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2300000003

第3章 父精母血(1)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笑话——四个国家的人同在咖啡里发现一个虫子。

第一个是英国人,当他看见杯子里有一只虫子,无奈地摇摇头,把一张钞票压在杯子下面,站起身离开,以示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第二个是日本人,当他看见杯子里的虫子,豁然站起,叫来服务员,指着杯子训斥和指责,如此证明日本人的严谨与刻薄。

第三个是美国人,当他看见杯子里的虫子,身子一仰,挥挥手叫来服务员说:“我们美国人,一般是先上咖啡,再上一盘虫子。”以示美国人的幽默感和优越感。

第四个是中国人,同样也看见杯子里的虫子,第一反应也是叫来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去,把你们领导找来……”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从中不难看出每个国家、种族的性格及思维习惯。暂不论他国之人,单说中国人,凡事找组织,那么小时候,就是“有事找家长(或老师)”。不难看出,中国人似乎处处体现出一种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感,但同时也反映出与生俱来的家庭观念。

与那三个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相对保守,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人懒惰,不热情。之所以比较故步自封,缘于只有中国人可以自给自足。英国是老牌的海上贸易国,美国是新兴的移民国家,日本更是资源匮乏,只有中国,北有黄河,南有长江,华夏的祖先诞生于此,从远古到今天,中国人可以足不出户地生活,只要老老实实地耕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家老小就可以安居乐业。甚至无须贸易,无须工业革命。

两条大河孕育了万代子孙,广袤的土地(流域)便是中国人的一切,它是人们生存的保障,因此,我们的祖先在此安家落户,并取名为“家园”。

只要符合节气(自然规律),就可以收获粮食,所以,中国人把大地称为母亲,把规律的执行者(苍天)称为父亲,这就是乾坤之道的由来。

因此,中国人以天地为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系列智慧结晶,并称之为“天人合一”。

是呀,只有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类只要符合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便足以安身立命,进而,孝敬苍天(父亲),滋润大地(母亲),便可以丰衣足食。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按照这种生活方式,生生不息地维系着生命的繁衍,又怎么可能不重视家庭,不以家庭为本呢?

愚忠,愚孝

所以,中国人不仅会说“家和万事兴”,为了延续这种思维方式(文化),还把天人合一落实到家庭关系之中,比如,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是由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创造出来”的,每天晚上睡在你身边的那个女人或男人,与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他/她却离你最近,这就是夫妻,生出小孩子后叫父母,他们比所有亲戚更加亲近,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的亲戚(血缘)关系。他们是家庭的缔造者,对今后创造出的一切关系都具有相同的责任。因此,了解家庭,要从认识父母开始。

在传统文化里,父母之于子女,就如同天地之于万物。无论是雨露阳光,还是水分土壤,都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也可以这样说,万物就是天地能量的变现和造化——我们是父母所生,是他们相爱的结晶。父精母血造化了我们的个体,使我们生之为人。这个道理在两千多年来被视为孝道之本,极端时,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和继承,便成为了一种无条件。

这显然有悖于人性发展,因为它过于强调依赖与附属。在古代,它呈现为对父母的无条件依从,就像贾宝玉虽然在女儿圈里活泼烂漫,被老太太视为掌上明珠,却在父亲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这种顺从在近代也没有实质性改变,《大宅门》中的七爷在教训儿子时,用拐杖打断了儿子的腿,造成了他终生残疾。可整个白府乃至社会,却没有一个人产生异议,因为大家有一种共识:父母教训子女,是天经地义之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观念逐渐被打破,衣着打扮和生活礼仪逐步脱离了父母之命,自由恋爱也逐步取代了媒妁之言。是的,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导致子女们在许多形式上逐步远离了父母,感恩后产生的无条件顺从,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依赖和不自立之后的抱怨。其实,这种形式与本质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能取代生活来源。然而,多少子女无法处理血缘关系与生活方式的冲突时,习惯于依赖(抱怨和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有父母的责任,然而是不是也证明了一点:我们的心理没有断奶,却把长不大的责任推诿给父母?

