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9500000003

第3章

叹等品第四

于是,贤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大迦叶此等,及余无数圣通明达比丘,及菩萨摩诃萨、清信士、清信女,悉白佛言:“唯然,世尊!如是行者,为是菩萨摩诃萨大度无极微妙波罗蜜无能胜者,最超波罗蜜无能越者,甚尊波罗蜜则而有持势名波罗蜜无能及者,无上波罗蜜无能过者,无量波罗蜜无能过者。是诸菩萨摩诃萨无伦波罗蜜所度无极,无双波罗蜜空度无限。唯然,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已相为空而度无极,无相波罗蜜所度无念,无愿波罗蜜所度无著。一切诸法空,悉自然无所有故,空波罗蜜自然空故,一切德具足波罗蜜所度无极。唯然,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德备般若波罗蜜无能当者,无所行波罗蜜,谓菩萨摩诃萨波罗蜜也。于是菩萨摩诃萨能等无等,其所施与假能具足等无等,波罗蜜则能到已还等已,能获到等无等,至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尸波罗蜜能还致等无等,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譬如菩萨行檀波罗蜜应所当为。天中天,不但有般若波罗蜜便能获致等于无等,则于真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若转法轮等无所等,过去佛天中天、当来、现在诸佛悉行是般若波罗蜜,转等于无等之法轮者。是故,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度一切诸法之表,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当为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悉为行般若波罗蜜者稽首作礼。”

佛即告是于无央数诸声闻、菩萨摩诃萨:“如是,如是。善男子,当为菩萨摩诃萨作礼,诸天、人民、阿须伦,若有行般若波罗蜜者,皆来归命。”

佛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来现于世化现人间,若在天上,现君子、族姓、梵志、长者,若现在转轮圣王、四王天上、忉利天、盐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阿迦腻吒天,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现出世间,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现在世间。”

佛言:“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而来现耳,若能致获饮食、衣服、床卧具、屋宅、灯火、明月、珠宝、水精、琉璃、璧玉、金银、珊瑚、琥珀、砗磲、码瑙,以给众生。”

佛语舍利弗:“不以是故出现世间,以持斯语救护世间使得安隐。诸天人民所会妓乐,皆是菩萨摩诃萨怀来致现。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设有所行修六波罗蜜者,住六波罗蜜欲劝众生布施之故,便自施与,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复如是,以劝群盲修般若波罗蜜。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安一切众生之类。”授决品第五

于是,世尊即出舌本,覆三千大千世界,从其舌本出无央数光明之耀,照于东方诸佛世界。应时东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而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睹光明各各在其佛土,自往咨启诸佛世尊而问斯义:“唯天中天,是何威神而令此土光明普照?”

于时其国诸如来众,各各告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欲知此变,西方去此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佛土名曰忍界,其佛号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照于东方江河沙等世尊世界,普令照曜周及十方。所以然者?为诸菩萨摩诃萨讲般若波罗蜜。”

于时彼土菩萨摩诃萨各自启佛:“唯然,大圣!我等欲往稽首归命释迦文如来及诸菩萨摩诃萨,并欲听省般若波罗蜜。”

其佛告曰:“往善男子,从仁择时,如尔所欲。”

时,诸菩萨启佛见听,各各自取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花、银花,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稽首佛足,各以所赍众盖、幢幡、香华、敷饰、杂香、捣香、金华、银华,用散佛上及诸菩萨、诸声闻上。

八方上下亦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摩诃萨,各各自于其国启白世尊:“此之威曜何所从来?”

诸佛告曰:“有佛号名释迦文尼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出舌本光明之德,各照十方江河沙等诸佛国土,是其威曜。”

时,诸菩萨各启其佛:“欲往稽首释迦文见诸菩萨。”

诸佛告曰:“往族姓子,从仁择时,如志所欲。”

诸菩萨众各赍供养,往诣释迦文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稽首作礼,进上所赍,却坐一面,听佛所说。

于时,四大王天上诸天人,忉利天、盐天、兜率天、尼摩罗天、波罗尼蜜天上至阿迦腻吒天,各赍天花、天香、天捣香、天杂香、青莲华、红莲花、黄莲华、白莲华,皆以天上微妙香华,各各执持往诣佛所。

于时,诸天上及诸菩萨,各各赍持香花、杂香、捣香,各各供养奉散如来至真等正觉上。于时所散华香,上在虚空化为宫殿,在于四方而于虚空中,向于四面微妙分明,皆以众宝人所悦乐。

于众会亿百千垓,皆共叉手,自归命佛,而问世尊:“唯天中天,我等之身,当来之世,愿得法利亦复如是,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诸声闻众亦当如是,为诸会者讲说经法如今所演。”

尔时,世尊知善男子心之所念,睹一切法永无所起,亦无所行,一切诸法无所逮得,见心所忍。佛应时笑。

贤者阿难前白佛言:“佛何因笑?笑当有意。”

佛告阿难:“今此众会亿百千垓人,皆悉逮得不起法忍,过于当来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号曰觉华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劫名华事,世界曰严华。”分别空品第六

尔时,佛告贤者须菩提:“岂能堪任为诸菩萨摩诃萨?缘发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因此得生。”

于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声闻及天人各心念言:“今须菩提自以辩才,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乎?乘佛圣旨说耶?”

