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00000047

第47章

苏格拉底:那么,正如可以期望一个长于实际工作的智者能够完成的,你曾听说过荷马在技艺或其他实务方面有过很多精巧的发明,像斯库西亚的阿那哈尔息斯(第奥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ⅰ,105,传说他是锚和陶轮的发明者)和米利都的泰勒斯那样吗?

格劳孔:一项也没听说过。

苏格拉底:如果他从没有担任过什么公职,那么,你听没听说过他创建过什么私人学校,使得他在世的时候学生们乐于从游听教,他死后传给后人一种荷马楷模,正像毕达哥拉斯那样?为此,毕达哥拉斯本人曾受到特殊的崇敬,时至今日他的继承者还把一种生活方式叫做“毕达哥拉斯楷模”,并因此而显得优越。荷马也如此吗?

格劳孔:从没听说过这种事。苏格拉底,你要知道,作为荷马的学生,克里昂夫洛斯同时也是荷马教育的一个标本,或许可以恰当地嘲笑他的愚蠢,而且如果关于荷马的传说可靠的话,他于荷马在世时就轻视他了。

苏格拉底:是有这个传说的。但是,格劳孔啊,如果荷马真能教育人、提高人的品德,他不是只有模仿术而确有真知识的话,我想就会有许多追随者跟他学习,敬他爱他了。你说是吗?既然阿布德拉的普罗塔戈拉、开奥斯的普洛蒂卡斯和许多其他的智者能凭借私人教学使自己的同时代人深信,人们将永远不能管好家务治好国家,除非他们受到智者的教育;这种智慧使他们赢得了深深的热爱,以致他们的学生差一点就把他们顶在自己的肩上走路了。同样道理,如果和荷马同时代的人能在他的帮助下得到美德,人们还能让他(或赫西俄德)颠沛流离,卖唱为生吗?人们会把他看得胜过黄金,依依难舍,强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的。如果挽留不住,那么,无论他到哪里,人们也会随侍到哪里,直到他们得到充分的教育。你说我的这些想法对吗?格劳孔:苏格拉底啊,我觉得你的话相当正确。

苏格拉底: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下来:从荷马以来所有的诗人都完全不知道真实,而只是美德或自己制造的其他东西的影像的模仿者?这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画家本人能画出像是鞋匠的人来,虽然他们对鞋匠的手艺一无所知,只要他们自己以及那些只知道凭颜色和形状判断事物的观众觉得像鞋匠就行了。不是吗?

格劳孔:正是的。

苏格拉底:同样地,我认为我们要说,诗人能以语词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即使他除了模仿技巧之外一无所知,当他用韵律、音步和曲调谈论制鞋、指挥战争或其他别的什么时,听众因为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根据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没有比他描绘的更好的了。所以这些音乐性的成分所造成的诗的魅力是巨大的;如果把它变成平淡无奇的散文,去掉诗的音乐彩色,我想你是知道的,诗人的语言将变成个什么样子。我想你已经注意到这些了。

格劳孔:是的,我已经注意到了。

苏格拉底:它们就像一些并非真的生得很美,但是因为年轻面孔显得好看,如今青春一过荣华尽失的人似的。

格劳孔:的确像这样。

苏格拉底:请再考虑下面这个问题:模仿者,亦即影像的创造者,我们说是只知事物外表而全然不知实在的。是这样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让我们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不要半途而废。

格劳孔:请继续说下去。

苏格拉底:我们说,画家能画马缰和嚼子吧?格劳孔:对。

苏格拉底:但是,皮匠和铜匠能制造这些东西,对吧?格劳孔:当然。

苏格拉底:画家知道缰绳和嚼子应当是怎样的吗?或许,甚至制造这些东西的皮匠和铜匠也根本不知道,而只有懂得使用这些东西的骑者才知道这一点吧?

格劳孔:完全正确。

苏格拉底:我们可不可以说这是一个放之一切事物而皆准的道理呢?格劳孔:什么意思?

苏格拉底:我的意思是说:所有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一个是使用者的技术,另一个是制造者的技术,第三个是模仿者的技术,是吧?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于是每一种器具、生物和行为的至善、美与正确不都只与使用——人与自然创造一切的目的——有关吗?

格劳孔:是这样。

苏格拉底:因此,完全必然的是:无论哪种事物,它的使用者都是对它最有经验的,使用者在使用中发现该事物的性能好坏,并通报给制造者。例如吹奏长笛的人将各种长笛在演奏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如何告诉制造长笛的人,并吩咐制造怎样的一种长笛,制造者则按照他的指示去制造。

格劳孔:当然。

苏格拉底:于是,一种人知道长笛的优劣并报告,另一种人信任他,照他的要求去制造。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使用者对这种乐器的优劣能有知识,而制造者对它则能有正确的信念(这是在和对乐器有真知的人交流中,在不得不听从他的意见时的信念)。

格劳孔:的确是的。

苏格拉底:模仿者能从经验与使用中得到关于自己描画的事物是否美与正确的真知吗?或者在与有真知的人不可少的交往中,他能在听从了后者关于正确制造的要求之后得到正确意见吗?

