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4900000002

第2章 若你心中有乐园(1)

我不知道我们要去哪儿,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们一样。

有梦想,从来不愿意放弃;在生活,平凡得像一粒尘埃。

1.渺小如沙粒,也能映月光

“我辞职了。裸辞。”

硕士毕业后七个月,我收到林君发给我的信息。

第一时间打电话过去,他听起来很轻松,也没什么压力,应当是已经想得足够清楚。

他说,曾经想要努力多赚点钱,像个最传统最标准的成功男人努力;最后发现,到底还是没有能力,去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此时,距离我和林君最后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

我们是本科时的好友,用他的话说,就是“趣味相投,臭味也相投”。打从认识那天起,我们就知道我们会成为莫逆之交。四年大学生涯中,我们始终一起文艺一起做作,一起天真热血,一起不可一世。

2011年9月,我同他在杭州萧山机场告别。那时我们刚刚毕业,恰好买了同一天下午的航班,虽然去向是不同的城市。

那天我们如往常一般滔滔不绝,在机场大巴上聊了一路,一个偷吃肉包子的大叔嫌我们聒噪,屡屡抛来不满的白眼。

到了机场,竟发现两班飞机双双延误——简直是上天注定要让我们好好同彼此告别。

“哎,给你讲个秘密。”在机场的咖啡厅,他冲我眨眨眼。

“那我也给你讲一个。”我也向他神秘一笑。

于是他告诉我,他总说自己去过许多个城市,其实好几个都只是转机时路过而已,根本不知道机场外面长什么样。有时甚至会为了多去一个城市,刻意选择转机航班。

我告诉他,我一直假装自己“只看已经死了的人写的书”其实是假的,我有时也会偷偷看现代人的书,中学时还出于好奇看过《流星花园》。这样说只是出于有点可笑的虚荣,为了标榜自己只读经典。

于是我们又重温了四年中彼此种种装腔作势的片段,笑得东倒西歪,他含着的一口咖啡甚至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的确,二十岁以前,我们俩就像美国喜剧电影里两个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呆子——说过很多很多莫名其妙又装腔作势的话。

我们总是号称彼此互为知己,所以能够慷慨回应,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并不是真的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只是两个人都比较会瞎扯。

因为那个时候,新鲜的想法和感受每天多得都像氨基酸洗面奶的泡沫。

大概我们自己都不能真的理解自己。

那天,他去了北京,我回了西安。

后来,他念了复旦大学的比较文学硕士,我留在浙大,跨专业念了中国古典文学硕士。

就这样,一别已三年。

三年之中,我们都经历了不少成长。我不会再用机械化的规范衡量电影和书本,而他更不会再为了多去一个城市作无谓的周转。

因为世界已经教会我们,思想与挑剔无关,见识与游历也未必全然成正比。

我见过从没有踏出家乡的智者贤人,更认识无数到处游玩仍然空洞肤浅的绣花枕头。

这个道理如同其他所有道理一样,被前人总结出来抛在我们的面前,却最终只有成长才能真正让人了解。

所幸,我们终于还是会了解。

这免去了我们太多不必要的、甚至近乎可笑的扭捏与徒劳。

读硕士之前,关于未来的打算,我和林君曾有一番看似“理性而成熟”的电话交流。

“毕业后我大概想读博。想的还是比较清楚的。”我说。

“我想还是当编辑吧,去个学术性比较强的刊物。这应该是最适合我的。”他说。

结果我们双双在毕业时被自己的举动打脸。

同年硕士毕业后,我考了个稳定的事业单位,他去了一家大型的快递公司。

虽然本科后再未见面,可我们始终保持着差不多一年两次的交流。频率不高,但每次通话时间却很久,也很少冷场——我想这就是真正彼此投机的朋友吧。

2013年,我在浙大西溪校区念古典文学硕士,又看着学弟学妹们走到了毕业季。

转眼才发现,我们本科毕业已经两年了。一片非议声里,浙大也要换新的校长了。

我还身在浙大,却觉得一切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西区草坪上的阳光,堕落街上的繁华,东区车库的人流如潮,篮球场深夜投篮寂寞的身影。

突然很想念在别处的所有人——你们都还好吗?是找到了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触碰所有可能的方向呢?

