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7500000058

第58章

出生人死章第五十

疏:前章明聖人無心混融,應善信之行。此章明出生入死,善攝超患累之門。前五句標安時處順之人,次五句明探變求化之類,後八句結善攝之行,示長生久視之門。○義曰:天地之德,惟生為大。得其生已,當守道以安之,谷神以養之,適來不為榮,適去不為懼,不貪生而喪道,不越分而傷生,可謂安時而處順矣。迷之者求生太厚,反失其生。善攝者以道自至,固無其害,以其無死地,誠哉。言乎安時處順者,《莊子?大宗師篇》子祀謂子輿曰: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此古之所謂懸解,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矣。此言得生者,時有生也,失死者,順化死也。處生而安生,得生理矣;處死而順死,得死理矣。既無生無死,豈有衰樂哉?此古之真人無所繫也。若在生而惡死,樂極之哀來。知此之流,為生死哀樂之所結矣。長生久視之道者,此經第五十九章之詞也。

出生入死。

注:了悟則出生,迷執則入死。此標也。

疏:了悟生死,不厚其生,名為出生。迷執人我,動往死地,名為入死。此標章門也。

義曰:元精播氣,大冶匠形,稟陽和則出生,歸陰寂則入死。將明輟死延生之路,喪生趣死之由。標此章門,似若設問,具如下句以答之也。

生之徒十有三,

疏:徒者,類也。此泛論眾生能安、生理,不自矜貴,適來為時,一無封執。如此之者,大汎而論,十中有三爾。此謂順理者少,而逆理者多也。

義曰:將生不以為樂,而安其生,此生之徒也。夫當其生也,不以利欲亂其心,不以厚養傷其性,安於澹默,順其冲和,則神守於形,氣保於神,志和於氣,心寂於志,靜定其心。如此則不求於延生,生自延矣。不求於進道,道自至矣。

死之徒十有三。

注:此泛論眾生當生安生得生理,處死順死得死理。如此者,十中有三人爾。

疏:此亦泛論安死之道,不拒變化,適去為順,一無驚怛。如此者,亦十中有三人爾。

義曰:將死不以為憂,而順其死,此死之徒也。達人處世,了悟有無,知道之運化委和,所稟有厚薄。厚於陽和之氣者則壽,薄於淳粹者則夭。知壽夭皆由於分,則生死可齊矣。生死既齊,則憂樂不入,泰然而身心無撓也。况髑髏見夢於莊子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無四時之事,汎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而王,樂不能過矣。莊子不之信曰:吾欲使司命復子之生,可乎?髑髏深臏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復為生人之勞乎?此雖寓言立理,而莊子以世人樂生者為生所拘,樂死者為死所繫,滯於生死,所以有死有生,唯至人在生無生。不為生之所繫,在死無死,不為死之所拘。既而不繫不拘,故能無生無死。然而變而生也不可以止,變而死也不可以留,但冥契大道,則為達生死爾。其出死之表、長生為期者,在乎修真鍊形,可以與語,議其玄要爾。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注:徇生太厚,以養傷生,既心矜此生,故動往死地。此則生理既失,死理亦虧。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疏:此釋迷執之人養生失理之徒也。言人雖欲修生,不能悟了,動往喪生之地。安生之理既失,順死之道又乖。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義曰:愚迷之人不知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以生為樂,以死為哀,畏死貪生,故養生過分。希生乖其道,則反喪其生,十中有三人,約其大數爾。又解云:人之稟生有三業十惡。三業者,一身、二心、三口,業也。十惡者,身業有三惡,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心業亦有三惡,一貪欲,二嗔怒,三愚癡;口業有四惡,一兩舌,二惡口,三妄言,四綺語。此三業十惡,合為十有三矣。人能制伏三業十惡,則可得道長生,可謂生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人若縱此三業十惡,則鈴從生趣死,可謂死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且眾生善必難搆,惡乃易成,三業十惡日有所犯,犯即趣死之徑。故云動之死地亦由此,十有三也。夫三業十惡,眾罪之源,捨之則可以出生,行之則可以入死。修身之戒,戒之元急。此十惡事,又各有四緣,皆為罪惱之本。何者?殺生罪中有四種緣,一

實是眾生,二起眾生想,三有欲殺心,四令斷他命。偷盜罪中亦有四緣,一實是他物,二起他物想,三有欲盜心,四使移本處。邪淫罪中亦有四緣,一實是邪境,二起邪境想,三發邪淫心,四身受染樂事。兩舌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聞人,二起前人想,三起離間情,四發分搆語。惡口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罵人,二起前人想,三起惡罵心,四發惡罵語。妄言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欺人,二起前人想,三有欺妄心,四成虛違說。綺語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對人,二起前人想,三發綺語心,四吐非義語。凡此十惡三業,計五十三條,動罹此罪,即之死地。慎哉戒哉。

夫何故?

