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000000041

第41章 新诗的节奏形式(1)

新诗的形式不出于音乐,不起于民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主要在于诗人的创造。这种创造还伴随着理论的探讨。因此,本编的体例与上编略为不同:首章依时序梳理和评价关于新诗节奏形式的若干理论和实践;次两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分别论述格律体新诗和自由体新诗的节奏形式;末章论述新诗的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第一节 初创期的理论和实践

一般的诗论把新诗的头十年作为初创期。这里说的“初创期”,则仅指以胡适为代表的几位诗人最早的尝试期,大约从一九一六年夏胡适在美国试验白话旧体诗开始,到一九一九年十月他发表总结新诗初创期经验的枟谈新诗枠一文为止。茅盾枟论初期白话诗枠一文( 1937 年) ,就把一九一九年以前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康白情等人作为初期白话诗的开路先锋。

本书之所以把这段时间单独列为一个时期,一方面因为它是汉语古代诗歌形式演变为新诗形式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质;另一方面是因为此后的十年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新诗节奏形式的发展看,也正好算作一个时期:先是自由诗形式的发展和中落,接着是格律诗形式的兴起和衰退。

一 两个来源

新诗的产生,是汉语诗歌形式演变史上最巨大的一次变革。与汉语古代各主要诗体的产生类似,新诗形式的产生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古代诗歌形式,尤其是词曲的形式,这是历史的纵向的来源,作为新诗形式继承与革新的对象;另一个来源却不同,不是民间诗歌形式,而是外国诗尤其是英美诗形式,这是横向的来源,作为新诗形式吸收与改造的对象。

新诗形式来源于古代诗词形式,这不难理解。因为新诗形式不是无中生有地产生的,也不是从与古代诗歌形式无关的东西中产生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古代诗歌形式的反叛,即所谓“诗体大解放”而产生的。其实质只能是对古代诗歌形式的一种继承和革新,而不可能是与它完全决裂。这个道理,在新诗初创者那里已经说得很明白。胡适在枟谈新诗枠一文中说,新诗体的出现“是中国诗自然趋势所必至的”。依他的看法,整个中国诗的进化过程中出现过四次诗体大解放:第一次是从枟诗经枠到枟楚辞枠,第二次是从枟楚辞枠到五七言诗,第三次是从五七言诗到词曲,从词曲到新诗便是“第四次诗体大解放”。这第四次大解放所不同的是,它不是逐渐实现、自然进化的,而是“加上了一种有意的鼓吹,使它于短时期内猝然实现,故表面上有诗界革命的神气”。可见,在胡适看来,新诗形式的出现虽然表现为一场革命,其实质仍然如其他诗体的出现一样,是从原先的诗体中发展变化出来的。

这从新诗初期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得到证明。当时新诗形式的核心理论,是胡适倡导的“自然音节”论。仔细考察这个理论的来源,便知道它主要是由古代词曲的长短句形式比较近于语言的自然语调这一事实启发出来的。这一点下小节将专门论述。从创作实践看,胡适枟谈新诗枠一文曾指出许多证据。他说当时的新诗人“大都是从旧式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他举枟人力车夫枠一诗来说明“沈尹默君初作新诗是从古乐府化出来的”;又举枟鸽子枠等诗来说明他自己的新诗“词调很多”;还指出“新潮社的几个新诗人,傅斯年、俞平伯、康白情———也都是从词曲里变化出来的,故他们初作的新诗都带着词和曲的意味和音节。此外各报所载的新诗,也很多带着词调的”。这些事实的确说明新诗形式是从古代乐府和词曲形式变化出来的。其实,不单是长短句的词曲形式,齐言的五七言诗形式也是新诗形式的一种来源。胡适没有举这方面的例子,本节第三小节却有具体的论证。不过,最早的新诗在形式上确实更多地带有词曲的痕迹。为什么会这样?原因要在建设新诗形式的理论主张中去找。那主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废弃文言而用白话;二是废弃格律而求“自然音节”。所谓废弃格律,是指废弃旧平仄、旧韵和五七言整齐一律的句式,因为那些都不合于白话的自然语调。而词曲长短参差的句式却较接近自然的口语。那时的新诗人写诗既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依傍,便有意识地模仿词曲的长短句形式来写白话新诗;或者本意要写出自然的长短句白话新诗,却不知不觉带上了词曲格调。后一种情况更普遍。于是古代词曲形式便成了新诗形式的一个主要来源。

