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600000009

第9章 建筑(1)

1.民居

那时,凤凰村的房舍以泥砖屋居多,木格子窗,红瓦面,这是清末民初典型的岭南民居。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渐被那种两三层高的西式建筑取而代之。我读大学时去花都看过重修的洪秀全故居,倘如实复原的话,就跟凤凰村的传统民居难分彼此。屋子分上下二进,设有天井,房子高大的难得一见了。经过“斗地主”等运动之后,富人淘汰殆尽。我高祖如拭公曾考上廪生,在衙门当差,就建了一幢上下二进九间大宅,前有天井,后有果园,多年后仍惠及我祖父。

此类民居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墙基深挖,填以石头或砌以火砖,墙体即以泥砖为主(有钱人家亦在下部砌几圈火砖,无论火砖还是泥砖,均从泥巴而来,做法大同小异,只是火砖坯必须放入砖窑中以烈火焚烧数日方成)。横梁由粗大木头充当,主梁最好是觅得杉木,尽量笔直,削皮后,木匠以斧头沿墨斗黑线斫砍之,弯了就会影响到格子及盖瓦。桉树亦常充当房梁。升房梁的时辰颇有讲究,其隆重谨严跟奠基一样,都是要请用日子的。必有风水师乃至巫师坐镇指挥,主梁贴着兆大吉大利的黄符(所谓主梁,即是主客厅上的主梁,架在屋脊之上),再沿着屋脊梁两边逐条架设房梁,屋脊梁犹如鱼的脊骨,两边横梁如鱼刺附丽其上,远观之,犹如大鱼被啃光了肉,只剩下骨架。用铁钉将格子(多由尤加利树、松树等锯成)固定于梁上,屋面纵横交错,宛若渔网,再从网眼上铺设红瓦即可。瓦分公母,大片扁平者为母,供雨水流淌;小片弯弓状者为公,反架于两个母瓦之上,将水导引至母瓦槽上去,以防雨水入室。再以火砖盖压,以免因风移动。屋瓦略有缝隙,却防雨又透气,除非屋瓦被人用石头砸烂,或台风时被掀掉。在乡间,孩子打架最忌以石头砸人屋脊。既是软肋,也就总被捣蛋的顽童扔石头。每个房子装两三块由玻璃裁成的明瓦以采光,屋厅装多一块。

时间长了,屋瓦积的落叶尘土一多,就长出杂草野花来,每年必须爬上屋顶清理一番,以利于雨水流淌通畅。否则屋顶变成了空中花园,不好看,兆头又不好,且易于风雨中坍塌。墙体开有窗口,是那种木格子窗,若干圆木柱,犹如栅栏一般,供防盗之用,也济不了事。窗门也是木头的,分为两扇,不利于采光,雨天即关紧,倒水泼不进。大门是木头打制的,门轴包着铁皮,以防磨损,出门时挂上铁锁,晚上睡觉塞上门闩,门闩也由木头做成。凤凰村甚少发生偷盗劫掠事件,除了乞丐、货郎(杂货佬,挑着一个微型的杂货店)及大队干部催收公购粮,也没有外人。人们懒得带钥匙,就塞在窗口或厨房门框上,待收工回来,伸手掏出来开门,倒也平安。那时乡村无人使用防盗门及防盗网,民风淳朴。室内多保留泥地,有钱人家亦有铺上陶砖的。

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是适合南方人的。“人”字状的屋顶设计,乃针对南方多雨,高大的建筑物多加上木头制的“金”字架,以利于稳固,例如生产队的旧办公室。有钱人家,多在墙体上批荡(扇灰)灰沙(石灰混凝土),以保护墙体,亦显美观。后来有人在红砖屋上洗石米,贴瓷砖,道理是一样的。

此类房屋中的天井,其设计堪称神来之笔,既利于四周的房间采光,又使整幢房子显得丰富而有层次。坐在厅堂里,不用出门,一抬头就望到广阔的天空、变幻的云朵及偶尔飞过的鸟,使人须臾不离大自然。在雨天,雨水如绳子粗暴地鞭打,但你大可沿着天井旁边的走廊行走,不遭雨淋,而又能融入雨景。粗大的水柱在瓦面汇聚成小溪流,并通过屋檐倾泻到天井上去。天井上摆着几只瓦缸及木桶,瞬间即满并溢出,水流叮咚,水花溅起。乡间的雨水干净清澈,虽不可饮用,用来洗天井及洗衣服却没问题。

