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300000006

第6章 病中策 (1)

可是新的一年更为艰辛。

按照日本人一向不占大便宜吃大亏,不占小便宜吃小亏的为人宗旨,日本政府和关东军认为他们在黄郛手中吃了大亏。

这个人不是国民党却胜似国民党,说的话,做的事,全是代表南京政府,绝不是那种能够任意操纵的木偶。同时其人手段高明,在具体策略上都能做到有进有退,但又有自己的必守准则,使你无缝可钻。

世上什么药都有,就是找不到后悔药吃。停战协定签也签了,只是再也不能让这个黄郛在前面挡着路,否则如何捞本?

此时29军也想在华北立足,一个地方,一个中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矛盾,前者甚至还有借日本人之力来排挤中央势力,赶走黄郛的意图和举动。

内外夹攻之下,黄郛身体每况愈下,在心力和体力上都到了再也无法支撑的地步,而局面却仍然在一天天继续恶化下去。

在又勉强支撑一年后,他向政府请了病假,回到阔别已久的莫干山,从此再未北返。

在莫干山,物是,人却已非。

翠绿依旧,炊烟依旧,山房依旧,可是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完全静下心来,很多个夜晚,常常会被北方燃起的烽火所惊醒。

自黄郛南下后,留守华北的何应钦被日本人逼得几乎一步一退。

先是遭遇“河北事件”,被两个日本武官又讹又诈,造成了“国民政府政治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日子”,接着又被迫将中央军和国民党党部撤出华北,这些东西都被写在一张纸上,此即外传的“何梅协定”,其实只是一张便条,上面既无签字也没盖章,并不是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协议,但是它标志着华北的两年坚持已走向尾声。

当黄郛在莫干山听到这一消息传来时,犹如听到了一声晴天霹雳。他放弃静养,亲赴南京,向蒋介石当面提出建议,要求加快内部的抗战准备。

黄郛现在连远路都走不了,再也不可能去华北“尝甘苦”了,但政整会还存在。

黄郛建议赶紧解散,该用的用,该遣的遣,因为自己不在,已无法控制住这一充满着“日本通”和“皮条客”的临时机构,而我不用,敌必用,政整会很可能会走向反面。

政整会随即被撤销,黄郛的话也果然得到应验,殷汝耕、王克敏、殷同、李择一等后来都陆陆续续做了汉奸。

沈亦云越来越忧心。

她忧心的是自己的丈夫。

一天又一天,黄郛在日渐消瘦下去,连出门散步都做不到,有时胸部还会剧烈疼痛。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征兆。

她在书上查到,当时有两种不治之症,一为吸血虫病,一为癌症,得了这两种病,患者都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因而痛苦万分。

吸血虫病不太可能,悄悄地向医生求教,得知无端消瘦正是癌症的表象之一。

沈亦云又疑又惧,带黄郛出山一检查,果然,肝癌,晚期,医生判断只有数月的生命了。

对沈亦云来说,这是真正的晴天霹雳。

短暂相聚意味着的却是长久别离,人间事,没有比这更令人伤悲的了。

数月,对于聚首来说太短,对于分离来说却太过漫长。他们一道共过崎岖,共过忧患,共过寂寞,20年相知相守,一人去,另一人犹可独生否?

但是这一切,包括病情,她都不敢对黄郛据实相告,每天都是含笑入病房,一出来才愁肠百结。

黄郛不问,可是隐隐约约中已经猜到了病情之严重。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得病,经过华北两年的苦熬苦斗,曾经自言:此番煎熬,至少减寿五年!

他曾经希望以这五年的减寿,令大局稍安,可是大局却越来越显混沌,在中央军和国民党党部退出华北后,以前的种种努力眼看着已是前功尽弃。

黄郛一向对生死看得很开,只有这一件,他无论如何难以释怀。

当时的中国,手术台上的疑难杂症,一般都要请日本医生来操作。不需要他自己开口,日本大使馆几次主动上门推荐,说我们派最好的医生来帮你治。

黄郛摇摇头,拒之门外。华北正陷危机,他永远不能够原谅这个不可理喻的霸道之国。

有一天,一个人到医院里来看他。

看到这个人,黄郛忽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以致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没有人知道一贯稳重的他为什么会如此失态。只有守候在身边的那个聪明女子懂得丈夫的心思。

因为来访的是何应钦,此时又正值两广事变爆发。

看到何应钦来访,想到的是北方:他们一起共事,在华北整整抵御日本两年,可是华北最后仍然陷入危机,而且至今仍是隐患重重。

两广事变乍起,想到的又是南方:外患未止,内忧不断,仍然是四分五裂,仍然可能是一盘散沙,仍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种局面不知何时才有尽头。

难道我们曾经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要付诸东流了吗?

