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5200000013

第13章 记忆的怀旧片段(3)

一名是船长史密斯。他尽自己所能部署了救生措施,他是面对死亡时刻的权威,大多数男人以他为榜样,镇定地迎接死亡。当救生艇驶离,史密斯船长将船旗卷起,揣入怀内,坚定不移地站在瞭望台上,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一名是制造“泰坦尼克”号的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布鲁斯·伊斯梅。他贪生怕死。当水手们放下最后一只救生艇,他抢先跳了上去,赖在艇上。他在难以洗刷的羞耻中度过余生……也有几名男人装扮成妇女混上了救生艇。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乐队的队员。救生过程中,他们一直没有停止演奏。

演奏的是《伦敦德里的空气》和赞美诗《秋天》。乐曲使男人们都显得同样高贵,使妇女和儿童们也显得异乎寻常的高贵。救生过程秩序井然,根本不需要有谁挺身维持。

还应该提到的是一艘锈迹斑斑的旧船“卡帕西亚”号。它最先驶达海难现场,在接收到“SOS”的呼救信号后,毫不迟疑,掉转船头以每小时二十四海里的速度前进。在还是一条新船的年月里,它也没有以那么快的速度航行过。旧船在高速航行中颤抖,仿佛自己也随时会解体。即使在驶入冰山密布的海域后,船长罗斯特伦也不下减速令。仿佛他心中只有一个营救信念不成功,便成仁。“卡帕西亚”号上的每一个人仿佛都有这一信念,没有一句怨言。它在高速航行中左避右闪,绕过一座座冰山,如同一名精疲力竭的长跑运动员做最后的冲刺……正是这艘勇敢的锈迹斑斑的小轮船,营救了七百余名幸存者。除了几名划艇的水手(他们是受史密斯船长和二副莱托勒之命登艇的)以及几名装扮成女人的男人,其余皆是妇女儿童。

“卡帕西亚”号置自己安危于不顾的营救行动名垂航海青史。留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的一千五百多人,皆是精神高贵的英雄,皆是人类中高贵一族。其中绝大多数是男人。少数勇敢的视死如归的女性,是自愿将生的机会让给别人的……只有这样的海难才值得人类耗资二亿五千万美元在今天重新展现啊!一百六十个电脑特技镜头恐怕只能重现灾难,征服好莱坞诸奖项评委以及世人的,恐怕也不仅仅是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

“泰坦尼克”号海难书写了人类精神千古流芳的高贵,演绎了人类精神的“主旋律”。它重铸了“贵族”二字。

五年后,加拿大的“蒙特布兰克”号与“伊摩”号在狭窄的航道上相撞。海难中许多事迹亦颇感人。“蒙特布兰克”号上载着五千吨炸药。船长列摩德眼见大火已无法扑灭,只得下令全体船员离船,而他,独自驾船缓缓驶离港口。十七分钟后,轮船爆炸。人口密集的里士满郊区被夷为一片平地。海港里每艘船上顿时有三分之一的人丧生。

大爆炸引起了火灾。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人民表现出了种种英勇行为和崇高精神。一名铁路报务员宁肯被烧死在自己的工作室,也不愿让一列开来的列车得不到警告。一名码头工人从瓦砾堆下扒出几十名受伤者。当别人告诉他,他的一只眼睛挂在脸上时,他仍拒绝去医院,从脸上拽下悬垂的眼睛,一转身又投入抢救。一名出租汽车司机往返数次将几十名受伤者送入医脘,却顾不上请医生包扎自己已经断了并从胸侧刺出的肋骨。一千六百多具尸体埋在残垣断壁之下,八千多人受伤。当数千受伤的人从郊区避到哈利法克斯市区时,全市所有的饭店都敞开大门,为幸存者和营救人员无偿提供场地和食品。药品商们将所有的药品都贡献了出来。许多雇主命他们的雇员放下工作去救助灾民,而且发双份工资。

哈利法克斯遂成了加拿大当年的“同志之城”。然而,可耻的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地方都有。一个杂货店老板以十倍的高价将一块面包卖给一个饥肠辘辘的儿童。一些房主将房价提高到惊人的程度,并强迫房客预付,否则就把他们赶到大雪覆盖的马路上去……四年后,亦即1921年,一艘中国轮船“洪哥”号,在驶进汕头港口的海域触礁。船载一千一百余名厦门人和汕头人。所有的人都冲向救生艇和木筏。男人们挥舞着砍刀和斧头,开始为了争夺生路而互相残杀,数百人当场被同胞杀死,甲板上血流成河。外籍船长和船员连续对空开枪,却仍无法制止争夺。那些放下水的救生艇,立刻被手持砍刀和短斧的男人们占领。他们用刀斧砍断企图登艇的人们的手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霍尔姆斯船长与船一起沉没。全船十之七八的人被淹死,或丧生于刀斧……我们中国人面对世界可以骄傲宣布的是,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过多次重大灾难,广大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私和高尚的精神,亦如“泰坦尼克”号精神一样可歌可泣,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七十多年前的悲剧,再也没有在中国重演过。但愿今后也永远不会重演。“泰坦尼克”号精神,是人类高贵精神的碑。

“唐山”精神以及中国人在种种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可贵精神,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碑。

全人类真正的“贵族精神”万岁!