叛逆心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我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谁让你老管我了,否则我也不会什么都不会。”“你们怎么就那么固执,都什么年代了,还……”想必上述言辞我们并不陌生,无论在饭桌上或在心里,我们许多人都不止一次地如是抱怨父母。也许我们的动机是爱他们,也许我们真的因为父母的固执而焦虑、心急,然而,这一切都是以我们的立场为出发点,而没有与父母或老人换位思考。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替代,的确比较过分,甚至侵犯了成年子女的生活界限。我的一位老同学(女生)无奈地告诉我,她结婚当晚,父亲打电话问她在干什么。这让她哭笑不得,却又无法拒绝,于是在电话里对哭泣的父亲好言相劝了近乎半个多小时。然而,她在潜意识里十分反感这种干涉,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期管教的叛逆——婚后不到一年,她就办了出国手续。

还有一个“80后”,父母为他买了新房,还替他装修并买好了所有家具。然而当新婚的妻子进门后,成天数落装修和家具质量,搞得他们小两口成天争执。其实,妻子感觉这不是她的新家,因为这里面没有他们夫妻的创造,引申为,她感到老公没有自立,没有脱离父母的怀抱。

怎么说呢?父母心疼儿子,就把这种心疼落实于物质,那是他们的一片心意,也是对儿子的不放心,同时证明了儿子并没有自立。不能说谁对谁错,父母和儿子是一种默契,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模式,儿子怕断奶,父母怕分离,他们维持着这种彼此依赖,并没有太多考虑新婚妻子的想法。当然,新娘子一味地以自我为出发点,急于当家作主,便没有把老人的替代转化为父母的心意。

难说这是不是误会,但在形式上,表现为争权夺利。如果不及时调整,难免有朝一日会大动干戈,那么这个儿子,也就是新郎,便成了这场误会的众矢之的。

理解父母的不安

其实,父母和平常人一样,除了与我们有血缘关系外,他们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但许多人却以不平凡的心态去面对父母,认为他们就应该这样或那样。如果有谁不幸被我言中,那么请相信,你还没有真正长大。严格上说,这不是个误区,可是它会对你的生命质量产生损耗,就算父母不想让你长大(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有些父母总习惯于自己是一家之主的角色,其实他们或许有两种考虑:一是怕家业有失,他们过于自信,又过于看轻子女;二是他们怕自己变老,因为孩子长大即意味着父母衰老。

然而,有一种爱叫分离,那就是父母与孩子,这虽然是天下最亲密的骨肉情,老天爷却残酷地以社会化将之体现为逐渐疏远,直至各立门户,并用一代一代的生命更新来维持血缘关系。因此,为了履行这种自然法则,我们要强迫自己长大,而且这种长大还不能够损害父母的上述观念。老实说,这是一种智慧。修炼它,就必须先从我们的幼稚谈起。

常听到一些朋友说自己明白了、开悟了,我问他们悟了什么。有的说,自己通过对童年事件的追述推断出了今天性格的由来,知道了现在自己的种种表现的确与过往的家庭经验有关,而且,大多数开始抱怨父母,不是说他们不会教育,就是说他们冷落了自己,或者是父母因关系不和导致他们也不大会处理两性关系……而关键就在于下一步,心理治疗的目的在重塑,而非抓住过去不放。可就在重塑的问题上,他们似是而非,听得出来,他们没有找到具体方法,而只是对精神分析大加研究,并让自己越发沉溺其中。

记得在过去上成长课时,许多人也抱着童年创伤不放,极端者甚至会迁怒、抱怨当下的环境和亲人。其实,这本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其本质原因,是没有真正的提起,当然也就不会放下。

谈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然而心理学有一项研究成果:一个人的性格特质,95%以上来自父母经验(家庭经验),那么,无论你今天有怎样的发作或情绪,其中均凝聚着大量的父母信息,也可以说,父母关系以及与你之间的关系,正是你今天绝大部分性格特征的缘起,或者延续,或者反弹。总之,你总围绕着父母做文章,就像孙悟空被如来佛控制着一样。