外国诗尤其是英美诗形式,对汉语新诗形式的产生无疑也发生过重要作用。胡适萌生写白话诗的念头,就是当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最初的实地试验也是在那里进行的,其结果就是后来枟尝试集枠中第一编白话诗。胡适在谈到他主张文学革命的经历和枟尝试集枠产生的历史时说:“在绮色佳五年,我虽不专治文学,但也颇读了一些西方文学书籍,无形之中,受了不少的影响,所以我那几年的诗,胆子已大得多。”这种影响最初表现在他作文言诗词上,如“用分段作法”,“为说理之作”,以及“字句形式亦不为古人成法所拘”,已“带有试验意味”。 [1] 这些无疑也会影响他后来创作白话旧体诗及白话新体诗。

外国诗形式对胡适更重要的影响,大约还在于促成他用白话写诗。当时,主张运用日常话语、形式自由活泼的意象诗,它在美国正蓬勃发展,多少会影响胡适用白话写诗的理论和实践。不过从胡适自述创作白话诗的经历看,他在美国试验白话新诗时,似乎并没有明显受到当时在西方已蔚然成风的自由诗形式的影响,因为他在叙述枟尝试集枠的产生历史时没有提到这种影响。他那时试验的白话诗还是白话旧体诗,大都是五七言的齐言形式,完全不是自由诗的形式。胡适提出“自然音节”论并有意识地付诸实践,是一九一七年回国以后的事情。并且,从他自己的话看,这种理论和实践也主要起于对古代词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近于语言自然音节这一特点的继承与革新,而不起于对外国自由诗形式的借鉴。胡适自认他的白话诗由旧变新的过程很慢,其原因,除了他自己已经意识到的“旧文学的习惯太深,故不容易打破旧诗的圈套”外,就是没有直接模仿和借鉴外国自由诗的形式。

稍后的郭沫若、冰心等诗人就不同,他们直接模仿和借鉴外国自由诗形式,于是显出真正的“新”,从而把新诗形式的发展推向第一个高潮。后来自由诗的高潮跌落下来,新月派诸人又借鉴英美格律诗形式,将新诗形式整饬一番,发展出一种明确的格律体新诗。可见,外国诗形式对中国新诗形式的作用,主要还不在其初创期,而在稍后的发展期。由于这种作用,新诗中的自由体诗变得成熟,格律体诗也开始定型。

译诗对新诗形式的产生也有明显的影响和直接的作用。胡适枟尝试集枠中有枟老洛伯枠、枟关不住了枠和枟希望枠三首译诗。他承认枟尝试集枠中只有十四首诗是“白话新诗”,这三首译诗都在其中,并且是这十四首白话新诗中较早的三首;他还在枟尝试集枠再版枟自序枠中宣称,枟关不住了枠是他的新诗成立的纪元。可见这三首译诗在形式上的重要性。我们很有理由相信,胡适所以能够跳出旧诗词的窠臼,终于写出“真正的白话新诗”,他翻译英美诗歌是帮了大忙的。这是因为英语诗歌的节奏与汉语诗歌的节奏不同,翻译时无论是只忠实于原诗的内容,还是兼顾内容与形式,都可能促使译者突破五七言的固定格式或者词曲的调子。如枟老洛伯枠原诗四行一节,诗行较长,多在十个音节以上,译诗也译成四行一节,诗行相应也较长,大多在十个字音以上,不少诗行中间有一个乃至若干个标点。原诗用日常口语,节奏较灵活、自由,译诗依着那种口吻和情调,也显出灵活自由的格调。这就完全突破了古代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固定格式。枟希望枠一诗的翻译也很能说明问题。它本是波斯诗人莪默· 伽亚谟的一首四行诗,先被译成英语诗歌,胡适再转译成汉语诗歌。现将英译诗的节奏形式与胡适译诗的节奏形式对照如下:

橀h!Lōve,/cǒuld yōu/奔nd ī/wǐth Hīm/cǒnspīre

Tǒ gr焙sp/thǐs Sōr/ryˇSchēme/ǒf Thīng/ěntīre,

Wǒuld nōt/wě sh焙t/těrīt/tǒ bīts/奔nd thēn

Rěmōuld/ǐt nēar/ěr tō/thě Hēart’ s/Děsīre?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世界/一齐/都打破,

要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造过!