儿子·母亲·公仆和水

在福建省东山县,曾听人讲到这样一件事当年,谷文昌们初登岛时,岛上生存条件非常恶劣,沙患严重,草木不生。而且,极其缺水。一遭旱灾,十井九枯。水之宝贵,如同西部水源稀少之地。

那一种情况下,即使某井未干,井水也浅得可怜。可怜到什么程度呢?以分米厘米言之,非夸张也。

这么浅的水,又如何汲得上来呢?办法自然是有的。

便是用一条长长的绳索,将小孩子坠下井去。孩子须在井上脱了鞋,以免鞋将浅浅的水层踩脏了。孩子被坠下时,还须怀抱一个瓷罐,内放小饭勺一只。孩子的小脚丫一着井底,便蹲下身去,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往罐里装水。对于孩子,那意味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仿佛汤锅里注油,要以很大的耐心和很大的使命感来完成,急不得的。急也没用。罐里的水满了,便被吊上去。由守在井口的大人,倒在盆里或桶里。每每的,吊上几罐水去以后,井水被淘干了,孩子就得耐心地等着水再慢慢浮现一层。孩子只能蹲着等,或站着等。那时,守在井口的大人,也只能更加耐心地等。如此这般,吊上去的水差不多够一家人做饭和喝的了,总需一个来小时的时间,或更长的时间。而孩子那一双赤着的小脚丫,是没法儿不始终踩在冰凉的井底的。水干了,踩着的是冰凉的井泥。水又慢慢渗出一层来了,那么小脚丫便在冰凉的井水里浸泡着。而有时,井口等水的大人们会排起长队来,那么就需有几个孩子也排在井边,轮番被坠下井去。从井里被用绳索扯上来的那个孩子,他解开绳子,一转身就会朝有沙子的地方跑去。朝阳地方的沙子毕竟是温暖的,孩子一跑到那儿,就一屁股坐下去,将两只蹲麻了而且被冰凉的井水渗红了的小脚丫快速地埋入温暖的沙中……有一户人家的房屋,盖在离别人家的房屋挺远的地方。这一户人家的屋后有一口井。某年大旱,那口井很侥幸地将干未干。孩子的父亲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母亲和孩子留守家中。那母亲,别无他法,不得不天天将自己六岁的儿子坠下井去弄水。一日傍晚,孩子在井下灌水,母亲却由于又饥又渴,还病着,发着烧,竟一头栽倒井旁,昏了过去。孩子在井下上不来,只有喊,只有哭。喊也罢,哭也罢,却没人听到。天渐渐地就黑了,孩子既不喊也不哭了,因为他的嗓子已喊哑了,因为他的眼里已哭不出泪来了。后半夜,母亲被冷风吹醒了,这才急忙将孩子拽上来孩子浑身栗抖不止,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然而,却紧紧地搂抱着罐子。罐子里,盛着满满的水……后来那孩子的双腿,永远也站不直了。当年东山县的县委书记也听说了这一件事。谷文昌于是对县长发了一个毒誓:“如果我们县委不能率领东山百姓治除沙患,不能让东山的老百姓不再为一个水字发愁,那么就让我哪一天被沙丘活埋了吧!”

当然,他并没有被沙丘活埋。因为在他任县委书记的十四年间,任劳任怨,百折不挠,制服了东山县的沙患,也为东山县的百姓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我听罢,始而震动,继而感动。何谓公仆?公仆者,爱百姓如爱父母者也。

