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2700000003

第3章 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

【上海历史概况】:上海是我国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居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东临太平洋,南依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北为长江入海口。总面积为6341平方千米。

上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6000多年前,上海的西部地区便已成陆,并出现原始村落。春秋时,上海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楚考烈王时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公元前3世纪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户”,并被广泛使用。那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渎是指江水流入海)。故上海后来又简称为“沪”。

上海在千余年前是一个渔村,到了宋代,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上海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浦码头的黄浦江中。上海浦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就是“上海”这一命名的由来。元代上海正式建城,公元1291年设置了上海县。明代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清代上海设立海关,逐渐成为全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并建立租界,沦为“冒险家的乐园”,又有“东方巴黎”之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发生了巨变。

今日上海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而且正朝着“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成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龙头”这一宏伟目标迈进。上海——这颗“东方明珠”将在中国大地上更加闪亮、耀眼!

上海人性格的经典词汇:小气、精明、算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

一句话概括上海人:众所周知的精打细算的高手。

城市符号:外滩

1.上海女人

漂亮指数:78

时尚度:80

【上海女人魅力】:每个城市的女人都有其不同的魅力风格,生活在大都市的上海女人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女人,更加爱时髦,爱漂亮,而且还十分的精明,有时还充满娇滴滴的小女人味。因此,上海女人特别受到男士的怜爱。

毛泽东云:“妇女能顶半边天”,“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些话都是他在看望上海女民兵时提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女知青到生产建设兵团,那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连北方大汉都不得不刮目相看,可见上海女人的魅力所在。

【上海女人养生篇】:上海女人留给人的印象是——细皮嫩肉,白净水灵。这么好的皮肤缘自上海微湿的气候,好过最昂贵的护肤保养品。所以我们说上海女人是精致的,她们有着北方人的爽快,却不豪迈(那是男人的玩意儿),又有江南女子的娇柔妩媚。生得得天独厚,打扮起来更有看头。身上穿的或许不是高级名牌,但重质感,兼搭配得体,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上海女人处事篇】:“拎得清”和“讲实惠”是上海女人在外抛头露面,待人接物时的准则。在人口密度高住房拥挤的上海生存,从小就识得看人脸色。满屋子客人,眼睛一扫,即知谁是老板,谁是伙计。嘴甜是一回事,讲话知轻重,时机抓得准,才是高招。上海女人深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Coupon尽量用,减价最欢迎,蹩脚东西免谈。说她精打细算,不如说她“便宜要贪,亏吃不得”。

【上海女人情感篇】:上海女人的难缠似乎很有名。她不兴“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江北腔”。上海女人会把分寸拿捏得很好,成为一种风情。上海女人对心爱的人,其实用情极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她把男友当成自己手足般地“调教”。希望有朝一日,他将是“完美”的化身——有着她欣赏的优点与可接受的缺点——心甘情愿地成为他今生的新娘。

她把丈夫当成子女般地“管教”。希望他出人头地,风光能干,受人敬仰,做太太的即便退居幕后,也跟着沾光。上海女人将感情当成一生事业来经营,用情之深,无人能及。“上海女人”已成了一种镜花水月般的代名词,是一种风情,一种向往,一种洋派,一种领先。有本事驱驾这种女人,是令男人觉得自豪的。

【与上海女人打交道的注意事项】:

(1)永远不要问上海女人:为什么上海女人会如此精打细算?因为这是这个城市的生活之道,何必多此一问。

(2)她哭泣的时候,你最好闪开,她足够坚强,你的好言相劝是她的鸡肋。

(3)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和她谈时尚,除非你甘心做三个小时“磕头虫”听客。

(4)除非是李泽楷,不要轻易给她介绍“嫁”的对象,但是不妨给她介绍可以“娶”的男人。

(5)不要轻易对上海女子许愿,一旦许愿你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你会觉得自己不是人——因为如果许愿的是她,她就会这样做。

