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9600000031

第31章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的经方大师(1)

北方的五月,春暖花开。

一张被擦得纤尘不染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伤寒论》。

我对朋友说:“我近日一定要去一次南方了。”

朋友看我:“为什么?”

我笑了笑,说:“去寻找一个人的足迹。”

朋友问:“这个人是谁?”

我回答:“许叔微。”

青烟从香炉中飘起,盘旋上升,倏忽消散。

朋友突然问:“那么,许叔微是谁呢?”

中医里面有句话,叫“经方不过三”。什么是经方呢?就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经方不过三”这句话是一些老中医流传下来的,意思是:用经方治病,如果三服药下去,就一定会看到疗效的。

从这句话来看,中医的疗效似乎并不慢。

很多老中医,经方派的前辈,学验俱丰,来个患者,立刻就能判定这是什么汤证,开方雷厉风行,患者很快就痊愈。看他们诊病,就像是在变魔术。对于我们学中医的人来说,那就是种享受啊。

这就是经方,在中医临床中经过千万真实的人体实验的药方。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

中医无数的法门,都是从张仲景的经方里化出的,所以大家才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擅长使用经方的医家,我们称为“经方派”。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宋代以前,是没有经方派的,在唐代的时候,孙思邈找《伤寒杂病论》还费了很大的力气呢,可见当时经方并不流行。

朋友问:“那么,经方派是谁创立的呢?”

我含笑回答:“经方派的建立者之一,就是许叔微。”

朋友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原来‘经方派’在中医中的地位,就像是武术界中的少林派,是拳法的正宗。”

我笑着说:“的确如此。但是,我去寻访许叔微的足迹,并非完全是因为他创立了经方派。”

朋友疑惑地问:“那又是为了什么?”

我回答:“因为,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一)

引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无锡?

无锡的旅游景点非常多,在轻拂的春风里,游览太湖的美景,实在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如果您来到太湖边的马迹山,就会发现一个幽静的地方,它叫小墅村,它背靠着巍峨的青山,面对着浩渺的太湖,仿佛是世外桃源。

村中几间古朴瓦房,似乎静静地矗立了千年。

周围静悄悄的,房门上满是灰尘,说明世人早已经将这里遗忘了。

这个宅院的大门是青石做的,上面有四个字的匾额——“梅梁小隐”。轻轻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再往里面走,我们会看到厅堂上悬挂着“名医进士”的匾额,这四个字,是韩世忠写的。

韩世忠?是当年在黄天荡以八千宋军大破金兀术十万大军的韩世忠吗?

没错,就是这位韩世忠写的。

那么,这个“名医进士”又是谁呢?

他,就是宋朝著名医家——许叔微。

附近的老百姓会介绍:这里就是许叔微晚年的住宅,韩世忠与许叔微两个人当年关系好着呢!韩世忠经常乘着船,到这里和许叔微一起喝几杯,感慨一下人生。

是吗?您也许正在迟疑。

一阵清风吹来,您回过头,仿佛看到了一个场景:两个人,坐在太湖边,把酒临风,须眉皆动,宛若画中人物。

您再眨眨眼,幻觉消失了,那是近一千年前的场景啊。

您一定好奇,这位许叔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他都经历过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好吧,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许叔微生活的那个年代!

可怜的孩子

公元1091年。

北宋。

真州(现在的江苏仪征)。

瘟疫大行。

在一个普通的人家里,一个男子正躺在床上,虚弱地喘着气。床边坐着他年仅11岁的儿子,孩子端着汤药,正等着父亲起身喝药。

这个小孩子,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少年时的许叔微。

许叔微的父亲患了瘟疫,已经很严重了,医生开了药,但父亲的病势却一天天地加重,已经昏迷了几次。

小叔微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

父亲的嗓子已经嘶哑了,口干得直想喝水。父亲喝了药以后,又昏迷了过去。

许叔微的母亲赶快去请医生,但医生说现在患者太多,看不过来了,母亲只能愤然而归。

半夜,父亲忽然醒了。此时,过度疲乏的母亲正在隔壁房间打盹,只有小叔微趴在父亲的床边,他一下子就被惊醒了。

父亲好像一下子康复了,脸上的表情很轻松,说话的声音也正常了,他望着小叔微,轻声地说:“叔微,你以后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叔微看着父亲,说:“像父亲这样子啊。”