然后我给林君打了一通电话,我们谈起即将上任的新校长,结果一路谈到重庆火锅(新校长是从重庆大学调来的),又说起大学时一起半夜跑出去吃火锅,结果聊了通宵的往事。

挂电话的时候,突然矫情地觉得很想哭。

我跟他说,林君,我真的很想拉住岁月,可是它一直在向前。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想我应该庆幸,还有林君以及其他几位知己可以一诉衷肠。对我来说,你们便意味着永久,意味着不朽。

——我们永远存在在彼此最年轻的回忆里,在十八岁的盛夏朝气蓬勃,在毕业那年的初夏恋恋不舍。

如前所述,硕士毕业后,我去了事业单位,他去了快递公司。

毕业时通电话,扭捏着说出彼此最后的去向,然后笑话着对方,直到笑出眼泪。

而后转移话题,仿佛一切失落都未曾发生。

是的,我不会后悔自己选择不继续读博;他也不会后悔没有去当编辑。

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现在的选择根本称不上更好。

我们已经渐渐成熟,可是我们尚未明白,吐槽之后究竟该怎样昂首面对生活。

林君会去送快递只是暂时的,类似银行职工入职后都要站一段时间柜台;之后似乎会做策划方面的工作。而之所以选择这家大型快递公司,是因为相对来讲,可以赚较多的钱。

我不太想深入讲这些,因为事实证明这件事会让别人对我们产生怜悯。没错,这是真的——一个中文系、高学历、有才气并且有棱角的年轻人,真的非常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

事实上……即便把“高学历”之后的事全部去掉,结论依然不变。

我对林君说,你看我们过去多好啊,多单纯啊。

我花了不少精力跨考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彼时,很多人都跳出来说,法律比中文好就业啊,你这是在想什么啊,拜托现实一点吧。我那时就在想,我们是如何就突然明白了这些呢?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中文系的人毕业了会一不小心就失业;经济系的人或许能在炒股时赚大钱;计算机学院以后会生产许多繁忙却高薪的IT从业者;建筑系会冒出一些有腔调的高富帅……

如果我在一次活动中同时邂逅以上各大学院的男生,我一定会非常肤浅地把目光投向最帅的那一个。

可是我们终究会不知不觉意识到这些,或许这就是现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发觉自己已经知晓这些之后,你就无法选择无视;于是你必须将之纳入考虑,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这多少会让人感到无力,甚至悲伤。

如今林君赋闲在家,没事儿就出去拍拍文艺的小照片,写点高冷的文字。

今天他说他想投稿,让我介绍点杂志报纸。其实我也没什么资源和经验,我一向属于埋头傻写的类型。

于是我跟他说,要不要写书啊?我可以推荐编辑给你。

结果他说,行了吧,你别告诉我你发自内心真的只想写这些。

这让我很受伤。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语。

是的,当初我们标榜文艺的时候,有很多幼稚的空壳,可是我们真的虔诚地信仰着文学。

可是,纯文学?正统文学?如果只能用这种标准评判,我真的不敢说自己现在在走的,是不是最正确的道路。

硕士毕业,我距离想要的生活依然有点遥远。

我有一份很稳定却也无味的编制内的工作,一直以来最大的支撑,就是努力不要停止创作。

入职后不久,有一次和同样刚上班的同事吃饭,他们叽叽喳喳说着巴结领导之类的未来“事业规划”,我突然觉得难受到吃不下饭,没有参与话题,并忍不住微微皱起眉头。

一个比较咋呼的女生对我说:“你不喜欢听呀?唉,也没办法,这就是咱们的事业啊。”

我心里突然泛起无限委屈,一下子脱口而出:“这不是我的事业,只是一份工作。”

她笑起来:“那你的事业是什么?”

“当一个作家。”我说。其实我觉得自己这种强调非常可笑,刚说完就感到自己仿佛成为了讽刺小说里滑稽的主角。

在此之前,我没有打算把写书的事情告诉同事;在此之后,我也没有刻意在同事中展示我的书作。只是那时突然有委屈与不忿涌上心头,甚至交织着自我的幻灭——于是我一定要证明点什么,让自己确定自己不是太过糟糕。

她笑起来:“你好牛啊,找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还怀抱着如此高尚的事业追求。”

我没有讲自己已经出了几本书,以及已经加入作协的事情。因为我觉得就算我讲了,她说不定也不会相信。如同知道这件事的许多人一样。

而这时我也已经冷静下来,毫无继续解释的想法,并后悔于自己的失言,久久没再出声。

说心中毫无愤怒是假的,但更多的,是无奈和无助,近乎想哭。

那天回家,久久看着镜中的自己。我脑袋里只有一句话,不断加粗,不断震动:为什么要屈服啊?为什么要屈服啊?我究竟为什么要屈服啊?!!