又须菩提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大声闻、诸天人心之所念,谓贤者舍利弗:“敢佛弟子有所说者,分别光曜,一切皆乘如来威德。怛萨阿竭所可说法,彼一切法于本无诤。诸善男子当学斯法,则证其法学者,皆顺如来慧证境界。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非声闻、辟支佛之境界。所以者何?说法得时莫不喜悦。”

舍利弗谓须菩提:“斯谓菩萨?”

时,须菩提白世尊曰:“所谓菩萨者,天中天,何谓菩萨?于此法中何因有菩萨之言?我亦不见菩萨之法,何谓菩萨?唯天中天,我永不见般若波罗蜜及于菩萨,当云何说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以何义为诸菩萨讲般若波罗蜜而开导乎?”

佛告贤者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者,但假号耳,其名无名,其名不在于内,不在于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所见人者,但假托号,彼亦无名,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和合,随俗所名,但音声言及我、人、寿命;蚑行、喘息、蜎飞、蠕动、众生之类,所作所造,所兴劝助,所见所睹,所知所观,一切皆为假号之法,一切不起不灭,诸天人民所可言诲亦复如是。如此,须菩提,计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为假号,皆不起不灭,至于天中天,所可言名等无有异。

“譬如,须菩提,于内所有所与我色斯亦假名法,为假托作斯字也,其假号法不起不灭,欲得了此因缘之合,有言声耳;痛痒、思想、生死、识法为假号,其法所名不起不灭,若以因缘假托之现而有言声。如是,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有言菩萨及菩萨名但所托者,其法不起不灭。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名,悉无他倚因缘,倚号而有斯言。眼则恍惚虚寂,至于假名法为托字,亦皆不起不灭,因缘假号而有言声。所谓眼空,其眼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法为假托,其法不起不灭,因缘合名而有言声。其号心者,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处两间。所谓色者,须菩提,法所假号不起不灭,亦不内外,不处两间。其眼界者,亦为假号,因法托名。其曰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法为借号而有言声,其法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及般若波罗蜜因法假号,其号不起不灭,倚托为名而有言声。般若波罗蜜、菩萨字,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所谓其内是我身,因字头首,其名但言声,又复名颈项、五阴、两臂、背、脐、胁、两膑、两脚,但假号耳,托首声言因缘法为号,计其法者不起不灭,计此所有悉为假托而立言声,计其名者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菩萨名者,皆为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尽为假托而有言声,其名亦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譬如,须菩提,于此外有草木、枝叶、华实,计此一切,悉为假号而有言声,其名无名,其名不起不灭,假托为名而有言声,计其名者,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及菩萨字,一切皆因法假号,其法不起不灭,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譬如,须菩提,过去诸佛世尊,皆共假传其号,当来、现在亦复如是。

“譬如,须菩提,呼声之响,又如镜像、幻、化、野马,如来解说一切诸法,皆犹如化,但假有号,其号不起不灭,倚托为名而有言声,其名无内,无外,不处两间。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般若波罗蜜,但假号耳,其号不起不灭,无内,无外,不处两间。

