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06

第6章

释曰此之两句总有四义。一随粗次第。二随染次第。三随器等次第。四随界别次第。且随粗次第者。色有对故诸蕴中粗 谓五蕴中。色蕴有对。余四无对。故色最粗。先说色也。无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说我手等痛言(无色者。受等四蕴。于中最粗唯受行相。何以得知。故举喻言手等也。言痛即在苦受。不言手等想。明知受粗于想。故先说受) 待二想粗。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解云待者对也。二者行识二蕴也。想对此二。即粗故。言待二想粗。次说想蕴也 行粗过识贪嗔等行。易了知故。此贪嗔等。是行蕴摄。既易了知。明知行蕴。粗于识蕴。识最为细。总取境相。难分别故。解云。境有二相。一者总相。谓色声等。二者别相。谓违顺等。心所取别。识取总相。故难分别。最为细也 第二随染次第者。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此由耽著乐受味故。耽受复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业烦恼(烦恼。是行蕴摄) 故如是烦恼依识而生。由此随染。立蕴次第 第三随器等次第者。器等者。等取饮食助味厨人食者也。夫欲请客。先求食器。既得其器。次求米面。以为饮食。米面已辨。次求盐酢。以为助味。便付厨人。使令调合。饮食既办。进客。令食。色蕴如器。如世间器。饮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类饮食。如世间食。有损有益。受亦如是。乐受益人。苦受便损。想同助味。如世盐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时。生苦受味。起亲想时。生乐受味。行似厨人。由行蕴中有业烦恼。能感异熟。如世厨人造得饮食。识喻食者受果报故。故随器等。立蕴次第 第四随界别次第者。于欲界中。有诸妙欲。色相显了。先说色蕴 于色界中。有胜喜等。受相显了。次说受蕴 三无色中。取空等相。想相显了。次说想蕴 第一有中。思最为胜。行相显了。解云。第一有中。非想地也。谓思是业。行蕴所摄。由非想业。能感有顶八万劫果。故思最胜。行相显了。次说行蕴 此前四蕴。识住其中。故后说识。谓识住色中。识住受中。识住想中。识住行中。四是所住。识是能住。故识后说。由如世间。田种次第。先田后种。田喻四蕴。识喻其种。由上四义。立蕴次第故。故此五蕴。无增减失。又论云。即由如是。诸次第因。离行别立受想二蕴。谓受与想。于诸行中。相粗生染。类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蕴(前次第因。邻次当辨。是此文也。相粗者。受想粗门。生染者。是受想生染门。类食是受也。同助是想也。此是受想器等门。二界中强者。受色界强。想无色强。是受想界次第门。故次第因含此四门也)。

其次第二。明处界次第者。论云。处界门中。应先辨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颂曰。

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

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第

释曰前三句。约境明次第。第四句。约处明次第。前五境唯现者。前五根境。谓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第六意根。取境不定。意境有四。三世无为。于此四中。或时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后说。四境唯所造者。初句前字。流至此中。应言前四境也。谓五根中。前四根境。唯是所造。是故先说。身境不定。是故后说。谓身取触。触有十一。四是能造。地水火风。七是所造。滑涩等。身根有时。或取大种。或取所造。或二俱取。故。不定也。余用远速明者。余谓前四眼耳鼻舌身意外故。名之为余。此四根中。先说眼耳。取远境故。鼻舌不尔。是故后说 于眼耳中。眼用远故。在耳先说。远见山河。不闻声故。

又眼用速。先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二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谓由两义。一速。二明。一速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臭香。舌后尝味。二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细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细味也 或随处次第者。处是六根。所依之处。随所依处有上下故。辨根次第。谓眼所依。最居其上。其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无方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故最后说 解云。谓六识身。总名为意。眼等五识。依五根生。非第六识。故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

从此第五。明名废立者。论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处。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颂曰。

为差别最胜  摄多增上法

故一处名色  一名为法处

释曰为差别三字。通下两句。且初为差别故一处名色者。境有境性。种种差别。名差别也。谓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 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 于此十处。若总名色。即无如此境有境性种种差别。为差别故。建立为十。唯一名色。又眼等九各有别名。唯此色处。而无别名。为眼等九名。所简别。虽标总称。即受别名 言最胜者。明色处得通名也。于十处中。色处最胜。故立通名。色有三义。名为最胜。一者有对故。二有见故。三诸世间同说为色故 眼等九处。唯有有对一义。无余两义。不名最胜 又为差别故一名为法处者。释法处也。若总言法。即无差别。谓差别故。立一法处。如色应知。摄多增上法者。此明法处得立通名。一摄多法。有六十四法。名为多法。心所有四十六。不相应有十四。无为有三。及无表色。此等诸法。法处摄故。二摄增上法。增上法者。所谓涅槃。唯法.处摄。由此两义。独名为法。