可是,如果你总跳不出这个手心,就是一种懒惰,也可以称作无法独立,原因只有一个:你把父母当如来佛了。

谈到如来佛,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佛教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名词:“众生海”,它的关键词是“海”,这海就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众生(生命)。它的意思是:把生命本身看成能量的流动,而非实有的物化具相。这符合爱因斯坦的“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学说,的确,这种思维方式实在不太容易培养,因此才把这种修炼称为“观空”。没有这个空,理论上便无法做到真正的“放下”,不放下这个自以为是,就是自恋,越是自恋,就越看不惯环境,看不惯自己的成长过程,总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自己的一切不良均由环境造成,进而言之,那是因为父母、老师或其他大人没有给到自己需要的。这就是负面依赖,就像皇帝犯了错总抱怨大臣一样,其实就是为了推卸责任,以表明自己永远正确。

父母系亲密的凡夫

那么,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只不过是走在大街上、生活在楼群里的一个普通人,淹在人海里没人会留意,自己和那些行色匆匆的人没什么区别。因此,自己只不过是群体中的一员,这些个“一员”,就是这样存在着,其中不仅包括自己和他人,还包括父母和老师、其他亲人或同事、朋友……大家无论通过什么形式组合在一起,比如父母通过家庭与我们组合在一起,已经是一种因缘,那么,他们凭什么就必须对得起我们?他们凭什么就一定要是教育家或圣人?他们只不过也是极普通的人,甚至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缺点,并且根本不会改,也像我们一样固执。

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抱怨说:“我今天的一事无成,就是我爸造成的,他无论什么都要代替我,包括我考学和找工作,甚至交个女朋友也得向他请示。可你看人家丁俊辉,小时候就喜欢打台球,他爸爸就没逼着他非念书不可,而是致力于发展儿子的爱好,一直陪丁俊辉走到今天,直到他拿到世界冠军,他爸爸还是他的经纪人。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爹?”没错,极少人能有那种幸运。华盛顿在小的时候砍倒父亲亲手栽的一棵樱桃树,父亲回家质问他时,他诚实地向父亲坦白,父亲非但没有责骂他,还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这种经历为幼小的华盛顿留下了一种被无条件接纳的经验,于是他在与人相处时,没有太多顾虑,总可以把一个完整的自己呈现出来,并且也能够接纳别人的全部——这种仁义的人格魅力,对他领导独立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健康的父子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毕竟是凡夫俗子,我们没有那个命,没有摊上那些伟人的家庭模式,就像我们无法长得像影星一样。

然而,你如何抱怨自己的长相呢?你长得就是这样,再抱怨父母的基因,也无法使你的当下像孙悟空一样变化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是的,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认命。不认命,表面上看是在抱怨父母,其实是不接纳自己。因为自己就是父母所生,自己就是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它没对没错,没好没坏,一切都是自然。问题在于,我们可以认命于当下,但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命运的安排,在后天,在我们足以脱离父母怀抱的时候,便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因此,我们生为何人并不重要,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如果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在乎这些人吗?可为什么离我们越近,与我们有关时,我们就那么在乎呢?有一个人曾经打过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当我们将一幅十分美丽的画置于眼前一厘米处,便无法客观地欣赏它。没错,因为太近,我们对父母无法产生客观评价,我们在用放大镜审视亲人,所以我们才会挑剔。

毋庸置疑,父母与我们的成长有关,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有人“得罪”了我们,导致我们这样或那样,这的确是个事实,可更大的事实是:他们让我们活了下来,并有机会想起这些事。

其实,想起这些不幸的事并非真正的“开悟”,它最多也不过只是比较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真正的开悟,是知道如何处理在成长过程中造成的负面,也就是“修复本我与自我间形成的断带”。这就如同知道了一辆车的毛病后并不是总埋怨出厂时的质量不过关,关键是如何维修或重新改良,因为,我们毕竟还要驾驶它。

