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2100000043

第43章 下卷(10)

【原文】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世界。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译文】

“人在一天当中,就把古今世界都游历了一遍,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当夜气清明的时候,没有视觉和听觉,也没有思考与行为,心怀平稳淡定,这就是羲皇的世界;而清晨的时候,神清气朗,气息明朗,庄严肃穆,就是尧、舜时代的样子;到了中午之前,人们用礼仪交往,气度奋然,就是夏、商、周三代时的情况;然而到了正午之后,神气渐渐昏暗,人事往来繁多杂乱,那就是春秋战国时的世界;等到渐渐进入了黑夜,一切都安静了,景象寂静寥寥,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了。学者只要信得过良知,不被气所扰乱,就能时刻都做个羲皇时代的人。”

【原文】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以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译文】

薛侃、邹守益、马子莘、王汝止在先生身边陪侍而坐,大家慨叹先生自打征伐平定宁王叛乱以来,天下的诋毁和非议也一天天增多,先生便让他们各自谈一下当中的原因。有的人说,先生的功业权势一天天显赫,于是天下人嫉妒的也与日俱增了;也有的人说先生的学说日益昌明天下,于是替宋儒争论对错是非的人也就日益变多了;有的人说自打正德九年(1514年)以后,志同道合的人当中相信先生学说的人渐渐变多,于是来自四方排挤阻挠的人也更加卖力了。

先生说:“你们各位所说的缘由,当然也很有可能存在,但我自己了解的一个方面,大家都还没有提到。”

各位都向先生询问是什么原因。

先生说:“我在来南京以前,尚且有一些当老好人的想法。但是现在,我的确明白了良知的是非对错,只管去行动,再不用有什么遮掩了。现在我才终于有了敢作敢为的胸怀。即便天下人都说我言语和行为不相符,那也毫无关系了。”

薛侃站出来说:“具有这样的信念,才是圣人的真血脉啊!”

【原文】

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

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盖汝止圭角未融,萝石恍见有悟,故问同答异,皆反其言而进之。

洪与黄正之、张叔谦、汝中丙戌会试归,为先生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信。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曰:“何以见之?”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译文】

先生点化学生的时候,往往一句话,便能感人至深。

有一天,王汝止出游回来。先生问他:“你在外面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王汝止回答道:“我看到满街的人都是圣人。”先生说:“你看到满街人都是圣人的话,满街的人反过来看你也是圣人。”

又有一天,董萝石也出游回来。他见到先生便说:“我今天看到一件奇怪的事。”先生说:“什么奇怪的事?”他回答说:“我看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说:“这也只是寻常事情而已,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大概王汝止的棱角还没有磨去,而董萝石却早有省悟。所以虽然他们的问题相同,先生的回答却是不同的,先生是依照他们的话来启发他们。

钱德洪、黄正之、张叔谦、王汝中丙戌年(1526年)的时候参加会试回来的路上,谈到先生的学说,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先生说:“你们扛着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别人看到圣人来了,早就吓跑了,这还怎么讲?必须做个愚夫愚妇,才能够去给别人讲学。”

钱德洪又说现在要看出人品的高低是很容易的。先生说:“何以见得?”钱洪答道:“先生您就像是泰山,摆在眼前,只有那些有眼无珠的人才不知道敬仰。”先生说:“但是泰山又比不上平地广阔,平地又怎么发现呢?”先生这一句话,说破了我们终年好高骛远的毛病,在座的人无不有所警惧。

【原文】

癸未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是夕与希渊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问曰:“先生何念谦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译文】

明嘉靖二年(1523年)的春天,邹谦之到浙江来问学。住了几天,先生到浮峰为他送行。到了晚上的时候,先生与希渊等几位朋友留宿在延寿寺,大家秉烛夜坐,先生有不尽的感叹惆怅,说:“江水滔滔,烟柳蒙蒙,谦之瞬间就到了百里之外的地方。”

一位朋友于是问:“为何先生对谦之的思念这样深切呢?”

先生说:“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样的人,和谦之就非常相像啊!”

【原文】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工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译文】

明嘉靖六年(1527年)的九月,先生重新被任用,奉皇命讨伐思恩(今广西武鸣县北)和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在出征之前,钱德洪和王汝中讨论学问。王汝中于是引用先生的教诲说:“无善无恶才是心之体,而有善有恶则是意之动,知道善恶是良知,而为善去恶则叫格物。”

德洪说:“你认为这句话说得怎么样?”

