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1800000050

第50章

诸缘生摄者。摄论第二云。若略说缘起有其二种。一分别自性缘起。谓依阿赖耶识诸法生起。二分别爱非爱缘起。谓十二缘起于善恶趣。能分别爱非爱自体为缘性故。今此正说后一缘起。义亦摄前不正明之复说三种。此二之中加受用缘生。辨中边云。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受用缘生。即六转识亦此义摄。非正辨之。瑜伽复说四种缘生。一能引谓无明.行。二所引谓识等五。三能生谓爱.取.有。四所生谓生.老死。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缘起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俱舍第九复说四种。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云何刹那。谓刹那顷由贪行杀具十二支。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识俱三蕴总称名色。住名色根说为六处。六处对余和合有触。领触名受。贪即是爱。与此相应诸缠名取。所起身语二业名有。如是诸法起即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今者大乘。八识俱起。烦恼齐生。与彼不同。理应思准。复有说者刹那。连缚如品类足。俱遍有为非同前义。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即此悬远相续无始说名远续。大乘业同未爽通理

染净顺逆者。对法第四云。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杂染顺逆者或依流转次第说。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顺次第说。此说生死次第相生。或依安立谛说。谓老死.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如是乃至。行.行集.行灭.行趣灭行。作四十四智。无明无因故非四十八智。种阙故。此为后观。于前加行亦作七十七智。谓缘现在生而有老死。非不缘现在生而有老死。现在自身自已作故。便成二智。缘过去生缘未来生亦各二智。合以成六。观无始来一切老死皆缘于生。未来虽未起容有杂染还灭义故。今观杂染故成二智。此三际中初智观果有因。显其所由。第二智观果有因非不决定。破外妄计无因等生。第七即观前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即法住智遍知三世缘起教法。名支不摄以为第七。前六真实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异生圣者俱有此智。今是见道已前凡位观行。此后方入四十四智。四十四智近四谛故。住教等法是闻慧故名法住智。如实义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实智。此有漏观故名杂染。文唯有顺而无逆也。清净顺逆者。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顺次第说。此依断位次第而说。由谁无故。老死无。由谁灭故。老死灭。乃至。由谁无故。行无。由谁灭故行灭。此依得果究竟位观。逆次第说文唯有顺而无逆观。广如幽赞下卷。恐繁故止。虽无现前成独觉者。令证声闻。亦说此缘。依之说谛亦成三周十二行相

经。佛于天人(至)具八解脱

赞曰。第四显生获益。有二。初明获益。后明众多。初中复二。初明初会。后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事。此初也。受者着也。不贪着一切法故得心解脱。心解脱者由无明等烦恼解脱故。成慧解脱相应之心。不复缘境起于烦恼名心解脱。或禅定名心。能住心故。得俱解脱名心解脱

经。第二(至)得解脱

赞曰。此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也。弥勒三会说。释迦不说会。利益生机各不同故

经。从是已后(至)不可称数

赞曰。此明众多。上明声闻法轮故无菩萨

经。尔时十六王子(至)三菩提

赞曰。下第三大段。子继传灯有五。初出家启请。二尔时彼佛受沙弥请下许可正说。三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下诸子传灯。四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下佛起赞叹。五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下所化常益。初文有二。初诸子出家启请。后臣佐随从出家。初中复三。初明子德.次明启请.后明请意。此初也。有六德。一已超羁网出家为沙弥。二闻法速悟诸根通利。三性情鉴达智慧明了。四久遇良缘曾供养佛五坚持胜戒净修梵行。六志希大果求正等觉

经。俱白佛言(至)佛自证知

赞曰。初明启请。昔说小乘法轮。利益声闻乘讫。我意求大请说大乘法轮。后明请意。我等志愿大乘正法如来之知见。佛自证悉。佛自证明。愿为我说。问何故前请王子在前。今为说法王子居后。答前据亲疏后明权实

经。尔时转轮圣王(至)王即听许

赞曰。此明臣佐随从出家。初请后许

经。尔时彼佛(至)佛所护念

赞曰。下第二段许可正说。有五。此中有二。初将说法时待机熟故过二万劫。二陈所说法。妙法莲华。妙法莲华正为声闻。无量义经正为菩萨。何故此中为诸菩萨说于法华。如前日月灯明因妙光法师。二十亿菩萨乐欲闻法中释。问何故转二乘法轮名为三转十二行相。大乘不尔。答理应如是。但以声闻者一坐可有成见.及修.无学道义。菩萨不尔。由是不同。此说十二缘亦依四谛故