从此第六。明摄异名。于中有三。一略摄法蕴。二明类摄余蕴等。三别明六界等。就第一略摄法蕴。复分两种。一摄法蕴。二明法蕴量。且初第一摄法蕴者。论云。诸契经中。有余种种蕴。及处界名相可得。为即此摄。为离彼耶(经中种种蕴。及处界者。蕴者谓八万法蕴。于戒等五蕴。名种种蕴。处谓十遍处。八胜处。五解脱处。无想天处。非想天处。名种种处。界谓六十二界。地等六界。名种种界。此经中蕴。为即此论五蕴所摄。此经中处。为即此论十二处摄。此经中界为即此论十八界摄。为离彼蕴处界耶)。彼皆此摄。如应当知(此论文总答前问。彼经中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如其所应。当知下文当辨)。且辨摄余诸蕴。名相。颂曰。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此色行蕴摄

释曰。论有两释。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是音声。故色蕴摄。诸说佛教名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是不相应行。故行。蕴摄。

从此第二。明法蕴量。论云。此诸法蕴。其量云何。颂曰。

有言诸法蕴  量如彼论说

或随蕴等言  如实行对治

释曰初两句颂。约文定量。第三句。约义定量。第四句。约行定量。论云。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法中。法蕴足论说。或随蕴等言者。是第二师。约所诠义。以为其量。或者显第二解也。随蕴等者。蕴者谓五蕴。等等取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四食。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十七觉品。六神通。一无诤定。一愿智。四无碍解等。一一教门。名一法蕴。如实行对治者。是第三解。就行定量。是婆沙中。正义家释。故云如实行。谓贪嗔痴等。八万行别。对治者。是不净观等。能对治门。所对治贪等。有八万故。能对治教。亦有八万。言八万者。谓贪嗔等。十种随眠。此十随眠。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足成一百 此有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成一千 后分一百。亦以九随眠。为方便。复成一千 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 已起有二千一百。未起有二千一百。足满四千二百 约多贪。多嗔。多痴。著我。思觉。此之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三毒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 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 若声为体。是色蕴所摄。若名为体。是行蕴摄。

从此大文。第二类摄余蕴等。论云。如是余处诸蕴处界。类亦应然(余处者。余经处也。余经所明。诸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故。言类亦应然也) 颂曰。

如是余蕴等  各随其所应

摄在前说中  应审观自相

释曰初句标经。次两句。明论摄经。下一句。劝观。如是余蕴等者。标经所说。如是余经。所明蕴等。等取处界。蕴谓戒等五蕴。处谓十遍处等。界谓六十二界等。各随其所应摄在前说中者。明论摄经。谓经所明。蕴处界三。各随所应。摄在此论。前所说中。谓此论五蕴。摄经五蕴。此论十二处。摄经十遍处等。此论十八界。摄经六十二界。故言各随其所应也。应审观自相者。观知摄相。相者性也。应审观彼一一自相。夫言摄者。唯摄自相。色唯摄色。心唯摄心。名自相也。经中五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彼中戒蕴。此色蕴摄。戒是道共无表色也。彼余四蕴。是行蕴摄。解脱蕴以胜解。为体。解脱知见蕴。取尽无生智为体。此之四蕴。是心所法。故行蕴摄。又诸经说十遍处等。前八遍处。无贪性故。十二处中。是法处摄。若兼助伴。五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此中色蕴。取定共无表色也。色等四蕴。是法处摄。识蕴是意处摄。摄八胜处。应知亦尔。空识二遍处.空无边等四无色处.四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 复有二处。谓无想有情天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初处即此。十处所摄。无香味故。后处即此意法处摄。四蕴性故。又多界经。说界差别。有六十二界。随其所应当知。皆此十八界摄。如有颂曰。

界有六十二 十八界为初 三六一四种(三六。一十八。加一四。成二十二界。足前十八界。成四十) 六三后二二(六三十八。二二成四。合二十二。足前成六十二) 三六者(一六。谓地水火风空识界。二六。谓苦乐忧喜舍无明界。三六。谓欲恚害无恚无害无欲也) 一四种者(谓受想行识也) 六三者(一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二三。色界无色界灭界。三三。过去界。现在界。未来界。四三。善界。不善界。无记界。五三。劣界。处中界。妙界。六三。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也) 后二二者(一二。有漏界。无漏界。二二。有为界。无为界也)。

从此第三。别明六界。论云。地水火风。四界已说。空识二界。未说其相。为即虚空名为空界。为一切识。为识界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 颂曰。

空界谓窍隙  传说是明闇

识界有漏识  有情生所依

释曰空界谓窍隙者。正明空界非虚空也。唯取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传说是明闇者。出空界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昼以明为体。夜以闇为体 依经部宗。空界是假。萨婆多师。空界是实。明闇为体。论主意。朋经部故曰传说 识界有漏识者。正明识界。非无漏识也。有情生所依者。明无漏识。非识界所以也。由许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故。若无漏法。破坏三有。非生所依故。无漏识非识界也。

同类推荐
  • 永明道迹

    永明道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士传

    高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家园新池

    题家园新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reams & Dust

    Dreams & Du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常瞿利毒女陀罗尼咒经

    佛说常瞿利毒女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谜底打两个字

    谜底打两个字

    出发的时间久了,走着走着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山倒寸土上,月斜三星旁”的谜底是什么?其中的真正含义有几人悟的通透……
  •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本书收入了世界著名的演说,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的演说、伽利略——在受审法庭上的演说、李大钊——在天安门集会上的演说等,这些演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让人们领略到了思想巨人的风采。
  • 穿越从巨人开始