汝中说:“这句话恐怕还仅仅是个引子,没有说完全。倘若说心的本源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应当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物。倘若说意有好坏之分,那还是由于心体终究是有善恶之分的。”

德洪说:“心体是天生的性,原本就是没有善恶的。但是,人有遭受习性沾染的心,于是意念就有了善与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这些都是恢复性体的功夫。如果意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那么,谈功夫还有什么用途呢?”

当天晚上,德洪和王汝中在天泉桥坐在先生旁边陪侍而坐,自己说了自己的看法,请先生来评定一下。

先生说:“现在我将要走了,正好要给你们讲明白这一点。你们两位的见解,恰好能够相互补充,不能够偏执于其中一方。我在这里引导别人,原本就只有两种方式:天资高的人,直接让他们从本源上去体会领悟,人的心原本就是晶莹无滞的,原本就是未发之中的。于是资质高的人,只需要稍稍去体悟本心就是功夫了。别人和自己、内心与外在一齐都悟透了。然而资质比较差的另一种人,他们的心难免已经受到了沾染,本质便被蒙蔽了,于是便暂且教他们在意念上去实实在在地用功,等到行为善去恶的功夫纯熟之时、渣滓清除干净之后,人的本体也就自然明白于心了。王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导聪慧人的说法;而德洪的见解,则是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的做法。假如你们两位能够互相补充借用,那么,资质中等的人就能够被引导到正确的路上了。假如你们两位都偏执于一个方面,那么眼下就会使别人进入误区,对圣道也不能够穷尽。”

先生接着又说:“以后与朋友们一起讲学,千万不能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依据我这句话,因人给予不同的教导,自然会没有问题,这本来就是贯通上下的工夫。对于资质高的人,世上很难遇到了。能将本体功夫全都参透,这是连颜回、程颢也不敢承当的,又怎么敢随便对别人寄予这样的期待呢?人心一旦受到习性的沾染,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切实实地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去凭空想一个本体,所有的事情都不去切实地应对,那样只会养成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可不是一件小事,于是,我不得不早早跟你们说清楚。”

这一天,钱德洪和王汝中又有了新的省悟。

钱德洪附记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每临别,先生常叹曰:“君等虽别,不出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尝闻之同门先辈曰:“南都以前,朋友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虽讲学日久,信孚渐博。要亦先生之学日进。感召之机,申变无方,亦自有不同也。”

【译文】

先生刚回到绍兴的时候,来看望他的朋友还没有几个人。后来,从各个地方来求学的人一天天增多。嘉靖二年,和先生当邻居的人也变多了。就如天妃、光相等古寺里,每间屋子里一起吃饭的会有几十个人,晚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只能轮流着睡觉,歌声通宵达旦。南镇、禹穴、阳明洞等远近的寺庙里面,只要能够步行到达的地方,都是志同道合的求学者们在住。先生每次来讲学,四周围坐的听众常常不下几百人。迎来送往,一个月当中没有一天是空闲的。甚至有人来这里听讲,一听就听了一年多,先生也不能完整地记清他们的姓名。每次告别的时候,先生经常感叹地说:“你们虽然与我分开了,但都是在这个天地之间的。倘若我们有着一样的志向,即使我忘记了你们的容貌也没有关系。”学生们每次听完讲解出去的时候,都欢跳着说很快乐。我曾经听到同门的长辈们说:“来南京之前,虽然问学的朋友还是很多,但还是没有在绍兴的时候多。这本来是因为先生讲学的时间长了,获得的信任也就更多了,但是主要还是因为先生的学说渐渐变得精湛,对感召学生时机把握和开导学生的方法也不一样。”

