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1000000029

第29章 各国传统节日礼仪(2)

西方传统节日的礼仪

西方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国家、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渊源。

而且,这些节日在每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认识西方的文化和礼仪习俗,有助干我们与西方国家和民族加强沟通与了解。

元旦(N

1月1日是西方各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旦,这一天,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都市村庄,人们一见面就要互相祝福,共贺新年。

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但元旦在人们的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晚会是庆祝元旦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在正规的元旦除夕晚宴上,西方人很注重服饰,男人通常穿起西装或礼服,女人则穿上漂亮的长裙。然而,新年的化装舞会情形就不同了。在化装舞会上,人们打扮得新颖和独特,让别人一时认不出来。在这种场合下,既无宾客,也无贵贱之分,一切都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在元旦除夕期间,有些西方人既不到公共场所,也不参加盛宴和晚会,而是到教堂去辞旧岁迎新春。

由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各国人民庆祝元旦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法国,元旦除夕最好不要有剩酒,剩酒表示来年不吉利。因此,不少人家在元旦除夕都喝个酩酊大醉,凡是开了瓶的酒都得喝个底朝天。

在意大利,元旦除夕,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燃放烟花爆竹,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午夜,有些家庭将废弃的坛坛罐罐扔到门外,小孩子可以任意砸坏东西,以示送旧迎新。

在葡萄牙,人们用斗牛来迎接新年。元旦的前后10天是斗牛的高潮,各主要城镇都有专门的比赛场地。

在英国,元旦除夕,各家各户都要清扫厨房,以驱除恶魔,使来年顺利安康、幸福美满。有些地方,如果在元旦这天去素不相识的人家中作客,最好随身带上一块煤作为新年的礼物,祝福主人家新年炉火越烧越旺。

在希腊,元旦这一天选出漂亮女郎扮演天使,给小朋友们送去新年的礼物。

尽管庆祝的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情人节

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它是有情男女倾吐爱情心曲的节日。在节日里,有情的男女给自己的心上人送去一盒心形的糖果、一束芬芳的鲜花、一张热情洋溢的情人卡或一首爱意绵绵的情诗。鲜红的绸带系在礼物上,上面附上一句话:愿你成为我的情人。

情人节源于罗马时代,关于它的来历传说很多。

第一种说法认为,情人节源于古罗马2月中旬的牧神节,它是为了纪念掌管女子婚姻的牧神卢玻库斯。在牧神节里,青年男女纵情欢乐。这天,年轻未婚的女孩子将她们的名字书写在“纸”上,放到一只盒子或竹筒里,然后让未婚男子去抽。

被抽中名字的女孩,就成为了这个男子的情人。有些青年男女通过牧神节的“抽签”活动而成为终身伴侣。年复一年,牧神节成为青年男女寻找爱情对象和追求幸福的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情人节是为了纪念公元3世纪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传说由于他带头反抗罗马统治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得到了典狱长女儿的悉心照料,两人萌生了爱情。瓦伦丁于公元270年2月14日殉难前,给姑娘写去了一封充满情意的信函。

最后一种传说是,情人节是为了纪念另一位名叫圣·瓦伦丁的人。这个人违背了罗马皇帝的命令,秘密地为人们撮合婚姻,结果事发被监禁而死。圣·瓦伦丁后来成为爱情的守护神。在公元7世纪,牧神节开始称为圣·瓦伦丁节。

当然还有人认为,中世纪人们选择2月14日为情人节,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天是百鸟交尾的日子,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基于上述的种种传说,在西方一些国家中,2月14日既是情人节,又是圣·瓦伦丁节。但是,情人节是大众的节日,而圣·瓦伦丁节却是宗教的节日。

如今的情人节习俗基本起始于19世纪,但现在已发生了变化。在情人节这一天,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和社会团体一般都要举行情人节舞会。会场周围缀满馨香扑鼻的鲜花,情人节的标记——鸡心、爱神丘比特的画像安放在会场醒目的地方。

情人节赠卡送信也不限于情人之间,男女同学或同事之间亦可相互赠送。当今的情人节不再只是成年人的节日,同时也是儿童的节日。

狂欢节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之前的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虽然现在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地纵酒饮乐著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巴西狂欢节。