英译诗四行,每行都是五个抑扬格音步,十个音节,格律很严整。胡适的汉译诗也是四行,但长短差别很大,最短的八字,最长的达十五字,已无格律可言,完全是自由诗了。为什么会如此?从节奏形式上看,是因为英语诗歌的节奏单位音步并不等同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音顿,前者是一定的重轻形式,它与诗行的意义节奏单位往往并不统一;后者是一定的音顿形式,与诗行意义节奏单位是统一的。因此,将英语诗歌译成汉语诗歌时,如依着英语诗歌诗行的意义翻译过来,往往就不能构成音顿数也相应一致的汉语格律诗形式,却成了自由诗形式。如果诗人要把它译成相应的汉语格律诗,便往往要下一番选词、炼句及组织安排的功夫,实际上要为原诗的诗意创造出一种不同的格律形式———音顿节奏的格律形式。胡适译此诗自然不会有意译成古代五七言诗形式,也不会有意去创造一种格律形式———他那时正唯恐不能挣脱格律形式哩!于是把它译成白话自由诗了。

胡适译诗,目的在于借以打破旧诗的格律形式,把白话新诗写得更“新”,他似乎并不在意那新诗的形式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其实那三首英语诗歌基本上都是格律诗,他的译诗则有的是格律诗,如枟关不住了枠,有的是自由诗,如枟老洛伯枠和枟希望枠。初创期之后对外国诗的翻译具有更自觉的文体意识,因而促进了新诗不同诗体的发展:用自由诗形式翻译惠特曼等人的自由诗,用散文诗形式翻译泰戈尔等人的散文诗,这促进了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散文诗形式的发展;稍后,用格律诗形式翻译英美格律诗,则促进了新诗中的格律诗形式的发展。

二 “自然音节”论

胡适的“自然音节”论,是初期新诗形式的核心理论。这个理论不是一开始就提出来的,而是如新诗本身一样,是逐渐摸索出来的。

任何自觉的实践都有一定的理论观念作指导,初期新诗的尝试性实践也如此。胡适在美国初作白话诗,是基于他的“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和“实验主义精神”,前者使他相信白话新诗必然取代“半死的”文言旧诗,后者推动他实地试验起白话诗来,以便验证前一种认识是否可行。

不过这种指导思想只是“诗界革命”起始的思想,它仅仅集中在用白话代替文言上,还没有发展到改革诗的节奏形式上来,因而没有产生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所以,那时胡适的试验也就仅仅是写白话的旧体诗词,其形式仍然是旧诗词的形式。如前所述,那时他也受了英美诗歌分行分节等形式、技巧的影响,于是在这种白话旧体诗词中也分行分节起来,有时也“不拘字句和文法”。但这些显然不能改变五七言诗和词曲的形式,因而也不能产生真正的新诗形式。

胡适一九一七年一月发表的枟文学改良刍议枠一文,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那改良的八条方案中,只有一条是关于诗歌的,即“不讲对仗”一条。胡适在对它的阐发中讲到“废骈废律”,这也不是关于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主张。稍后刘半农在枟我之文学改良观枠一文中提出“增多诗体”的主张,算是与诗歌的节奏形式有关了,因为诗体是一种整体性的节奏形式。刘氏还提出以“自造”、“输入”的方式来增多诗体,“并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 [2]“自造”和“输入”在当时和后来都确实是打破旧诗体、建设新诗体的两种手段;“无韵之诗”也成了一种自由体新诗,即无韵的自由体新诗。可见刘氏的理论是切实的见解。不过这理论究竟是笼统的,因为它还没有说到一种诗体的更为基本的节奏形式———行式,而没有一定的行式,新诗体就是渺茫的;“自造”、“输入”的方式也需要一种节奏理论作基础,否则建立新诗的形式还是无从着手。

同类推荐
  • 温柔和激荡

    温柔和激荡

    本书是一部人物随笔集,分为五个部分:后浪与前浪、革命与妥协、沉思与智识、人文与时光、世道与灵魂,构成温柔和激荡,以杂文见长的徐迅雷,在书稿中既发挥其惯有的思想深度,又对各相关人物作了客观深入的评述,别具一格,好看耐读。
  • 鲁迅研究(二)

    鲁迅研究(二)

    这一部《鲁迅研究》,是从根据《新民主主义论》的精神来研究鲁迅的愿望出发的。作者说:我们是通过对鲁迅作品作具体的分析然后得出我们的结论,因为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的鲁迅毕竟是伟大的文学家,我们必须掌握他的作品。我们不敢说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把它发表出来便好得到指正。书中包括《鲁迅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鲁迅是最早对写普通话最有贡献的人》《鲁迅期待炬火和自己不以导师自居》《鲁迅的政治路线和文艺实践》等内容。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在本书,作者记录下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南极科考行动。作为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随队医生,他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冰盖高点Dome A成功建立了昆仑站;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医疗保障和医学研究任务;他在进入冰盖的征途中全程驾驶雪地车,并主动“客串”了厨师、机械师、摄影师等多个角色……130多天的一点一滴,作者都用录音笔每天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原汁原味地诉诸于文字。从他的记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冰盖的广袤、冰山的肃穆、海豹的闲适、企鹅的慵懒;也能感受到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艰辛,有时甚至充斥着残酷的绝望和无助。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热门推荐
  • 炎神之陨