真是凄凉心境,堪向谁诉。

沈亦云走出门去,偷偷给蒋介石发了份电报,示意对方:你义兄心里还是放不下国事,你安慰安慰他吧。

曾经有一段时间,这对兄弟之间的感情又开始微妙起来。黄郛对部下和同事宽厚,对自己位高权重的义弟却从来都是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这在如今说一不二的“蒋委员长”听来,自然很是不爽,私下里也不止一次发过怨言。

直到华北再度出现危机,黄郛病入膏肓,蒋介石才更深刻地体会到那里的“火坑”有多么深,替他跳“火坑”的人又曾有多么艰难和不易。

这个人的好,有一天你总会知晓。

蒋介石后悔莫及,不仅将自己的私人医生派到上海给黄郛诊治,而且经常发电报来探问病情。

在接到沈亦云的电报后,他立即复电一封,让沈亦云转告黄郛:两广那边的事我已经快要摆平了,你不要担心,还是安心养病,赶快恢复健康要紧。

黄郛住院后不能看报,也看不到电文,但他对时局的发展却始终了然于心。

在听妻子读完蒋介石的复电后,黄郛口述回电,授之以计:对内部的事,要坚持“忍”字当先,用政治,不用武力解决纠纷。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哪怕生命早已在倒计时,这位腹有韬略的政治家所想到的,仍是国之安危。

在“七七事变”前后,蒋介石之所以登高一呼,就能汇集各路诸侯与倭决战,黄郛病中之策,实对其有莫大助益。

等蒋介石从广州归来,又专程去上海看望黄郛。这是兄弟间最后一次见面,也是一次诀别,因为蒋介石已确知黄郛患的是绝症。

时光不能够倒转,当年那个翩翩美少年,如今已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完全失去了模样。

蒋介石感触于心,他低头告诉义兄:抗战准备已经过半,再等个几年就可以全部就绪了。你个人所受的那些委屈,到时国家都将得到回报。

这也许只是对于病人的一种对症下药的安慰,然而黄郛听后极为振奋,一时精神大好。

蒋介石一走,他就对沈亦云说:要真是这样,我纵然死也值了!

黄郛于弥留之际,听到的最后一则好消息,是百灵庙大捷。

当天他就陷入了昏迷,醒来之后让人把沈亦云叫到身边,后者以为他要嘱咐什么家事,未料听到的却是断断续续的几个字:第一路……第二路……进……退……

黄郛早年从事军事,交卸军队从政后,便不再过问戎机,然而在这回光返照的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之上,纵马驰骋,杀敌御侮。

1936年12月6日,一代政治家撒手西去。

抗战胜利,蒋介石明令褒奖,称赞黄郛作为文臣,其功绩堪比战将(“樽俎折冲,功同疆场”)。

自从黄郛南下不归之后,华北局面一日危似一日,连何应钦都因顶不住压力,跑回了南京,但这时有人代之而出,撑住了眼看就要倒下的擎天之柱。

此人非同凡响,黄郛在华北苦撑两年之后,他又继续在那里独撑两年,然而同为政治家,两人从性格到作风又截然不同。

黄郛是一个很真的人,这个人却真真假假,哭哭笑笑,一生演过的戏连他自己都数不清,黄郛有既定的深远策略,这个人擅长的却是变幻不定的纵横之术。

他就是萧振瀛。

黄、萧不同,很大程度上还缘于角色定位不同。

黄郛为国之干臣,所思所虑均从国家大局出发,有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萧振瀛出自29军,他所要努力争取的,首先必须是“主公”宋哲元和29军这个团体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他当不成诸葛亮,最多只能做宋公明旁边那个拿纸扇的智多星吴用。

长城抗战,29军能够一举成名,与萧振瀛的宣传技巧是分不开的——说得好听叫宣传,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吹。