黄以方录

【原文】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译文】

黄以方(黄直)问:“先生,您认为‘博学于文’是要在遇到的事情上去学习存养天理,然而这与孔子所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好像并不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本书是作者继对中西文化问题深入反省之后,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心性理论研究的成果。此书被看作中国哲学人性理论的发展史。其与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堪称当代学术之双璧。全书以纵贯的方式,由性之原义和性论之起源一直叙述到清代儒学的心性论。在本书中唐先生以“性”之从心、从生,引出人性的自然生命以及虚明能动二重性。再引出中国人性的消长与互动,显现其非常机智与深刻的哲学眼光。
  •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1850年,时年62岁的大叔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巨著《附录与补遗》,这部著作给大叔带来了世界性声誉,结束了他几十年的不得志和默默无闻。《人生的智慧》即摘自此书,但其实也独立成书。在阿图尔·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典藏版)西方经典文库系列》中,大叔放弃他一贯坚持的唯意志论的悲观哲学,而采用优雅的文体、简洁的笔触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在书中,大叔完全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诸如成功、金钱、名利、健康,以及为人处世、接物待人等应遵循的原则。这些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因而很适合大众阅读。大叔采用平易近人的论述方式,用深刻的思想利剑刺穿那繁杂纷纭、百口莫辩的复杂世俗和人间世惰,使问题变得清晰、简明、透彻。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热门推荐
  • 遮天来的仙帝

    遮天来的仙帝

    叶落在修仙界是仙帝,回到蓝星后还是仙帝。
  • Hello,傅先生

    Hello,傅先生

    “傅先生,我给你培养了一个24K纯傻白甜,请注意查收哦!”“不需要!”“傅先生,妖艳贱货种子选手正在派单的路上~”“不需要!!”“傅先生,天才白莲花,考虑一下!”“不需要!!!”云想想手托着脑袋苦大仇深的盯着某男,掀桌不干了,“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某男将某想逼在狭小的角落里,“你猜。”【情深不寿,吻你万千】甜宠+双洁+爽文+你懂的坑品保障,请君入瓮!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提挈天地

    提挈天地

    绝地天通,天道废弛人道兴起,是天绝于地通还是地绝天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君莫负初

    君莫负初

    母亲是安国将军,她又是独女,万千宠爱,尊为端王妃。谁知,无情夫君伙同狠毒庶妹联手将她害死。天可怜见,让她重生回到八年前。姨娘蠢蠢欲动,庶妹虎视眈眈,亲爹处处心偏。有前世之鉴,她自然要报仇雪恨。偏前世的夫君竟想法设法的要娶她,更有英俊二皇子示爱于她。柳云初轻叹,至恨至爱,其实经历了才能真正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缠蛇记(下)

    缠蛇记(下)

    一年后,蒋峻熙考上了警察。当了警察的蒋峻熙每周都要抽出一个晚上,穿上便服,去县城安宁河大桥桥头“堪舆之家”门前的露天茶馆喝茶。堪舆之家的主人,是一个年近古稀的中学退休物理老师,姓尹。尹老师退休后,勤研堪舆之学,颇有心得,试着帮人看阳宅阴地风水,择红白喜事吉日,不曾想一不小心出了名,来找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尹老师干脆挂起了“堪舆之家”的招牌,门前搭一凉棚,摆上几张茶桌,就成了一家茶馆。从此,那里经常会聚集一些三教九流人物,谈风水,论政治,摆各种各样的龙门阵。
  • 顾先生请请请请退下

    顾先生请请请请退下

    (1v1,双洁)某夜,黎初夏悄悄潜入顾北冥的房间,对着男人那张清俊好看的脸兀自欣赏。她被顾北冥误认为不轨分子,差一点被打成猪头。后来,黎初夏因为那一晚的事蒙受很大阴影,她要跟顾北冥绝交,划清界限。男人却一把上前,搂住了她,“初初,要是那时候我知道自己这么喜欢你,我是断然不敢出手的。”“哼。诡辩。”黎初夏扬了扬精致的小下巴,一点也不相信。“要不……”男人捏起女孩的拳头,打着商量的语气,“你把我揍成猪头好了。反正我的眼里心里只有你,你把我打成猪头,正好就没有别人喜欢我。我就可以一辈子赖着你了。”
  • 竹马殿下太太太妖孽

    竹马殿下太太太妖孽

    【男强女强eve】作为世界精英组中的杀手成员,萄荀拥有着惊人的身手与敏锐的洞察力,一次任务,她被迫来到星恩学院,却意外的发现对方是她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马……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时隔八年,这个家伙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她的未婚夫?!而且一言不合就对她壁咚床咚地板咚,什么鬼!【校园杀手+青梅竹马】【日更√原创√禁止转载与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