最早的巴西狂欢节开始于1641年,当时的殖民统治者为了庆祝葡萄牙国王的寿辰,以法令规定民众在这一天游行、舞蹈、畅饮娱乐。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成了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灿烂的阳光、缤纷的华服、火辣的桑巴舞以及洋溢在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性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该市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装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

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并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比一年更热闹。桑巴舞、狂欢节同足球一样,已成为巴西的象征。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纪念日,这一天被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简称三八节、妇女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

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并确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科伦泰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逐浙恢复。

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但南非妇女节的时间有别于国际妇女节。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妇女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新南非政府将这一天定为妇女节,以纪念南非妇女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并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公假日。从此,每年的8月9日,南非各地的妇女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要求实现男女平等、结束党派冲突与暴力,保证妇女生存权益和反对性骚扰与性犯罪,以消除旧南非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歧视妇女的影响。

复活节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所谓异教风俗的结合物。据说复活节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它的原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借用过来表示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耶稣再次回到人间。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于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复活节。16世纪西欧改用格里历后,正教因历法不同,复活节的具体日期同天主教、新教常相差一二星期。

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在复活节当天,西方国家人们所赠的礼品主要是鸡蛋。教堂、学校或有钱人家在这天一清早就把煮熟的鸡蛋藏在树穴、草丛或山石后面,邀请前来聚会的孩子们四处寻找,成为一天的主要活动。人们还把鸡蛋染成五颜六色,以增加喜庆气氛。后来又发展到把巧克力、糖果等做成鸡蛋模样,包上各色彩纸,互相赠送。因为鸡蛋在西方象征着死后又会复苏的生命。

复活节中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就是彩蛋和兔子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旧时复活节前40天禁食鸡蛋:有一年复活节来临时,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便将煮好的鸡蛋涂上颜色藏在门外的草丛里,并告诉孩子们那片草丛中有复活节的惊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仔细寻找,突然从草丛里蹿出一只兔子,而彩蛋也随即暴露出来,于是孩子们到处叫喊:“复活节的惊喜是兔子给我们带来了彩蛋。”

最传统的复活节馈赠风俗是,人们在复活节时给孩子们送去活的小鸡、小鸭、小兔子等,但有的孩子太小往往不能细心地喂养这些小动物,所以变通的做法是,送孩子这些小动物的布绒玩具或其他替代品。

复活节也是向所关怀的人送鲜花、盆景、胸花等的节日,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成人们则往往互赠贺卡或小件礼品,礼物大多与再生有关:如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带绒毛的小鸡等。

愚人节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某些国家人民最开心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编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谎言,去调侃、哄骗、取笑、愚弄别人。只要在午夜12点以前,无论你做得多么过分,多么肆无忌惮,也不负法律和道义上的任何责任。而且,如果你能制造出荒诞至极的“新闻”,又能让人信以为真,还能荣获骗术“桂冠”呢!这一天,就是举世闻名的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同类推荐
  •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怎么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

    本书的内容分为7章,主要介绍如何体察领导的意图和心理状态、如何与领导构建积极的合作关系、如何解决与领导合作过程中的意见分歧、如何平衡团队中的冲突并做好自身定位等7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书中的内容广泛,吸纳了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心理层面上指明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行动、怎样沟通,以及保持怎样的职业心理状态,才能赢得领导良好的心理认同。
  •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不换脑袋就换人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仅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已经远远不够。当你的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当你为企业创造的价人值还不及你从企业拿走的薪水,即使这时候你还既没有出卖企业的秘密,也没有浪费企业的资源,恐怕你也得走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提出了更的高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积极思索、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不断在方法上、技术上、质量上和效率上寻求更新的突破和创造更大的业绩。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头脑的作用,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受企业欢迎的金牌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员工不换脑,企业就要换人。
  •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心是金,它胜于任何能力。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在人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动;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会变得更精彩、更迷人!人人都有责任心,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保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与责任相联结,都必须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进步;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和谐。
  • 语言艺术全书(第三册)

    语言艺术全书(第三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立足商界

    立足商界

    对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什么事都容易;然而对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什么事都不易。本书正是为这些奋斗在各个行业、时刻怀揣梦想、准备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准备的最佳创业宝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代的手边励志书,成功之后力荐美国青年的必读经典之一,印度出身寒微的80后赤手空拳,25岁赚了3亿的古尔巴克斯?查哈尔的创业精神指引,影响欧美两代年轻人的唯一创业忠告书。
热门推荐
  • 怪异探险

