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1400000004

第4章 当年诗酒共流连(3)

戴叔伦·暮春感怀之二:山水草木皆为知己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

总是觉得,山水之间,必有性情中人。凡尘之中,到底是黯淡多于清朗,喧闹多于宁静,纷扰多于悠闲。无论何年何月,总有人机关算尽,总有人阿谀逢迎。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寻到人生的价值;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登上生命的顶峰。其实,人生不过是匆匆的旅行,算来不过数十个春秋。在你苦心算计、心力交瘁的时候,春花早已凋残,秋月早已沉落。要知道,时光总是无情,它会悄然间让草木零落、让美人迟暮。

至情至性之人,面对那些心机与虚伪、贪婪与争斗,总会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只想简单地生活,自由地行走,所有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与他们无关。于是,在不停变幻的时空里,总有人洗去尘埃,从人海出发,去向山间,去向湖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在天地。他们需要的,真的只是风轻云淡、海阔天空。

山水林泉之间,有风声也有雨声,有诗意也有酒意。那些钟情于诗酒流连的人们,隐逸于此,若无几壶酒、几行诗,无疑是莫大的缺憾。事实上,远远地,我们就能闻到那浓浓的酒香;远远地,我们就能看到那飘逸的身影。那是千古的风流,在山水间蔓延。

偶然间见到这首诗,就像是夏夜里遇见凉风、冬日里遇见阳光,瞬间便爱不释手。这依旧是大唐诗意田园里生长出的微小花草,长在少有人知的角落,常常被人遗忘。但是,它就长在那里,绚烂而多情,清雅而明媚,没有半点自怨自艾。

喜欢这种寂静却又清淡的感觉。此时仔细品味着这首诗,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大唐,与那隐逸的诗人共坐花前月下,共饮清茶淡酒。我的初春,他的暮春,中间其实只隔了几丛花、几片云。喜欢他归去的地方,于是也喜欢他归去的心情。

戴叔伦,永远是那样寂静,就像这首小诗。其实,大唐的岁月虽然诗意蹁跹,却也逃不开世事萧条、人影缭乱。这个独爱清静的诗人,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天真、那份清意,在属于他的地方,举杯月下,徘徊花间。无论是否有人想起,他总在那里,有诗有酒,就不觉得遗憾。我以为,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不需要任何狂热和逢迎,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生命的气度和境界,就已经毋庸置疑了。

戴叔伦的祖父和父亲都终身隐居,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隐逸情怀。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二十五岁时,为避永王兵乱,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无奈之下,他开始探寻仕途。

大历元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的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其实,他为官成绩斐然,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世人盛赞不少。但是,对这个生性淡泊的人来说,所有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他终究还是喜欢云天下那醉人的花香和酒香。终于,他彻底厌倦了仕途,于是就上表辞官归隐,走得坦坦荡荡。他知道,何处可以归依,何处可以沉醉。

那个春天,他手中有酒,心中有诗,头上有月,身边有风。归隐的日子,没有官场的污浊之气,没有羁旅的寥落心境,有的是暮去朝来的浅吟低唱,有的是花开云飞的无拘无束。在这里,他是真性情的自己,不需要虚伪和掩饰,不需要奉承和躲避,只需要从容地面对天空和大地。

尽管在仕途上多年默默无闻,不曾驰骋天地,不曾闻达诸侯,但是诗人并没有多少失落。他只是洒脱地离开官场,慵懒地回到他最爱的田园。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那样天真、那样纯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拥着山水,拥着诗酒,已是无尽的写意。别处的人间,对他又有何意义!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不知道,诗人已经在酒杯里沉醉过多少次;不知道,诗人已经在花月间流连过多少回。尽管他也曾涉足仕途,但我们却仿佛只看到他放情丘壑的自在身影。对他而言,所有的前尘往事,所有的阴晴雨雪,都可以泡在酒杯里。其实,红尘幻梦,原本不过是酒杯里的醉意阑珊。