    炎神之陨

    生命,在孤寂中烟灭,在仇恨中酝酿,在焰火中重生;斗志,在光明里消散,在痛苦中凝聚,在黑暗里升华。
  • 第三种青涩

    第三种青涩

    不瞒你,这是我的第三次初恋。如以往,一场微不足道的卑微的暗恋。我甚至都能想象到他讲话时的满眼星光。那不属于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修复:男神,我投降

    快穿修复:男神,我投降

    [1V1,甜宠]温柔医仙:药可救人,毒可杀人。你是我的药,亦是我的毒,我的生死在你一念之间。性感男模:在你之前,我的一切奉献给了舞台;有你之后,我的一切属于你。T台上的灯光再美,也不及你半分。酷拽竹马:我很荣幸,与你一起成长,见证你的所有,也伴你一起白头。……顾槿夕(女主):一代女侠、跳脱作家、软萌青梅……待解锁:温柔医仙、性感男模、酷拽竹马……欢迎入坑(PS:不喜勿喷。)
  • 师傅快到我碗里来

    师傅快到我碗里来

    一朝穿越,苏令不得不适应她的新身份,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徒弟游山玩水,教徒弟人类的真理。可是本以为教完小徒弟就可以回家睡觉觉了,没想到小徒弟邪魅一笑说“师傅,你都说了你喜欢你,你要一直和我在一起的”可是什么时候,我想想。哦我说过,可是当时不是这样的。场景一:“师傅我好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喜欢喜欢,谁叫你是我徒弟呢?”场景二:“师傅,有人说你不喜欢徒儿,也不想收徒儿做徒弟,呜呜呜,师傅你是不是要离开我徒儿了”“是谁说的,师傅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师傅怎么可能离开你”“那就是说,师傅你会一直和徒儿在一起,是吗?”“当然了,师傅会和你一直在一起,放心吧!”结果,就变成了师傅快到我碗里吧!
  • 主母无害

    主母无害

    很甜,很宠,很无害,很邪恶。殷梨:我不是暴力,只是手痒。我不是狠毒,只是见不得别人狠毒。古翊:我活着,你活着,我死了,你替我活着。燕承宣:闯了祸,就应该乖乖地躲在我身后。夏凌青:你要是个无害的小可爱,你就是我祖宗!!古翊,药师世家掌权人,丰神俊逸,冷漠狠绝。却身染重疾。每次发病,古家长老都要从城中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冲喜成婚。而新娘从未活过三日。只要他一发病,虞城人心惶惶。有女的人家,宁可将女儿送进花楼,也不愿被古家选中。古翊怎么也没有想到古家众长老千挑万选的新娘是个奶声奶气的十岁幺力女。古家众多房叔伯,姨娘,堂兄弟姐妹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就凭一个十岁的小丫头片子就想当古家主母?如同羊入虎口!殷梨:虞城第一名捕的幺力女,十岁年华,天真无邪,人见人爱。最大的爱好就是随父亲抓个贼,剖个尸体,跟着哥哥们赌个钱,逛个花楼,外加砍人…片段一:某父:“阿梨呐,听说你今天打了张公子?昨天打陈公子,前天打林公子,大前天打了赖公子,上个月居然连太守的长公子也打了…你说你一上街就知道打公子。”某父:“阿梨呐,你昨天是不是带人砍了陈大人?前天砍了赵大人,大前天砍了李大人,今天你又想去砍哪位大人?”某女赶紧藏好自制的火药,嘿嘿而笑:“我今天不砍大人。”片段二:古翊一身大红喜服,英挺的身姿一顿,蹙眉,吃惊地看着花轿里蹦出来的小新娘,胖嘟嘟的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微笑,嘴角还残留着冰糖葫芦的剩渣……“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咕咚”一声,小新娘身上掉下一件物什来。众人定睛一看,个个吓吓面如土色,纷纷奔跑出堂。“对不起哦,我爹送我的嫁妆掉出来了。”小新娘从容地捡起滚在大长老脚边的人头骨。抬头撞上大长老吃惊的眼神:“老伯,你裤子怎么湿啦?”小新娘那天真无邪的眼睛无辜地眨着。片段三:燕承宣,只是一时好心在悬崖下捡了个半死不活的小屁孩带上山,才知道这辈子做了件最大的错事。…水雾萦绕,水中的男子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闯入浴室的不速之客:“小铃铛,要看这么久吗?”“小师叔,为什么你的身体跟我的不一样?”某女解开衣衫,顿时一脸凄哀:“我的胸口是肿的。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啊?”片段三:某女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蠕动的物体:“发金光的小虫子!!”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得意小相公

    得意小相公

    穿越就被将军的女儿相中了?好事是好事,不过我能驾驭的了吗?咱也不知道咋回事,咱也不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