格劳孔:都不能。

苏格拉底:那么,对于自己模仿得优还是劣,模仿者就既无知识也无正确意见了。

格劳孔:显然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诗人作为一种模仿者,关于他所创作的东西的智慧是最美的了(这是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应当反过来理解。但是格劳孔回答的态度是认真的)?

格劳孔:不是。

苏格拉底:他仍然照样模仿下去,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创作的东西是优是劣。看来,对于一无所知的群众来说他所模仿的东西还是显得美的。格劳孔:正是这样。

苏格拉底:至此,看来我们一致认为:对于自己模仿的东西模仿者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知识。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或运动,是不能当真的。悲剧诗人不论是用抑扬格还是用史诗格写作,都只能是模仿者。

格劳孔:一定是的。

苏格拉底:说实在的,模仿不是和远离真理的第三级事物相关的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模仿是人的哪一部分的能力?

格劳孔:你是什么意思?

苏格拉底: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东西远看和近看在人的眼睛里显得不一样大。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同一事物在水里看和在水外看曲直是不同的。同一事物外表面的凹凸由于同样的视觉错误看起来也是不同的。并且显然,诸如此类的混乱我们的心里有很多。正是利用了我们天性中的这一弱点,绘画才能发挥其魅力,我们的这一弱点也被魔术师和许多别的诸如此类的艺人利用了。格劳孔:真的。

苏格拉底:量、数和称是对这些弱点的最好的补救行为不是已经被证明了吗?它们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好像大或小”“好像多或少”和“好像轻或重”对我们心灵的主宰,代之以量过的大小、数过的多少和称过的轻重的主宰吗?

格劳孔:当然。

苏格拉底:而这,无疑是心灵理性部分的工作。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但是,当它计量并指出了某些事物与别的事物“相等”,或比别的事物“大些”或“小些”时,常常又看上去好像相反。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但是我们不是说过吗: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同一部分对同一事物同时持相反的两种看法?

格劳孔:我们的话是对的。

苏格拉底:心灵的那个与计量有一致意见的部分,和那个与计量相反的部分不可能是同一个部分。

格劳孔:当然不是。

苏格拉底:心灵的最善部分很可能是信赖度量与计算的那个部分。格劳孔:一定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不依赖度量与计算的那个部分应属于我们心灵的低贱部分。

格劳孔:毫无疑问。

苏格拉底:因此这就是我们当初说下面这些话时力图取得一致的结论。我们当初曾说,绘画以及一般的模仿艺术,在做自己的工作时是在创造远离真实的作品,是在和我们心灵里的那个远离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真理与健康为目的地在向它学习。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因此,模仿术乃是两个低贱的人结婚所生的低贱的后代。

格劳孔:看来是的。

苏格拉底:这个道理只适用于眼睛看的事物呢,还是也适用于耳朵听的事物,包括我们所称的诗歌呢?(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悲剧和史诗,都是唱的。所以听众都是用耳朵听的)

格劳孔:大概也适用于用耳朵听的事物。

苏格拉底:让我们不要依赖于根据绘画而得出的“大概”,让我们来接着考察一下那个被从事模仿的诗歌所打动的心灵部分,看这是心灵的低贱部分还是高贵部分。

格劳孔:必须这样。

苏格拉底:那么让我们这么说吧:诗的模仿术模仿行为着的人,不论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以及,作为这些行为的后果,他们交了好运或噩运(设想的),并感受到了乐或苦。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吗?

格劳孔:别无其他了。

苏格拉底:在所有这些感受里,人的心灵是统一的呢,还是,正如在看的方面,对同一的事物一个人自身内能同时存在分歧和相反的意见那样,在行为方面一个人内部也是能有自我冲突和分裂的呢?不过我想起来了: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无须再寻求一致了,因为我们在前面讨论时已经充分地取得了一致意见:我们的心灵在任何时候都是充满无数这类冲突的。

格劳孔:对。

苏格拉底:是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是对的。不过,有一个遗漏,我想现在必须提出来了。

格劳孔:遗漏了什么?

苏格拉底:一个优秀的人物,当他不幸交上了噩运,诸如丧失了儿子或别的什么对他最珍贵的东西时,我们在前面(387D—E)不是说过吗,他会比别人更能承受得住的。

格劳孔:无疑的。

苏格拉底:现在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因为他不觉得痛苦呢,还是说,他也会禁不住伤心,只是因为他能够节制他的痛苦呢?格劳孔:后者比较正确。

苏格拉底:告诉我:你认为他在哪一种场合更倾向于克制自己的悲痛呢,是独处时还是当着别人的面的时候?