许多人即使是经历过世事,经历过聚散得失,仍旧看不透,仍旧不停地追逐。可是也有人天性恬淡,不爱追逐,不喜争斗。他们知道,世间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市井布衣,不管你是叱咤风云还是沉寂人海,多年以后,都会永远沉默于荒烟蔓草。大江东去,淘尽风流,若能领悟世事无常,或许就能活得轻松许多。

生命如尘,名利如尘。看不破,就只能沉沦苦海;参不透,就只能苦涩煎熬。在戴叔伦心中,功名利禄只是风中尘埃,只会让人心力交瘁。与其在其中荒凉,不如归去,一把羽扇,一壶老酒,醉在山月间,忘记世事沧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两百年后,李后主也曾在暮春时节,看帘外雨潺潺。但是在他眼中,那样的春天只有独自的惆怅和冷落。阑珊的春意,让他无限感伤。他似乎在那场春雨之中,听到了生命滴落在尘埃里的破碎声音。万里江山,他却找不到归处,他无法不悲伤。当春天谢幕,看流水东去,满地落花,他拥有的只有黯淡流光。

然而在戴叔伦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清淡和写意。春天虽然即将离去,但是云还在那里,风还在那里;山还在那里,水还在那里。这就足够了,他想要的,不过就是停在这里,与天地万物真诚相对。那个黄昏,潺潺细雨是最美的酒歌。草堂里的他,卷上窗帘,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的恬淡和清雅。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之所以在暮春时节也没有多少感伤,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没有奢求,所以天地很宽;因为心境淡泊,所以时光很暖。在这里,无论是山水还是云月,无论是花鸟还是草木,都是他最好的知己。他的心事可以倾诉,他的情怀可以袒露,不需任何遮掩。我想,与那些身在人群之中却常常寂寞无言的人相比,他很幸运。

春花凋谢,还有夏风徐徐;秋月沉落,还有冬雪纷纷。恬淡之人就是这样,岁月虽然不停零落,人事虽然不断变迁,他总能安然地坐在那里,笑看风轻云淡。独自的世界,诗酒为伴,山水为邻,寂静也好,清贫也好,又有什么所谓!

杜甫·饮中八仙歌:酒气氤氲,诗意纵横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大唐,永远是那个醉醺醺的样子。氤氲的酒气,纵横的诗意,让整个时代风流无限。从王侯将相到市井布衣,从风流才子到寂寞红颜,总是离不开酒杯中的那几分醉意朦胧。所有的如烟往事,所有的似水流年,都被人们轻轻放在酒中饮下,沉淀出漫漫的诗情画意。当然,被饮下的还有月光,还有斜阳。

醉在酒杯之中,睡在天地之外。对于那些好饮之人,这是人生幸事,也是人生乐事。在杜甫看来,当时最能喝酒的是八个人,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是酒中的八仙。对于这些豪纵之人来说,酒杯里不仅有真性情,还有繁华萧瑟,更有日月沧桑。其实,他们虽然都在长安呆过,但并非同时都在长安。但是,杜甫就像高明的画师,用他精湛的画功,将八个人巧妙地放在这幅醉酒图中,让他们在这里颠来倒去。

在这幅画里,首先走来的是贺知章。这个自号“四明狂客”的诗人,性旷放纵诞,不拘小节。他就是这样,了解自己,也敢于直面所有人的非议。几千年来,敢于承认自己疏狂的人不少,但是以“狂”字为自己命名的人却寥寥无几。在《神雕侠侣》的结尾,众人提议为杨过取号“西狂”,他坦然接受了,因为这符合他狂放不羁的性格。

贺知章十分喜欢喝酒,当年他在长安遇见李白,一见如故,于是就解下自己佩戴的金龟换了酒,与李白痛饮闹市。醉酒后的贺知章,骑着马走在街头,总是摇摇晃晃,如同乘船。因为醉眼昏花,以至于跌落井中而不自知,索性就在井底睡着了。他就是这样,在人群之中,喝自己的酒,写自己的诗,过自己的生活。不管是醉卧在酒馆还是庭院,闹市还是荒野,都不失那份恣肆和风流。

其次出现的是汝阳王李琎。他地位显赫,同样深爱杯中之物。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恐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这样纵情任性的人都不多。或许,对他来说,天下所有的事都比不上几杯酒,在朝堂面对帝王不如醉卧花间来得自在。如今,人们也常常喝酒,却总是为了应酬,为了延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几个人能只为乐趣而饮酒呢?

