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2100000014

第14章

三若廢下。示直從心體惟一法身。若廢二性之能者。能之一字指於二性。以此二性能現二事。今廢能現即是廢於染淨一性。若云但廢二事者。文須應廢二性之所。或曰且置於二性能現之義。故云廢一性之能。其實二性不廢。今曰二性若不廢者。何云心體非染淨非淨。又染淨二性正是性用。若不廢者何云以論心體。又上文若不廢者。下文何云依此平等法身有染淨性。問。性可廢耶。答。克從法體。性不可廢。染淨可廢。性可廢者由染淨故。故云廢二性之能染淨。不可廢者功由性故。故云佛有性惡。生有性善。若得此旨諸文了然。文云圓融平等不可名目者。然作此說名目已彰。此乃如來究極之處。而南嶽.智者修證之本。然於此性豈得以染淨諸法決不可亡乎。亦豈得謂染淨諸法而決可亡乎。由其可亡者情也。染淨諸法即情矣。其不可亡者性也。染淨諸法復可即性矣。所謂染淨諸法即情者。由情可思議矣。若其不得而思。豈得謂之染淨耶。而諸文指百界千如為不可思議者。由百界千如即此故。故得名為不可思議矣。或曰不可思議者以偏言之。但非三教之可思議。豈復非圓。以因言之。但非等覺之可思議。豈復非佛。今謂不然。所以名圓名佛者。由於此性不得而思議故。故不思議之言佛亦不能思議爾。故淨名疏云。諸佛菩薩亦不思議。下地及一切眾生因緣三道。此即絕待不思議也。問。前何故云不可思議者惟佛能知。答。佛能知者。由知此法是不可思議故。問。能知麤耶。答。能即是所。知乃非知。何麤之有。宜以旨了。問。向云由百界千如。即此故故得名不可思議者。豈非意欲顯不思議體體是一性。由此性體圓融無礙。遂使諸法即是此性。以即是此性故所以諸法法法圓融名不思議。作此建意還有何據。答。淨名玄文彼云。問何等是不思議。答曰不思議法性猶如虗空。無念無思湛然常寂。入一切諸法悉通達顯現。即是不思議也。入之一字是今建義。明者詳之。復了此入全體是入。非謂入他方為的當。據此一性既不可思議。何故復名為一為性為平等為法身耶。由為眾生作此建名。此名非實。故云凡有言說悉屬於權。但為眾生附世假立。以世間無異相故稱之為一。今亦復然。乃無性相一異之異相故。以世間色心心為諸法之實。故名為心。今亦復然。乃是一切緣生諸心諸法之實。故以世間能為物所依止。故名為平等名為法身。今復然能為百界千如所依止故。祇由附世假立是故名目生焉。篤論性體心原。其實不可擬議。若了此名即性。性體既實而真。翻見世間名所召實。實却成虗。召性之名假却有實。故曰真諦有名有實。世諦有名無實。然此有無亦為眾生作此說爾。文云。依此平等法身有染淨性等者。即法身一性為染淨二性。以此二性故有凡聖法身之異。