2.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的特点】:龙应台的一篇《啊,上海男人》,将上海男人的“爱老婆”,适合过家居小日子的特点夸得活灵活现。这是上海男人最突出的魅力所在,精明的上海男人可谓是新世纪最佳好男人典范,也是上海男人最突出的特点。

【上海牌男人最畅销】:上海的男士有“上海小男人”之称。出得厅堂、更要入得厨房,“才财双全”。所谓出得厅堂,就是才气不用像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但至少也要在老婆的朋友面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起财经大势,宏观、微观都要行。文才兼备的上海男人理所当然最畅销。

【上海男人的座右铭】: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自己第三。

3.上海商人

上海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在这里也不乏商业精英。中国近代商业精英云集上海,上海商人也都个个精于商战。

【上海商人的生意经】:北方人做生意可能会考虑一些人情的因素,而在上海,商人们却很少考虑这些。上海人做生意,只把经济利益作为唯一原则和目的。

【上海商人的西化倾向】:

(1)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期盼是出国留学,上海人始终统领“出国热”的潮流。

(2)上海人的婚姻观念也是外向型的。

(3)西化的上海人对外语的需求旺盛。

上海人外语水平之高全国罕见。在大街小巷上,路上用熟练外语与外国人交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不少上海人心目中,英语已经成为谋生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由于上海人的西化倾向比较严重,上海人在生意场上也很注重采用许多国际方式,按照国际标准规范企业运作,进行公司管理,其做生意时的合作方式也多是西方国际上通行的形式。当和上海人做生意时,要注意业务合作的规范程度必须接近国际水准,多采用西方通行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换和流通多采用西方通行的方法进行,合同的履行和违反按国际通例进行处理。

【重视上海的商贸作用】: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与上海商人做生意一定要对上海的经济中心,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其改革开放,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带来的巨大商机。充分发挥上海的金融优势和转口港的作用。充分学习上海传统的海派商业的优良做法,并注意克服和防止其不良因素。

【精明的上海商人】:上海人的精明是有口皆碑的。精明是百年商业社会给上海留下的一种生存素质,即上海人会在各种场合之下,各种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力,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一般来说,精明的上海人不愿去冒太大的风险。

上海人做事不像许多北方人是走一步说一步,往往是一切想妥了才行动。求稳求安,宁可不做,也不愿冒险。

【细节决定成败】:上海商人做生意很有眼光,由于上海人的精明,上海商人大都十分谨慎小心,他们会更多地注意到细小的东西,注意细节。在谈判之前他们多半已经调查了解了市场行情和谈判对手的情况,摸清了对方的底细。套用中国孙子兵法一句名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这个讲究智慧的时代,关于细节与非细节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商业世界中被反复谈论的战略和战术来描述。战略这种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就是非细节的东西,而具体的战术则可以用细节来对应。

【快捷方式】:上海人的自负是众人皆知的。在上海,他们对外地人有一个特别的称呼:乡下人。在他们的眼中,上海人是城市人,外地人受到轻视,似乎天经地义。因此在上海,能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就等于获得当年租界的领事豁免权,就像今天推行的银行金卡,将会获得众多优惠。

基于上海人特有的这种特性,与上海人谈生意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一定要在他报价之前进行适当的摸底,合理就进行洽谈,如果他的报价太悬乎,干脆死心走人。

(2)在谈判时,首先做好自己一方的开场陈述。

在陈述中,对将成为双方争论焦点的问题应予尽量客观的分析,并体现出对生意对手真诚的理解。

注意还应用一种易为对方接受的方式,阐明自己的立场。

(3)所有这些,应做得快捷迅速。

4.上海名人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张爱玲(1920.9.3~1995.9.8),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原名张瑛,生于上海。

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表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不了情》(1947年)是张氏小说《多少恨》的电影版本,讲述了女家庭教师虞家茵与有妇之夫夏宗豫的一段辛酸爱情。虽然情节上未见新意,但有张爱玲奇才异女的盛名护驾,又有大导演桑弧联手,加上刘琼和陈燕燕的人缘,仍然有许多观众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去享受这段归来泪满巾的悸动。