父亲轻轻地拍着他的头,说:“好啊。不过,无论做什么,一定要读好书啊,读好书,做好人,就够了。”

小叔微慢慢地点着头。

父亲又说:“一定要记住啊,读好书,做好人。”

父亲用慈爱的目光一直望着小叔微的脸庞,仿佛想把儿子的面容刻在心里。

许久,父亲的眼睛渐渐闭上了。

凌晨,凄厉的哭声从许家传出,许叔微的父亲去世了。

许家只剩下小叔微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了。母亲由于过度劳累,身体变得很虚弱。为了不让小叔微太过悲伤,母亲表现得很坚强,似乎自己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但在夜里,小叔微总能听见母亲因为思念父亲而痛哭的声音。

“叔微,妈妈一定能够带你好好过日子的。”这是母亲最近常说的话。

父亲过世三个月后的一天,叔微忽然发现母亲坐在厨房的地上(忽一日气厥),牙关紧闭,嘴里有涎液流出(牙噤涎潮),无法说话了。小叔微吓坏了,赶快跑到附近的医生那里求救。医生来了后,看了一下,说:“这是中风啊,需要赶快使用泻下之法!”于是开了泻下的大通圆(宋代医书中的“圆”就是现在的药丸)三粒,给母亲服下。

医生走后,母亲开始痛泻,泻了几次之后(大下数行),精神就涣散了。

小叔微当时就傻了,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讲,这样的情况已经超出他的思考范围了,该怎么办啊?

夜里,小叔微端起给母亲熬好的粥,刚一进屋子,就看到母亲正望着自己,并慢慢地将手伸向自己,但此时的她已经无法说话了。

母亲哀伤的眼神仿佛在说:对不起啊叔微,娘没法再陪着你了。

小叔微心中一沉,立刻哭了,他扔掉碗,想去握住母亲的手,可是自己一点力气也没有,母亲的手似乎越来越远,怎么也够不着!

泪水从小叔微的眼睛里汹涌而出,他再也无法按捺积累在心中已久的悲伤,放声痛哭。

但是,一个11岁的孩子是无法将母亲从病魔手中抢回的。

当天夜里,母亲也去世了,此时,距离父亲去世还没到一百天。

许叔微自己后来说:“百日之间,并失怙恃。”

就这样,11岁的许叔微成为一个孤儿。

把母亲葬在了父亲的坟旁后,许叔微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山坡上。

从此,他将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从此,他将不再有父母之爱,将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

许叔微,你能承受得了吗?

许叔微紧紧地闭着嘴唇,望着远方,一言不发。

没人知道此刻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他用他一生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现在,11岁的小孩子还在上小学,基本上不用考虑生活方面的压力,城市里的孩子还可以撒撒娇,让家长周末请自己去撮顿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但是,11岁的许叔微就要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了。

许叔微很快就分析了自己的现状,吃饭应该没有问题,古人多是一个族群聚居在一起,这就是为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互相帮助。像许叔微这样的孤儿,会有族群里的长辈来照顾,送点米什么的,不至于饿死。他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方向,一定要读书,像父亲临去世时嘱咐的那样,读好书。

许叔微决心苦读医书,他立志以后要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他在自己的书《普济本事方》的序中说道:“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意思是说自己长得稍微大了些才看医书。但是从他治病的医案中我们看到,他三十多岁就已经到处治病,而且医术很高,这说明他很早就开始看医书了。

父母的去世到底对许叔微造成了多大的创伤,我们现在没法儿想象了。但是父母的去世,促使他立下了一个很大的誓言:一生免费为老百姓看病!

许叔微一生始终没有收过患者的钱!从这种近乎宗教布施式的诊疗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人毅力之巨,发心之大。

信念,可以使人做出不可为之事。

没有家长管束的学习

好了,许叔微同学开始学习了。

课程当然是大家都要学的科举了,不过放在桌子下面偷着看的不是漫画书,而是医书。

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监督鞭策,学习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我恰巧在他写的一个医案里,看到了他少年读书时的情景。

