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100000004

第4章

陽家火,準訟。陽氣汜施,不偏不頗;物與爭訟,各遵其儀。汜,敷梵切。施,式豉切。頗,普何切。儀,宜也。陽氣汜施平均,物皆爭進,求遂其宜也。《詩》: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41 。初一,爭不爭,隱冥。測曰:爭不爭,道之素也。陸曰:素,質也。王曰:爭不爭,謂爭於未形之時,不見其迹也。光謂:一為思始,而當晝。君子執道之素,爭於不爭之地,外無其迹,而物莫能勝也。次二,嚇河,臞。測曰:嚇河之臞,何可 也。嚇,呼嫁切。臞,其俱切,瘠也。 ,與怙同。口拒人,謂之嚇。河之潰溢,誰能拒之?而臞瘠之人,不量其力,乃欲以口嚇之,何足侍也?《詩》云:反予來赫。次三,爭射齦齦。測曰:爭射齦齦,君子讓鄰也。范本齦作誾,今從宋、陸、王本。射,神夜切。齦,音銀。王曰:君子之爭,惟射而已。齦齦,勤至之貌。讓鄰,與讓相近也,其意讀齦為懇也。光謂:齦,與誾同。誾誾,恭讓貌。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次四,爭小利,不酋貞。測曰:小利不絕,正道乃昏也。王曰42:爭不以道,而爭於小利焉,宜其不就成貞正之道矣43。次五,爭于逵,利以無方。測曰:爭于逵,爭處中也。范曰:五處中位,故稱逵。逵,九達道也。光謂:五為中和,而當晝。君子執道之要,統理之會,應變無方,物莫能爭。次六,臂膊脛如,股腳如,維身之疾。測曰:臂膊之脛,臣大隆也。王、小宋本脛作胵,其意音迭,腫也。今從宋、陸、范本。范本測曰:臂脛如股,今從宋、陸、王本。范曰:枝大於幹,臣大於君,皆為疾也。光謂:臂膊脛如,言臂大如脛,不可使也。,音嗔,肉脹起也。六以陰質,過中極大,如臣之強盛,君不能制者也。賈誼曰:天下方病大腫,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次七,爭干及矛 ,用亨于王前行。測曰:干矛之爭,衛君躬也。王本爭干及矛作爭于及方,測曰于方之爭,今從諸家。宋、陸本用亨于王前行作用享王于前行,今從范、王本。 ,與冑同。行,戶郎切。七為禍始,用兵以爭者也,故曰爭干及矛冑。用兵以爭,不以其私而從事,吉孰大焉。《詩》云:元戎十乘,以先啟行。次八,狼盈口,矢在其後。測曰:狼盈口,不顧害也。王曰:狼之噬物,盈口是爭,不知後有害之者矣。光謂:狼性貪,務盈其口,而不知矢在其後,如小人爭利而不顧其害也。天文弧矢星在狼後。上九,兩虎相牙,知掣者全。測曰:兩虎相牙,知所掣也。宋、陸本測知所掣作製,范本作制,今從王本。掣,尺制切。王曰:爭之極者,莫如虎斗而相牙,必有死傷之患。若能懼於患害,自掣而退,乃可以全物。不可以終爭,故於爭極而見自退之象。所以能知自退之道者44,以陽當晝故也。光謂:掣,引也。

一方三州三部二家務

陰家木,準蠱。入務次四,日舍昴。陽氣勉務,物咸若其心而總其事。陽氣勉務而生物,物咸順其心而自喜,總其事而不二也。初一,始務無方,小人亦用,罔。測曰:始務無方,非小人所理也。范本作初一,始用無方,今從宋、陸、王本。宋、陸、王本無人字45 ,今從范本。一為思始,可以應變無方46,然當日之夜,非小人之所能為也,故曰小人亦用,罔。罔,無也。次二,新鮮自求珍,潔精其芳,君子攸行。測曰:新鮮自求,光于己也。王本芳作方,行作臧,今從諸家。二為思中,而當晝。君子精潔其心,將以有為者也。次三,不拘不掣,其心腐且敗。測曰:不拘不掣,其體不全也。宋、陸、王本其體不全作其體全,今從范、小宋本。掣,尺制切。三為思終,而當夜,小人觸情而動,喪心虧體者也。次四,見矢自升,利羽之朋,蓋戴車載。測曰:矢及蓋車,厥道然也。二宋、陸測矢及蓋車作見矢及蓋,范作矢及蓋,今從王本。范曰:矢而自升,羽之力也。羽金朋合,而後乃飛。猶君臣同心,乃馳風化也。車之載物,猶君子之濟世也。次五,蜘蛛之務,不如蠶之緰。測曰:蜘蛛之務,無益人也。緰,音須,衫帛也。王改作褕,音遙。范曰:蜘蛛有絲,雖其勉務,非人所用,則不如蠶一緰之利也。光謂:五為織,為衣,為繭,小人事非其事,勞而無功,故有是象。旅獒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次六,華實芳若,用則臧若。測曰:華芳用臧,利當年也。范本無實字,今從宋、陸、王本。六為極大,務之大成者也。務之大成,莫若全德。華實兼茂,年時方盛,則何用不臧也47。次七,喪其芳,無攸往。測曰:喪其芳,德以衰也。喪,息浪切。范曰:七為失志,故德衰也。次八,黃中,免于禍,貞。測曰:黃中免禍,和以正也。王曰:八居過滿,幾於禍者也。而得位當畫,以居上體之中48,是得黃中之道,以免咎悔者也。光謂:八為禍中而當畫,君子以中正為務,雖禍不害也。上九,務成自敗,雨成自隊。測曰:務成自敗,非厥命也。隊,與墜同。王曰:處務之極,而失位當夜,則其所務之業49,雖成必敗。如陰成雨墜,必至之理,其可救乎?光謂:萬物營為,務成終敗,所以然者。小人功成驕惰,不能盡其天命也。