三是故下辨意。

四科簡凡有三重。初問。二答。習成為妄性。不改為真性。然性之為義。或不動。或不改。或實性。或性分。或習成。若以事理而區分者。實性。中性也。不改不動。空性也。性分。俗性也。又不別不對。故其四名皆通三諦。雖有通別。然此四名莫不皆屬理性者也。惟習成屬事。由習成。從緣生。當體性分。約緣生所依。若性分之性亦從當體。故與習成。同皆屬事。又習已成亦云不改。亦云實性。故此諸名通皆屬事。今文且約天然不改故為理性。今以此義評昔具性而非具相之說。可問彼云。具染性者。既即是理性。理是染耶。夫言染者即垢穢之名。理豈垢穢。若云是垢穢性者。今問性之一字性是垢穢耶。猶恐未能曉此問意。今復以四大之性而問之。夫事性者如火熱水濕風動地堅。各各性分相同故。理性者非差別故。今問性具水火。彼必謂之但具水火之性也。今復問之。為具水火性分之性。理性之性耶。若云具性分之性者。是則談具非具理性矣。若云具理性之性者。且夫所謂火者必熱水者必濕。理性非熱非濕如何得謂火性水性。未審水火之名為從理性而得。為從事體而彰。若云從事則具事矣。不應云具事之性也。若云從理。理非熱濕何得二名。名必因實。理非熱濕豈得謂之火水者耶。此旨幽隱。自昔窂窮無同彼宗。且以其性而為所具。或曰理性之道不可思議。豈應如此以情卜度。今日每見學者為令窮究三一名體圓具性相義不可通。即便說云不可思議。然此推託自昔有之。如涅槃玄敘他人解芥納須彌云。不知入與不入既是不可思議。那可定判入與不入。章安破云。此亦不可。佛果上地皆是不可思議。盡應不可解。餘者盡言可解。至此一義獨言不知耶。今亦例云。遭人問云如何性具而不具相。即便辨云性具頓常相是變造。且性頓常者亦是不可思議何可辨之。及遭今問理性如何謂熱謂濕。此乃且是不可思議。如何至此云不可辯。若一向以不思議故故不可辯。如何乃云性不具相。如何復難彼云相是變造。性中如何得有此相。彼人通云。既是不可思議之相如何以情卜度。即便笑從。義窮理失乃以不可思議推之。及遭今問性何濕熱。還以不可思議推之。豈非亦是義窮理失。故此推託余患學者談具不明。隨心信乎不覺觀縷。其談三一圓融者亦復如是。遭今問云既然是三如何即一。既然是一如何即三。即便答云不可思議。然若還直作此會不可思議者。心境不明趣但仰信。今曰不可思議者直須的的明白絲毫不迷徹究根源。方可粗云不可思議。二故云下引證。三佛性下例釋。經以佛性而非造作。今例染性亦非習成。且從迷覺以分。其實染性是佛。或直以事造三千謂之常住不可破壞者。且夫變造之名如何謂常。荊溪豈不謂常應不變無常非性耶。或曰不可執名。然若不正名。荊溪何不以理為造以事為常。故知事常必由即性。或直以事為無常者。事既即常事豈非常。世間相常如何消解。若相不常必應改云世間性常。

第二重二。初問。二答。然此文云佛性之中有眾生者。是明法性能具諸法。眾生身中有佛性者。此明佛性之體乃為眾生事相所隱。佛性理也。眾生事也。斯乃理具於事。事具於理。若泛而論之應有六句。一者理具事。二者事具理。此二如當文。三理具理。文云真體具足染淨二性。四事具事。文云十方世界內纖塵而不迮。三世時劫入促念而能融。五理具理事。如不空藏具染淨二性辨染淨二事。六事具事理。以理具事理顯之。何者。且事具事者功由理具事故。今理既能具事理。故事亦具事理。如下文云。若真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得盡。即世諦中一一事相且攝世諦中一切事相皆盡。然此六義克從法體。惟理具事就法辯義有六不同。何者。且理復具理者。由理因事別故有染淨二性。所以理復具理。且事復具事者。由事即理故此之事復能具事。須約功歸就法二義。事為能具者功歸在理。由就事即理故事能具。若從功歸理為能具。若從就法事為能具。理為所具例此說之。若從功歸事為所具。若從就法理為所具。答文為三。初正答。即理具事事具理二句也。文云法性能生諸法。并云體為相隱者。須當分別。良以具之為言。或指存有為具。或指頓足為具。且存有為具乃同圓中離義。頓足為具乃同圓中即義。今文通二。若以佛性具眾生。但云此明法性能生諸法義。乃同存有曰具。由法性生諸法故。諸法是法性所有。眾生具佛性但云體為相隱。由諸法能隱於法性。既隱法性。故諸法中而有佛性皆從離義。若從即義者。以法性即諸法故。故法性當處頓足諸法。以諸法即法性故。故眾生當處頓具佛性。問。所云頓足之具。是約即者即義必應同具義耶。答。或因即而具。或因具而即。或即即是具。或具即是即。有此不同者。不出體之與義。從體乃即即是具。具即是即。平等妙性能即能具。此之即具不出一性。豈有體殊。但由此性當處便是諸法故名為即。當處頓足諸法故名為具。因即是故頓足。因頓足故即是。故可云若不談具即義不成。亦可云若不談即具義不成。此二名之別者乃由義殊。二如說下引喻。然此喻文可證今義。今立義者惟理具事。由理具事故故事具理。祇可色從空起色乃具空。終不可云空由色起空乃具色。如水成波。終不可云如波成水。問。空無別空即色是空。水無別水即波為水。豈不得云空由色起水因波成耶。答。此旨亦難今當精究。若據天然妙性不得而思議者。亦不論諸法法性二名。如不說空之與色水之與波也。因眾生不了迷此妙性而見諸法。則曰法性生於諸法。如空為色如水為波。此之諸法既從法性而生。故於諸法而有法性。如色有空如波有水。此約諸法對法性說。故云生云有也。若約法性望諸法說。故法性即諸法如。即諸水空而為色波。諸法即法性如。即色波而成空水。雖有此二。莫不先由法性為諸法空水為色波。故方可云諸法是法性色波是空水。終不可云先由諸法是法性色波是空水。然後法性是諸法空水是色波。此則正從迷悟相對立教以說。若以天然妙性之體體本不二而收法性諸法者。則法性與諸法無前無後不即不離。如空色水波不可前後亦不異同。但以上義會之。自見諸說有歸。三以是下結。

