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00000024

第24章 如何让“尽可能多”的人成功

对我们而言,与其追求不切实际的“最好”,不如选择更为务实的“次好”。现在我们逛书市,都会切身体会到“成功学”类书籍的火暴。诚然,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着如此深刻巨变的国家,大量形形色色的“成功者”的不断涌现,就像强效兴奋剂一样,使“向往成功”成为了万千国人心中激荡的强烈冲动,因此,大量“成功学”类书籍的应运而生以及持续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尽管所有的“成功学”书籍都打着“普度众生”的字样,即让“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旗号”,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书最后又到底造就了,或即将造就多少真正的“成功人士”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如果有心人士或“好事之人”做一下实际调查的话,相信最终出来的结果会非常“耐人寻味”。

道理很简单,这些“成功学”类书籍里写的内容确实不可谓不正确,甚至不可谓不精彩,但是“正确”的事情,却未必是“是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很多“正确”的事情看似简单,其实“门槛”极高,高到非常人所能及的程度。而能做到那些事情,即能够达到那种“门槛”高度的人,其实已经属于“精英”阶层,具备了精英的最基本素质,说白了他们都是天生的“精英胚子”,缺的只是一盏“指路明灯”,即知识、经验与人生阅历而已。这种人其实即便一本“成功学”书籍都不看,生命中也注定会成功。只是这些书有可能帮助他们缩短通往成功的路程罢了。举一个异常简单的例子,谁都知道掌握一门外语对人生的成功将会有多么大的助益,这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别人“教”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世上能有几人?

所以说,现今市面上 %以上的“成功学”书籍,其实就是写给“精英”们看的,根本没想着“普度众生”这一“神圣理念”。而真正的“精英”们,都是那些“自己就能激励自己”的人,也本来并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刺激”。因此,绝大部分买了这类书籍的人,其实充其量只不过是帮“出书人”挣了点钱而已,远远没有达到这些书所标榜的为人生“指点迷津”之效果。听了我的这些话,也许有些“出书人”会不屑一顾地说“我写书只是要将‘正确’的事‘罗列’出来,至于读者们是否能‘做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我可管不着”。这句话亦堪称“正确”,因为确实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但是,我还是要说,仅仅想“罗列”出“正确”的事的话,实在没必要用“出书”这种方式。因为,第一,你写的事再“正确”,也“正确”不过孔子;第二,“正确”的事也用不着你来说教,因为实际上这些事每个人都知道。人们小的时候有老师、家长天天在耳旁“念叨”,长大了有公司领导天天在眼前“训话”,实在是“耳朵都磨出老茧来”了。他们想要的其实不是让别人来告诉自己什么事情“正确”,而是如何“做到”这些事;第三,如果这些“出书人”只想为“赚钱”出书,其实必要性也不大。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一些“成功人士”,既然已经“成功”了,必不会“缺钱”,这点小钱实在是不挣也罢。

那么,如何才能写一本让“尽可能多”(如果说“所有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话)的人都能走上“成功之路”的书呢?答案很简单,写一本给“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看的书。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普通人”与“精英”的区别。实际上,即便我不说,任何人都能够在一分钟内说出 个这样的区别 —他们只要列举出个自己不具备的“素质”即可。对,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精英们所具备的素质,比如说自律、毅力、激情、勤奋、执着、知识、智慧、条理性、计划性、勤反省、善学习、坚忍不拔等等,都不是“凡人”,即绝大部分“普通人”所能具备的。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懒惰、自私、三分钟热度、不懂自律、不能自控、缺乏耐性、没有条理、不善计划、拒绝反省、 不愿学习……这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每一本“成功学”书籍都会自作聪明地“激励”读者 —“你也能做到,因为人和人之间其实差别很小”。说得确实“正确”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确实“很小”,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就是这“很小”的差别,放到“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衡量时,都绝对会变成“天壤之别”。这“很小”的差别 %以上的人毕其一生的精力都无法填补。爱因斯坦死后,人们把他的大脑取出研究,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异于常人之处。这就足以说明,尽管表面上看,似乎所有人类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就因为这些几乎微小到“看不见”的差别,造成了人世间天才与蠢材,富翁与乞丐的“巨大差异”广泛存在的现象。