倘有此情怀,皆大公仆也。然这等“情怀”,不会是天生的啊!前提是对百姓的疾苦,耳能听到,眼能看到。听到了,看到了,还要心疼。谷文昌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县委书记,在河南任区委书记时,便天天与百姓们发生着亲密的接触,将为人民服务视作己任。恤民之情,在他是一件自然而然之事,本无须别人教导。故他到了东山当了县委书记以后,凡十四年间,公仆本色,一日也不曾改变过。这是与现在的某些官员很不同的。现在的某些官员,往往一天也没有与百姓的生活打成一片过,仅靠走通了“上层路线”,平步青云地就成了“公仆”了。“公仆”倒是越做越大,离百姓们却是越来越远。最后远到老百姓想见他们一面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样的些个“公仆”,有耳,那耳也只剩下了一个功能专听上峰旨意和官场动向。有眼,那眼也不再能看得到别的,仅见上峰的脸色如何和官场的晋升诀窍而已。对于百姓之疾苦,自己有眼视而不见,自己有耳听而不闻,彻底麻木,心冷如石、如铁,连点儿一般人的恻隐最终都丧失了。别人的耳听到了,别人的眼看到了,告知他们,他们往往陡然变色,心特烦……在某大学,当我将孩子、母亲、公仆和水的一段往事讲给学子们听后,台下有一名女生忽然哭了。人皆讶然。我问她为什么哭,答:“和半个多世纪前东山县那个男孩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只不过我被母亲用绳索坠下的不是深井,是我们西部人家的水窖。我们那儿根本打不出井水来,家家户户的水窖里蓄的是冬季的雪水和夏季的雨水。只不过我比那个男孩幸运,因为我的经历是绳索断了,我重重地摔在水窖里,磕掉了两颗门牙……”

人皆由讶然而肃然。高坐台上的我,怔愣许久,不知究竟该说几句什么话好。

数月后,在一次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现状的研讨会上,我听一位专家介绍目前仍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农村没有自来水,其中半数左右的农村饮用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严重危害的物质,而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早已由集体化转变为个体化,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扶植,其实已由从前的百分之零点四减少为百分之零点三五……我又一次受到震动。要让农民也喝上放心的水,也不再为喝水发愁,中国该需要多少谷文昌?抑或,需要支出多少钱?没有那么多谷文昌,有那么多钱也好啊!然而细细想来,在谷文昌们和钱之间,中国是都有些缺少的吧……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直接组稿,形成初稿以后,请我再给“影视化”一下。导演叫黄群学,我的一位后来在广告拍摄业很有成就的朋友。而女主角,则是当年因主演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而深受电视观众喜爱的陈小艺。

《荒原》是在甘肃省境内拍摄的。剧名既然叫《荒原》,所选当然是很荒凉的外景地。它的拍摄,受到了从地质部到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地质局局长专程从某驻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接见了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就把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地质局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义不容辞,不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一定替你们尽力协调,争取顺利和方便。

这一位地质局的局长,给摄制组的主创人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好印象,而我忍不住问:“简短点儿,概括一下,那局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演说:“真诚,一个真诚的人!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我在电话这一端笑了,说你的话像剧本台词啊!一个人真诚不真诚,不能仅凭初步印象得出结论。一个人是否特别注意细节,也要由具体的例子来证明。

导演在电话那一端说,他们将需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当着他们的面让秘书立刻找出来,亲自过目。清单上所列的东西中,包括一台发报机、一套野外饮具、几身地质工作服、一盏马灯、地质劳动工具和一顶帐篷等。

局长边看边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坏。一旦坏了,那不就得派人驱车赶回兰州再取一盏吗?耽误时间,分散精力,浪费汽油,还会影响你们的拍摄情绪,是不是呢,同志们?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再为你们无偿提供柴油。你们只不过是拍电影,不是真正的野外驻扎,无须多少柴油燃料,对吧?至于发报机,就不必借用一台真正能用的了吧?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是吧同志们?能用的万一搞得不能用了,不是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了吗?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你们还要在野外的夜间拍摄,一顶单帐篷不行。帐篷也可以无偿借给你们,但应该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包含《霹雳三年》和《浓雾中的火光》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霹雳三年》以一对年轻的男女新闻记者登场做了主角。作品讲述了他们不平凡的独特经历,他们的爱、恨和苍凉青春。这对恋人活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和当时心脏地带的首都南京,沐浴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又经过了建国后的坎坷曲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浓雾中的火光》讲述的是四十年代重庆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发生的故事,作品从侧面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大学生活的风貌。
  • 一抹蓝

    一抹蓝

    《一抹蓝》是一部以内蒙古高原为背景,抒写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的长篇诗集。作者以细腻而大气的笔触描摹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生态关系,并加以哲学的思考,以彰显其崇尚自然崇尚文明的人文情怀。强烈的抒情意味,鲜明的主题,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深挚的爱,娴熟的表达构成了这部诗集的特点,《一抹蓝》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礼赞。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热门推荐
  • 重生跌宕人生

    重生跌宕人生

    易欢自小缺一魂一魄,呆愣痴傻,每逢七月十五鬼门大开之时,便要入地府的奈何桥走上一糟,六岁之时,再一次魂魄离体,来到奈何桥旁,孟婆看她可怜,便将聚魂珠放入她识海之中,没想到她的一魂一魄早已经自行补齐其他两魂六魄,且被歹人所害,带着怨恨戾气正要转世轮回,途径奈何桥,却被聚魂珠吸引入女主体内,从此女主便拥有了双面人格…也开启了自己的跌宕人生!
  • 穿越之腹黑夜少请让道