在《普济本事方》中,许叔微说自己的身体有个毛病,就是停饮。什么是停饮呢?简单地说就是水喝了以后感觉下不去,总是在胃里面堵着。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他说少年时读书,夜里要写作文(夜坐为文),估计是老师留的作业,他总喜欢将左面身子趴在桌子上写(估计学习负担很重),食物在胃里好像都偏向左边了。半夜过后(看来学习负担不是一般的重),他觉得自己很疲乏了,但是还不能睡,只能喝两杯饮料提提神,喝完了还得再看一会儿书。等到睡觉的时候又是偏向左边躺着。这样过了三五年后,他开始觉得喝水都是从左边下去的,胃口也不好,经常往外呕酸水。更严重的是,每到天热的时候,他的右半个身子出汗,左半个身子根本就没有汗,是干燥的,您说这病有多怪。

看来孤儿的日子是难过啊,如果有家长管着,还会让他用这种不正确的姿势看书吗?所以说,有家长管的同学们,不要再抱怨父母唠叨了,那也是一种幸福啊!实在受不了唠叨了,就想想许叔微同学吧!

后来,许叔微找了好多名医,也翻了好多书,都没治好。实在没办法了,他想,干脆自己动手吧,这不是水病吗,什么能治水呢?土能治水啊。中医里面说脾属土,所以治疗水病补脾土是一个思路。于是许叔微只用了一味中药,那就是苍术,这是味补脾利水的药。他搞了一套很复杂的炮制方法,大概是把苍术捣成末,然后将大枣肉和一点香油绞成泥(估计这个枣泥的味道够怪的),再把苍术末和枣泥做成药丸,每天吃。结果,您猜怎么着,这个病居然给他治好了,他全身出汗了,胃口也好了,也不吐酸水了,连视力都提高了。

看来,许叔微少年时读书是下了苦工夫的,开个夜车那是家常便饭,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全凭自觉,那是很不容易的,要搁我们某些同学,早玩游戏去了。

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独自一人深夜读书,该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场景啊!

一个孤儿,没有生活来源,全靠亲戚们的救济才没饿死,更别说什么营养合理搭配有助学习了。

这种情况可以参照比许叔微早些年的范仲淹。范仲淹小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他就一个人在一座大庙里读书,生活过得很苦。他每天拿点儿米熬一点粥,当粥凉了凝成块的时候,就把粥划成四块,一天四顿饭就是这四块粥,哪儿有什么菜啊。他有个同学,父亲是当官的,这位同学一看,天啊,你都吃的什么啊?于是很同情范仲淹,就从家里带来了好菜给范仲淹,心里想,这下你解馋了吧。结果到了第二天一看,好嘛,这菜一口没动,都腐坏了,这哥们急了,怎么着,瞧不起我?

范仲淹说:“不是我瞧不起你,你要体会我的心情啊。我也是人,也爱吃好吃的东西,一旦我尝了一口这好吃的菜,我怕我明天会吃不下去我的粥啊。”

“啊?!”同学都晕了。

范仲淹接着说:“我未来的苦日子还很长啊,所以,不要再送我好吃的东西了,我要把苦日子坚持过下去。”

大家都明白了吧,人家是吃过苦的,所以才能发下大愿为老百姓做事,才一辈子行得正,走得远。

我常常想,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吗?他们还能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吗?可是你看范仲淹、许叔微,的确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看来,营养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心中的信念,才是最关键的啊。

蔡京生病了

就在这种苦读的日子里,许叔微慢慢长大了,成为一个年轻人。

不过,许叔微同学运气有点儿背,一步入社会,就碰到了一个乱七八糟的世道。

宋徽宗上台了,蔡京也当权了。

宋徽宗这个人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个超级不靠谱的皇帝。他画画特好,还在宫里当教授教学生画呢,字也写得特好,创造了风格独特的瘦金体。可他就是皇上当不好,白天上班总想着晚上从地道溜出去会李师师,什么玩石头、踢足球都是打那会儿炒起来的。

总之,当时似乎是全国陪着这位爷一个人玩,大臣们都忙着拍马屁,见天儿地发现哪里又从天上掉下来块石头,上面写着歌颂宋徽宗的字句,而宋徽宗也特相信这是真事儿,还有赏呢。

在这种形势下,许叔微来到了京城考进士,连考了几次都没考上。

虽然科举没考上,他的医术却在京城传开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权臣蔡京病了。

也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反正蔡京这些病倒总能使一些医生成名。有记载说,有一次蔡京患了便秘,有的医生要用大黄,蔡京死活不同意,觉得太遭罪。这时候有一位叫史载之的医生,诊了脉后,只用了一味药,那就是紫菀,紫菀是入肺经的药,是温肺化痰的,蔡京服用之后,便秘很快就好了。在中医里,这叫“提壶揭盖法”,意思是说上面的气通了,下面也就通了。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两者联系密切,调上可以治下。从此史载之名声大振。当然,这位也确实是高手,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方书呢,叫《史载之方》,现在书店有卖的。