所以,不要试图从一开始就“轻描淡写”地“弱化”这些“小差别”,要在承认这些“小差别”对“普通人”而言其实“很大”,“很难逾越”这个大前提下,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帮助他们寻找尽可能“减少”逾越这些“差别”时的障碍的“具体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写出一部普度“芸芸众生”的“成功学”书籍。现今的“成功学”书籍,从本质上说,遵循的都是一个“最好”原则 —即先假定(或暗示)你能“做到”,然后再告诉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等于说一下子“越过了”“如何做到”这个其实最重要、最根本的环节。正因如此,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要么就一鼓作气地干到最好,要么就干脆什么也别干;要么就是,要么就是;要么你就登泰山,要么你就干脆在原地待着。这种“最好”原则其实具有极大的“盅惑性” —让谁看都会承认“正确无比”,但是 %的人都会被“吓倒”在“起跑线”前。

因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一种“你要痛下决心,重新做人,来个 度的大转变!”的“剧变”哲学,而这种“剧变”哲学恰恰是我们中国人的致命弱项,超级“短板”。我们中国人擅长的是“懒惰”、“墨守成规”、、……对于这样的人,你偏偏要在他的耳旁大喊“你“因循守旧”“拒绝变化”要剧变!”无疑是自欺欺人、“对牛弹琴”之举。所以,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在“剧变”两字面前“露怯”,裹足不前,难下决心;又或者凭着一时的冲动痛下了“剧变”之决心,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坚持不了多一会儿”就败下阵来,难见“持续性”。马三立先生那段著名的《从明天开始》的相声,就是最传神地表现了中国人这一“国民性”的经典。

所以,“最好”原则的最大问题在于“门槛太高”,它往往超越了广大“凡人”的能力极限,让绝大多数人“望门兴叹”。而可恨的是,这些标榜“最好”原则的书籍往往还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 —看了我的书还“成功”不了的人是“自己”没出息,活该一辈子吃苦受穷。因此,只有“次好”原则才真正是一种有可能让更多的“普通人”,走上“相对”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次好”原则的核心在于“降低门槛” —它鼓吹的是一种“积小胜为大胜”的理论,即如果做不到,只做到 也行,因为 永远大于;如果登不上泰山,只登上你家门口的小沙丘也行,因为那也总比“原地踏步”强……总之,只要你“做”了点什么,就总比“不做”强。但关键还在“坚持”。由于“门槛”大幅度降低,因此就多了使“普通人”做到“坚持”的可能性,而凡事只要“坚持”,最终必能成功。

只不过遵循“次好”原则的成功之路,其“路程”略长一些而已。总而言之,“最好”原则尽管在表面上打着让“所有人”都成功,即“普度众生”的旗号,但它最终能够激励并“超度”的,实际上还是“尽可能少”的,甚至是“极个别”的“精英”;只有“次好”原则,才能有效激励“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地接近“众生”之“普度”这个“崇高目标”。否则,“成功学”就依然有可能会沦为只为少数“精英阶层”服务的“专用工具”。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说“次好”原则只能够激励“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所有人”都走上成功之路,其实关键也在于“坚持”二字。“次好”原则仅仅做到了降低“坚持”的门槛,却做不到将这个门槛彻底“撤掉”的程度。就是说,无论如何,“坚持”都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唯一条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管门槛有多低,都无法做到“坚持”二字的人永远都会是大多数。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么伟大的“成功学”,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获得最终成功的人,将永远注定只能是极少数。

