变相怪盗终于真相大白。
  •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当代美国丛书)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当代美国丛书)

    《当代美国外交》是一部介绍美国当代外交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全书分别从美国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外交政策、美国的人权外交、当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等视角全面介绍了当代美国外交的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年来美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变化的主要轨迹。本书结合最新材料,较上一版,增加了对小布什、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外交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按照地域原则和时间顺序分析了美国在全球各地的不同外交政策,还分析了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当代美国的基本特征,资料翔实新颖,描述客观清晰,分析精准到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蔬菜营养方案

    蔬菜营养方案

    《蔬菜营养方案》介绍了各类蔬菜的营养结构、营养功效、存贮方法、最佳食法、科学搭配、特色菜肴等,根据《蔬菜营养方案》提供的正确饮食法则,您要轻轻松松挑到适合自己的蔬菜,补充到所需的营养索。《蔬菜营养方案》内容科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类人士使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