我时常感到惧怕,自己会不会就将这样迷茫慌张地过着乏味的生活,一直到老呢?

林君在硕士毕业七个月后裸辞,他告诉我说,曾经想要努力多赚点钱,像个最传统最标准的成功男人努力;最后发现,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能力,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们要去哪儿,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们一样。

有梦想,从来不愿意放弃;在生活,平凡得像一粒尘埃。

我时常在夜里失眠,除了雨夜。

雨夜我的睡眠很好——大雨似乎可以浇灭很多疲惫。又或许,我的生活在自己看来其实近乎一个火坑,只有大雨才能暂时让它降温。

可是,我想我必须勇敢地跳入生活。

即便它是个火坑,也要小心翼翼而又固执地,怀抱着梦,跳进去。

半年前,我把这篇文章的前三部分发给了林君,我说:“这次写的是自己很想说的。和你有关,做个纪念吧。”

我本以为这篇文章也就这样了;可是就在昨天,林君和我视频了一次。

他在那边弹起吉他,唱了一支超级难听却让我泪流满面的歌。

他说:“喂,别那么悲伤,别那么讨厌现在的生活。”

他在有些卡的视频里伸出胳膊来,把一张平整的纸放在屏幕面前。

我知道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那是刚才他唱的那首歌的歌词,是我在2007年写下的。那年我们刚刚十八岁,刚上浙大,对未来一无所知,却又天真到近乎意气风发。

秋梧滴落台阶上,夏萤皎皎映小窗

秘密藏在日记里,你的温暖就在我肩旁

想要这样牵着手,第一章、第二章、第九章,直到最终章

一起走入小小的生活,带着高高的梦想

心扉浅,梦歌长

渺小如沙粒,也能映月光

林君不再说话,改在键盘上打字。或许因为他觉得下面的话有些过于动情,说不出口。

“还记得吧?过去一直没谱曲,因为不会……这次收拾房间时候发现了一袋杂物,有摄影课上你给我抓拍的照片,本科住宿费的收据,和Y(他初恋)一起看电影的票根。还有这张歌词。”

我当然还记得。

那一年他说他想组个乐队,让我给他写歌词。

我哪里写过歌词,却又不想表现出自己不会,只有随便凑了几句顺畅的话递给他。

他说:“挺好的,可惜我不会谱曲。”

我说:“那你让我写歌词是逗我玩儿呢?”

他嘿嘿嘿笑着:“放起来,以后乐队组成了就用上了。”

那支乐队,最后也没有组起来。

好在,我们那时很年轻,还有很多别的梦。

听着林君唱的那首难听到哭的歌,我突然很想拥抱他。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让自己丢掉他的联系方式。因为我希望看到,我们都一样,还在很努力、很努力地穿过生活中的那些不圆满,努力走去更好的未来。

装逼的人依旧很多,据说很多导演现在都要去豆瓣看影评,才能明白自己电影的内涵。

而我却开始渐渐明白,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年纪小时不懂事,写文章总喜欢搬用生僻的构思和华艳的表达。后来却越发觉得这样做出的东西实在是无味,通通没有切肤之触。

这大概就如听到“你是长街,我是千堆雪”的触动,始终比不上《好久不见》里面低低的那一句“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一样。

可亲可疏,忽近愈远。来去自如,方濯天然。

我想,这不只是我应该懂得的做文章的道理,也是我应该明白的,生命的从容。

我不否认我对现在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而际遇总是公平的,予你憧憬的能力便安排了崎岖的前路,予你完美时刻同时埋下日后想念的忧伤。

