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100000042

第42章 下卷(9)

【原文】 先生曰:“‘烝烝乂,不格奸’①,本注说象已进于义,不至大为奸恶②。舜征庸后,象犹日以杀舜为事,何大奸恶如之!舜只是自进于乂,以乂薰烝,不去正他奸恶。凡文过揜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③处。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

【注释】

①烝烝乂,不格奸:语出《尚书·尧典》:“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子,指舜。象,舜之弟。烝,进。乂(yì),治理,安定。格,至。

②“本注”二句:汉代孔安国传注说:“谐,和。悉,进也。言能以至孝和谐顽象昏傲,使进进以善白治,不至于奸恶。”

③动心忍性,增益不能:见《孟子·告子下》。

【译文】

先生说:“《尚书》中所说的‘烝烝乂,不格奸’,孔安国的本注中认为,象已经慢慢上进到了义的境界,不至于去做大奸大恶的事。舜被尧征集召见之后,象仍然整天想要把舜杀死,这是何等奸邪险恶的事情!然而舜只是学习修养、自己克制自己,不直接去纠正他的奸邪险恶,而是用自己的克制来感化他。文过饰非,掩盖自己的奸恶,这是恶人们的通常事态;如果去指责他的是非对错,反倒会激发他的恶意。舜最初使得象有念头杀害自己,也是想让象变好的心意太急切了,这就是舜的过失。等待事情过去之后,才明白原来功夫只是在自己,不能责备别人,于是最后能有‘克谐’的结果。这就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的地方。古人的言论,都是自己所经历过的,于是说得特别准确。然而流传到了后代,被歪曲变通,仍然符合人情。假如不是自己曾经经历过,又怎么能够体会到古人的一片苦心呢?”

【原文】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①,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曰:“洪要求元声②不可得,恐于古乐亦难复。”

先生曰:“你说元声在何处求?”

对曰:“古人制管候气,恐是求元声之法。”

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如何可得?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必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注释】

①九成:九乐章。下文“九变”即九成。“韶”为舜的乐,“武”为武王的乐。

②元声:古代律制,以黄钟管发出的音为十二律所依据的基准音。故称元声。

【译文】

先生说:“古乐不流行已经很久了。现在倒有些戏曲与古乐能够意思相近。”

德洪不明白,便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韶》乐里的九章,是舜的一个戏本;《武》乐的九变,是武王的一个戏本。圣人一辈子的事情,都被记录在乐中了。于是,德行高尚的人听了,就了解他是尽善尽美的还是尽美而未尽善的。后来人作乐曲,只是作一些词调,跟教化民风完全没有关系,这怎么能够用来感化百姓、让风俗淳朴友善呢?现在要让民俗返璞归真,把当代的剧本里的浮词滥调都删除掉,只利用当中忠臣孝子的故事,让愚昧无知的百姓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他们的良知,这样对风化才会有好处。与此同时,古乐也就逐渐恢复它原本的面貌了。”

德洪又说:“我连基准音都找不到,只怕古代的音乐也很难得以复兴吧。”

先生问:“那么你觉得基准音应该去哪里寻找呢?”

德洪回答说:“古人制律管来候气,这应该是寻找元声的办法。”

先生说:“如果要从葭灰黍粒中寻找元声,这就好像水底捞月,怎么能够成功呢?元声只能去内心寻找!”

德洪问:“那么在心上如何寻找呢?”

先生说:“古人治理天下,首先把人们培养得心平气和,然后才用礼乐去进行教化。就好像你吟咏诗歌的时候,心里很平静祥和,听的人才会自然愉快,激发起兴趣。这里只是元声的开始罢了。《尚书》说‘诗言志’,‘志’,就是音乐的根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根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求声音和谐,声音和谐就是制作音律的根本。又为何要到心外去寻求呢?”

德洪又问:“那么,古人用律管候气方法,它的依据又在哪里呢?”

先生说:“古人具备了中和的本体之后,才去作乐。而心体的中和,原本就是与天地间的气相互符合的。候天地之气,与凤凰的鸣叫相和谐,不过是为了验证我的气是不是真的达到中和。这是制定音律之后的事情,不是一定要依据这个才能制定音律。如今通过律管来候气,必须确定在冬至这一天,但是,当到了冬至子时,又恐怕不准确,又能够到哪里去找标准呢?”