疏:此設問眾生動之死地之由。

義曰:將攝化之要、趣死之因重自設問,謂下句也,

以其生生之厚。

注:所以動之死地,夫緣何故?但以其求生此生太厚故也。

疏:此正答言眾生動之死地者,以其躭滯有為,溺情縱欲,厚自奉養,以全其生,養之太厚,故動之死地爾。

義曰:天生蒸民,愛之甚矣。五味以食之,五色以章之,五聲以悅之,五香以娛之,五利以用之,五氣以和之,五官以司之,五緯以主之,五教以勸之,五常以稟之,五福以將之。居五靈之首,為萬彙之長,得不自貴而保愛之乎?而縱欲適情,樂生畏死,養之過分,自掇死亡,非天怒神責,由貪生太厚所殺爾。故前之十惡三業五十條罪,動有所犯,寧無過乎?且夫躁進者亡,勇退者傷,得其中者可以議於修身爾。

蓋聞善攝生者,

疏:攝,衛也。謂善能以道衛生之人,妙觀生本,本來清靜,於生忘生,不以情欲而滑其和,唯以冲虛而養其性,物莫能害。故稱善攝。

義曰:其生也有涯,而事也無涯。以有涯之生,役無涯之事,能無傷乎?善攝生者,於事無事,以全其和,不以欲嬰心,不以利傷己,任沖和之自運,託虛寂以真懷。忘生而生能全,體道而道自政,虛室生白,冥心契玄。攝生之善也。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疏:不期而會曰遇。按《山海經》,兕出湘水南,蒼黑色。《爾雅》曰:形如野牛,一角重千斤。善攝生之人,不起心害物,所以陸行不求遇於兕虎,入軍不被帶於甲兵,故虎兕甲兵無傷之意。

義曰:瀟水、湘水出九疑、零陵,其地有犀兕焉。兕虎皆害人之者也。兕虎害人,甲兵傷敵。遇之必有所害,敵之必有所傷。而善攝生者不干預於兵甲,故不為其所傷;不求遇於兕虎,故不為其所害。昔晋人郭文字文舉,栖於餘杭大滌山,與猛虎同處。每出城市,虎必隨之。人或問之曰:先生有道乎?何摯獸之馴擾若是也?文舉曰:人無害獸之心,獸無害人之意。亦何術乎?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注:善攝衛生理之人,心照清靜,無貪取之意,則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陸行不求遇兕虎,入軍不被帶甲兵,此不求害物,則物無害心。故無投角、措爪、容刃之地。

疏:前明善攝生之人內無害心,所以外不求遇兕虎。此明設使逢遇,此無傷害之心,自然彼無容措之處。是知忘情於物者,則海上之鷗可馴而狎,陸行之獸可繫而遊,况傷害乎?故無是也。

義曰:攝生之人性與道合,慈心廣運,己無傷物之心,和氣內充,物無傷己之執。雖遇兕虎,必無爪角之傷;或值甲兵,亦無鋒刃之害。以其道德充備,物物皆柔服焉。狎鷗者,有人居於海上,其子每於海濱與鷗鳥群相狎而戲。其父異之,將往觀焉。其子先詣嘗遊之所,群鷗見之,飛翔而不下。以其無機心,而鷗鳥狎之。今有機心,則翔而不下。則知苟有害物之意,虎兕寧容不傷?所不傷者,機心息於內也。《神仙傳》:劉剛字伯鸞,與妻樊夫人俱得神仙之道。剛為上虞令,遊四明山遇虎。虎見剛俯伏不敢起,以語夫人。夫人徑往,以繩繫虎而歸,如家犬焉。蓋道德所攝也如此。措,置也。容,受也。狎,近也,習也。無置爪受刃之所也。

夫何故?

疏:此問虎兕兵刃是害人之物,今不投措其爪角、無容其兵刃者,其故何也?假問其故,以曉於人。

義曰:欲明善攝生之人,無趣死之地,復重發問,將以勉勵於修行耳。

以其無死地。

注:夫何故兕虎甲兵無容措之所乎?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

疏:此正答也。夫見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者死。今善攝生之人,照法性空,悟身相假,故能於生忘生。不為厚養之過,無私順化,故無死地可處爾。既心無死地,夫何虎兕兵刃能害其生乎?