汝阳王真的是嗜酒如命,在路上看到酒车,他竟然会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去。相传,那里泉水清澈,甘甜如酒,日夜喷涌而出。假如真有这样的好地方,恐怕不仅汝阳王会跑去定居,估计唐朝半数以上的诗人都会乐于在那里把酒言欢,醉卧红尘。不是好酒之人就不会明白,醉在天地之间,到底是何种滋味。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于天宝元年为左丞相,因为好酒,常常饮宴宾客,饮酒日费万钱。在杜甫笔下,他酒量恢弘,如饮百川之水。世间富贵者很多,但是大多数只愿置办华屋广厦、良田美玉,没有几个人如他这样,千金散尽,只图杯中沉醉。后来,李适之受到李林甫排挤,罢相后,仍旧时常与亲友会饮,酒兴丝毫未减。旷达之人应当如此,得意或者失意,都不会舍弃那份诗酒情怀。

然后,画面里走来那个风流倜傥、俊逸洒脱的书生。他就是崔宗之,是李白的朋友。他好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遥望天空,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据说,晋代阮籍能做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看俗人。而在这里,崔宗之以白眼对望青天,傲然之气,尽在不言中。因为心中没有什么贪求,所以他可以纵情天地间,如清风般自由。

这些人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苏晋。他是开元年间的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虽然长期参禅斋戒,但是非常好饮,经常醉酒。古佛青灯能让他内心安宁,却无法让他忘却酒杯中的快味。所以,他宁愿用多年的修行来换取那份沉醉。嗜酒如此,恐怕连佛祖都会原谅他的放纵不羁。我想,很多事情不在于形式,关键是内心归向何处。面向佛灯,手捧酒杯,未必就是亵渎禅意。自在的人生,本来就不该有太多束缚。

终于,画面里出现了诗仙的身影。他仍是那样,桀骜不驯,豪放纵逸。杯中的酒,手中的诗,窗前的风,天上的月,将他的形象勾勒得飘飘洒洒。因为是知己,所以杜甫清楚李白的满腹诗才,也清楚李白的恃才傲物。恐怕只有这样豪纵任情之人,才能做到俯仰天地,笑傲人间。也只有他,才能在天子召见的时候,不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是的,他是诗仙,更是酒仙。面对这样的生命,那些摇尾乞怜、蝇营狗苟的人们,该有多惭愧!

当然,这里还有癫狂的张旭。他是草书圣手,醉酒的时候,不管是否有王公显贵在场,自顾自地脱下帽子,奋笔疾书,自由挥洒,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他的生活很简单,就是沉沉地醉去,然后在醉意朦胧的时候,笔走龙蛇。在他的世界里,王公贵族都是浮云,没有任何意义。都说字如其人,只看张旭的草书,就可知其性格有多狂傲不羁了。

最后出现的是焦遂。他只是布衣百姓,但也是嗜酒之人,而且酒量惊人。据说,他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候他总会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常常语惊四座。他不在乎自己身份低微,只在乎酒醉后的痛快淋漓。酒的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有的只是忘忧忘愁,有的只是尽情尽兴。

纵横天地之间,放浪形骸之外。读这首诗,便是这种感觉。遥遥望去,那些身影仍旧在画面里摇摇晃晃。他们真的醉了,醉得很深,深得仿佛天地人间只是梦境,深得仿佛日月沧桑只是云烟。其实,醉的又何止是他们,整个大唐仿佛就在酒杯里浮沉。其实,这里仍是寂寞人间,悲喜仍在,聚散仍在。但是因为那几分酒意和诗意,整个时代就总是那副摇曳和飘逸的姿态。