“如是,须菩提,所谓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因缘合会而假虚号,所号善权、所号法皆假托耳。当作是学行般若波罗蜜,不住名色,亦无所见,不住痛痒、思想、生死、识,不住于名,不睹名色不常,不见名色安乐,不见名色苦恼,不见名色而有内者,不见名色而有外者,不见名色而有空者,不见名色无想之变,不见名色无愿之事,不见名色而寂寞,不见名色而慌惚者,不见名色而有欲尘,不见名色而诤讼者,不见名色而有起者,不见名色而有灭者,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一切皆尔,因缘合成而为假号,有是五阴。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及菩萨行,并于名号不有不无,不处有为界,不处无为界,亦无所见。所以者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所想念,无应不应,亦不想念行般若波罗蜜,处无想法行诸意止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号,亦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名。谁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晓了分别诸法之本、诸法相者,计诸法本、诸法相者,亦无所著,亦无诤讼。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因倚名,为法造号,其于佛道亦缘号不为假托,悉晓了之不倚于色,不倚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倚于眼、耳、鼻、舌、身、意,亦不倚眼色识,不倚耳声识,不倚鼻香识,不倚舌味识,不倚身细滑识,不倚意法识,不倚眼习五阴之事,而无所倚不起痛痒,无苦,无乐,无不苦乐,乃至意识所习因缘则有痛痒及与苦、乐、不苦、不乐行者,于彼都无所倚,亦不倚著于有为界,亦不倚著于无为界,亦不倚著檀波罗蜜,亦不倚著尸波罗蜜,亦不倚著羼提波罗蜜,亦不倚著惟逮波罗蜜,亦不倚著禅波罗蜜,亦不倚著般若波罗蜜,亦不倚著相,亦不倚著菩萨之身,亦不倚著于肉眼,亦不倚著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亦不倚著慧度无极,亦不倚著神通之意所度无极,亦不倚著内外,亦不倚著处于两间,亦不倚著于内之空,亦不倚著于外之空,亦不倚著无形之缘,亦不倚著自然之空,亦不倚著开化众生,亦不倚著佛土严净,亦不倚著沤和拘舍罗。所以者何?用一切法悉无所有故。当所著者亦无所著,亦无所有当可持者。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著,为行般若波罗蜜,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便得长益,入于寂然得菩萨道,入于阿惟越致神通具足,神通以具则游佛国教化众生,已化众生则便供养诸佛世尊,则能严净诸佛国土,已能严净诸佛国土,诸佛世尊皆睹见。于时菩萨亦复遥见诸佛大圣,亦欲逮得功德善本,便当供养诸佛世尊,稽首归命,则逮自然无量之德,亲近诸佛便得从闻所说经典,已逮闻法未曾断绝,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阿惟三佛、诸总持门、诸三昧门。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分别晓了一切诸法因缘假号。于须菩提意云何?色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须菩提答曰:“不也,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眼为菩萨乎?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又问:“于须菩提意云何?眼色识为菩萨乎?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地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水种、火种、风种、空种、识种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明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识、名色、六入、所习、爱、痛、受、有、生、老病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色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耳、鼻、舌、身、意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色、声、香、味、细滑、法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宁有异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病老死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异无本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于须菩提意解,何等谊?以何等观察而答?”

佛言:“色非菩萨,痛痒、思想、生死、识非菩萨,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从无明至生老病死非菩萨,其无本者谓非菩萨,若异无本亦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吾我人寿亦不可得,云何当名为菩萨者?云何名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为菩萨耶?云何名异色、异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耶?云何名异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为菩萨耶?云何名无本之事为菩萨耶?云何名异无本为菩萨耶?斯无处所。”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当观众生、人、物无所有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亦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当作是学。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者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口言痛痒、思想、生死、识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计色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计色无常,计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乐,痛痒、思想、生死、识乐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苦,痛痒、思想、生死、识苦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是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是我所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非我所,痛痒、思想、生死、识非我所为菩萨耶?”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想,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想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口言色不空、不无想、不无愿,痛痒、思想、生死、识不空、不无想、不无愿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须菩提意云何?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无所有为菩萨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告须菩提:“仁见何谊而反云口所说,言五阴、六衰、十八种、四大、十二因缘终始之患,苦乐、善恶、空、无相、无愿有与无悉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究竟求色了不可得,何况甫复口言色者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究竟求常而不可得,何况无常而可得当为菩萨乎?究竟苦乐而不可得,何况口言苦乐为菩萨乎?究竟索是我所不可得,何况口言我非我为菩萨乎?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所有色不可得,何况口言色空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然。究竟求想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想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究竟求愿不可得,何况口言色无愿为菩萨乎?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学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学。口所言色不可得者,痛痒、思想、生死、识者,空、无相、无愿不得者,则为学般若波罗蜜。

“向者,须菩提,所言我于法中永不睹见为菩萨者。须菩提,欲知法不可见法,法不可见法界,法界不见法,色界、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然;色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色界,眼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眼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意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意界,十八种界不见法界,法界不见十八种界,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有为界者亦不可两,无为界者亦不可名,无为者不可两,有为者亦不可名。如是,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者,于一切法永无所见,已无所见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亦无所恨。

“所以者何?须菩提,已不见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眼、耳、鼻、舌、身、意,不见色、声、香、味、细滑、法,不见色欲,至于法欲亦无所见,不见贪怒痴,不见无明,至于行、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亦无所见,不见吾我,不见人寿命,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声闻、辟支佛,不见菩萨法,亦不见佛,亦不见法,不见菩萨众,已不见一切法,不恐不畏,不难不惧,心不怯弱。”