有时,我坐在天井旁边的屋檐,仰头望着雨水哗哗而下的天空。我只看到大雨,天空被充满和遮蔽了。直到夜晚,雨水仍在黑暗中倾泻,雨声嘹亮,天空在夜晚仿佛是一只不停泼水的盆子,无穷无尽,永不枯竭。那场大雨下了一昼夜。待翌日雨过天晴,天空纯蓝,干净,仿佛被雨水洗刷过的新陶罐,锃光闪亮。草木的清香来自山野、竹林、河畔乃至不可知的远方,从门窗及天井涌入,让人心旷神怡。

我多次见过人们打泥砖及烧火砖。打泥砖的砖泥取自稻田,耙得稀烂、黏稠,取一个四方形模具,模具中先垫一张香蕉叶、报纸或塑料纸之类(以免砖坯跟地面粘连而无法剥离),将泥巴倒入模具中,抹平,将模具取出,再在地上打下一个。砖坯中夹杂着切碎的稻桩,这有利于牢固,倘若泥巴间以糠头(即谷壳),则更坚固耐用。有的地方以糯米粉、红糖诸物掺入泥土制砖,坚韧异常,但成本太高。村庄未见有人使用。打泥砖最怕雨淋,故多选在风高物燥的冬日制作,南方冬天日照稍逊,雨水却少得多。泥砖晾干后,堆叠起来,上面放“夹茅”以御风雨侵蚀,待建房子时用来砌墙。

分单干不久,那些懂瓦工、木工的人,很快就在新分到的宅基地建起了新房子。都是一些新式建筑,跟传统的岭南民居迥然不同,略具西式风格。多是二层楼,更高大,更宽敞。在设计上,有楼梯、走廊和阳台,有钢筋水泥倒制的横梁,窗口宽大,墙体用红砖彻就。而过去则用泥砖,搭建阁楼的横梁也是木头。

父亲也想建一幢像样的房子。那一堆钢筋就是他凭一人之力从县城挑回来的,每趟走五六个小时,每担挑两百多斤,这是疯狂之举。他之前陆续烧制了一些红砖。这次,他用钢筋混凝土自制了一批横梁,用水泥混凝土(沙子碎石从河里捞取)浇制水泥砖。他脑海里的房子举世无双,高大巍峨,跟人民大会堂在规模上有可比之处。因此,他制作的水泥砖巨大无比,觉得这样才牢固。他做好拆模后,根本无法搬动,叫大伯父帮忙搬了几次,大伯父不想理他了。他好生招待了几个后生,请其帮忙垒叠到一起。

他只好继续去打红砖坯,准备在砖窑里将那座房子的红砖全烧制出来。每年农闲之际,他都陷身于此遥遥无尽的苦役之中,跟土与火搏斗。在烈火的焚烧之下,那些黏土制成的砖坯变成青色或红色的硬砖头。烧火砖的泥土要求较高,虽比不上陶瓷的土料,但也要黏性强,无杂质,入窑烧才不易皲裂。制砖坯时,得用力将泥巴掷入模具再以弓弦刮平,需要一定的技术,晾干后方可入窑。用柴火烧上三四昼夜(时间长短视砖窑大小而定),方才烧熟,又得放上两三月之久,热气散尽方可出窑。而入窑及烧窑更是技术活,火候拿捏必须炉火纯青。

父亲从十八九岁起,持续烧砖十几年,每年或隔年就烧一窑砖,立志将一幢大房子的红砖全凭一己之力烧制出来。然而父亲不是一个好窑工,他烧制的红砖不是过了火,烧得粘成一团;就是半生不熟,松软易脆。一窑之中,可用的不到十之二三。这项工作在持续了十数年之后,他不禁沮丧地认识到,他没有这个能力,只好放弃。父亲垂垂老矣,建大房子的梦想已不可能实现。

那些钢筋被父亲制成水泥横梁。人家的横梁修筑笔直,线条柔和流畅,而父亲做的粗大臃肿,表面凸凹不平,这就是父亲做瓦工的半桶水功夫。倒是结实无比,在屋檐下放了十几年,终究没有架到那座雄伟壮丽而子虚乌有的大屋上去。后来父亲找人帮忙架到溪上横放,充当小桥了。

那时,我们住的老屋是祖母壮年时所建,一厅三房,分给父亲及两位伯父。大伯父头脑活络,分单干不久即在旧宅前面的宅基地上建新居迁出。二伯父在北京工作,不久家属亦离开村庄。