梦回唐朝,就会看到,无论是高楼上还是古道边,无论是山水间还是庭院里,总有人举着酒杯,或者沉默不语,或者浅酌低唱。可以说,那是个无酒不欢的时代。有了酒,诗人们才能在半醉半醒之间,以诗意之笔,写尽世事如风;有了酒,大唐才是我们熟悉的大唐。因为酒,那时的诗意迷离,那时的风流缱绻,更多了几分快意。

同类推荐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颂歌

    颂歌

    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个体,只有集体,个体的个性被彻底压抑,那么主人公平等7-2521因为有些自己的想法,被社会归为异类,在他面前一个冒险正在开始,没有终结……书中描写出反乌托邦的后果,虚拟在未来集体主义大胜后的场景。《颂歌》在美国并没有找到出版商愿意出版,因此首次出版是在英国。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热门推荐
  • 魅影星球

    魅影星球

    我和我的子孙有两个家,一个在银河系中,一颗名叫【地球】的上面。一个在阿尔塔星系,逃难幸存者取的名字【魅影星球】上。往事不堪回首……
  • 斗破苍穹之冰皇前世

    斗破苍穹之冰皇前世

    加码帝国十大强者之一的冰皇海波东的曾经,与蛇女蝶相遇前的过去。“自由地蝴蝶”在海波东心中究竟有怎样的震撼?
  • 飘零雁

    飘零雁

    人生,若只如初见。点点光芒悬挂在黑夜,有人说那里住着每个人心中的孤岛,也有人说凝重的天空其实不过是一片将人困住的围城,使繁星彼此仰望,不能靠近,渐渐变得视而不见,却又无法相互逃离。而两个人的世界,就像飞蛾与焰火,越过了天际,只为了靠近你,沉迷在火光的气氛中,又被热浪所包围,放肆了幻觉,陷入海天交际的尽头……或许飞蛾注定牺牲,愿望才显得更为耀眼。奋不顾身的爱情除了让人心动,也让人心痛,只是总要在生命的青春燃烧殆尽之后,空中破碎的痕迹才会让命运深刻地铭记。爱情,究竟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百转千回,在经历友谊、挚爱、欲望、背叛后,一切回归原点。发现我们要的,其实很简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后一站是地狱

    最后一站是地狱

    当陈秋实的身体掠过办公大楼或明或暗的窗格,疾速坠落的时候,江城正浸泡在早春浓浓的夜色之中。这天是3月26日。乍暖还寒。没过几天,陈秋实坠楼的消息便轰动了江城。陈秋实是江城著名上市公司——华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本市优秀企业家,为华江这个老牌国企乃至全市经济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一度以“正直清廉”闻名。就在华江保安报警后,江城警方紧急展开了调查。根据华江公司总经理郑森和财务总监胡海滨提供的材料,警方吃惊地发现,陈秋实动用权力,竟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贪污了780万公款!经过勘察,警方没有在死亡现场发现搏斗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关中奏议

    关中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骆驼冰心一点集

    骆驼冰心一点集

    人无完人,诗无完诗。人善则诗善,人恶则诗恶。人灵则诗灵,人妒则诗妒。
  • 一顾倾城,再顾陌路

    一顾倾城,再顾陌路

    只因为她背叛了他,他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后,拉着她一起下地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青春我做主之不完美的我

    我的青春我做主之不完美的我

    是谁说过,花开花落终有时,夏天里无数开放的花,冬天里迎风而过的悲伤。我们走过了千上万水,才能到达心里的那个彼岸;我们经过了无数风雨,才能来到彼岸的那个终点,最后,所有的瞬间化为了虚无。我不完美,但……雨后,总会见到彩虹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