《太太万岁》(1947年)是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喜剧电影的代表作品。张爱玲继续与桑弧合作,在电影中增添了些许酸溜溜的讽刺味道。老戏骨张伐、石挥、上官云珠配合得天衣无缝,新秀蒋天流也借此走红。怎样做一个完美的太太?作时兴打扮的民国少妇依然要履行千古不变的义务,站在传统观念的阴影里推敲答案,尽管怎样做都不能完满。

《哀乐中年》(1949年)张爱玲与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灵感的火花使编和导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这却成了这对创作绝配的最后灿烂。

《金锁记》是一个搁浅的计划,也预示着张爱玲电影生涯的第一个分号。在风云突变的历史中,影迷们唯一可以做的只是寻一处幽静所在,想象一下张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样,顺便留意小说中欣赏月亮时的苍凉快感,对人生中“不彻底的现实,永不完满的情愫”发一番感叹。

将近十年后,张爱玲才有机会重续电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陆续编写了多个剧本:1956年《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桃花运》,1960年《六月新娘》、《温柔乡》,1962年《南北一家亲》,1963年《小儿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难忘》(又名《魂归离恨天》)。

如今,根据张爱玲作品改编的许多电影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片。主要有:

《倾城之恋》(Loveina Fallen City,1984年,许鞍华导演)

《滚滚红尘》(Red Dust,1990年,严浩导演)

《红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缘》(Eighteen Springs,1997年,许鞍华导演)

【为民立言终其身——我国杰出老报人赵超构】:我国杰出老报人赵超构(林放)先生,人谓有“三不朽”:1944年访问延安,采写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客观、公正地报道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被誉为中国的《西行漫记》。

【张瑞芳】:1935年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并参加话剧演出。抗战爆发后,她积极参加抗战演出队,活跃在抗日救亡第一线。1938年至重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怒吼剧社、中华剧艺社任演员,演出二十余部话剧。被称为“四大名旦”之一。1940年拍摄影片《火的洗礼》;1946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特约演员,主演了影片《松花江上》;1949年后相继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演出了《保尔·柯察金》,并在《南征北战》、《母亲》、《家》等片里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因主演影片《李双双》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粉碎“四人帮”后她积极参加影片的创作。

张瑞芳曾任上海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

【陈健】:上海人陈健以一个坚守36年的承诺,成为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36年前,上海知青金训华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幸牺牲,当时,陈健和金训华一起跳入洪水中,陈健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金训华在洪水中托了他一把。陈健现住在黑龙江逊克县,他36年如一日守望着烈士的墓地,这是一个生者对死者36年的承诺。这是一份情义,这是一个承诺,这是一个上海人持续36年的感恩。

5.听说书——上海独特的一种文化景观

上海的说书业,始于姑苏女子,据说最先说书的都是盲女,她们无以为生,便凭听觉,背下几部书,到茶馆酒楼弹唱,聊以度日。上海的书场,最初大多附设于茶馆之中。茶馆的一角搭一座高台,放一张桌条,说书先生就可登台表演,但技艺较差的,只能在平台说书了。清朝末年,上海的游戏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些游戏场都附有书场,书场之多,已不亚于说书的发源地苏州。去听书的,有各式人等,人们泡上一壶茶听说书,既是品茗休息,又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有一些小观众,放学之后,书包还在肩上就折向书场,不过只能靠着后壁站着听,只要不占座位,书场照例是不收钱的。

说书先生的模样一般较为俊秀标致,衣饰讲究,加上动听的吴语,很受一般市民的欢迎。随着广播事业发展,在家里通过收音机听说书的人也不少。尤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回到家里,听上一档说书,可起到调节精神,恢复精神,增加知识的作用,所以在“电视时代”前,听说书已成了上海人娱乐休闲常见的一种方式。

6.上海的城市精神

上海是这样一座城市,任何的溢美之词都不应吝加与她,因为她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奇迹,是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与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是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