同类推荐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内容:爱心可以造就未来,爱心也可以“葬送”未来,为了孩子,必须从小就给予他们体验挫折和困难的机会,进而使他们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树立起竞争的意识,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这样,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财富和智慧。
  •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父母的语言是雕琢孩子成才的最锐利的刻刀。语言的力量无穷大,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说话得体,每句话都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离成才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
  •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本书介绍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分阶段给出宝宝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及经典食谱的制作方法;各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特征及所需要的营养、适宜制作辅食的食物。另外,本书还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宝宝食品进行选择性指导,告诉父母如何选择宝宝吃的奶源,如何分析宝宝奶粉的营养含量,如何让宝宝顺利接受配方奶等知识,使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不会因没有经验而手忙脚乱,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喂养方式,从而科学地喂养宝宝,使宝宝的成长更健康。
  •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热门推荐
  • THE EUROPEANS

    THE EUROPE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征战全球高武

    征战全球高武

    当幻想变为现实,你将作出怎样的选择?李铭:我用我的负重前行换来你的岁月安好。
  • 情深的原来是我们

    情深的原来是我们

    那年他的她因为误会走了回来后却发现他已经成了花天酒地的一个人她用冷漠对待他多次尝试忘记却发现自己还是爱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某不科学的圣光骷髅

    某不科学的圣光骷髅

    会使用圣光术的骷髅怕不怕?伤敌一千,自损999的骷髅,就问你怕不怕?一个身材娇小的讲究骷髅,看了看自己的骷髅军队,坦克骷髅,猛禽骷髅,驱逐骷髅,战列骷髅,敢达骷髅,东风骷髅……“吾名无上至尊,世界终将臣服于我……”加入骷髅帝国的神奇编号:111715545
  • 那个男生有点凶

    那个男生有点凶

    超级学神苏妘昭有一天被人盯上了,威胁人这点事楚豫可以做的完全不动声色。苏妘昭:楚豫好可怕,他好凶的样子(弱小无助)……楚豫:我凶?我才是那个弱小无助的小可怜(委屈)。 后来……苏妈妈:不能让女儿受委屈!苏弟弟:谁敢欺负我姐!楚妈:未来儿媳妇太可爱了,儿子快点带回家!楚爸:儿子,我们家女尊男卑,爸爸同情你。楚豫:……这么多人争着宠未来女朋友,压力好大呀!认识苏妘昭后,楚豫的目标是做个学霸。楚豫小弟:这两个在学校里横着走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
  • 归来之杠上总监

    归来之杠上总监

    昔日高手本想选择过平静生活,却总是事与愿违。他能否再战天下,揪出黑手,平安度过危机?
  • 等你跌进我怀里

    等你跌进我怀里

    身为身手极好,无人能敌的国际刑警,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被一个男人吃的透透的……“姐,有人说他受了重伤,必须你才能治好。”她是个私人心理医生,不是外科医生……“姐,有人说他电脑坏了,必须你才能帮他修好。”她是黑客,不是修电脑的……“姐,有人说他发现了一个犯罪团伙,必须你去他才告诉你。”这……好吧,是她的工作……踏马的,请告诉我,这个男人到底想干嘛!【甜宠文,双世,1v1】
  • 快穿系统之主君大人求放过

    快穿系统之主君大人求放过

    苏纾被车撞死了,原以为可以见到帅气的无常,结果迎接她的却是只小白团,将她拐进大千位面,开始无数次的咸鱼大翻身,顺带帮人牵牵红线,做回红娘。可每当她要给人牵线壮大副业时,有个人总是打乱她的计划,身份大到惹不起。那人每次不是高冷厉害的科长,就是有钱任性的帝王……而且最让人心动的是每个位面都可以跪舔的神颜,苏纾怎会是那种庸俗的人,表示不可能受到影响。苏纾为了表示反抗,拿出那人的红线织起毛衣,露出天不怕地不怕的笑容。在得知此人的身份是主君大人后,苏纾抱紧主君的粗大腿,每天哭唧唧的拆毛衣,主君大人放过我好不好?在看到某主君黑着的脸,苏纾怂的一批。此书又为#苏纾的真香史##家有主君太撩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