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600000126

第126章

黛玉娇笑道:“寻常见她们转的那么轻松,我怎么就不行?”

李纨好容易把她拉开,笑劝道:“好了,玩了一会儿就行了。这些都是下苦的体力活,你哪里做的惯?原是金娇玉贵的小姐,最嫌这些脏的,如今都学着云儿一样疯玩。小心这手明儿就该起泡生疼了,到时候可别哭,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请神医。”

黛玉羞红了脸,追着李纨骂道:“呸,外祖母让你带我们学道理,你带着我们玩不说,还给我们说这些疯话。别说不会有事,就算手破了皮,也不用那么大费周章。我这就告诉外祖母去,说原来是大嫂子想带坏我们。”

凤姐儿过来拉住她笑道:“老祖宗这会儿睡着了,有什么事儿给我们说,我们给你做主。是不是有什么好人家被她隐瞒了?这可不对。”

黛玉转回来啐道:“一起子没正经的。”说着便要转身走开。

李纨过来陪笑道:“是我不好,但凤丫头更不好,回头我帮你和老太太说去。”这才想起凤姐儿和鸳鸯这会儿一块出来,有些奇怪,忙又敛容问她们道,“你们……这功夫前头正忙着,你们怎么一块儿出来了?还是又有什么事儿?”

凤姐儿点点头,又看着鸳鸯,总之她不大好说。

鸳鸯昨夜哭了半宿,气色有些不大好,但事情已经定了,她也轻松了许多,想了想才拉着她们几个到芦雪庵去,等离了众人,才将事情大概告诉她们。众人进到庵里,四处都有些灰尘,大概是久未修补,顶上的茅草也旧了,想来春日雨水多些,地上竟然还有几处滴水打出的坑洼,虽然不算大,但破败样儿毕露。

鸳鸯掏出帕子来在一旁窗下椅子上垫了,扶着黛玉坐下来。凤姐儿则将三面的窗都打开,外头倒是春夏好精致,芦苇也长成一片了,衬着对岸的柳树,远远望去,倒是比先去更自然惬意不少。若是单从这点来看,倒是好了。几人都坐下来,各自看着窗外,想着心事。

见大家都神色肃穆,李纨打趣儿道:“你倒是自由了。”

鸳鸯摇头叹道:“虽说如此,但打小儿在这里长大,也有一般长大的姐妹们,若果真要走,还真有些舍不得。而且……”想想又淡笑道,“告诉你们,老太太已经把我让给林姑娘了,我这就拜见新主子。日后不论怎样,还请多担待些。”说着果真起来给黛玉行了个礼。

黛玉忙起来让道:“使不得。姐姐服侍外祖母好好儿的,如今外祖母尚在,怎么这么做?再说了,就算是一时顽话,也不必当真。府里这么多人,老祖宗为何当替你考虑?”

凤姐儿却信了,拉着黛玉坐下来,笑道:“难怪这小蹄子刚才只好生服侍妹妹,原来是要讨好新主子。妹妹也问的是,但依我想来,别人总归是府里的人,也自有去处。唯有妹妹到底是外姓,而且鸳鸯是个丫头,日后你们只怕另有去处。至少和我们还是有些不同。”

李纨想了一会儿,很赞同凤姐儿的说法,道:“如今这些小辈里只有你和四妹妹小,又无依无靠,老太太之前就说过很多次,让四妹妹将来跟着你,你们一块儿,也算有个伴儿。我们怎么说也大了,而且也有些牵连。鸳鸯跟着老太太多年,凡事妥当,虽说是给鸳鸯找个去处,也未尝不是给你找个左右手。”

凤姐儿道:“还是嫂子说的透彻。而且我恍惚听闻妹妹命中有贵人,日后必当逢凶化吉,让鸳鸯跟着你,也算是相互扶持。如今紫鹃这样,自然是不能再服侍你了,你也很需要个人帮你打点,要不然就雪雁那个老实的孩子,谁能放心?”

鸳鸯笑道:“我还听说将来会有个好姑爷的,我还想将我老子娘一块儿带上,给姑娘管家去,怎么样?”说完赶紧起来躲开。

黛玉红着脸啐道:“想是你这丫头大了,不仅倚老卖老,而且想女婿了。若是这样,我一会儿就回过外祖母,将你放出去配个小厮,或者随你自择夫婿去,我才省心。”

凤姐儿笑道:“她年岁是不小该找女婿了,但有了女婿也未必就不能再服侍你。只怕这辈子她是要跟定你了。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儿,我屋里还有一个,不如一会儿将她叫来,就算未雨绸缪,也托付给你。将来若是能照应上,或者屋里需要人,就给她碗饭吃。”

大家都知道她说的是平儿,李纨忙摇头道:“不可。她是你屋里人,未必能干干净净的跟着林妹妹去,你还是省些心。而且你还需要她服侍,不可乱来。”

凤姐儿叹道:“罢了,我大概也没多少时候了。近来总是梦见尤二姐,前儿又梦见蓉儿媳妇儿,让我凡事留心。当初她走的时候就和我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有‘登高必跌重’。可笑我当初还问她有永保无虞的法子,却将她所交代忘了个一干二净。”

李纨道:“真有此事?为何这几年也不曾听得你提起?她又说什么了?”