一方三州三部三家事

陽家金,亦準蠱。陽氣大勖昭職50,物則信信,各致其力。范本勖作冒,今從二宋、陸、王本。信,與伸同。言陽氣勸勖萬物,皂膏核莢51,各明其職。物則伸伸,自竭其力,各從其事也。務者,有所營為;事者,各職其事也。初一,事無事,至無不事。測曰:事無事,以道行也。王曰:萬事皆理,豈有為也哉?正其本而已。然則處陽當晝,居事之始,能正其本者也。光謂:一為思始,心精之源,萬事之本也。君子澄其源,正其本,則事無不事矣52。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次二,事在樞,不咨不 ,喪其哲符。測曰:不咨不 ,其知亡也53。 ,與諏同,子侯切,又子于切。知,與智同。符者,所守之瑞也54。二為思中55,故曰事在樞。樞者,榮辱安危所系之地也。事方在樞,思而未行,宜訪問於善,以求至當。而當日之夜,愚而自用,不咨不諏,以喪其智符也。堯稽于眾,舜樂取於人以為善,孔子每事問。次三,時往時來,間不容耗。測曰:時往時來,不失趣也。王本無容字,今從二宋、陸、范本。三為成意。思慮既成,當央志而行。一失其時,悔無所及,故曰時往時來,間不容牦,言得失之間,相去微也。次四,男女事,不代之字。測曰:男女事,非厥務也。王曰:事非其事,必之於凶。男而女事,事失之甚,何不代之字育乎?四失位當夜,乖於其宜,故云然也。光謂:男代女事則家凶,君奪臣職則國亂,明事各有常也。次五,事其事,王假之食。測曰:事其事,職所任也。王曰:假,錫與也。光謂:事其事者,事其所當事也。各居其職,故王予之食,受福祿也。次六,任大自事,方來不救。測曰:任大自事,奚可堪也。六過中而極大,力小而任重者也,故曰任大自事。事方大來,故顛覆不救也。次七,丈人扶孤,竪子提壺。測曰:丈人扶孤,小子知方也。王曰56:七雖過滿,而得位當晝,不失事事之宜。是丈人有扶持孤弱之事57,小子亦知提壺以致養也。次八,女男事,十年不誨。測曰:女男事,終家不亨也。范本作男女事,今從宋、陸、王本。王曰:居位過滿58,而失位當夜。乖事之宜,是女代男事。十年者,數之極也。不誨者,不可教也。光謂:女任男事,則家不亨;臣侵君權,則國不昌。十年以往,力勢已成,不可復制。故女不承男之教,臣不受君之命也。上九,到耳順止,事貞。測曰:到耳順止,逆聞順行也。到,與倒同。止,與趾同。九為禍終而當晝,能納忠補過59,不失正順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1『先錫』原作『光錫』,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先光大』原作『元光大』,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3『又為』原作『久為』,據備要、全書本改。

4『朱儒』原作『宋儒』,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56『縻碎』原作『麋碎』,據備要、全書本改。

7『本』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8『水』原作『火』,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9『枚』、『出』原脫,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補。

10『愈疾』原作『念疾』,據備要、全書本改。

11『達腹』原作『迷腹』,據備要、全書本改。

12『齊』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13『光謂』:『為』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4『二為思』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5『三為成』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6『王本神』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7『鸚鵡能』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8『而當夜』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19『得哉』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0『《詩》』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2122『戰伐』原作『獸伐』,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3『交戰』原作『交獸』,據備要、全書本改。

