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7200000015

第15章 独立学院组织管理(2)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新的领导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就越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梅奥等人的成就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就霍桑效应而言,有很大的实用性;而人际关系理论也可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的先驱,在尊重人、关注人的方面作了有力的提倡。另一方面,霍桑效应———“受注意了,一路开绿灯”,虽然在产生效应的过程中确实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着重于强调个体的激励,忽视了整体战略规划在目标、方向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人际关系理论的缺陷则过于强调人。但综合来看,梅奥等人的研究仍然是古典管理学向行为科学管理学过渡的鲜明标志,其“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 Two Factor Theory )又叫激励—保健理论( Motiva唱tor唱Hygiene Theory ) ,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 Fredrick Herzberg )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马斯洛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相当于保健因素,而高层次的需要则相当于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保健因素是满足人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外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功夫。

(三)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于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还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四、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20 世纪中叶,学派甚多,主要有以美国C· I.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系统论、以H· 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以F· E.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与权变理论和以 E· S.巴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等。

(一)组织系统论

巴纳德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该理论也被称为“组织协作理论”。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②组织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③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④权威接受论。

(二)决策理论

赫伯特· 西蒙以巴纳德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和成熟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即西蒙的决策理论。他不仅适用于经济组织,也适用于一切正式组织机构的决策,特别适用于行政组织,因为政府的大部分工作与决策有关。第一,组织首先是个决策过程,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对传统组织理论所推崇的一些组织原则进行了批判,如统一指挥与专业分工、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等,他认为这些原则是彼此矛盾的,究竟哪一种组织原则最为有效,传统组织理论没有回答。而西蒙认为,组织是一个决策系统,有效的组织应以正确的决策为基础,传统组织理论一个很大的不足,就在于他们忽视了对组织决策问题的研究。第二,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取决于为实现某一目的而选择合理的手段。西蒙认为无论任何组织或个人,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上都达不到完全的整合。这是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就是他提出的“有限理性”决策的著名原理。由于决策者受主观认识能力、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由于客观上的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任何组织不可能追求到“最理想”“最优化”的决策,只能追求在当时条件下“令人满意”的决策。第三,组织平衡论。西蒙发展了巴纳德的组织平衡思想,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系统,组织为组织成员个人提供诱因和组织成员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之间存在着互依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组织要根据个人的贡献提供诱因,即物质的、精神的报酬;另一方面,组织之所以能提供诱因,又来自组织成员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为此他特别研究了“诱因效用”和“贡献效用”这两个新概念。第四,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西蒙认为组织影响个人决策行为的因素有权威、组织认同、信息沟通、培训、效率。第五,组织设计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西蒙对组织设计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他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决策理论基础上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以及为决策所提供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作。

总之,西蒙的以决策为核心的组织研究方法,使组织的研究焦点由对制度、法制、结构等静态层面的研究转变到对决策过程的动态研究。目前,这种以决策———政策为主导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潮流已经成为西方行政学的流派之一。[2]

(三)系统与权变理论

弗里蒙特· 卡斯特这位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权变理论。他认为,企业管理首先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来制订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而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订管理计划时也要跟着变化,以适应经营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这就叫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卡斯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巨大的成就是为了达到其成就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及其有效的“管理”。所谓组织,就是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工作或协作的一个系统,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并且如果没有组织存在,经济结构就无从建立,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组织作为人的集合,怎样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呢,这就需要管理。所谓管理,指的是协调组织中各子系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获得组织与环境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最大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增长、人员的日益多样化、政府作用的增强,当代组织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了解个人与组织的行为。

系统管理理论为人们理解知识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这个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抛弃了有关组织设计和管理实践的普遍原则的过于简单化的说法。现代组织理论反映出了对各子系统关系和协作形态以及权变管理理论的寻求。系统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组织的宏观范例,包含着比较高的概括性。权变管理理论的趋向是为了更加具体强调各子系统间特殊性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如果要使理论有利于改进管理实践工作的话,清楚地了解组织变量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系统管理理论致力于了解组织并提出一个系统模型。权变管理理论承认每个组织的环境和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色,并为设计和管理具体组织提供依据。一种观点认为,一切组织都有普遍的组织与管理的原则;另一种观点认为,每个组织都各有其独特之处,对各种情况都必须作单独的分析。权变规则取中间立场。