凤姐儿道:“她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因此要我趁着荣时筹画将来衰时的世业,兴许还能保个周全。否则将来只怕咱们家百年望族,终将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我当时只想着能长此繁盛下去,哪里在意?”

黛玉道:“她倒是个明白人,看的透彻。不知道她想让姐姐做什么?”

凤姐儿道:“如今时常想起她那时说的,果真如此,只可惜悔之晚矣。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顾全的事儿,这会儿若是提出来,必定闹的上下不安,而且也未必信,也未必肯。她说咱们祖茔虽四时祭祀,但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因此让我趁富贵之时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也设到那里。将来若是有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又说……”说到这里忽然浑身凛然,一脸忧惧。

李纨劝道:“说吧,你既已经放宽心,又怕这些做什么?”

凤姐儿抹了把汗,点头道:“说了你们可能都不信,当时她就和我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只怕‘盛筵必散’。你们想想娘娘的事儿,是不是这样?我当时只管问到底是何喜事,连她最后那句都没在意,这会儿想来,怕此事早在天意之中。”

众人都点头,秦氏夭亡后不久便有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可不是应验了?若果真如此,难道还有后话,又有什么玄机?

凤姐儿揉着额角想了半天,道:“我也记不真了,好像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意思?”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如今已经立夏,春光是逝去了,难道秦氏的意思是暗示时间?三春,孟仲季,三春,好像也说得过去。可为什么是今年的“三春”过后,而不是去年或者来年?贾府难道今年就要败亡了,还是能再苟延残喘几年?

或者如今元春和迎春都已死,难道……贾府的第三个春要“过”了?可前两个是死,这个呢,也要“死”吗?看着不大像,她身体好好儿的,不会病没;不过……人若是要夭折,却有无数的可能,无数的路子,常常出乎意料、防不胜防。

又或者,古来常有以春或秋借指年的习惯,毕竟一年只有一次春一次秋,大致上也不差。那这三春,是三年吗?从什么时候算起?似乎,娘娘省亲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自从凤姐儿将秦氏临终前说给她听的终于想起来说出来,几个人都在猜测,但丝毫头绪都没有,也没有多一些的警示或者联系,实在无从猜起。

最后黛玉笑说想是凤姐儿记错了,她向来不懂这些诗词,虽说这句浅显,但她也未必就能记对;更何况她自己都说“当时只管问到底是何喜事,连她最后那句都没在意”,而且“也记不真了”。众人听得也有些道理,亦或是左右不知道,不如且搁到一边,先乐自己的要紧。

然而虽则如此,心下却始终还惦记着,因而接下来两日虽说时常没事儿便聚到一起玩儿,神色间就总有些躲躲闪闪,不肯提及那些败亡之事。也许在这姑嫂主仆几个眼里,贾府已经走到末路。也许是想起秦氏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等这些话,多少都有些道理,稍微有些见识的,有些远见的,大概都能想得到。

同类推荐
  • 翩翩孤倨引山洪

    翩翩孤倨引山洪

    唐家大小姐被渣以后的故事。唐家大小姐隐姓埋名出门体验生活,却被江湖人称“襄州第一美男”的寒江城大弟子渣了。大小姐去参加渣男的婚礼,一壶酒把自己灌醉,从索桥上跳了江。围观吃瓜群众纷纷感叹,渣男怨女,可悲可泣,江湖险恶,情深不寿。恰逢江湖乐师在场,大曲一奏谱了一首痴女歌,一时间传唱了整个江湖。因着大小姐去吃喜酒时一身白衣飘飘若仙子像极了青衣观的还俗女施主。于是这首歌被广大武林群众传为了《我的一个尼姑朋友》大小姐很难过:早知道这么丢人,当初就不该学人家仗剑走天涯。大师兄很冷漠:早知道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初就不该给情敌脸上贴金。大弟子很后悔:早知道是大小姐,当初就不该舍近求远。
  • 盛世独宠之天玑

    盛世独宠之天玑

    前世,好友一碗汤药让她成为石女,她从身份贵重的国公府嫡女跌落成下堂弃妇,最后含恨而亡。悲愤而亡,幸得重生。这一世,她必会手刃仇人,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誓要亲手讨回!这一世,她必会保持本心,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一世,她也必要多生几个孩子,让那些前世看她笑话的人都睁大眼睛瞧瞧,她沈天玑并不是不能生的!呃……这什么破愿望?
  • 城主暴走:姐姐不吃小鲜肉