短短的20年时间,上海这座城市为全世界所认同,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的窗口。这座城市拥有着开放的胸襟、开放的胆魄、开放的机制、开放的氛围和开放的姿态,有着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和创造性的举措,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从未停止过开放的步伐,也从未放弃过展示自己的机会。面对广阔的海洋,这座城市正以海一般的胸襟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向世界展示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炬。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城市的骨骼躯干,文化风俗是城市的血肉肌肤,那么城市的精神则是让它们生活起来的灵魂。

创新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魅力,上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东方的大舞台中大放异彩。

7.东方巴黎——上海外滩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这些大楼建筑格调统一,轮廓协调,给人以一种刚健、雄浑、庄严的气势。无愧于“万国建筑博览”之美称。著名建筑有东风饭店、外滩12号圆顶建筑、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上海大厦。

上海外滩原指旧上海县城至苏州河南岸的黄浦江西岸的滩地,1945年该地段被辟为英租界,以后外国的洋行、银行等相继在此建立,至20世纪初,由于外国银行大量进驻上海,上海遂成为中国金融中心。同时,各银行或财团为显示自己的实力,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大厦。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百余年来,外滩就一直是上海的象征,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两期综合改造后,新外滩以她特有的气势和节奏,向你呈现出“世纪上海”的风采。

外滩向以“万国建筑博览”而著称,在新外滩的滨江长堤上,又增添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陈毅塑像、“时代步伐”、“海上明珠”、“大地主人”广场和“为了明天”城市雕塑等六大艺术景观,更为新世纪的外滩景观锦上添花。

漫步外滩,倚栏东望百舸争流的黄浦江母亲河,举目远眺浦东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还有那美轮美奂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与造型独特、起伏有致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构成了一部风格迥异的古典与现代和谐统一的艺术交响诗,再配上现代化的泛光照明更使其魅力无穷。外滩,她正以崭新的姿态重塑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8.上海文化风俗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一百多年前上海被迫开埠,帝国列强争相到此划定租界,经营工商业,并由此形成开放的港口城市特色。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国风格的经典建筑林立,这里的居民则来自国内各地、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

上海开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江海通津、人烟稠密、华洋杂居的城市。这里既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风俗,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开放的胸怀和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因此,你可以看到这里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特色文化,还能感受到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富庶丰饶的土地物产、发达的经济商贸,成为上海历史文明的依托。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广纳、宽涵海内外一切文明的海派文化。无论是建筑、舞台、音乐、书画还是饮食,这里都呈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点,这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和风俗。

天津市(津)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民国国文课

    民国国文课

    民国文化可谓承上启下,既延续了前清的儒学,又开启了新文化的序幕。在不过三十多年的民国时期里,名家辈出,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胡适、林语堂、鲁迅、徐志摩等,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力行极大地丰富了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再度研究民国文化,并予以取长补短,对今人而言还是很有裨益的。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判断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分析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从院士到学部委员折射出的1949年前后知识精英与国家之关系,一本国文教科书酝酿的现代文学教材模式,一个小说细节预示的百年中国文学之“赵树理悲剧”,《文艺报》讨论、《文汇报》专栏反映的当代文学转型过程,北京大学《红楼》杂志与“文革”后期《朝霞》杂志呈现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品质,以及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70年代初访华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何炳棣、杨振宁等人的家国情感……一切发生过的历史,无论当时或后人如何评价,这些历史本身都具有研究价值。
  • 书人依旧

    书人依旧

    从当年鼎盛的天涯读书板块,到如今担任主编多年的阅读周刊,姚峥华因书结识了李陀、李长声、欧阳江河、祝勇、冉云飞、绿茶等等著名书人,一起谈天说地,遍访好书,便有了这本《书人依旧》。姚峥华文笔以小见大,细节重重,只用言谈举止、眼神动作,就把相知多年的这些知名书友的故事与生活呈现得活灵活现。诚如马家辉所评:“小姚眼下,人脸便是好风景,而好风景里总有好日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执笔者有一副好心肠。”
热门推荐
  • 百层界元

