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南阳豪族刘秀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即位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是为汉光武帝。光武帝建立的汉朝,史称东汉或后汉。东汉初,临淄(今山东淄博)出了个孝子非常有名,他的名字叫江革。
江革,字次翁,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独自与母亲居住在一起,相依为命地过着艰苦的生活。当时,那个阴险狡诈的王莽还在台上,绿林、赤眉军起义如火如荼,刘秀跃跃欲试,意在恢复刘汉已经失去的江山。各地绿林好汉趁机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更有一些流氓无赖混水摸鱼,烧杀抢掠。
天下大乱,盗贼并起,农民可就遭殃!土地被占,房屋被烧,牲畜和财物被抢,也不知有多少人丧失了性命!没有办法,只得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江革为避战乱,背着年高体迈的母亲,也加入了逃难者的行列。山高水长,前路迷漫,身无分文,缺吃少穿,逃难也很不易。江革背着母亲,走一走,歇一歇。渴了,只能喝山水;饿了,只能吃野果。由于长期没有粮食下肚,江革母亲直饿得头晕眼花,两腿发软。母亲不忍心拖累儿子,一再说:“儿呀,别管娘了,你自己逃难吧!”江革说:“不行!儿不管娘,还算是人吗?咱娘儿俩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每当这时,母子二人总是相对垂泪,泣不成声。
一天,江革背着母亲走到一座山间,突然窜出几个强人,要拉江革去服劳役。江革吓坏了,指着母亲,声泪俱下地哀求强人道:“服劳役没有什么,只是老娘无人供奉,恳求好汉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以尽孝道。”强人见江革态度诚实,话语谦恭,知道他是个大孝子,也就不忍难为他。这样的事情还发生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江革的孝心感化了强人,强人不仅不难为他,有时还给他指路,告诉他到什么地方去能避兵乱,可保安全。
经过艰难的辗转跋涉,江革背着母亲,最后到下邳(今江苏邳县)定居了下来。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江革租了一间房屋,安顿了母亲,然后四处找活干,为母亲挣口粗茶淡饭。为了奉养母亲,他自己衣衫褴褛,甚至没有鞋袜穿,赤着脚走路和干活,把所挣的不多的钱全部用于母亲的饮食上。后来,他到一富裕人家当佣人,担水、劈柴、烧火、做饭、放牛马、哄小孩,没明没黑,什么都干。佣人,是靠出卖劳动力而换取微薄酬劳的下等人。江革不在乎身份卑贱和职事苦累,只要能挣钱养活母亲,他就感到快乐和欣慰。在下邳的几年里,他自己没有添置任何像样的东西,而母亲所需的各种物什,样样齐备,啥都不缺。有人说他生活太苦,像个“苦行僧”。他说:“母亲有吃有穿,健康长寿,我做儿子的再苦也觉得甜。”
水注大海,叶落归根。公元55年,江革陪着母亲,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临淄。游子归来,心情激动,江革更精心更周到地侍奉母亲。母亲有事外出,他不用牛马拉车,而是自己驾辕,拉着车缓缓前行。因为这样车子平稳,免得摇动老人,使之感到不适。很快,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事迹传遍方圆几百里,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他为“江巨孝”,仰慕不已。临淄县令杨音推崇江革的孝行,特地在稠人广众中设宴招待他,并赏钱赏物,以助供养,扩大他的影响。郡守也备了厚礼,召他做官。江革以母亲年老为由,婉言辞绝。他说:“老母在世,我当一孝子足矣!”
几年以后,江革的母亲去世了,江革悲痛万分,哭得死去活来。他妥善安葬了母亲,披麻戴孝,替母亲守丧,整整三年,丧服不曾脱过一次。三年里,他几乎天天都到母亲坟上祭奠,追思缅怀母亲的养育之恩。有时跪在那里哭得力竭声嘶,不知不觉地睡倒在坟边。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死了,太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汉明帝也很讲孝道,所以对江革特别赞赏,举孝廉为郎,补楚王刘英太仆职。可是他在楚王府住了一个多月便不辞而别。楚王派人追赶,他说什么也不回去。转眼间汉章帝刘糑又登上了皇位,这时江革已老态龙钟,孝名传遍天下。章帝对江革相当敬重,先任命他为司空长史,再升迁为五官中郎将。朝会之日,江革参见皇帝,由武士侍卫搀扶,不用跪拜,只行一个注目礼就行了。他患了病,章帝命太医诊治煎药,恩宠殊异。由于江革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以很多人想讨好他,巴结他。如卫尉马廖、侍中窦宪等,都曾奉书致礼,各有所求。江革心中只有一个“孝”字,对于官场的一套不屑应酬,所以对奉书致礼者既不复信,又不收礼,原物退回。汉章帝听说了这件事,对江革越发敬重。
江革在京城住了些日子,看不惯那里的风气,过不惯那里的生活。于是他恳请皇帝准他告老还乡,回到他故去的母亲的身边。章帝诏令拜他为谏议大夫,他辞绝了,说:“我一个病老头子,要那职衔何用?”他回到故里,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墓前,洒扫祭奠,老泪纵横地说:“娘!儿又回到你的身边来了!”
江革离去,汉章帝还常常想着他。五六年以后,章帝给齐王府相专门写了一封信,询问江革的饮食起居。信中说:“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虽有不少贤人志士,但论孝行,还没有谁能比上江革。”他叮嘱,让临淄县赐给“江巨孝”一千斛稻谷,并派长史前往慰问,今后年年如此,直到“江巨孝”去世为止;“江巨孝”去世时,立庙祭祀。这样一来,江革的孝名传播得更广泛了,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久,江革老死,章帝加赐稻谷一千斛,以用于办理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