房子搭有阁楼,我幼时常用竹梯攀上阁楼乱翻一气,常有意外的收获,如找到高祖如拭公的木头印章及父亲稀奇古怪的机械模型。父亲年轻时爱搞发明,当然无甚建树。厨房在大屋前面,乃用泥砖建一小屋。大伯父虽已搬出,原属于他的房子就堆放柴草农具之类的杂物,亦常做粪屋、鸡屋及牛栏,极不卫生。我就是在鸡粪、牛粪的臭味中长大的,细菌、虱子甚多,故常生病发烧。父亲对此颇有微词。二伯父尚有多间泥砖屋以放杂物,但禽畜怕人偷盗,就置放于祖屋中,我们一家人算是守护者了。

夏季台风频繁,飞沙走石,摧折林木。有时台风在夜晚来袭,风声呼呼,旷野无人,除了雷鸣电闪,天地间一片漆黑。风暴如怪兽在屋顶、窗外怒吼,我常骇得无法入睡。父亲亦不敢沉睡,他得密切留意室外的动静。好在一夜无事。翌日,台风散去,遍地狼藉,枝叶散落。风停而雨未止,台风常带来暴雨,屋顶上泥砾散落,父亲又得爬上屋顶修葺被风吹乱的屋瓦,犹如理顺被洗乱的纸牌。

每年至少刮七八次台风,我在一次次惊吓中度过了每一个台风之夜。睡到天亮台风亦消逝。泥墙最怕风吹雨打,逐层剥蚀,台风猛刮,墙头首当其冲,每一场暴风雨袭来都被磨去薄薄一层。尽管肉眼难以分辨,日积月累,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好在泥砖厚实,要完全蚀透亦非易事,又由于父亲常加修葺,好歹支撑下来。一九九七年初秋,举家迁至化州城郊,二〇一〇年秋天二堂哥将老屋推倒(在原址上建新居),在人间矗立了六十多年的老屋方完成使命。二伯父年近八十,他有三十年未曾回村(我从未问他何故),听说后略觉遗憾,幸好之前的一个夏季,我用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算是留个纪念,也稍稍弥补他的遗憾。

2.副食店

小店铺自从开张之日起,便显得老旧颓败,俨然是旧时代的产物。房子太残旧,那是一座两间的小平房,屋瓦碎裂,稍加修葺,内壁刷灰,但外墙的泥砖在日晒雨淋之下棱角尽失,泥路显露。这是生产队时代的杂物间。店主也衣饰老派,面目枯槁,据说他因独身而脸色蜡黄,缺少生机。铺子颇得地理之便,坐落于老村古井边、戏台前侧。店铺的开张使村民大感方便。它是一个日杂百货店,油盐糖烟酒茶及各式果脯花生红枣之类,颇为丰富,亦兼营火柴、电池、肥皂、铅笔、练习本等乡村日常用品及学生文具。拜神用的祭品更是不可或缺,如香烛、纸钱、花红和鞭炮都相当齐全。只要有市场,店主就会入货。尽管铺子的货物比石湾墟略贵,货物质量亦平常,但为了图方便,人们经常帮衬。

铺子里也出售一些风车、公仔纸、玻璃珠、拨浪鼓、汽车模型和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价格昂贵。孩子垂涎三尺,大人任由孩子哭喊,不轻易出钱。有的孩子将买铅笔的钱拿去买了公仔纸或甘草榄吃。公仔纸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村庄风靡一时的新兴玩具,所画人物来自当时走红的影视作品或小人书如《霍元甲》、《西游记》、《射雕英雄传》之类。橄榄吃掉后,其硬核乃大受欢迎的玩具,有多种玩法,堪比玻璃珠游戏。

铺子也是村子的通信站,平时聚集了一些闲人,大摆龙门阵。张家短,李家长,大到指点江山,畅谈国家大事;小至谈论某某被人家戴了绿帽,全村人都知道了,就是他蒙在鼓里。一些家伙吸着水烟筒,吐着烟圈,说得唾沫横飞,直至月影西沉,才满足地回家睡觉。在过年节或戏台有木偶戏演出时,店铺的生意会红火数倍。外地货郎也会挑着各类零食、玩具、针线之类闻风而来,却不及铺子品种繁多,又有平时熟客。