    百层界元

    着个世界是一座巨塔!不!!!这个世界只是这座塔的一部分。一起跟着刘波塔子奇妙冒险吧!
  • 叩问青莲

    叩问青莲

    这算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吧,去见证一位少年的成长,明白人生不只是单纯的一件事。不管怎么样,只要我李惠堂站在这里,愿身边每一个人都春暖花开。
  •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他冷血腹黑,为了复仇不择手段。她温柔善良一眼就看穿他内心的脆弱!可岳泽西还是残酷的利用了她的爱。但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暴露,权力,金钱利益的**,虚荣心的作祟,最亲密的人成了最大的敌人。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不断背叛和离间下,他们还能否找回最初的纯真。复杂的血缘关系,神秘的身世之谜,相爱的互相伤害,做了那么多不可原谅的事之后,还能在一起吗?
  • 红缎军的征途

    红缎军的征途

    穿越成为红缎带军团里的一名小兵,距离第二十一届天下第一武道会的开始,还有五年的时间。这是个无比危险的世界,整个地球都随时有可能被打爆,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个窥视自己的将军。ps:不止龙珠一个世界:龙珠、最强弟子兼一、古惑仔、刺客信条、漫威、
  • 用人智慧点子库

    用人智慧点子库

    《用人智慧点子库》行文中尽量摈弃了空洞的理论与说教,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智慧用人的各种点子,是企业老板成功经营的案头必备,也是有志与管理的人士成就梦想的智慧宝典。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第一个必修学分是苦练内功。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需要用慧眼甄选人,用利益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培训提升人,用发展鼓舞人,用制度规范人。只有栽了梧桐树,才能够引来金凤凰。企业引来“金凤凰”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下蛋”。因此,除了苦练内功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苦练外功。
  • 从深渊开始的旅行

    从深渊开始的旅行

    我叫林米。我喜欢吃饭,睡觉,打豆豆。经常破坏公物,所以急需用钱。世界有!来自深渊!我的英雄学院!一拳超人!斗罗大陆2!还有……作者回来了!
  • 永夜的行者

    永夜的行者

    在魔法与怪兽的时代,一个默默无闻行走在夜晚的行者,带着无边的黑暗降临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
  • 清穿之娇养皇妃

    清穿之娇养皇妃

    新书《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开预收啦,求收藏,2021.4中旬开坑哦。拥有倾国倾城之貌的沐瑾回府了,四爷后院众人无不虎视眈眈:来了,实力争宠的来了!沐瑾很苦逼,争宠干什么?多耽误种田!她并不想回来啊,福晋心思深沉,李侧福晋咄咄逼人,宋格格是个笑面虎,耿格格是个假天真,她空有美貌其实地位低、没靠山、两眼一抹黑!好想哭,想回庄子种田!众人气愤:信你才怪!你个心机女,才回来多久啊,自己算算跟爷‘偶遇’多少回了?沐瑾:......真的是偶遇啊!她能怎么办?她也很绝望啊!四爷:这样的偶遇可以再多一点!遇着遇着就上了心,只想把她娇养起来,宠着疼着,给她最好的一切。书友群:169598252
  • 快穿之改写伪童话

    快穿之改写伪童话

    这是一次无心的巧合,还是精心预谋的圈套?(一篇大Boss心机追妻文)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改写员,阮兮一直过着<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日子,好不容易把所有任务做完,可以休个长假了,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什么?大Boss进入新开发的程序出不来了?什么?里面的人物还都崩坏了?长假取消继续改写任务?这都是些什么品种的狗东西?——系统:——哔,本统不是狗东西,请宿主注意言辞,请尽快接受任务……情节虚构,请勿当真,谢谢配合
  • 玄武乾坤录

    玄武乾坤录

    怪龙,巨蟒,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阴谋,阳谋,宫闱惊变,深不可测;佐龙宫,佑武盟,江湖纷乱,血雨腥风!武玄望着这广阔的江山,又看了看手里这半部玄武乾坤录,苦笑道:“半部就半部吧,我就靠着这半部功法闯遍这无限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