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9800000002

第2章 调经

妇人室女经水一生不转者何?曰:经者常也,天有二十八宿,地有十二经水,妇女应之,经水之来皆从十二经渗来之血。故足太阳膀胱经为海水,足阳明胃经为泾水,足少阳胆经为渭水,足太阴脾经为河水,足厥阴肝经终为污水,足少阴肾经为汶水;手太阳小肠经为江水,手阳明大肠经为淮水,手少阳三焦经为漯水,手太阴肺经为湖水,手厥阴心包络为漳水,手少阴心经为济水。此十二经络所属。治者参行经血色,入十二经络调之。若一生不转则石女也。(五不女之一)非药石所能疗法。编者按:本条所言固不足信,但其比拟甚有趣,故仍其旧。

妇人室女经闭不通者何?曰:妇人月水又曰潮水,以其一月一至也。水者溅之意也,潮者取其信也。故上应太阴,下应潮水,一月一至者,正期也;一月两至者血热也,两月一至者,血冷也。《经》曰:热则流通,寒则凝滞,热则用清凉,寒则用温药。若过用热,祸不旋踵而至,当辨其形证,察其脉息。实则通之;虚则补之;郁则开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不可固执。调经秘诀以戒郁怒为主,行经时耐气,忌生冷酒酿,庶无癥瘕之疾。

妇人室女经水三月一行者何?曰:此居经也,多主不寿,须大补气血调和经脉。

妇人一生经不下行而反在鼻中出血者何?曰:此逆经也。肺经火盛,热在血脉之中,每月见衄血数点,出上窍即当经水,且亦无病,惟终身不能生育。

妇人经闭成劳治之者何?曰:宜分经络、辨虚实,生血调气,不可用红花、桃仁通经之剂,当以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甘草、麦冬、五味、芡实、莲肉等分,纳入鸭腹内蒸熟而吃之,其骨煅和上药内成丸。盐汤送下,至骨蒸痰嗽,诊其脉七八至者,当视其肌肉何如,若消瘦之甚,药亦无益。

室女年近二十,无经而成劳有咳嗽者何?曰:此忧思伤脾也,及配合后则阴阳和而病自去矣。

寡妇、尼姑经闭者何?曰:寡妇、尼姑讳疾隐情,倍难施治,总以独阴无阳,治以抑阴扶阳为主,否则不起。

娼妇经闭者何?曰:行经时被人强力交媾,闭住血窍,十难救三,宜养血补血行窍等药。若身热、咳嗽、肌瘦成劳、下泻则不治矣。

妇人经水过期而来者何?曰:事非一例,有气血涩滞不按期者,当开郁行血;有血虚者,肚腹不疼,身上渐渐作热,宜大补血为主,调气佐之;有事不称意,郁结忧思,肚腹、胸膈、腰胁疼痛等症,务要开郁调气四物汤倍加香附、青皮、元胡索、木香、陈皮、红花、苏木之类。

妇人经水不及期而来者何?曰:此血虚有热也,宜凉血地黄汤,有气多伤血海者,倍芎、归,外加苓、栀之类。

妇人经水将来而作痛者何?曰:此郁结也,服七气汤加芎、归、香附、桃仁、红花之类。

妇人经水来后作痛兼有身热者何?曰:此血虚也,去血过多以致身热作痛,用四物汤倍生熟地,或滋血汤、八珍汤亦治之。

妇人经水错乱妄行无定期者何?曰:此气乱也,宜 生 血 地 黄 汤 加 元 胡、小 茴,并 服 归 附丸。

妇人经水成块而下者何?曰:此气郁凝滞也,宜 四 物 汤 加 香 附、丹 皮、红 花,久 则 加 胶、艾。

妇人经水有紫黑色者,有淡红者,有湿郁而成块者何?曰:紫黑色者,气血相并而成,腹疼者是也,调气行血即愈;淡红色者,血虚有热,腹不疼易治,宜补血为主;更有痰症湿郁而经来重坠,小腹烙热作痛,甚至身热、口干、呕吐,紫血成块,牵引腰胯掣痛,种种痛苦难以备述。缘行经时内受气恼,外冒风寒湿,以致血郁气滞,又误投辛热煎剂丸散,耗炼阴血,痛久则热,热久生痰,痰生火,火甚作痛,乃妇人第一苦病。《丹溪参要注》云:依症服药殊不甚效,余遇此症单用苏木、红花、牛膝,丹皮四味。俟经期将至预服二三剂,自觉稍宽,并用神术丸至下次经期,疼痛、身热、呕吐、小腹大热诸症渐平,仍服神术丸,早晚酒送两次,半载之后悉平如故。