義曰:大聖演經,廣弘道要,欲使人皆趣善。眾盡寶生趣善,則無過無疵。寶生則懷道懷德,無過疵則不履死地,懷道德則可致遐齡,自無兵刃爪角之傷,可合清净希夷之道。理國之君不懷五兵之力,四境協寧,能開三面之羅,百獸率舞,何所加害乎?

同类推荐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邪王追妻傲娇霸妻

    邪王追妻傲娇霸妻

    原本以为自己这一生都不可能得到爱情与亲情,却没有想到一下子穿越到这个充满玄幻与杀戮的世界在这里我有一个对其他人冷眼旁观,但是对我却言听计从的还把我宠上天的相公,还有一群疼我的孩子们,还有一些真心待我的朋友与亲人,我想我一定是上天看我太可怜了才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不想再回到现代只想在这里终老……
  •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本书作者以丰富的理论研究结合亲身实践积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人的身体器官和四肢及其功能为喻体,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现代领导者应当具备的领导素养、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本书提出了体现领导者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的12个标准,既涵盖领导者能力、思维、眼光、信念、胸怀、意志、心态、品格、涵养等基本素质,也涉及观察、分析、决策、统御、用人、沟通、协调、平衡、激励等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方面的内容,视角独特、选材新颖、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 末路识君君不弃

    末路识君君不弃

    陪你长大,伴你前行,生死不弃世人都说我仁义,为你舍弃半条命,可谁又知道,我重生一世不过只为你平安喜乐罢了
  • 第一世

    第一世

    这是一个被隐藏的规则和真理:第一世只是一场彩排,真正的冒险在另一个世界展开,即第二世。藤莉·洛克伍德是一个普通的17岁女孩,因为拒绝父母为她选择的第二世生活所在地而被送入了普林收容所。在过去的13个月藤莉饱受囚禁的煎熬和折磨。直到第二世两个王国的劳工出现……在他们的帮助下,藤莉逃出普林收容所。但在逃亡的过程中却被困于两国疯狂的追捕中,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她灵魂的支配权。陷入绝境的她,面临亲情、爱情和生存的多重困惑,该如何抉择前方的道路……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九重宫闱:王妃太暴力

    九重宫闱:王妃太暴力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南楚太子妃温瑜,留下一封血书死在除夕夜宴那日,东周京都,一道圣旨降罪镇国公府,白玉兰从名门贵女成了罪臣之女。一朝重生。她心中只剩仇恨,誓要查明真相,颠覆这天下!白家将三个女儿送入皇宫,她被天子指婚给三皇子,嫁入了恭王府。恭王龙璟宸,天之骄子,姿容绝世,恨不能宠她上天,她却一心只想浪迹江湖无拘无束。龙璟宸表示:夫人太暴力,本王……心悦之!
  • 隋莽

    隋莽

    一朝穿越,曹莽竟成了突厥可敦义成公主的贴身男宠。三十万大军追杀俺,五姓七望欺负俺,杨广老儿嫌弃俺……你说你是皇子王孙,他说他是世家门阀,俺只有斩马刀一把。不服?!就给俺打!
  • 安先生,来日方长

    安先生,来日方长

    他与她,本是租客伙伴却曾想两人擦出火花,他曾一次次的温暖她的心灵,每当她需要帮忙时,他总会第一个出现。正如他所说:“如果我喜欢上一个女孩子,我想我会变得很幼稚。”可他不仅仅幼稚了,居然还成了二货?!只在她面前展现她的二货本能?!“安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今日起,我们家也要有家规!”许倾然认真道。“嗯,不过,家规什么时候谈都好说,但是,明日起晚了可就不好了。”安城漏出一抹邪笑。?许倾然没反应过来…只见他从口袋掏出一包…极具少女心的包装袋…半夜“安城,我打死你!”……本文男女双洁哇不喜勿喷。安城and许倾然许你一世安然倾城。
  • 妖狐(中国好小说)

    妖狐(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一起发生在学校的少女遇害惨案为线索,探案人员在寻找嫌疑犯时,为了弄清案情的细节,多次走访排查,结果,在一名普通的宿舍女管理员那里,得到了意外的发现,当案情逐层深入发展后,探案人员突然发现这名中年女性与受害少女之间有着不可若隐若现而且无法解说的关系,她们之间,究竟曾经有过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凶杀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惨烈真相……
  • 欢喜冤家的幸福生活

    欢喜冤家的幸福生活

    他们误打误撞,不想却擦出了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