经。说是经已(至)讽诵通利

赞曰。第三沙弥领悟

经。说是经时(至)未曾休废

赞曰。此中有二。第四三根领悟。第五说法时节。上根菩萨闻之信受。中根声闻亦有信解。下根余类皆生疑惑。是法华经难信解故。下根众生机未熟故。为今时渐。故说彼时有疑惑者

经。说此经已(至)四千劫

赞曰。下第三段诸子传灯。有三。一佛入寂定。二诸子说法。三所度多少。此初也。知子根熟令子传灯。故入寂定

经。是时十六菩萨(至)妙法华经

赞曰。诸子请法利益既众。说法时长

经。一一皆度(至)三菩提心

赞曰。所度多少示教利喜。即新翻经云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显扬第十二更加令离欲。谓诃毁诸行令离爱染名令离欲。示现四种真实道理名为示现。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为教导。若彼退屈策发令进名为赞励。彼随法行赞令忻悦名为庆喜。彼更有释恐繁且止。今此说四除初离欲。此与示现俱令修行信解别故译家疏脱。义必应然。五渐化法故。义准定然

经。大通智胜佛(至)令入其中

赞曰。下第四段佛起赞叹。有二。初升座赞叹。后劝人亲信。此初也。赞叹有七。一希有.二根利.三智明.四近圣.五修行.六受持佛智.七开示众生

经。汝等皆当(至)如来之慧

赞曰。此劝人亲信。初标劝亲近。后释令信受

经。佛告诸比丘(至)悉皆信解

赞曰。下第五段所化常益。有三。此中有二。初常说法华二所化常益常益有二。一与菩萨俱。二闻法信解

经。以此因缘(至)于今不尽

赞曰。第三释成常义。显今法华会上。皆是彼时常益众生。众生世世常为友益。益犹未尽生下结会之由渐也

经。诸比丘(至)以为眷属

赞曰。下第四大段会成今佛。有二。初标成佛现利群生。后显异名成佛处所。此初也

经。其二沙弥(至)二名师子相

赞曰。此显异名成佛处所。阿閦者无动义。故相用烦恼等一切不动故。閦音初六反。若齐作珿直貌作矗。廉谨状作龊。不知閦字所出。须弥顶极尊高故。师子音示无畏故。师子相示降魔怨故

经。南方二佛(至)二名梵相

赞曰。常证法性名虚空住。恒寂生死名为常灭。得大自在名帝相。能生群圣名梵相

经。西方二佛(至)二名须弥相

赞曰。阿弥陀云无量寿慧命长故。度世苦恼。常起悲故。多摩罗跋栴檀香云性无垢贤香。众德庄严名须弥相

经。北方二佛(至)三菩提

赞曰。能施法雨名云自在。极广覆荫名云自在王。能破生死名怀怖畏。能寂三业生死嚣烦证寂默理名释迦牟尼。此云能寂故娑婆世界此云堪忍。此土众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门。行十恶业道。日夜增长三涂八难无量辛楚。菩萨于中堪忍苦恼而行利益。名为堪忍

经。诸比丘(至)三菩提

赞曰。上会佛事。下会弟子事。有二。初正会弟子事。后我灭度后复有下释疑难。初文复二。初明昔化。后尔时所化下正结会之。初文复二。初明昔化。后是诸人等下明住小所以。此初也。本化大乘于今有住声闻地者。然于法华会前常为说般若等经。方便密化大乘。然彼不知我之所化事

经。是诸人等(至)难信难解

赞曰。此明住小所以。是人退性不定姓摄。宜以权化令渐入道。以佛智慧难信难解故非卒能学。故我化之初权后实

经。尔时所化(至)弟子是也

赞曰。正结会之

经。我灭度后(至)当入涅槃

赞曰。下释疑难。谓有难言。若诸声闻皆当作佛。其遇佛者蒙佛教化可当住佛。佛灭度后有求声闻不闻是经。不觉不知菩萨之行广大弘远。于自所证有为无为二功德中。作有余涅槃灭度想。求当入无余涅槃。是人云何当得作佛。故下释之文有其三。初牒所疑之人。次释彼亦作佛。后解所由。此牒所疑声闻也

经。我于余国(至)得闻是经

赞曰。此释彼亦作佛。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者。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下医师喻中具显是义。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求入无余涅槃。于我有缘。我以神通接引于彼。遇我得闻是经。或是凡夫若是有学。求有无余涅槃。将此涅槃谓实灭度之想。求入证此二种涅槃。修二乘行。种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慧。或我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说于我有遇缘者。或虽于我无此因缘。亦蒙他佛及菩萨等接引教化闻是经典当得作佛。亦有潜化成就此人说法化导。令向大乘。今说显化于我有缘。故说于彼求佛智慧。或虽于余佛有缘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说是我