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设想是,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子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组织与其环境以及内部组织设计之间的和谐将提高效能、效率和参与者的满足感。卡斯特认为,权变理论指的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如果有人要用它来找到解决问题和获得成功的方法则大错而特错。因为,权变理论要求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处理问题这个动态本身指事物随时在变。在不同时间,一个组织的决策在变,在同一时间,不同组织也会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情况不同,影响自己的内外因素也就不同。比如,在医院、大学和城市,这是三个不同的组织,这些组织内部都有上述各个子系统,但各自的内容却不同。因而,尽管管理者所碰到的问题可能类似,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却常常不相同。如果说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思想,那就是以系统的概念为基础的权变观。用一个简单的模型不可能描绘出现实的情况,而应该通过对各个有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指导管理者采取行动的原则。

同类推荐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石该如何奠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相关成果对中非教育交流和产能合作的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采用由历史及现实到未来、由方法论到认识论再到本体论、由范式特征到话语体系再到本土路径的演进方式,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提出了“质性社会学”的基本内涵框架,初步建构起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独创性提出“社会全息论”假说,这一理论有效破解了困扰经典社会学的“代表性悖论”,奠定了质性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热门推荐
  • 农门皇妃

    农门皇妃

    舒春兰做梦都没有想到,她辛苦五年,终于扶持丈夫考中秀才,到头来却被休弃被浸了猪笼!!多亏村里的傻子铁匠出手相救,她才保住一条命。但从今往后,他们俩的人生就彻底纠缠在了一起。他傻?没关系。有她在,谁也不能再欺负他。他醉心打铁不问世事?无所谓。他主内,她主外,一家人的日子依然和和美美。因缘际会下结成的小夫妻,携手同行,同进同退。斗极品、攒家业,生儿育女……两个人渐渐打出一片大天地。可是……为什么,她越来越觉得她这个傻相公似乎出身很不一般?
  • 当爱变成回忆

    当爱变成回忆

    我在理科一班。文科班就在二班。文科班与理科班的怪现象是,文科班雄性资源严重缺乏,而理科班恰好相反。理科班与文科班搁了一堵墙。隔墙观望,墙的这边“红杏满园”,墙的那边“牛粪满田”。不要指望爬上墙去等红杏,因为墙根本就爬不上去。聪明人都会一窝蜂跑到窗口守株待兔。——按我们生物老师的说法,这叫互补配对原则。文科班的长廊总是站满了急不可耐的男生。一旦下课,牵上意中人的小手,欢天喜地走向校园幽深又幽远的林荫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暮流芳华年指缘画心

    暮流芳华年指缘画心

    给我点动力广大书友们累计点击5万量,山野明流着泪的说:“多么可爱的一张脸,多么好看的一双眼睛,我居然就这这样被你迷惑了。”袁梦也流着泪说:“我也不想骗你。”山野明委屈的笑了笑:“你不想骗我?你从头到尾接近我靠近我,还主动吻我?这些不是假的,难道是真的吗!”主人公陆骁和诗诗还有珊美三人的感情故事会经历多少离别与等待呢?在大神的王者对战中会出什么样的手段呢?有更多好看精彩的情节就在这里。
  • 流觞引

    流觞引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一梦千年,亦真亦假。梦里梦外,扑朔迷离。到底,梦里不知身是客。曲水流觞叹如何,人生如梦易蹉跎。
  • 绝世唐门之雷霆降世

    绝世唐门之雷霆降世

    外来灵魂穿越斗罗大陆,拥有掌控雷霆的力量,一拳镇压,超越一切,轰穿宿命。注:没看斗三,设定仅限于斗一斗二,设定如有撞车,纯属巧合。
  • 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妃作歹

    唯妃作歹

    新书《归去来栖》来袭,求推荐求收藏咯~----------------------本书练手,勉强完结,求轻点你是要一个无法改变的过去,还是去拼一个看不见的未来?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厉少宠妻至上

    厉少宠妻至上

    简安安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点吸引人了,竟然能让大名鼎鼎、发光发亮的厉少看中?他说:收起眼泪,我的人,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够欺负!她需要钱,他帮她;她想拍戏,他帮她;她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他帮她……她说想要天上的星星,他就真的摘了星星,送到了她的面前……厉少宠起人来真的是宠天宠地宠翻天。她不明白自己哪里吸引他了,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