同类推荐
  • 华谊内幕

    华谊内幕

    本书将为你揭示明星“梦工厂”——华谊兄弟公司制造一部部大片的诸多内幕、令人惊异的商业逻辑和成功背后的种种奥秘,首次为你揭开华谊兄弟高速持续成长之谜。
  • 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未曾想到会有人将大众化的火锅做成了高端品牌,不仅席卷了中国,还冲出了国门。海底捞创造了餐饮界的一个传奇,它引起的决不是反应,而是轰动。三伏天,海底捞依然门庭若市。为什么这么热的天人们还排队来吃火锅?因为这里的服务好到无可挑剔:怕眼镜被火锅熏得模糊,他们免费提供眼镜布;怕手机被弄脏,他们免费提供“包丹袋”;怕长头发影响吃饭,他们免费提供头绳……排队怕什么?这里有免费的零食、点心和果盘,还有免费的美甲和擦皮鞋服务等。
  • 领导艺术36计

    领导艺术36计

    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失败和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在一方舞台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但是现实生活却是这样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有的人却一生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不同呢?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是家庭背景吗?有的人因出身显贵而平步青云,有的人虽出身低贱也步步高升,可见家庭背景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吗?有的人从大富起步而成为巨富,有的人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可见经济实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才华学问吗?有的人学富五车而功成名就,有的人识字不多而功成名就,可见才华学问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勤奋努力吗?
  • 彼得原理:方法、实务、案例

    彼得原理:方法、实务、案例

    这是一本管理学普及读物。本书通过10大原则49个方法为你解决管理中90%的问题,为在不胜任职位上痛苦挣扎的人开出获得快乐的处方,为滞留在企业底层郁郁不得志的人指点晋升的捷径,为管理者提供知人善任的方法,是所有中层必读书。
  • 危机就是商机

    危机就是商机

    本书为本书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心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心

    “5L代打,中野求位,不送包赢,谢谢合作。”而在蓝色方的1到4楼,全部都是艾欧尼亚的最强王者玩家,打到现在还没听过谁在这个段还敢称“代练”的。这个神秘的王牌代练到底是谁……谁曾想过王者局的神秘代练会是乡下来的神级天才呢?王牌代练,神级天才,顿然间燃起的竞技之心,又会在这片职业圈中掀起怎样的风波巨浪?
  • 只有一人的世界

    只有一人的世界

    在这里欢快的家庭生活,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调皮捣蛋的妹妹,以及我的死党们……但是我不希望他们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 我的哥哥是埼玉

    我的哥哥是埼玉

    一位叫做叶垚的青年被不负责任的主神强行传送到一拳超人世界。当他十分慌张的时刻,他居然发现埼玉竟然成为了他的哥哥。对此,他表示:怪人们,不好意思了,有哥哥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PS:书友群543768562。(求书友加入!)
  • 我被修仙门派录取了

    我被修仙门派录取了

    范彦今天高考。第一科考语文。其他人发下来的试卷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而他的试卷是《2019纪元诸天万界修仙门派招生统一考试》。他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直到多天后……他收到了修仙门派的录取通知书。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天价婚约:总裁的契约情人

    天价婚约:总裁的契约情人

    董家大小姐,漂亮聪明独立,并秘密拥有着董母生前留下的一股强大的暗势力。她与他,从小有着娃娃亲,结婚当天新郎跑去私会情人,却被暴光……当他摸进她的房,正准备一亲芳香,结婚被她一脚踹下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回不到的过去,到不了的未来。胡鹏站在这座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的自己已经27了。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平台,这些年在这座城市糊里糊涂的成长到了27。27岁对于农村的他来说,意味着结婚生子,家里人不是一次两次的催他了,妈妈经常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小孩比你还小已经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同岁的小孩都会叫爸爸了”。铃铃铃,胡鹏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不用说又是为了结婚这个事。
  • 国产超级队长

    国产超级队长

    你有美国队长史蒂夫,我有中国队长燕双鹰;你有奇异博士斯特兰奇,我有职业法师刘海柱……(好吧!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漫威,不一样的复仇者联盟……至于主角,没有主角,爱看不看,作者也不做人啦!!!!)本文涉及现实部分以同名巧合为准,本文为娱乐文。催更群——980323996
  • 重生光辉人生

    重生光辉人生

    张昊回到了2003年,这一世他会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去领略前世未曾经历过的精彩而缤纷的风景。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