经。唯以佛乘(至)方便说法

赞曰。此解所由。由一佛乘究竟灭度。无异二乘究竟体故。方便说教可有三乘。或唯一极果体方便说.有三因。因言长理。其涅槃经高贵德王品。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声闻.缘觉。八万劫.六万劫.四万劫.二万劫。一万劫所住名为涅槃。无上法王圣主住处名大涅槃。古人解云。二乘诸果经尔所时入彼无余涅槃。后起回心便引楞伽菩萨佛等化作文。经尔所时耽三昧酒醉然从彼起回向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经尔所时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非二乘者。诸有学位已经八万劫乃至四万已入涅槃。亦非无学入无余依身智并无。入涅槃已便起身智。经二万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云。我等长夜修习空法。乃至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则为已得报佛之恩。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不尔。其二乘者。入无余涅槃善根若尽。同庄严论云何经一万劫等。修行始入十信。后经三无数劫方得菩提。本识既无无识持种。其身都尽。将何修行谁得菩提。入无余已若有善根非但违教亦违正理。身智既在云何名为无余涅槃。不同如来无漏依在名有余依。有漏依尽名无余依。胜鬘亦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成唯识云。不得无住故名方便。或住有余回心向大不得无余。名得方便。涅槃经病行品云。须陀洹人天七返断结入于涅槃。是人未来过八万劫当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来断结入于涅槃未来过六万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还。未来过四万劫当得菩提。阿罗汉人过二万劫当得菩提。辟支佛人过十千劫当得菩提。彼经又云过八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觉名得菩提。古师解云。阿罗汉曾经七生者。以须陀洹名说。曾经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说。曾经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说。不经生而藉教者以阿罗汉名说。不经生而得独觉以辟支佛名说。此前三人凡身得果圣身涅槃。后之二人凡身得果凡身涅槃。迳多生者钝。所以经寂时多。经生少者利。所以迳寂时小。所经八万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悲想八万劫为一日夜积此岁数成大劫。彼寿无量大劫。过此已后方始发心。验之释之未为典据。经释。须陀洹者七生断结得入涅槃。是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谁言八万劫住于涅槃。此阿罗汉名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发心。甚成可笑。又若入无余身依永尽。云何无因而后起耶。不尔无余说是何义。若如佛入无余涅槃。有漏永尽更得无漏。无漏既圆何不名佛。若断缚尽名入无余。身智不亡无余何在。有依身故无余.有余二种何别。种种推征义难符信。然涅槃经须陀洹人八万劫等义如前说。实是彼果非阿罗汉。以彼名说。亦非阿罗汉有经生者。若彼经意但总说阿罗汉人。实有学人发心向大复经几时。应涅槃经无有学中而回心者。由此应以涅槃等经同瑜伽等。最为善说

法华经玄赞卷第七(末)

保安三年五月晦日书了法隆寺僧觉印之同年十二月十日移点已了以兴福寺圆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觉印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为也囗高名点本也囗与囗折本校([云云])

同类推荐
  • 壬归

    壬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穿越在北宋

    穿越在北宋

    赵毅穿越到了北宋年间,没错,就是那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北宋,一个璀璨耀眼的年代。有人说,宋软弱,打了胜仗却要年年赔钱;也有人说宋重文轻武,所以备受邻国欺负;但真正活在了那个年代,赵毅却想说:北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好的时期!也是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接下来,就让这本书,带你去了解那个打了胜仗,却订下年年给辽国岁币澶渊之盟的,北宋王朝……
  • 斗罗大陆之冰灵帝蝎

    斗罗大陆之冰灵帝蝎

    刘冰儿,本是与圣灵教无冤无仇,可惜圣灵教的那群畜牲却追杀她的妈妈。刘冰儿如何为她的妈妈报仇,尽请期待!
  • 美人困雀

    美人困雀

    久困于樊笼中的鸟,向往的不是苍穹,而是深渊。【敌国皇子vs亡国公主】【正经虐文】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亮子

    亮子

    亮子是一名孤儿,表面是一位90后青年医生。实际上他还有另一面身份,他还是一位预言师,他的预言非常的准确,是与生俱来的预言能力,他没有靠这份预知能力去招摇。一直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直到有一天,他预言不到他第八天的事情了。。。他的生活被打乱了。。。。。
  •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土,它奠定并延续了其后十五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自立国到统一天下,前后连绵数百年,其间征伐无数,群雄并起。就是这个王朝,最终成为历史长河新的浪头,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 清闲的猪

    清闲的猪

    “真的会一见钟情?”我坐在沈清弦怀里,吃着橘子,看着电视。“怎么?你不相信?”“……在极短时间内喜欢上一个人,理论上讲,根本不科学啊!”“嗯……”沈清弦转过我的脸,抢过我含在嘴里的橘子:“那怎么办,我对你,就是一见钟情啊……”他极委屈:“你对我们的爱情产生了质疑。”我:“等等……你是说,你从我见你第一次……把你摔了个大马趴后就爱上我了?”沈清弦:“……哪个人说的相信一见钟情,谁?谁?给老子站出来!”我咯咯笑个不停,果然,这人说情话从来不打草稿。不过,也还算耐听。
  •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本书作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唯有思考的河流永不止息。在思想碰撞间,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次互联网的精神之旅。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