格劳孔:在别人面前他更倾向于克制。

苏格拉底:但是当他独处时,我想,他就会让自己做出许多不愿被别人看到的事,说出许多怕被人听到的话来的。

格劳孔: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理性与法律促使他克制,纯情感本身怂恿他对悲伤让步。不是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在一个人身上关于同一事物同时有两种相反的势力表现出来,我们由此认为,他身上必定存在着两种成分。

格劳孔:当然是的。

苏格拉底:其中之一是准备在法律指导它的时候遵循。是吗?

格劳孔:请作进一步的申述。

苏格拉底: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有耐心是最善的,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产生急躁情绪。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类事情的好坏;不作克制也无补于事;人世生活中的事本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太过重视的;何况在这种情况下悲痛也只能妨碍我们尽可能快地得到所需要的帮助呢!

格劳孔:你指的什么帮助呢?

苏格拉底:周密地思考所发生的事情呀!根据理性的指示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就像在(掷骰子时)骰子落下后看到掷出的点数决定怎么办那样,这应该是最善之道。我们一定不能像小孩子那样,因受了伤在啼哭中浪费时间,而不去训练自己的心灵养成习惯:尽快地设法治伤救死,以求消除痛苦。

格劳孔:这的确是遭遇不幸时处置不幸的最善之道。

苏格拉底:因此我们说,理性指导我们的最善部分,我们是愿意遵从的。格劳孔:显然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我们也要说,有一个部分一味引导我们回忆受苦和只知哀悼而不能充分地得到那种帮助,这是我们的无理性的、无益的部分,是懦弱的伙伴。

格劳孔:是的,我们应该这么说。

同类推荐
  •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本书围绕“哲学为何物”这一问题,层层展开,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价值”等难以通俗论述的问题做了清晰的分梳。清晰有力的框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本书成为一本经典的哲学普及读物。有志于提高哲学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的读者不可不读。
  •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是一本意大利哲学、文化研究文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20世纪意大利产生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克罗齐、葛兰西、贝林格和帕累托的评传;着重阐述他们的理论思想,还介绍他们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关于葛兰西、克罗齐、马基雅维利、布鲁诺、拉布里奥拉和蒙台梭利的学术论文以及对意大利学术名著的批评性评论。第三部分收录的学术性随笔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艺术史和翻译实践。
  • 原本大学微言(上)

    原本大学微言(上)

    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 诸子的声音

    诸子的声音

    本书通俗地叙述了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个中优劣,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读物。从春秋到战国,从老子到韩非子,这本书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学说及其流变,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样貌,同时展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学术论辩、理念争锋、门派兴衰。
  •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热门推荐
  • 我想我愿意信任你

    我想我愿意信任你

    听说怕黑的女生,都缺乏安全感,你也是吗?听说话痨的男生,都没有女朋友,你也是吗?我不知道你怎么了,但是我认识的洛柠从来都不是只会流泪的胆小鬼。你现在是怎么的呢?我认识的邓宇磊什么时候变得扭扭捏捏磨磨唧唧。我希望我能给你安全感,而你能给我女朋友。我希望我可以完成约定,但是人口买卖犯法。你这么下去可找不到男朋友。你最好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遇见你之前,除了自己我谁也不信。遇见你之后,我想我也愿意信任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一个存于现代的女子因一根神秘的鸟羽来到了三百年前的大清朝她相信爱上一个封建皇族的皇子历来冷面冷心遇上她之后却欲罢不能在这段情里究竟是谁欠了谁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加投票~感谢~~——————————————————————首先感谢所有看完【清】的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有在想要不要写续集的问题。因为某些原因,结局有些仓促。如果大家希望有续集的话,请将想法留言给我哦~~呵呵~
  • 骑着扫把的男孩1吸血鬼神殿

    骑着扫把的男孩1吸血鬼神殿

    一个混血儿麦斯在外婆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喷泉,意外来到了一个魔法世界,学会了各种不可思议的魔法。但在万圣节的晚上,出现了一个邪恶的吸血鬼,麦斯的命运与吸血鬼的一样宝物息息相关,就在麦斯的生命即将遭到威胁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
  • 断尾雪狐

    断尾雪狐

    商纣灭亡后,女娲处死了妲己。但九尾狐族也被世人不耻,而惨遭屠杀,他们被迫离开青丘之地躲入终年被冰雪覆盖的苍茫山上。
  •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 将苑

    将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啸山河

    武啸山河

    惨遭退婚,颓废至极的叶家少爷,立誓要练成绝世武功抱的美人归,然而就在他雄心壮志打算重新振作的时候,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有时候命运就是这般悲催无奈……一名身怀绝世武功的冷艳女子,因为常年虐待门下二弟子,导致他承受不住折磨,吓得弃门落荒而逃,一年多来一直暗中寻找他的行踪,她立誓就算他死也必须死在自己门下……而在繁华似景的苏城……某人:“老子只想逍遥快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