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00000013

第13章 ·一个没有活佛的时代 (1)

今生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情歌

每一个人,都是时间和空间这纵横的两条轴线上一个小小的坐标,哪怕最强悍的自由意志也无法自拔出那张名叫因果的大网。帝王将相如是,才子佳人如是,草民百姓如是。人,在时空的坐标里边,在因果的大网里边,就像被一条看不见的细线拴住的一只蜻蜓,线有多长,生活的半径就有多大。若要拼命飞出你的半径,就会被那条细线勒住,勒到痛,痛到死,没有人可以例外。

这条看不见的细线是被太多、太久的因果编织起来的,一条线的端头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是的,由这里开始,我们就将走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时代了,而此前的种种铺垫,无论多么漫不经心的细节,无论多么久远而无干的人和事,都一齐编织出了这条细线,让千百年和千百里的重重因果斩钉截铁地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终点。

今天的藏人依然会说:“天上不能没有太阳和月亮,人间不能没有达赖和班禅。”达赖驻锡拉萨,统辖前藏;班禅驻锡日喀则,统辖后藏。这就好像太阳普照白天,月亮守卫夜晚。达赖和班禅不断地转世再生,日月的轮回永远不会消歇。

谁也不曾想过,假如太阳陨落……

1.五世达赖的圆寂

有为诸法从因缘而生,如由于击鼓而发音。

——《清净道论·说见清净品》

一开始,清政府和五世达赖的甘丹颇章政权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到了顺治帝去世、康熙帝继位之后,仍然每年都要派出使臣去西藏,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和许多礼品去看望达赖和班禅。康熙帝还会每年拨给达赖和班禅白银五千两、茶叶五十大包,礼敬有加。

有人来示好、来礼敬,这怎么看都不该是坏事,但你如果怀着佛门的众生平等之心来者不拒,这就很容易惹麻烦了。很快地,西藏的佛门又迎来了一位大施主,他就是受封为平西王、驻兵云南的吴三桂,和五世达赖的关系处得很好。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在云南举兵起事,史称“三藩之乱”,五世达赖给康熙帝写信,说吴三桂如果兵败乞降,请求饶他一命,如果他的势力太大,不如和他裂土分治,就不要打仗了吧。

这里必须要交代一下,古人的领土观念和现代人很不一样,领土问题只是财产问题,不是原则问题,只要利害权衡得当,领土是可以放弃的。所以在五世达赖的这封信里,单纯建议裂土分治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真正让康熙帝心生芥蒂的是,五世达赖在政治站队的问题上不但没有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反而为吴三桂说好话。

这一仗越打就越对吴三桂不利,后来清军包围了云南,吴三桂的儿子写信向五世达赖求援,提出割地来换取西藏的援兵。五世达赖会不会同意出兵,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因为这封信根本就没能送到五世达赖的手上,而是被清兵截获,交给了康熙帝。

看过这封信之后,康熙帝什么话都没说,但我们有必要记住西藏这时候的主要人事结构:政治领袖是蒙古的达赖汗,实质上执掌西藏政教大权的是五世达赖,桑结嘉措担任第巴是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三藩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康熙帝对达赖一系有想法,对桑结嘉措有顾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到了这里,想来细心的读者会总结出一个规律:黄教总是在精心地搞外交,联络外援,精心得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这样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要知道,即便到了五世达赖的甘丹颇章政权统领西藏政教的时候,他们仍然有一个致命的不足,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军队。

不只黄教如此,其他教派也是一样,所以一旦斗争加剧,大家会做的同一件事就是引入外援。五世达赖和桑结嘉措最想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蒙古军队赶出去。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引进另一个外援来制约先前的外援。

我们知道,晚清政府遇到过类似的局面,自己的力量敌不过西方列强,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叫做“以夷制夷”,用外交手段使列强们互相牵制。五世达赖和桑结嘉措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联络另外一支蒙古部族,由他们来骚扰达赖汗的大后方,逼迫达赖汗把驻扎在西藏的蒙古军队都调回去。天佑黄教,要实施这个方针,恰好就有合适的人选。