第三重二。初問。此問因向云眾生身中有佛性而起。真如之體雖一。迷悟得名必殊。且上文以諸佛之悟召此真如亦名性淨涅槃。今何不以眾生之迷召此真如名為性染生死。如何却召為佛性耶。答二。初正答。以本具染性故能生生死。而此染性即是淨性。故復能具於淨性涅槃。既然復具淨性。必有出障之能。今取眾生由染性故。已曾建立生死染法。故不復云有於性染生死。是以但指有於性淨涅槃。意令眾生修出障淨德。故云而有佛性也。文云在纏之實者。實即真如。亦可作其實之實釋之。二若據下辯二。初通立二性。在生在佛二性無[虛*予]。二但名下。偏名佛性二。初示二。初恐濫事染。二又復下。為起淨行。經論語性偏名為淨為佛者。意為起於淨行故也。文為二。初興廢熱惱過也。清凉德也。今論二性特言二事者。意顯事從性成。去過就德必在於淨。二若孤下欣厭。文云愚惑者性本無名具足眾名。雖具眾名名無實體。體全是性。性既圓妙豈定染淨并非染淨。豁然無奇。能了此者依稀識性。不能了此乃聞性染便謂實染遂不羨之。聞有性淨而謂實淨便乃欣之。此畏此欣非惑非愚其謂何耶。問。聞染為惑故不可以染名。若聞淨為愚則何復以淨目。答。名是方便。遂有入實之功。愚是初心。乃有見性之幕。故偏言淨性而誘進之。因幕而求求必從師。師必授以性非但淨。性且具染即染是淨。見非染淨方為究極。

三是故下結。諸經論中於佛於生談本性者皆云佛性淨性。然於師祖教門隨順悉檀舉不同名者乃非其一。一者以性對修約無示有。諸佛無修惡有性惡。眾生無修善有性善。如觀音玄文也。二以性對修約有示有。諸佛有淨。眾生有染。如今立難之文也。三以修對性。修則存沒性則常住。修則偏一性則雙存。修偏一者。約一人終始方具染淨二事。性雙存者。如今文云。莫問在障出障得稱為性淨涅槃。並合名性染生死。四以修對性。據法界全體修亦染淨性亦染淨。如下文云。若總據一切凡聖以論出障在障之義。即真如法身於一時中並具在鄣出障二用。修既全具性故可知。五以修對性欲令愚者欣習故。修存染淨性則惟淨。如今結文。六以修對性欲令行者了修即性。見性全具方極圓行。故性談染淨。如荊溪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點迷則三道流轉也)。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點事則修德三因也)。七以修對性克從法體。修則有染有淨。性則非染非淨。如云癈二性之能惟論心體即非染淨。

同类推荐
  • Edingburgh Picturesque Notes

    Edingburgh Picturesque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昌纪事

    武昌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苕溪渔隐丛话

    苕溪渔隐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还丹复命篇

    还丹复命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都市之造化传奇

    都市之造化传奇

    当穿越降临到云逸身上的时候,他是懵逼的。不过慢慢的他会发现这是一个让他留下传奇的世界。他能兑换一切物品,能召唤神仙人物,更能在都市里横扫一切。这一切,只因为造化传奇......
  • 替嫁王妃哪里逃

    替嫁王妃哪里逃

    在现代金悦儿只知道代驾,一朝身穿自己成了代嫁感觉自己被泼了一身狗血揉着快散架的腰,迈着颤抖的罗圈腿,金悦儿想骂娘谁他喵的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感觉被玩坏,累觉不爱还有那王妃,一定是看过还珠格格学会了容嬷嬷针扎紫薇她扎过还会用盐水给你消毒,典型的在伤口上撒盐啊小命要玩完不逃,留在这里等死么赶紧逃啊,瞅准机会终于逃生去了白天一个王妃,晚上一个王妃,对于颜苍溟来说不是个事儿只要两个老实本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替嫁的那个逃了,这是为何?难不成是本王不行?算了,被栓了线的女人放她出去放放风等本王收拾了那些鬼魅魍魉,再拽回手中的线身上被扔了一块石头,看着和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子,颜苍溟第一次蹲下来与人平视:“小子,我是你老子!”“敢占小爷的便宜,小爷还是你祖宗呢!”小孩儿怒目而视。任何人敢用说这样的话,早被颜苍溟一巴掌拍死。颜苍溟努力调整了一下情绪:“小祖宗,我真是你爹!”小孩子转身对巷子里大声叫道:“娘,那老混蛋找来了,你快逃命去吧!”颜苍溟放开孩子就往巷子里跑去,结果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奶奶的,老子行军打仗从来没败过,今日居然败在自己儿子手上。不错,果然是本王的儿子,还懂得声东击西!
  • 都市之重活十万年