【原文】

先生曰:“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需要别人的点化,但是总不像自己理解领悟的那样一了百当,否则的话,即便别人点化再多,也没有作用。”

【原文】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译文】

“孔子的气魄很大,但凡是帝王的伟大事业,没有他不领会的,但是也都只是从他自己的心上生出发来的。就好像大树,它有很多的枝叶,但也都只是从本质上培养功夫,而不是在枝叶上做的功夫。学者们向孔子学习,却没有学习在心上用功,仅仅是心急火燎地去学习他的大气魄,这不是把功夫做反了嘛。”

【原文】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①,其流必归于文过。”

【注释】

①甑(zēng):古代炊具。

【译文】

“人犯了过错,大多都会在那个过错上下工夫。这就好像是修补破了的饭甑,必然会有文过饰非的弊端。”

【原文】

“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译文】

“现在的人即使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其他事情摆放在眼前,他们的心仍旧是不停地忧虑,只因为自己的心忙碌惯了,所以收敛不住。”

【原文】

“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

【译文】

“琴瑟和书籍,这两者对于学者们而言缺一不可,由于有了事情做,心就不得放纵了。”

【原文】

先生叹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

崇一曰:“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

【译文】

先生感叹说:“世间明白学问的人,只有这些毛病不能清除,那就无法做到‘善与人同’。”

崇一说:“这个毛病实际上只是好高骛远,不能舍己从人罢了。”

【原文】

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

先生曰:“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译文】

问:“良知本是中和的,但是怎么会有过与不及的现象呢?”

先生说:“知道了就有过而不及的地方,便就是中和了。”

【原文】

“‘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①即是致知。”

【注释】

①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语出《大学》。

【译文】

先生说:“《大学》里说的‘所恶于上’,就是良知的表现;‘毋以使下’,就是致知的表现。”

【原文】

先生曰:“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①,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注释】

①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处。

【译文】

先生说:“苏秦、张仪的智慧谋略,也是圣人的资质。后代的许多事业文章和豪杰名家,都只学到了张仪、苏秦用过的智慧。而在张仪、苏秦的学术里,善于揣测人情世故,没有哪点不是说中了别人的要害之处,于是说他们的学问真是难以穷尽。张仪、苏秦也能看到良知的精妙用处,只是没有把它们用在好的方面罢了。”

【原文】

或问未发已发。

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若真见得无未发已发,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即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

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即扣时也只是寂天默地。”

【译文】

有人请教未发和已发的问题。

先生说:“只是因为后来的儒生们已经把未发和已发分开来讲了,于是,我只能说没有未发、已发,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明白。假使我说有已发、未发,听到的人就还是会沦落到后世儒生们的见解当中去。假如他们真的明白了根本没有什么未发、已发,再说有未发、已发,那也没有什么害处。因为本来就有未发和已发存在。”

又问:“未发,也不是不平和;已发,也不是不中正。就好像敲钟的声音,没有敲击的时候不能说它就不存在,而敲击了之后也不能说就一直存在了。毕竟还是有敲和没敲的区别在。是这样的吗?”

先生说:“没有敲的时候原来也可以是惊天动地的,敲打了之后,也同样是可以寂静无声的。”

【原文】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①,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先生曰:“然。”

【注释】

①荀子性恶之说:荀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

【译文】

有人问:“古人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各自都有不同的说法,应该把哪种说法当成定论呢?”

先生说:“人性没有固定的体,于是关于它的论述也没有定论。有的是从它的本体上谈论的,有的是从它的作用上说的,有的是从它的源头上谈论的,有的是从它的弊端上说的。总体来说,人性只有一个,只是人们对它的见识有浅有深罢了。如果你执着在某一个方面,就会出错。人性的本体,原来就是无善无恶的,它的运用与流弊,也是有好有坏的。就好像眼睛,有喜悦时候的眼睛,也有发怒时候的眼睛,直视的时候就是看的眼睛,偷看的时候就是窥视的眼睛,等等。总而言之,还只是这一双眼睛。倘若人们看见了发怒时的眼睛,就说从没有看过喜悦的眼睛;看到直视的时候的眼睛,就说没有看到过偷窥的眼睛。这都是偏执的表现,都是错误的。孟子说人性,是直接从源头上来谈论的,也只不过说了个大概;荀子‘性恶’说,是从它的流弊上说的,也不能完全说他不对,只能说是不够精全罢了。普通人却失去了内心的本体。”

问的人说道:“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求人们要从源头上弄明白;而荀子则是从流弊上说性,功夫都用在末流上,如此就费力了。”

先生说:“确实是这样的。”

【原文】

先生曰:“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杨慈湖①不为无见,又着在无声无臭上见了。”

【注释】

①杨慈湖:杨简(1142-1225),字敬仲,号慈湖,浙江慈溪人,陆九渊弟子,南宋哲学家,官至宝漠阁学士。

【译文】

先生说:“功夫越是到了精辟的地方,就越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说理就越来越困难。假如执意在一些精妙的地方,全体的功夫反倒会被蒙蔽和妨碍了。”

又说:“杨慈湖并不是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是因为他又执意于无声无臭上了。”

同类推荐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环境公正

    环境公正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面向当代中国的环境实践,系统、全面、深入地解剖环境公正问题,从时空维度把环境公正分为国际环境公正、族际环境公正、域际环境公正、群际环境公正、性别环境公正和时际环境公正六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罗素哲学概论