我们看传统的二十四史,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政府对宗教和教育经常表现出一种非常敏感的心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论是宗教还是教育,都有可能形成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影响力,而师徒关系、师生关系,都是一种相当牢固的人脉。

在黄教的发展里,这种人脉的力量是随处可见的,诸如四世达赖是俺答汗的重孙,五世达赖出身自第巴家庭,而在五世达赖发展出的人脉里,有两个人将会大大影响到西藏未来的命运。

这两个人都是五世达赖的学生,一个就是我们已经熟悉了的桑结嘉措,另一个则是蒙古准噶尔部的王子,名叫噶尔丹,今天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里就有这个名字。

在五世达赖座下学佛的经历看来并没能驯服得了这位准噶尔王子的权力欲,噶尔丹在返回自己的部落之后,杀掉了自己的侄子,登上了准噶尔的汗王之位。机缘巧合,噶尔丹的一个仇家就躲在青海,受到达赖汗的庇护。桑结嘉措便一方面因着同学的关系,一方面晓以利害,让噶尔丹以武力威胁青海。

青海是达赖汗的大本营,大本营既然受到威胁,要不要把驻扎在西藏的军队抽调回去,这就成了一个敏感的军事问题。

对于噶尔丹来说,有了五世达赖亲传弟子这个身份,又有老师和同学为自己撑腰,做起事来自然名正言顺多了。噶尔丹也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这一年趁着外蒙古出现乱局,便长途奔袭,打败了外蒙各部。

外蒙各部为自己寻找保护伞,便投降清朝,请求清朝的保护。康熙帝也知道噶尔丹是五世达赖的学生,就派人到西藏,请五世达赖出面,劝说噶尔丹罢兵归顺。

这个时候,布达拉宫已经初具规模了,五世达赖早已经离开了甘丹颇章旧居,住进了布达拉宫。当康熙帝的使臣看见五世达赖的使臣从布达拉宫出发北上的时候,这颗心才算安定下来。哪知道五世达赖的使臣带给噶尔丹的却是一个阳奉阴违的指示:让噶尔丹撤离外蒙,麻痹康熙帝,实则兴兵内蒙,以便近距离地对达赖汗的青海大本营形成威胁。

等内蒙的兵戈一起,康熙帝这才知道受了欺骗,索性不走外交途径了,直接派出清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准噶尔。但兵败之后的准噶尔却改用外交手段了:没过多久,五世达赖座下的一名高僧来见清军统帅,以佛祖之名立誓,为噶尔丹换来了和议。噶尔丹这才得了一线喘息之机,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外蒙去了。

就这样过了三四年貌似风平浪静的日子,五世达赖仍然和康熙帝保持着貌似友好的关系。这一天,五世达赖的贡使到了北京,给康熙帝带来了一封书信。五世达赖在信上说,自己年事已高,国事完全交由第巴裁决,恳请康熙帝赐给第巴一个封号。

这封信看上去平平淡淡,实际上措辞非常巧妙,说的是“国事决诸第巴”,意味着第巴就是西藏最高的政治领袖。如果康熙帝依言给了桑结嘉措一个封号,就等于承认了桑结嘉措的这个政治地位。五世达赖的信里虽然只字未提达赖汗,但这个封号只要一给,不就等于承认西藏同时有两位最高政治领袖么?更何况达赖汗的位子是从固始汗一直传下来的,每一代汗王都接受过清朝的承认和加封,如今怎么能用一个同样的封号来给桑结嘉措呢?五世达赖说自己年事已高,难道真是老糊涂了吗?

但康熙帝知道,五世达赖不但没有老糊涂,反而精得很呢。黄教原本的计划是用噶尔丹来制约达赖汗,但噶尔丹兵败之后远遁外蒙,显然靠不上了,这才想出了让清朝加封第巴的主意,为的只是加重黄教这边的政治砝码而已。

但这封信该怎么回呢?如果同意了五世达赖的请求,就等于在西藏认可了两个政治领袖,局面一定会乱,达赖汗也一定会和清朝翻脸;如果不同意,就等于公然驳掉了五世达赖的面子,以后肯定不好相处。总之,最理想的回应就是既同意又不同意,这就叫政治手腕。