须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何因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而无所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得心所念法,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心不怯弱,亦无所著。”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佛告须菩提:“菩萨不得心畏,亦无所见,是故菩萨摩诃萨而不恐怖。”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得?行般若波罗蜜乎?”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般若波罗蜜,彼亦不得般若波罗蜜,亦复不得菩萨之心,其是为今设菩萨之为敕命。”

同类推荐
  •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闺辞二首

    春闺辞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般舟三昧经卷上

    般舟三昧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UMMER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巡检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巡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狂妃当道:王爷大叔靠边站

    狂妃当道:王爷大叔靠边站

    初识,她十一,他二十一,演绎了最萌的年龄差。五年后,她惊世绝艳,他紧步相随,她说:我若要逃,你拦不住。他腹黑轻笑:我若不松手,你便无处可逃。同样狂傲的两人,将擦出怎么样的火花?拭目以待!
  •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欧洲300年畅销不衰的伟大作品!300条格言告诉人们:智慧、友情、审慎、自制、勤奋、求知、锐意进取和自知之明。
  • 星际不死树

    星际不死树

    星际时代,文明对立,万族争锋。神界的一角崩塌了,月神宫的最高科技结晶【圣灵不死树】,意外流落到人类星域的野蛮星。【圣灵不死树】是超级治疗和后勤单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治疗功能,同时可以生产各种基因药剂,甚至可以掠夺超凡生命的天赋能力并传输给主人。野蛮星的灾难中,唐星海与代号为惩罚者的王牌宇宙战士灵魂融合,带着【圣灵不死树】,从走灾难中走向崛起,踏上了宇宙成神之路!“他是星海风暴的抉择,生命掌控者,暗夜军团的合法继承人,天狼星与北星系的暴君,混乱星域的军火商,瓦连达尔全境的刽子手,灵族皇庭的守护者,暗星七国的无冕之王······”—《星海日报》著名记者维克多·华莱士PS:新书已发《稳定而优秀的魔王》
  • 虚拟人生模拟游戏

    虚拟人生模拟游戏

    一次次的穿越,一次次体验不同的人生,原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死亡和肆意
  • 永生天帝

    永生天帝

    永生大道,任我杀伐,诸天臣服,万法称帝,我之名号永生天帝……
  • 红颜点泪:玩世弃妃

    红颜点泪:玩世弃妃

    为了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等他却等来死亡因为怨,她不愿轮回,却被迫轮回。她是二十一世界的新新人类,因为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穿越前世。上官弄影,一个虚名的丞相千金,最终走向死亡。于是,她钻进上官弄影的身体里继续着她无奈的人生。然而在阴谋与执着中,她却用自己的方式去走上官弄影那条已经被铺好的路,结果,弄得遍体鳞伤...同时,忆起了前世的种种...然而,当她知道了自己前世因果,她将如何?一个冷漠无情只知道利用她用她去报复...一个只想守候她爱她...一个只想满足自己而爱她...纠缠了千年的爱,究竟能否得到诠释,又或者,是另一种纠葛......。。。。。。葉草新文《君王侧:拈针皇妃》【【【http://m.pgsk.com/a/204102/】】】亲们多多去支持下蛤~!。。
  • 争天破道

    争天破道

    东大陆M市上方骤现‘黑洞’,灵气复苏的时代再次降临,部分幸运儿纷纷觉醒异能。3年后位面入侵开启,上古历史再次展现在众人眼前。李魂,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为了生存、为了守护、为了让自己能更愉快的苟下去,一步一步的踏上强者巅峰。“由我来争天地一丝生机,破万道的阻碍。”
  • 魔宗仙道

    魔宗仙道

    身世迷离的少年宫远,刚踏入修仙界,就被最好的兄弟背叛,原本以为,只要变强就能冲破命运的枷锁,岂料却再次陷入了更大的阴谋之中。且看宫远如何斡旋于残酷的修真界,又如何冲破命运的束缚,走上最强王者的巅峰!
  •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即《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之一,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全书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师徒五人沿途历经各种艰险,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宣扬正义、惩恶扬善的思想主题。
  • 两朵玫瑰

    两朵玫瑰

    正是下午两三点钟的光景,阳光透过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雾霭及已经泛黄的法国梧桐的叶子,懒洋洋地洒在墙上,留下了一些很抽象的橘黄色的影像。衣然靠墙坐在那些影像的对面,正在认真地做着手工,一种市面上正在流行的女红活计,叫做“十字绣”。她选择的图案是两朵玫瑰,纯净的玫瑰红的底色,花瓣上带着晶莹的露珠儿。衣然正在绣着那露珠儿,她偶尔会停下针线,端详一下手中的活计。玫瑰还没有成形,但露珠儿却是有些端倪的了,不过在她看来更像两滴泪珠儿,于是凭空地,就给了自己一个叹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