同类推荐
  •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本书从古希腊的光辉岁月、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史学等多方面来描写古希腊,突出了古希腊文明的高贵典雅。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请问男主,您穿越成南明最后一位太子,作何感想?是否感觉到了鸭力?”“没吧,毕竟本人可是开了所有明末文中最逆天的金手指。”
  • 帝国隐相

    帝国隐相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泰宁公方郗,世昭帝挚友,安逸闲散,悠然自得一世。虽不在庙堂之上,却能左右朝堂之事,世人称之“隐相”。
  • 唐时月

    唐时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热门推荐
  • 穿越時空de愛

    穿越時空de愛

    我一个21世纪的少女,居然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光穿越就算了,天啊,我的清白啊!QQ群:44981483MSN:jiaer-baobei@m.pgsk.com喜欢我文的,欢迎你来加我!http://m.pgsk.com/a/58025/我的新书!穿越文!拜金女之乌龙穿越计!才刚开始希望大家多去捧场!
  • 超级心理调控术

    超级心理调控术

    本书是一本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法则而阐述的关于暗示与自我暗示及其运用的实用指导读本,全书洋溢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真诚善良的精神和讲求实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科学态度。让读者唤起内心的精神力量,引导自己积极而乐观地生活。作为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众多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对各种疾病进行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作者认为,只要满怀信心和善于接受正确的指导、教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医生——真正做到“求医不如求己”。因为心理问题、疾病的复杂性和顽固性,许多人的“心病”还需自己解开心结,从而踏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 绝世凰妃妖孽邪帝

    绝世凰妃妖孽邪帝

    她,凰九月,本应该是龙啸特工最强特工,却与师姐同归于尽………她凰九月,炎武国的绝世废材与天之娇子的太王妃,当她成为她时,绝世废材变天才!什么?太子退婚?滚!是老娘退了你!什么?没有灵兽?看见我身边的神凤了吗?喂喂喂!九王爷别动手动脚的!哦?某男邪魅一笑:本王动腰,凰九月:……………
  • 我不是林黛玉

    我不是林黛玉

    那春花秋月似乎是一种虚无幻境,可还是有着不容忽视的美好;衔泥的燕子,不只穿梭在王谢堂前,还会步入寻常百姓家。我用我世俗的眼睛,我用我寻常的经历,依然可以在我的世界演绎我的坚强。我们的坚强,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像我们的人生,只属于我们自己一样。我不是林黛玉,可这不妨碍我喜欢林黛玉,我依然崇尚那种高雅淡然的生活态度,我依然喜欢那种葬花吟花的诗情画意。只是,飞花散去,尘烟未了。结了尘缘,就在尘缘中果断地美丽下去。
  • 荒野独狼

    荒野独狼

    一个出生在狼窝的孩子,代表着不幸,带来灾祸的人,在血腥残酷的江湖之中,他只为过下来……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第二版)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第二版)

    据研究发现,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所以说,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如果你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生活,就应该尝试一下改变,没什么难的。掌握健康的习惯就可以轻轻松松改变您的一生!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令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地面对每一天的太阳。每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你健康吗?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积蓄的。
  • 仙界房地产

    仙界房地产

    房地产界的老油条,进入仙界,化身开发商。用房地产的经济效应,影响整个仙界的发展!当然,一套房子要赚两遍钱,不然怎么能当好中介!
  • 穿越世界—雨中歌

    穿越世界—雨中歌

    超现代化都市的一位机械制造高手白小沐在实验中被内心黑暗的助手炸到了另一个世界,开启了一场玄幻之旅。什么?你说机械师是鸡肋?当技术遇到了魔法将会产出什么样的奇迹。能够制造神器的第一大师,还是所有元素全齐的万能者!救下的男孩竟然变成了魔族的魔君炎烈!!有没有搞错!我把你当弟弟你却想当我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故乡故事

    故乡故事

    从大足县城往东,坐1个小时的汽车,就到了回龙镇。回龙镇,镇域北面与铜梁县小林乡接壤,到铜梁县城约30公里。1989年我曾带我的学生去过,参观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烈士的纪念馆。耸立在纪念馆前的烈士纪念碑高15米,碑顶是烈士5米高的青铜像,碑名由朱总司令题写。西面紧邻保顶镇和智凤镇。宝顶镇的宝顶山是闻名世界的大足石刻主要所在地,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千手观音造像。我不知道智凤镇有什么,只知道它是大足石刻创始人赵智凤大师的故乡。南面与金山镇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