铺子又是乡村跟外界联络之所。外头的邮递员不会入村,只送到石湾墟邮所了事,信件堆在邮所的桌子上,有没有挂号,一律不管。店主去墟上进货,顺手将来信悉数取回,就放在铺子的柜台上,等村民买东西或前来拿取。村民甚少信件,一有就必定重要。外面认识的人不多,进城打工的人,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若无要事不会写信。信件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无从追查。我从小学五年级起,就代父亲跟远在北京的二伯父通信。父亲写信没问题,他更乐意看我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高考前夕认识了一位刚初中毕业的小姑娘。那时我二十岁。我们都写了点东西,在当地算是崭露头角,忝列茂名校园文学“四小名旦”,被赵红尘、浪子编的《茂名青年报》先后隆重推介。我们通信频繁。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难熬时段,我跟她通了十几封信,每隔三天两头,就能收到回信。她是我唯一的笔友。我们已超出普通朋友的含义,在信中隐约吐露了彼此倾慕的朦胧情意,羞怯、甜蜜而狂热。她只有十六七岁,写的散文华美、清新,仿佛雨后的山野,有着甘蔗林中涌起的清甜气息。她人美丽、聪慧,如花笑靥像午后的阳光般明亮,灿烂,清纯。我经常三天两头就跑到店子去。

有一天,我收到的一封厚实的信,信封有熟悉的字迹:内有相片,勿折。我的手哆嗦着拆开了信封——一个穿紫色长裙的乡村少女冲着我粲然一笑,她伫立于甘蔗地里,白皙的手捏着修长的蔗叶。照片的景象楔入了我的脑海,尤其是她带笑的嘴角,让我每次忆及都泛起甜蜜。

同类推荐
  •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近两年来的文章,多发表于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诗词介绍,生活随感,影评,历史人物评传等。没有详细分类,就随便杂糅在一起,大概是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通过看这些文章,了解作者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写作很随机,泥沙俱下,当然也可能在泥沙中发现一两颗珍珠。作为一个理科生,觉得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不用非要分门别类的去编辑,那样看文章就会有到了丰台世界公园的感受,一进门是希腊雕像,再往里走,就见到埃及金字塔,一回头,哇,还有法国凯旋门在脚边,很容易惊喜…
  •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开到荼蘼花事了:陆小曼作品精选集

    陆小曼跨越时代性的超脱、纯粹与执着,第一次向世人袒露。更多维度、更全面地展现陆小曼,内容上不仅囊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还精选她的画作。除此之外,也会收录她的日记稿本
  • 所有生命都不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所有生命都不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本册选篇为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讲述的是季老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笔下的世界万物。作为一个心怀慈悲、向佛向善的人,他对世间万物的感受比大多数人都细腻、独特。所以他有很多写小动物、写花花草草的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以及众生平等。
  • 自尊的独语

    自尊的独语

    美丽、孤寂、荒芜、甚至罪恶,才可能徐徐燃起自己的生命火焰,才可能造就人类的光……人,确实是“无价”的;而一切卓越的有利于人类前景的创作,便是“无价之人”的“文”:无论是文义文采的“文”,还是文质彬彬的“文”。尽管我们对文学、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但我还是觉得韩少功是那种相对成熟或健全的作家,早先在读小说时就有这种印象,如今再读散文,这种印象便显得更清晰更深刻。
  • 虫洞(长篇选载)

    虫洞(长篇选载)

    急性阑尾炎发作的那天正好是个周日。在此之前,我对急性阑尾炎一无所知,我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实在无法忍受才去了医院。检查完毕,大夫说,割掉吧。我说,割掉什么?大夫说,阑尾。我说,已经不疼了,还割吗?大夫说,那就输液吧。我说,只吃药,不输液行不?大夫说,不行。就这样,我在第二天去了社区诊所,开始生平的第一次输液。社区诊所周日刚乔迁,诊所安静整洁,大夫和护士客客气气,与印象中乱糟糟的、脸孔像针管一样冰冷的大医院截然不同。小有小的好处,草虽然卑微却总是温暖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膳食革命

    膳食革命

    最经典的民族传统膳食,最实用的营养美食大全。食药同源,膳药同功,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秘,掌握膳食和就餐的十大平衡,真正做到身土不二,寓医于食。阅读本书,赶紧让你的家庭来一场膳食革命吧。
  • 为你摘下1460颗星辰

    为你摘下1460颗星辰

    你曾经说,等你有了未来,你要摘下天上的星辰。我说,我要成为陪你摘星辰的人。我本以为那个画面会成为你是在摘星辰中最开心的孩子,我在一旁温柔地注视着你。可是当我为了你,摘了1460颗星辰之时,我才想起来,你不在身旁。我无数次想要求你回来,却始终说不出口,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没想到,最后你来的时候“我在摘星辰的时候才发现,我忘记了你。”
  • 我在霓虹有个妹妹