    罗素哲学概论

    罗素哲学的丰富性,几乎触及人类生活的一切问题;其体系之完备涵盖了真理观、认识论、逻辑思想、伦理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等等。本书以凝练的语言介绍了影响人类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思想与充满激情的生命实践。全书共分六章,依次介绍了罗素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逻辑原子论和实在论,罗素的道德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以及罗素哲学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本书论述了罗素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理论核心及影响,行文间更彰显其“哲学应该为正义事业服务”的实践精神,对罗素哲学的各个观点做了精辟的分析研究。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组织院内外著名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等,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继室女

    穿越之继室女

    俗话说有娘的孩子是块宝,虽是继室女,娘亲给力,小日子逍遥快活,闺阁里千娇百贵,待嫁的是温情竹马,若说有什么不如意,那边是老和尚乱批卦,平静日子生波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雀记

    妖雀记

    佳人相伴,挚友二三,东游西归,自在逍遥。
  • 不愉快的交易

    不愉快的交易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被打磨成年少的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如果拥有一个能够与他人交换人生的机会,你会要么?如果真的能够交换,你想和谁交换?可是得记住,成年人的世界,想要得到就必须要付出代价,但付出了代价就真的能得到你想要的吗?
  • 一诺成后:权势江山心碎

    一诺成后:权势江山心碎

    一场穿越造就了她一身绝学!只为一个承诺,坐上皇后之位!从那一刻开始,一次一次卷入江湖是非;红瓦房内深宫争斗又是如何伤透人心!背叛,利用,嗜血,控情,控心……何痛,何用……终究逃脱不了宿命的纠缠摆布!倾国倾城如她,多少人为她舍命,因她丧命;命运的玩笑,让一个天真无忧的女人则样的被迫改变!他冷情冷意,负手天下却独为她心动;江山,美人,权势……独揽有何不可!因她,一怒震江山又有何妨!情真,爱亦真!冥冥之中,爱恨血仇早已注定;一次一次心碎,深陷其中的何止一人?不归路上,爱恨情仇,如何取舍……【穿越空间界限,遇你洗尽铅华,若是有缘,我们下半生再遇】
  •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纪德的三部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帕吕德》和《忒修斯》。《田园交响曲》被公认为安德烈纪德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个关于人性的自我欺瞒的故事。《帕吕德》和《忒修斯》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宗教矛盾和古希腊神话对纪德文学创作的影响。
  • 星河寻缥缈

    星河寻缥缈

    别的小孩五岁都在玩泥巴呢,亦星河五岁的时候就会带娃了,那个娃是隔壁家的奶团子,小小的萌萌的,可爱的不行。亦星河表示这么可爱以后就当我媳妇吧!但万万没想到,还没等到奶团子长大,他们就搬家了。缥缈听妈妈说以前隔壁住者个特别帅的小哥哥,她特别喜欢粘着人家。缥缈对此很不屑,再帅也逃不过她那脸盲症。再见面时,缥缈是被迫来到母校表演的打工人,亦星河是被邀请来母校演讲的大帅比。预知后事,请看正文……【男女双C,很甜无虐,女主吉他大师,男主闷骚逗比霸总。】
  •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是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新媒体平台《不存在日报》集齐国内顶尖科幻、科普作家,在春节期间接力完成的一个以节日为主题的故事,也是中国第一台科幻春晚,由刘慈欣领衔,宝树、陈楸帆、飞氘、江波、郝景芳、凌晨、七格、王立铭、万象峰年、杨平、张冉共同创作。12双眼睛的观察如何影响了两个文明乃至整个宇宙?观察报告现已全文上架,未来事务管理局诚邀您收藏阅读。
  • 还珠格格1-3部(全集)

    还珠格格1-3部(全集)

    该书讲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类型的民间格格。深受读者和观众朋友的欢迎。琼瑶根据自己编剧在亚洲大受欢迎的同名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成其第一、二、三部先后被拍摄成同名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还珠格格第二部》、《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 永生书

    永生书

    十页永生书,十年遥相望。“老师,你说了这话可就是我的人了,以后再也不许反悔。”在那一夜,他救了她,从此以后,目光所至,无不为他。为了他,她用了最宝贵的代价换了十页永生书,代替他完成那些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的故事。他答应了等她,等她长大,等她成为自己最漂亮的新娘。可说是等,又能等得了多久呢?书里书外,他们都在为了彼此而努力着。
  • 重生之星空巨蚊

    重生之星空巨蚊

    一只拥有大学生灵魂的吸血蚊子,为了复仇,从弱小到强大,一步一步自‘地球’这颗不起眼的生命行星,强势崛起于全宇宙的故事!文艺版:重生孑孓,奋斗自强,终羽化为恐怖巨蚊。从此纵横寰宇,遨游那茫茫宇宙星空!热血版:懦弱的宇宙生物们!我正在用我的口器,吸食你们母星的地心营养。你们,又能拿我怎样?逗比版:嫌弃我恶心?讨厌我吸血?还想一巴掌拍死我?给老子等着,总有一天,老子一脚踩塌你家房子!日更2章6000+字,不定时爆发!拜求各位书友的收藏推荐支持,谢谢!第一粉丝裙:433842923,第二粉丝裙:46612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