同类推荐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黄梅,脱稿则在三十四年秋。本书是一本宗教哲学论著。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作者在本书里说“我选择阿赖耶识做题目,却是从我的友军儒家挑拨起来的。我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觉得印度圣贤求真理的习惯与欧西学人一般是向外物出发,中国儒家则是向内,前者的方法是论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诗言志”。究其极儒佛应是一致,所谓殊途而同归,欧西哲学无论唯心与唯物却始终是门外汉未能见真。”
热门推荐
  • 我有一扇传送门

    我有一扇传送门

    吴常无意中得到了一扇能够在不同世界穿梭的门,之后无数新奇的事物全都开始展现在眼前。《风云》里面的聂风,《龙珠》里面的悟空……挥拳粉碎星空,伸手覆灭苍穹……善则拯救世界,恶则斩尽杀绝!我叫吴常,黑白无常的吴常!
  • 重生之百炼小宅妻

    重生之百炼小宅妻

    重生有个好处。前世无法生育的吉美,终于有个“包子”了。这个“包子”既可爱又聪明、既呆萌又帅气、既体贴又霸气……为了这只“包子”,吉美发誓要建立好环境、创造好条件、培养好能力,让自家“包子”走上人生巅峰……就在此时……一个声称是“包子”他爹的人出现了,什么!?带“包子”不带娘!绝对不行,吉美扛着“包子”走上了逃亡之路……殊不知,“包子”已经暗地里把自家娘卖给爹爹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琼楼吟稿节钞

    琼楼吟稿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卷珠帘

    美人卷珠帘

    【广西师大出版社策划出版】珠帘秀,一代名伶,风华绝世,色艺双全。有人说她与号称梨园领袖的某男甲是未婚夫妻,有人说她与翰林学士某男乙是知心爱人,也有人说她与一位神秘小道长丙过从甚密……她蠕动着花瓣一样的嘴唇,娇羞地辩解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只是好朋友啦。”……请看一位古代女明星的成长与情感故事。我的另外两本完结书:《极恶皇后》,《砚压群芳》
  • 重当小学生

    重当小学生

    “什么?算命的说我28岁还嫁不出去就注孤生?不怕,我才27岁,还来得及。”“什么又相亲,镇上建材店的老板?”“好啦,我会回去看的,明天就回去行了吧”“咦~怎么黑黑的,这是黑色的麻布蚊帐,这是阿婆的床,可阿婆早就不在了啊”“这一定是梦,是我睁眼的方式不对,重来一次”当人回到最初的地方,是要遵循命运把过的路从走一遍,还是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走出另一片天地。(没金手指,没过目不忘。)
  • 综武诸天从吞噬星空开始

    综武诸天从吞噬星空开始

    穿越综武世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少林武当、青城峨眉……苏哲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要跟这些千古大帝和武林门派纠缠不清。但没想到,他身上还有诸天系统,直接把他送到吞噬星空去了
  • 末世重生修仙

    末世重生修仙

    2080年,刚修炼到金丹的王然刚出关,还没好好体验一把金丹大仙的生活。就随着世界的破灭完蛋了,当他再度恢复意识时……
  • 最强外挂系统

    最强外挂系统

    现代青年楚枫穿越到异界,开启最强外挂,狂虐百族天骄,风骚,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什么,你个皇族太子居然敢看不起我?靠!老子有跃阶杀人系统,碾压你只是秒秒钟的事情。什么,你说你炼丹牛B?靠!你连仙丹都不会炼,还敢说自己牛B?操!我代表人民鄙视你!什么,你说你是炼器大师?哦,不好意思,老子有炼器外挂,轻轻松松吊打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凉风起天意

    凉风起天意

    一个女人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是年少时远远的爱慕,一个是成熟后贪念的温暖。她额娘是太后的亲妹妹,她父亲是当朝第一权臣,她哥哥是当朝第一大将军。如此显赫的家世,为何还是身不由己。他贵为王爷,却不能保护心爱的女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生生将她伤害。他身为皇帝,新帝登基,江山未稳,亲人离心,利益与政权,他心狠手辣,却偏偏对她,他无能为力。他为了一己私心,逼她接下后位。命运弄人,这一段风花雪月究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