    都市之重活十万年

    修仙路十万年,他从没向人低下过头!重生回到高中时代,这一世,他更要活得桀骜不驯,无法无天!
  • 血海霄天

    血海霄天

    仙路漫漫,凡人凌霄志。血道杀途,魔心从未悔。主角为修仙不择手段,阴险狡诈,冷漠残忍,无女主,黑暗流的修仙文。
  • 杏花如梦作梅花1·杏之卷

    杏花如梦作梅花1·杏之卷

    国民游戏《仙剑奇侠传》世界观架构师王世颖全新力作!全景呈现明末清初风流名士间的浩大恩怨,纠缠爱恨,全文荡气回肠,被誉为《梦回大清》《步步惊心》后最好看的古言小说!他,不悔相思,宁负天下;他,隐忍弃权,生死可相随……明末清初,满族皇室少年褚仁因马车坠毁,被游学的大儒傅山父子所救。机缘巧合之下,褚仁化名傅仁,以傅山子侄身份跟随两人生活多年……被贵为王爷的生父齐克新寻回后不久,历史上有名的“朱衣道人案”爆发了,傅山被牵连入狱。为傅山向齐克新求情的褚仁并不知道,因为功高震主,齐克新被新皇所忌惮,一场阴谋悄然来袭……
  • 此生需得风解意

    此生需得风解意

    乔子雪在洛家姐妹两个离开她之后,无时不在想着如果她的人生可以退却一步的话,她宁愿没有认识洛家姐妹俩,这样她们就不会因为她而受到伤害;如果还能再退却一步的话,他的爸爸就不会离开她,至少妈妈离开后,她还能有个依靠,不至于成为一名乞丐流浪街头,住在风雨里;如果还能退却一步的话,爸爸没有染上恶习,妈妈就不会离家出走,扔下她和爸爸,那么一家人就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这些都已经回不去了,在所有的悲伤中,她忘记世界上还有风,能吹散一切伤痛,选择有恩报恩,有冤报冤的人生……
  • 总裁爹地宠上天

    总裁爹地宠上天

    她为了逃生闯入他的房间,谁料却误成了他心头的肉。四年后携宝归来,渣男贱女通通滚开,至于那个跟自己的宝贝长得一模一样的总裁?抱歉,儿子是我一个人的,想抢走试试看?某总裁微微勾唇,倾身上前:“儿子是我们的,你,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鹞子

    铁鹞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天下归一,四海承平,王朝奠基,方兴未艾。这是最绝望的时代,群雄皆灭,英豪束手,黄钟弃毁,瓦釜雷鸣。这是名臣宿将意气风发的当空旭日:立身朝堂者,面折庭争直言抗辩,一身傲骨铮铮作响。才兼文武者,出将入相开疆辟土,满腔壮志蓬勃不熄。这是寒门贵子踌躇难行的漫漫长夜:世家膏粱,征辟察举直送青云,易得终南捷径;草野俊杰,沉沦下吏埋首案牍,徒留两鬓白发。酒徒狂歌末路,名士吟啸五湖,商旅浮舟海上,此时盛世风流,俊采星驰。豪强田连阡陌,四夷蛰伏生息,遗民怀刃侧目。此刻风雨欲来,江湖潜沸。谁也没有在意,一名边郡庶子,正引吭高歌:“男儿须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展翅欲飞!
  • 翡翠神书

    翡翠神书

    饱受失恋折磨的凡女周紫菱,在生死一线之际巧与即将崩溃的神器翡翠城结成契约,在守护者青龙的帮助下,努力修炼,修复神器保住小命,同时与酷帅强大第一门派长老边谈恋爱边对付暗魔保护世界和平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神奇有趣、曲折浪漫的故事。
  • 黑刀白剑录

    黑刀白剑录

    罗狼醒来,发现自己已不是那个自己,可江湖仍还是那个江湖。罗狼拿起了刀,斩断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