所幸——予你失去又会予你更好的开始,予你疼痛又会予你承担的力量。

我想我们已经渐渐明白,想要和平凡告别,并不一定要刻意变得特别。

我希望,并且愿意相信,我们会一直这样勇敢地走下去。

怀抱信仰,保持骄傲;接受平凡,努力生活。

就像我十八岁时,写在纸上的那样——

渺小如沙粒,也能映月光。

“我知道,我再也不会遇见像你一样的人了。但我会努力找到另一份同样美好的爱,并且更加珍惜。”

2.乖女孩的私奔情结

十八岁时,她陪大学室友听了一场讲座。

“我想知道你们所做过的最勇敢的事。”讲座的最后,那位主讲的创业家把目光抛向全场。

她突然感觉紧张极了,生怕那目光会定格在自己身上,然后被迫在众目睽睽中回答这个问题。

而她心里的答案是——私奔。

六年级十二岁那年,她每周要去上三次芭蕾舞班。

就在这一年,她曾经和舞蹈班隔壁钢琴班上的男生私奔。

那个男生念初三,初中毕业后就要跟着家人去美国上学。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认识一年零两个礼拜了。

钢琴班同舞蹈班重叠的日子里,他会陪她一起走去车站,她很喜欢听他讲中学里的那些趣闻。

同类推荐
  • 世界杰出成功人士信奉的21条人生信念

    世界杰出成功人士信奉的21条人生信念

    成功的方法不能复制,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环境和机遇;但卓越的信念和人生经验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相信本书能带给你很多的惊喜和长久的收获。
  •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后人对曾、胡两人点评颇多,批判有之,褒扬有之。但作为相对的成功者,曾国藩从一介书生到位及人臣,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明暂保身、得以善终,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力与做人处世的艺术可窥一斑:而胡雪岩俨然是中国版的洛克菲勒,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跃身成为闻名于世的红顶商人。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根本。善于随机应变。
  •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人生并非苦旅,不要总是把境况看得那么糟糕。调整情绪,放飞心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一天,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连疾病都会远远地躲着你。 当然,人都会有疲倦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清理自己的情绪,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要面带微笑地对所有人说:“不用担心”。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新的挑战,男人们也很少有喘息的机会,他们需要“另一半”的温柔、关心、体贴和宽容。 以上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 成功的法宝

    成功的法宝

    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梦想做什么。梦想会使人们爆发出全部的力量!尽力而为,超越自我,这就是追求成功所带来的力量!本书介绍了成功需要的各种法宝,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帮助!今天的时代是个竞争的时代,社交便成了我们竞争过程中绝对重要的环节。试想如果你能凭自身的社交才能,广交朋友,广结关系,征服了你的周围左右,那你就等于征服了你置身的世界,你就真的成为人中之龙、乌中之凤了。
热门推荐
  • 我的妖女

    我的妖女

    又名:我的皇后黑化了 前世,云熙自认身为皇后,一心为国为民,未曾有负天下人,换来的却是万人唾骂的妖后的名声,还连累家人惨死,自己也不得善终。这一世,云熙再不想当什么好人,只想日子过得痛快恣意,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绝不再让人欺到头上:“妖女?呵,别拦我!我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妖女!”
  • 你的习惯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你的习惯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道路上奔跑,而习惯就是背囊,如果没有好的习惯,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将负重难行,更不会领略到沿途的美好风景。在本书当中,我们以瑞士钟表匠的精神精密地解构了战胜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修炼气场等培养习惯方面的“小零件”,给你提供了一份完整的“习惯说明书”,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前进方向不同,但是从我们在这本书当中相遇的这一刻开始,愿我们都能由此开始发现人生的美好。
  • 妖精影后之蜜恋国民女神