    穿越之腹黑夜少请让道

    她走了……空气都在诉说此事。“呵呵,你走了,我还有如何好好活着,这一世,我没护好你,下辈子不会这样了……”在她那额头的彼岸花落下一吻,眼角有点湿润,一滴泪滴到胎记上,就消散了,殷红的彼岸花,像是一瞬息生动了,而此时的夜枭泫没注意到。他抬起大掌,续足了内力,猛的打向胸口,气息奄奄。缓慢的闭上了眼,萱儿,下辈子,我一定护好你,等我。…………[穿越]+[甜宠]
  • 天才师妹是只狼

    天才师妹是只狼

    本文1V1,修真升级流,女主成长型,此狼非“色狼”,亲们别被文名误导了!千万年前,她是天界上神,牺牲了挚友和自己振救苍生,却落得神魂俱散,死于非命。千万年后,在现代转世为人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心存大爱的天神,什么天下苍生六界安宁对她来说都是狗屁!今生的她只想随心所欲。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上穷青冥下落黄泉,孤身杀入魔界只为见他一面。为了爱她的人,她愿意修心养性,焚香煮茶,做一只隐藏爪子的夹尾巴狼。一朝风云际会,两世记忆重叠,上神不再是上神,她不再是她,绝顶的天赋,逆天的神通,注定了她在这个世界无法独善其身。强者,没有平凡的路可走!——人物简介——澹台明月——“我辈修仙,当断情绝爱,贪恋痴嗔不过是过眼烟云。”“小离,苍生为重,若牺牲小我便能换得天下太平,又何乐而不为?”方离——“师父的意思是我现在不吃不喝绝情绝爱的修炼,就是为了将来成仙之后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师父,请恕徒儿不孝,这一次我不能听师父的话了!”墨千华——“碧落以神之命立誓: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与仙神不两立!”“我一心一意普渡众生,竟被一群蝼蚁视若颠狂,如不做尽颠狂事,岂非名难符实?”离火——“能欺负她的,只有老子!”妖夜(妖月)——“既然与你有约在先,我便会保护你直到你元婴圆满!”“小离,跟我一起回北极妖界,如果神魔大战,那里将是唯一净土!”祈颜——“我一生修道,不负苍天,不负众生,却独独负了他。如今,纵使他要我元神俱灭也在所不惜,何况这区区肉身?”
  • 绿山墙的安妮(经典译林)

    绿山墙的安妮(经典译林)

    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生不久即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六岁之后她又到另一户人家看孩子,后来被送到了孤儿院。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的天真和幻想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朴实而绚丽,充满着童心和梦幻。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一个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闭塞的农舍乡村……
  • 横行诸天之大反派

    横行诸天之大反派

    没有谁一出生就想做反派!在这些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没有所谓的正义,只有冰冷的利益!世间毁誉,加诸我身!负重前行,初心不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
  • 医修难为

    医修难为

    外科圣手黄一刀过劳死后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本以为生在豪门大族终身以宅斗为业,结果没出一个月被扔到了修仙界,成了一名光荣的医修?等等,医生不是紧俏职业吗?怎么在这里却成了鸡肋职业呢?
  • 和你共阅美好时光

    和你共阅美好时光

    当无限慢速的作家,遇到雷厉风行的主编,结果只有每天:催催催!更何况主编还是她前任。慢着,前任?她怎么不知道她曾经那么风光地甩过一个大帅哥?好吧,历史悠久,她早就不记得了。但她没听错的是主编大大要和她谈恋爱,否则被甩太丢脸?你没搞错吧?明明和她恋爱才最丢脸!不过帅哥盛情相邀,小女子勉强答应。“路蔓蔓,不要以为和我谈了恋爱,你就不用按时交稿了!”某主编严肃地说路蔓蔓软绵绵地趴在床上,嚎叫道:“到底是谁昨天晚上不让写文的!”某主编翻了一个白眼,可能是你在外面养的小白脸吧!
  • 甲申之变

    甲申之变

    明清之际的甲申年初,在中国大地上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李自成在中原战场上五溃明军之后,建国西安,分兵两路,直逼北京,所高披靡。刚戾自用的崇祯帝拯救危局的计划连遭破产,走投无路,自缢煤山,宣告朱明王朝的覆亡。大顺领导集团满足于取得的胜利,忘乎所以,措置失宜,为清朝所利用。吴三桂降清,大顺军兵败山海关,清军长驱直入,用武力削平了群雄,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此,文明较低的满族成为中国的统治民族,进一步强化皇权,加强思想控制,阻滞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正常发展,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文明也由此落到了西方世界的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