    怪异探险

    李小白,一个农村人,怀着一身理想来到大城市,现实却给了他一盆冷水,在这里他因为没学历没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唯一的导游工作因为和客户吵架被投诉而丢了,叮铃铃叮铃铃,一个电话打破一切。
  •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本文上卷宅斗,宫斗,斗渣男,渣女,下卷温馨宝宝戏】帮助心爱的夫君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木樱诺儿却不曾想到,他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带着他心爱的女人以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三人联手设计陷害她,毁她清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木氏淫乱后宫,伤风败俗,无德无能,加之至今未能为南楚国诞下龙嗣,特此从今日起打入冷宫,钦此。”当那把尖刀插进她的胸膛,她悲愤的冷笑:“我木樱诺儿,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们这些奸诈无比的贱人,若是有来世,我定让你们血贱血偿,我要让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眼神中只有冷冽的寒光和仇恨,金銮殿上,将是她踏着胜利的脚步缓缓而来,老天怜悯,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要把那些人给她的痛苦加倍偿还给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血贱江湖!什么姨娘,什么小三,什么皇子,什么爱人,什么姐妹,负我者尽管放马过来!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干净,女强男更强。【精彩片段1】他是前世害死她的夫君,他是一心谋夺皇位的三皇子。金銮殿上他被严刑拷打,狼狈不堪的转头看向她一步步以胜利的姿态昂首走上大殿,眸光中是冷冽的寒光紧逼,他听着她口中一字一句说着他的谋反证据,然后对着新皇高喊道:“陛下,此人狠毒之心人神共愤,此人不除必祸害天下,依南楚国的刑罚,此人应当处以剐刑!”他听闻浑身瑟瑟发抖,他指着她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她优雅的笑着转身一步步走近他,嘴角噙着胜利的笑容低下头在他耳边低声厉声道:“这是你前世欠我的!这一世我就是要让你求生无门,求死不能!”【精彩片段2】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高竖立着一块大大的红字招牌‘招父大会’,台上一脸悠闲吃着葡萄的某女朝下面一脸稚气,但美人胚子尽显,鬼灵精怪的某小孩使了个眼色,某小孩小脸一昂扫视了一下前方黑压压各位年轻的王公贵族们一眼,然后随手指着一个人问道:“你家有多少银两啊?”“虽跟皇家国库相差一筹,但金山银山倒是有几座。”某小孩摸着下巴一副沉思,还算凑合吧,“那你有没有什么重疾?无法治愈的那种顽疾?”此人摸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赶忙开口道:“这个请放心,本公子年轻身体强壮,那方面绝对行!”某小孩脸一黑道:“下一个!谁要你身体强壮了,你要是老不死,我和我娘怎么继承你家祖业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晕倒。突然天空一黑,几百多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众人一见立马脸色大变道:“不好,黑风堂的人,跑!”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书中以四个拟人化的小动物为主角,讲述他们在野林中从互相结识,到共同冒险,最后合力保卫家园的故事。全篇通过小动物的视角,生动、细腻地呈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而作者笔下小动物之间的友情和关爱更是纯真动人,充满了真挚而深刻的生活哲理。
  • 不是非要嫁给你

    不是非要嫁给你

    她走出校门,他清冷的言语里,是她捉摸不透的深沉。面对宁远的破产危机,她找他谈条件:让出一半以上的股份,他无动于衷。只不紧不慢的吐出四个字“跟我结婚。”她不以为然,但却妥协。之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隐婚”生活,她不带他送的戒指,不和他“出双入对”,甚至还任性的不肯履行夫妻义务。
  • 火影之制霸系统

    火影之制霸系统

    新书《绝地求生之天幕》近500人莫名其妙出现在一艘老旧的游轮里,广播里传来了指令,面对未知和丧失性命的恐惧,一路杀戮,只为追求幕后的真相。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做人要有灵性

    做人要有灵性

    中国古代关于做人的子集经典要求人们方圆做人。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不要做“出头的椽子”和“出头鸟”;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 启颜录

    启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