    穿越从巨人开始

    白羽,白家私生子,自认为被白家抛弃便脱离白家,在一个小区里过着肥宅一样的生活。刚想回家庆祝新年的白羽因为一场意外将他的生活打乱........一次穿越一次机遇一次成长(作者会很认真的写这本书,绝不拖更,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我写的这本书,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在书评中留言,作者都会看的)谢谢
  • 蓝天绿草间

    蓝天绿草间

    水哗哗地流在手臂上,凉意一直往皮肤里面渗。消毒间的灯光是荧白的,有些刺眼。窗外,能看到城市,车在蠕动,还有那些人,有的还撑着伞。天有点小雨,空气也是闷的,东方的天一直没亮开来,灰灰地压了一层脏兮兮的厚云。柯力长长地吸了口气,感觉头有些晕。昨晚是糟糕的一晚,一直在迷糊状态。他甚至觉得好像没有入眠过,半睡半醒半梦,就这样一直折腾着他。这个夜变得漫长,无聊,他耸起耳朵,能听见各种声音,妻子的呼吸声,翻动声,外面的风声,还有偶尔的汽车喇叭声,夜归人的咳嗽声。有一阵,他还听到了蛐蛐的声音,像在窗台的外面,也像在树丛。
  • 三世烟雨为君倾

    三世烟雨为君倾

    墨轩殇……琴韵缘口里缓缓的念叨着这个名字,三世……第一世,她们凡人,追追打打,欢喜冤家,她早已喜欢上了这个男子,明天看着他,心早就在他哪里了。她们做了欢喜冤家五年了,琴韵缘——琴家大小姐,想学什么看一眼就会。墨轩殇——江湖人士,冷酷无情,对谁都冷嘲热讽,他永远不知道有一天他会爱上这个黄毛丫头……一切都是缘分,他们的遇见也注定要分开,五年后,墨轩殇遭人刺杀,他们也就注定相隔彼岸,琴韵缘看着被刺杀的墨轩殇,顿时泪如雨下,没有什么人能理解她的心情……她还没有穿上大红嫁衣,她还没有嫁给他,他不可以死。琴韵缘看着墨轩殇,眼泪一滴一滴的掉在了他的脸上,墨轩殇用他的手轻轻把她眼角的泪擦干。勉勉强强的说出一句话:“韵儿,我爱你。”说完,墨轩殇就没了呼吸。琴韵缘抱着他的尸体整整哭了一宿,第二日她便带着他送给她的箫,走了…………人活百年,需尝尽人间五苦……琴韵缘……墨轩殇一直牢记这个名字……
  • 夜赎

    夜赎

    指间的青锋还未流淌尽最后一滴血,无边的罪恶已由九天之上洒遍人间。暮光已尽,苍穹破转,单薄的身躯在跨越荒古之后孤自问天;九世为尊,谁言审判,任由那失落的乾坤在岁月里斑驳不堪。堕落吧,像那执剑的魔主!怒吼吧,如那失道的苍天!冰冷的地狱之门,轮回早已在来时的路上止步,带着亿万人的鲜血涌尽夜里。救赎,只愿在末法来临前。
  •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女人!看似柔弱,却收服了他手下最强悍的战士,与妖柔的闺阁之秀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却吸引住白王花擎苍的视线!身为狙击手的管彤,却莫名穿越到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叶芙蓉的身体中。为了解开穿越与身世之谜,叶芙蓉变成了白王的贴身婢女,这个俊朗却多疑的男人,从怀疑到倾心,似乎久远却也顺理成章。那些携手倾心,那些生死相随,在阴谋与鲜血中,随着惊雷炸响戛然而止!——跨过了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能否再次携手?
  • 我的身体开了挂

    我的身体开了挂

    段誉的身体发生了极为诡异的变化。从左眼开始,到右眼,再到左臂,直至……用左眼看向妹子,飞机场变成了巨无霸。用右眼看向别人的神兵,神兵化作了废铜烂铁。当身体能力全部觉醒,诸天万界亦可收入囊中。
  •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当指领导者,劳力者就是指被管理者了。人大都想当领导,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崛起就是明证;领导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倒下也是明证。很多人都想管人,可并非人人都会管人。管人靠权威:熟练地运用权力,让手下心甘情愿地服从你,供你调遣,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上司。管人靠攻心:成功的上司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当下属将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征服了人心就征服了一切。
  • 谁能让他闭上眼

    谁能让他闭上眼

    这是一笔二十年前的旧债。债主是杏山砂石场场主李月久,欠债人是松山县县委书记陶逸福、县长高惠。这是一笔啥债?又为什么欠债这么长时间?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两个县里的党政一把手,可以称得上是太上皇的人物,为啥欠个体户的债务不偿还?这说来话长。松山县临近哈黑公路,一九九二年新组建的县委班子要整修境内的哈黑公路段,因为这段公路对于县域经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