24『勾』原殘,囗據備要、全書本補。

25『詘』原作『屈』,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26『丁衝』原作『術』,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7『三州』原作『二州』,『二家』原作『三家』,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

28『隆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29『天』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0『三』原作『二』,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改.O

31『傷於』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2『嫁切』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33『坦』原作『物』,據備要、全書本改。

34『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35『王本』原殘,據下文『今幹柔從王』補。

36『之離』原作『也離』,據備要、全書本改。

37『樂』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38『陸』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39『使』和『所』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0『先』原作『光』,據備要、全書本改。

41『萬物』原作『美萬物』,『美』衍;『也』原脫,據《十三經注疏》本刪和補。

42『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3『就』、『正』、『道』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4『知』原作『當』,據備要、全書本改。

45『本』原脫,據備要、全書本補。

46『可』原作『何』,據備要、全書本改。

47『則何』原作『何則』,據備要、全書本改。

48『上體』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49『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0『大』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1『皂』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2『事』原殘,據正文補。

53『亡也』原殘,據范本和備要、全書本補。

54『守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5『二』原作『三』,據正文和備要、全書本改。

56『王』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7『是丈』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58『居』原作『君』,據備要、全書本改。

59『補過』原殘,據備要、全書本補。

同类推荐
  • 滇考

    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食癖门

    小儿食癖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ilent Bullet

    The Silent Bul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兼证析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勿剑

    勿剑

    举酒谈笑,剑指苍穹,武林江湖,谁与争锋!
  • 爱的代价

    爱的代价

    明明是她和汪磊是世人口中的一对模范情侣,她也期许着今后的生活,却眼睁睁看着对她承诺之人出轨。伤透了心的女主,遇上了暖男体质的苏洋,她是否能够重拾爱情?
  • 快穿:反派女配不好当

    快穿:反派女配不好当

    “主人,欢迎绑定快穿系统,我是您的机器人小白。”原本正睡得正香的一只小精灵脑中突然出现……
  • 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

    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

    虽然雷军很早就声名远播,但真正成名是在40岁后以颠覆者身份创办了小米。更令人们动容的是,他带着浓浓的追梦味道,以及内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到梦想最初的样子。小米的确是中国所有企业都应该学习的一个商业样本,而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营思想。
  • 爱情不是一个味

    爱情不是一个味

    初中就被青春期情感困扰着的“我”,在高中时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紫鹃,俩人很快就恋爱。同时另一个喜欢他的女生陈子超也因为他和紫鹃而痛苦伤神。“我”的父母为了让“我”考上北京的大学,通过叔叔的关系,第二学期转学到北京,离开了紫鹃和陈子超,在北京的第二学期便遇到了曾在武汉遇到的哑女若涵,因为若涵的善良和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俩人很快陷入爱河,可是这件事被同学发现,很快就引来老师责备和父母的反对,“我”最终因为若涵和父母反目,一气之下与若涵离开北京回到武汉租房住在一起。面对即将失学的“我”,父母只好妥协,与若涵和“我”谈判达成协议,必须考大学,然后再考虑婚嫁。
  • 徒弟,请留步

    徒弟,请留步

    身带荣耀师尊系统,来到异世界,“呔!前面的那个小子,请留步!我看你骨骼惊奇,有资格继承我的衣钵,来做我的徒弟好了!”
  • 懵闯英雄无敌

    懵闯英雄无敌

    上传了新的小说《心理日记之未知之城》,欢迎进入。
  • 尽凡

    尽凡

    听弦断,断那百世悲戚。见花泯,泯灭刹那芳华。凡若怜,怜嘘人世百态。凡生,凡灭,且看尽凡......
  • 子夜思辰

    子夜思辰

    上古鱼灵族在一次仙魔大战中,为救三界,触发禁制,冰封于藏灵海,只留下思非兄妹二人。兄长在与魔界乱党余孽战斗中,误入圈套,身中剧毒。思非为救兄长求药途中,遇见一白衣胜雪,目藏星辰的男子,岂料对方是九重天的老祖宗,瑞泽大帝。我的灵魂中有你的一部分,若能选择,我愿不曾存在,从未遇见你。思非:“我把欠你的魂灵还你,你放过我可好?”慕辰:“从你与我堕入轮回那一刻,你的眉眼,你的笑颜,你的爱,你的恨,你皮骨的每一寸都是我的。现在要逃,晚了!”总体欢脱,即使有一点玻璃渣,也是为了更欢脱,请放心食用。
  • 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新解:基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立场

    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新解:基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立场

    本书旨在初步形成运用马克思正义观研究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理论框架,走出对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片面理论认识误区,最终落脚到思考当代中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的问题困境、成因及解决之道,以期推动当代中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问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上引发更多对劳动者保护问题的深切关注,进而促进当代中国在劳动关系领域对于社会正义强烈诉求的实现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