    我在霓虹有个妹妹

    魔影意外重生到一个平行世界。 “我居然成了一个高中生,还是个人生赢家” “哥,还没好嘛,我饿了。” “天依,等等哈,哥在给你做。” “公主殿下,开饭咯。” “兄长大人,都说了不要给我取什么奇怪的外号啊” 本以为能平淡的过过日常,可是生活却不允许,尘封的五大家族的往事,凌家最后的拼死一搏以及我墨影到底是谁。(第一次写书,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 夙歌

    夙歌

    人前,她是随性淡然、嘴角永远挂着和煦微笑的医女。人后,她是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级强者。当年的她懵懂无知,被父亲教唆成一个心狠手辣、妄作胡为的二世祖。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本该在宠溺中的长大少女不得不成长在遍地毒虫猛兽的热带雨林,甚至为了活下去而筹谋怎么杀掉一个宗师——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狠辣,更需要的是蚍蜉撼树的勇气……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俯视和打破这些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规则!她,就是王夙!
  • 阎王的小狐妃

    阎王的小狐妃

    灵狐山上狐王家的小狐狸,由于皮“狐”苏妤儿不知收敛性子无奈之下被狐王抓去凡间调教一番,投胎时被阎王爷误批去凡间成在土里的小白菜。凡间“游历回来时”差点拆了阎王他老巢。“阎王傅清风,你给你家狐奶奶滚出来”“奶奶我差点在凡间被只猪拱了……”“哦~那最后你不也是被猪拱了呢?”(阎王,你要为你今天的话付出代价的哦!)之后谁想到冷面一世的阎王最后被一只小狐狸调教的头头是道!!!“妤妤儿~为夫错了”“妤儿,什么时候我们要个小娃娃啊~”
  • 嫡女谋:锦然倾城

    嫡女谋:锦然倾城

    出版名为《凰途》她将那富丽堂皇人人羡慕的宅子当做家,可那个家让她头破血流,无处躲藏。她将那府上的人当作亲人,可那些亲人却将她在乎的人一个个的送去阴曹地府。她处心积虑想要的安稳,最后迎来的却是毒酒一杯,好啊,好的很!可惜天不亡她,乱葬岗里竟然没有死,那些欠她的,这一回她都要夺过来,那些她恨的,势必都要抢回去。她不能再输了天下,输了他!【某玲新浪微博~~搜索(木子玲说),新动态会第一时间在里面发布。么么哒】(欢迎亲们去看某玲另一本仙侠师徒宠文《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因为出版文改动较大,所以也将修订版作为第二卷发上来,各位看官随意。
  • 青梅竹马甜得很

    青梅竹马甜得很

    【1V1】甜文。养成系列时隔多年,林仙九再次回来,这次一回来就被青梅竹马抓了去结婚。“上次让你跑掉了,这次不可能了。”说结婚就结婚一点商量都没有。同学聚会。林仙九喝多了。囔着要嫁给:蔡徐坤,鹿晗,王俊凯,易烊千玺,王源……这时竹马跑过来摸摸头“嫁给江鹤川委屈你了?”
  • 异世之逆天邪尊

    异世之逆天邪尊

    玄天大陆,强者为尊。凡是能够凝聚玄气者皆可称之为玄修。弱小的玄修,可开碑裂石,而强大的玄修,则可斩断河流,劈开大山;更有玄道皇者,通天彻地,遨游太虚。玄气,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弱者,受人欺凌,强者,俯瞰天下。玄气,玄天大陆之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说玄修的成就就与他的玄气的属性息息相关。
  • 请向我开炮

    请向我开炮

    拓跋、纪唐山进来,说要陪着她一起去茂盛看池胜阳——其实是探探她的心。想不到她仰起脸,点了点头。过去时间忙忙碌碌,似乎只看到了别人的创伤,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痛,一旦揭开,心就沉下去了。不过现在她显得很平静。她说:“是要去的,他没有双腿,更渴望站起来。”不过拓跋说:“选择了池胜阳,就选择了一生的苦。好好想想,一切都来得及。”戴兰说:“李从前、蔚前锋都死了,我还有啥话说呢?比起他俩,我们已是幸运的了。其实,现在看来,我喜欢池胜阳,也喜欢蔚前锋,我爱的是一个男人。池胜阳残疾了,本来前锋是与我一起承担的,可是他走了,我只能单打独挑了。这样我精力会更集中,因为我对前锋的爱,都集中在池胜阳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