妇人三月一行经,经来如水涌者何?曰:此居经 也。(见 前)女 人 精 血 上 应 太 阴,一 月 一 盈亏,下应潮水,一月一消长。今失其常道,按四季而行,缘性急多怒,或食生冷以致血脉凝滞而不行,必待三月之久,血才运到胞门,故其始也,不能应期而早来,及其来也如水之而下,沛然而莫之能御。或来即数碗,或多至数升,势甚遑迫,越日而收,自觉面青昏愦,四肢痠软。才养三月,面色刚有红润,下次又将来,多主不寿,间有寿者,必中年调理得宜之效。

妇人素有衄血而绝无经者何?曰:此逆经也(见前)。气为血之主,血为气之配,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今七情郁结,六气外侵,气化浊血凝气,气有余则为火,火载血上升,出于鼻窍,有似月信而血脉全无下行之状,安得有经?妇人上无吐衄而绝无经者何?曰:此偏经也。盖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三者得宜,血随气行,流于经络,灌于血脉,行于隧道,通于胞门而成经水。若郁结忧思,过伤辛辣,脾肺气弱,传送失宜,不从正道渗入,大肠大便时常见血,亦似经水之状,而前窍竟无者,治宜开郁导气健脾益胃,凉血升提。使大肠无血而经水自通,此乃药力可挽不可自甘沉痼。

同类推荐
  • 水镜录

    水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錍论释文

    金刚錍论释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编

    武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门正统

    释门正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一部手机

    我变成了一部手机

    遭遇车祸身死的江羿,很幸运地获得了重新变身的机会。但是,江羿却没有能够变身为人,而是变成了一部带有智能系统的手机。而自己的主人,还是一个漂亮可爱的萌妹子。好,既然如此,那就看我如何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什么人生巅峰啊?”智能系统说:“江羿,你现在是一部手机,你懂不懂?想要变成人,先过来完成这个任务再说!”
  • 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呐喊》包含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集中控诉了陈旧体制与传统观念之恶;《彷徨》是鲁迅先生写于五四运动后的短篇小说集,深刻剖析了国民性,表现了对愚昧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谈。
  • 修仙皇朝

    修仙皇朝

    凤凰之子,再临凡俗!以凤凰之血,度天地之灵!将万民之力,灭仙人之威!这是一段平凡少年步步崛起的修仙史!热血、勇敢、坚毅、沉默、顽强,尽在其中!
  • 机械龙纹师

    机械龙纹师

    铭纹,一种可以强化装备的特殊纹路!当一个精通设计枪械的机械师来到充满异兽的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我是一个单手操作反坦重狙的男人!——天榜龙纹师洛亦全球高能,乱入的机械师!书友群:1036184490欢迎各位同学加入,让我们一起探讨剧情。
  • 我普渡天下无人能及

    我普渡天下无人能及

    叶玄转世重生了,这都不是事儿,成了农家小子,叶玄以为他该好好考科举迎娶白富美,结果全家被鬼怪所杀独留叶玄与妹妹,然后叶玄带着成佛系统在异界成佛之路越走越远。
  • 隐谈判:后台交易

    隐谈判:后台交易

    本书介绍了谈判的技巧,分八章,内容包括:“真正的谈判开始于正式谈判之前”、“谈判就是一场攻心术”、“谈判上半场——站在谈判的门外”、“中场不休息——用策略去掌控结果”、“谈判下半场——坚持就是胜利”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我们还是花朵时

    当我们还是花朵时

    我们是阳光底下最美丽可爱的一朵朵鲜花,我们也是大海之中最淋漓尽致的浪花,或者夜晚中最耀眼的烟花,又或者……很多,可以拿来形容我们的青春。我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也是时光中最好的我们。
  • 吴鲤鱼

    吴鲤鱼

    吴鲤鱼是龙门养鲤场的场主,他终于在滚滚红尘中找到了倪螺儿。一切的一切,绝非你想象!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梦!梦里面,有你,还有我!看这鲤——“我是吴鲤鱼,作为一名锦鲤追梦人,还请大家多多关照!”比心!
  • Crediting Poetry

    Crediting Poetry

    The Nobel Lecture Seamus Heaney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95 'for works of lyrical beauty and ethical depth, which exalt the every day miracles and the living past'. Crediting Poetry is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lecture he delivered at the Swedish Academy on 7 December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