    妖精影后之蜜恋国民女神

    遭人陷害,她害得父母被赶出家门,和家人决裂,只为了一个她深爱的男人。可是那个男人却在她们的订婚宴当日,宣布成了她堂妹的未婚夫。他和她堂妹一起把她踩入泥里。她愤怒,她反叛,她吸烟喝酒、飙车、堕落……在她身处泥泞的时候,是他把她从泥里拉了回来。他说:“今天起我就是你的监护人,以后你不许吸烟,不许喝酒,不许飙车,不许堕落……你的人生由我接管,你的人也由我接管。”在她被她堂妹的人绑架濒临死亡的时候,是他只身一人过来救她。他说:“我要你,哪怕是死神也无法从我身边将你夺去。”重生归来,她要用更好的自己去遇见最好的你。且看白颜夕如何虐渣,走上人生的巅峰吧!本文1v1。男主腹黑,机智近妖。 给自己新文打个广告,新文,傅少是个女孩子,谢谢支持。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主要讲述了,审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是:如何看取女性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化背景中的自身演变发展轨迹,进而把握在此整体文化框架下女性文化观念、女性文学形态的生成、承续与嬗变,由此总结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应有的历史经验。全书共六章即文化语境转换与女性话语的嬗变;多维女性人生与女性形象的时段印痕;文本嬗变:三种典型文本昭示女性意识的递进:“现代期”女性文本的意义与局限:新时期女性文本的变革与超越;整合审视: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思考。从女性文学层级性演化视角切入,《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探讨女性意识由模糊到清醒自觉乃至成熟的嬗变过程,从女性话语立场的演化、女性文学传统的承续与变异、女性文本的不同特质、女性形象的多样创造等多个维度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承续与嬗变进行整合审视,这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观照视角,更重要的是就此可以总结中国女性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内在历史经验,为未来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 天才皇妃狠嚣张

    天才皇妃狠嚣张

    “既然老天爷给了我再活过的机会,我就一定会让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加倍偿还回来的!”一朝穿越竟成了慕容家的四小姐,惩渣男斗小三她足智多谋,罚庶妹治继母他游刃有余。但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她,却始终敌不过他的围追堵截“喂,慕容家的四小姐你就从了我嘛,反正你已经是我的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代韶华

    双代韶华

    她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少女,白手起家成就闻名世界的跨国公司,淡漠冷情。她是五行大陆炎国“赫赫有名”的丞相府千金大小姐,废材花瓶,纨绔不羁,却谜点重重。命运的一夜,她成为她,看今朝,两不相干的两人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书双女主,无男主,虐点轻,甜美轻松,不喜勿入!
  • 明伦汇编人事典寿夭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寿夭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 (龙人日志系列#2)

    爱 (龙人日志系列#2)

    凯特琳和迦勒一起踏上了探索旅程,寻找一个东西,一个可以阻止龙人与人类之间即将打响的战争:失落之剑。一个只存在于龙人传说的东西,甚至连它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都有很大的质疑如果要有任何找到它的希望,他们必须首先追溯凯特琳的祖先。难道她真的是那个人吗?他们的搜索首先是开始寻找凯特琳的父亲。他是谁?他为什么要抛弃她?随着探索的进行,他们被她的真实身份惊呆了但他们不是唯一寻找传说中的失落之剑的人。Blacktide族群也想要得到它,他们紧紧地追寻着凯特琳和迦勒的踪迹。更糟的是,凯特琳的小兄弟,山姆,沉迷于继续寻找他的父亲。但山姆很快发现,自己不清不楚地,卷入了龙人的战争中。他会将危及他们的探索吗?凯特琳和迦勒的旅程把他们带入历史城市的混乱风暴中,从哈得逊河谷,到塞勒姆,再到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波士顿中心——那个女巫们曾经被绞死的波士顿公园。为什么这些位置对龙人种族如此重要?他们对凯特琳的祖先要做什么,她又会和谁在一起呢?但他们可能不能完成任务。凯特琳和迦勒对彼此的爱已经绽放。而他们之间禁忌的爱恋可能会摧毁他们开始着手实现的一切……图书#3 -#11 龙人日志现已有售! “被爱是龙人日志系列的第二本书中,和第一本书一样精彩,转变,充满了动作、爱情、冒险和悬念。这本书让这个系列变得十分精彩,你会想要从摩根莱利这里了解更多。如果你喜爱第一本书,那就开始读这一本吧,你一定会继续爱上它。这本书可以被理解为续集,但莱斯的写作方式,让你不需要知道第一本书,就可以阅读这个精彩的续篇。” --Dragonmenbooksite COM “龙人日志系列的故事情节出彩,尤其是《被爱》这本书,读到深夜你都舍不得放手。结局是个悬念,正是因为如此出色,所以你会想立刻购买下一本书,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本书是该系列里一个巨大飞跃,可以获得一个绝对的好评。” --The Dallas Examiner “在《被爱》这本书里,摩根莱利再次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故事作者……扣人心弦且有趣,我发现自己读这本书时,比第一本更享受,我非常期待下一本续篇。” ——浪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