同类推荐
  • 中医食疗养生1088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医食疗养生1088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养生,是一门保养生命的学问,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防病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经验总结。本书精心为读者遴选了1088个实用有效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识,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介绍了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书中既有食物和药物方面的养生保健常识,也有传统疗法、治病功法方面的内容。内容全面系统,是人们居家保健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 中老年养生保健指南(生活必备丛书)

    中老年养生保健指南(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主要从中老年人的生理、运动、医疗、生活、心理、饮食和长寿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 美食与保健:家常菜谱

    美食与保健:家常菜谱

    食品在治疗作用方面虽然往往只起辅助疗效,但长期食用,对预防保健具有天然的作用,其最大特点就是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起到固本培元、祛病强身的功效。为此,编者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特别编辑了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本册为《家常美食菜谱》。书中介绍了如何制作家常菜、大众菜,这些美食都有预防保健的作用。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男人补肾 女人养肝

    男人补肾 女人养肝

    本书以《黄帝内经》的理论为依据结合男女生理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男女有别”的养生方式,即男人补肾、女人养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案。从饮食、经络按摩、导引气功瑜伽等方面讲解补肾养肝的实用方法,并对男人与肾、女人与肝相关的常见病症进行了阐释,提供相应的调养方法。本书内容贴近生活,文字叙述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日常保健阅读参考。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热门推荐
  • 改革热点大聚焦

    改革热点大聚焦

    本书聚焦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科技体制改革等十个领域的重要改革,以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系列稿件为基础,分类整理汇编而成。为使本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编者还为每个专题配设了图片图表,并对其中个专家观点、媒体精彩评论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设计。全书图文并茂,权威客观,适合作为广大时政爱好者的参考读本。
  •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火影卡卡西暗

    火影卡卡西暗

    树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将会继续照亮村子,并且让新的树叶发芽。
  •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她只是想好好地平静的再公司里当个小秘书,可是却因为误救了总裁的奶奶而被看上当了孙媳妇……她一心想要得到南宫家的财产,但是没有想出中途杀出个人,嫁了进来,造成了她的威胁……他爱的是她,娶的却是她,当最后发现,原来爱错了人后,他说了很久以前,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重生女神放肆爱

    重生女神放肆爱

    重活一世她因病而肆无忌惮的怼渣男打白莲花。谁知这一世好似有些不同鸭。没什么x用的系统是什么鬼?温柔影帝变性冷淡是咋回事?(女主心脏病患者,男主主治医师and影帝)1v1超宠甜文文笔不好见谅啊
  • 萌学园之斐夜星光

    萌学园之斐夜星光

    暗黑神苏醒,宇宙会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吗?黑暗会笼罩大地吗?司法会可以再一次将暗黑神封印吗?……………………………上弦月从小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所以拼命的学习。可以说生命的前半段除了学习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而后半段为了宇宙和平而努力。她以为这一生就这么枯燥乏味不会改变,直到遇见了那个教会她爱的人。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不知道。”“没关系,我会教给你的。”
  • 我从坟中来

    我从坟中来

    “炼丹需要什么”“药草”“药草哪里来的”“地上长出来的”“地上能长出药草,就长不出丹药?”“......”“炼器需要什么”“矿石”“矿石哪里来的”“地里开采的”“地上能形成矿石,为什么不能直接形成灵器?”“......”炼器师,炼丹师:“你是谁?”“种地的!”当武道修炼到巅峰,强者之路被阻断之时,另一种修炼体系在慢慢衍生。他们无所不能,研究种子,可种出世间一切!你能种出妖鬼邪魅!我定能种出九天玄女!“有一天,你发现这个世界是一座大坟,你将怎样?”“我会杀出去!”终于有一天,王本尘种出了一只猴子,他一棒敲碎苍穹,修者们终于从坟中爬了出来!767427793
  • 是名为喜欢的无可替代

    是名为喜欢的无可替代

    因一场高考失利,慕曦恩重新开启了她的高中之旅,这一路,她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也知道了他们复读的原因,尽管如此,却依然对心里那个少年念念不忘。因为复读,也因为这场命运的安排,促成了一段段感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