    城主暴走:姐姐不吃小鲜肉

    勾搭勾搭,勾搭个屁!穿越到这上没天理下没人权,被有钱人家的狗咬了哼都不敢哼一声的古代,已经够倒霉了!还要奉父命去勾搭一个未成年的“小鲜肉”?真是老天不长眼啊!好歹她也是来自21世纪的文艺女青年好不好!让那该死的勾搭见鬼去吧!谁知......什么?不勾搭不给饭吃?还不给衣穿?小命还受威胁?咬咬牙,她忍了,为了小命勾搭就勾搭吧。但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保守底线不能破!“小鲜肉男人”坚决只勾不搭!谁料想,背后某爷一声暴跳怒喝:“女人!不做妻就种田!”
  • 暴王你要冷静点

    暴王你要冷静点

    接连克死四个王妃的铁血暴王要娶男人?整个西凤的人都不好了,暴王特么这是睡不了女人所以转向男人下手?对于坊间传言,当事人沈静书愤怒拍桌,错了!全都错了!劳资特么是女人!女人!还是个命苦的女人!劳资都女扮男装逃跑了,还是被暴王给捉了回来!暴王说:“本王又不会吃了你,你跑什么跑!”她回:“我不是你的王妃,沈妙珠才是你的王妃,你要发情找她去!”暴王怒:“本王娶的王妃是你,你看光本王摸了本王,难道不该你来负责?”她拍案而起:“都说了是意外,就你那破身材,我压根不屑看!”暴王黑脸:“本王现在就办了你,看你还会不会认为本王是破身材!”
  • 邪皇的弃后

    邪皇的弃后

    注意:我的读者群都散了<p>若是对我的文感兴趣,可以单Q:867865347
热门推荐
  • 我掌盛唐

    我掌盛唐

    身为律师的他竟然被网友喷死了,命中注定,他得到了一枚神奇的项坠,项坠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不但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还有从古至今的各类物品物资。穿越到大唐天宝年间,却倒霉的成为奸相李林甫的儿子,被迫在非议中前行,逼迫他复仇于政敌。政敌?最大的反派BOSS莫过于因裙带关系上台的杨国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杨家,老聩不思进取的李隆基,还有企图翻天的安禄山,只因我的到来,为了大唐百姓的幸福,为了打造一个超越贞观、开元的盛世,盛唐还是由我来掌控吧!
  •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

    他是清末秀才,也是传说中五百年才出现的军事奇才。他受袁世凯器重,被钦点为军官学校校长,他是蔡锷的密友,梁启超的学生,张学良、蒋介石等都要尊他一声“先生”,他有一个愿意陪他坐牢的朋友叫徐志摩,曾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还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而他真正的传奇之处在于,仅以一人之力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早年,他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中日朝野均为之震动,此为其一。其二便是他对中日之战的言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初次形成了抗战持久论的思想。可是,为何终其一生他也只被称作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他认为,心,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其心学说的基本观点。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个人都要践行自觉的道德规范。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是人们自己的心,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 快穿之治愈男神99式

    快穿之治愈男神99式

    治愈师黎慕的上任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帮助一位大人物消除治愈各种分裂出的人格。众人:这位大佬他厉害吗?系统摸了摸下巴:他曾经是个王者。众人:???系统:直到遇见了我家宿主。
  • 浪漫需要揭穿

    浪漫需要揭穿

    不是恋爱秘籍,没有恋爱宣言,这是一本揭穿虚伪“浪漫”的小书,采取独特视角,推崇从平淡生活中的“不浪漫”之中寻找真正的“浪漫”。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十则美好的爱情故事以及得以实现的诺言来重新构建一个浪漫世界。用简单踏实的小温馨代替飘浮虚幻的“小清新”,毕竟生活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美”,而要实际上很美。
  • 乱世王者之巅峰指挥

    乱世王者之巅峰指挥

    键盘、鼠标塑造不一样的世界,神豪之间的对决,全新的SLG联赛,独特的竞技性!!(这是唯一没有俱乐部的联赛!有的只有神豪!)
  • 论妖怪的一万种吃法

    论妖怪的一万种吃法

    这一天,穆白发现自己获得了上万种超能力!【预知未来】、【时间停止】、【心灵控制】、【念力控物】、【瞬间移动】、【起死回生】……堪称是无所不能的神!然而,拥有上万种超能力的他,却十分头疼。因为……他没有足够能量使用这些能力。在尝试使用家用220V交流电对自己充电无果之后,穆白将目光放在了潜藏在人群中的妖怪身上……于是,这个世界的反派妖怪们遭殃了!(本书文风轻松幽默,已有连载中高订一万五老书,质量保证!书友群:675838070)
  • 极品猪神系统

    极品猪神系统

    【火爆爽文】“啊啊啊!你个贼老天,老子没调戏嫦娥啊!”朱无忌心里咆哮,他就吃了一头烤乳猪,结果穿越了,还穿越在一头即将被阉割的圈养小猪仔身上,怎么破?听说这个世界还有一只名头响亮的猪,有一只猴子,有白蛇……,呃,真有嫦娥啊?在线等,挺急的!
  •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最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