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500000005

第5章 逻辑中的定律:逻辑思维围绕什么运转(1)

逻辑思维的推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推理形式如何变化,都要遵循四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指的是人们在同一个思维活动中,必须严格使用同一意义上的概念与判断,而不可以将不同的概念与判断混为一谈。同一律公式表现为:“甲是甲”或“乙等于乙”。

矛盾律也被称为“不矛盾律”,指的是在同一个思维活动中,不能既否定又肯定同一事物。其公式表述为:“甲不是非甲”或“甲不能既是乙又不是乙”。

排中律也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内容是指某个命题为“真”或不为“真”,而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其公式表述为:“甲是乙或不是乙。”

充足理由律指的是任何判断必须具备充足的理由。这包含了两层意思: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成因,这个成因决定了该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感性存在与直观存在并不重要,只有那个决定事物本质的成因才是最重要且最真实的。

这四大定律是检验思维是否符合逻辑的重要工具。只要违背了其中一条,就可以判定有逻辑错误产生。

1.确保思维稳定性的同一律

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往往反映在同一律当中。不同的思维过程,运用的往往是不同的逻辑。而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逻辑必须保持前后一致,思考者使用的“概念”与“判断”,也应当保持统一性。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同一律

北大哲学系的陈波教授在给学生讲课时,指出了同一律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真正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都会在两个方面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首先,思考者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使用的概念保持前后一致,不能在中途篡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其次,在推理过程中,思考者做出每一个判断,也必须保持统一性,所有判断的内容必须做到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改变。

而那些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可能在至少一个环节上违反逻辑同一律。这将导致思考结论出现重大的逻辑错误。根据逻辑学家们的总结,因违反同一律而产生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以下四种:

其一,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指的是把原本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的现象。这种错误大多是由于人们对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导致的。在后面的章节会提到,概念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使用概念,就无从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在日常交流中,混淆概念的错误可能导致沟通受阻。而在科学理论的构建中,一旦出现混淆概念的错误,就会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让整个理论被彻底瓦解。

其二,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同样,是将内涵与外延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混淆概念更多是无心之失,而偷换概念往往是故意为之。在思想辩论中,偷换概念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诡辩者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悄悄地用一个看似相同实则内容相异的概念来替换原先的概念,从而实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意图。

其三,转移论题。

作文跑题与说话偏题,都是转移论题的具体形式。这种逻辑错误往往是在推理的过程中无意违反同一律,导致推理偏离了原本的命题。按照逻辑同一律的要求,我们在说话写文时,不仅要注意保持概念的统一性,还应当注意保持命题的前后一致。例如,公司开会的议题本来是讨论选择哪种企划案,大家后来却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红烧鱼的做法,这样会议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其四,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与转移论题犯的是同一种错误。两者的区别在于,偷换论题往往是故意用其他命题暗中代替正在讨论的命题。这也是一种主要的诡辩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常用这一诡计来忽悠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

违背同一律的案例

有位小偷在行窃时被捕,并被移交当地法院接受审判。法院开庭时,小偷站在被告席上,双手若无其事地插在口袋里,态度非常傲慢。法官当场斥责小偷说:“请被告人不要藐视法庭,把双手从口袋里拿出来。”

谁知,这位被告人阴阳怪气地回答:“法官先生。您这真是为难我了。我把手放进自己的口袋,您要求我把手从里面抽出来。而我把手放进他人的口袋时,您又要把我投入监狱。请问尊敬的法官先生,难道您要我一直把双手举在空中吗?”

在这个案例中,被告人使用了偷换概念的诡辩手法。从字面意思上看,“放在自己口袋”中的“放”指的是单纯的放置;而“放在他人口袋”中的“放”,也是同一个概念。但是根据逻辑的同一律,两个“放”绝非同一概念。

从事实的角度说,被告人说的后一个“放”,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放置,而是把手伸入他人口袋去偷东西,这显然是触犯法律的行为。而他说的第一个“放”,只是单纯的放置,并不构成盗窃行为,所以不必追究法律责任。

被告人把“把手放进他人的口袋里”与“手伸入他人的口袋里行窃”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妄图用貌似有理的诡辩来赢得听众的同情。殊不知,这种偷换概念的言论违背了同一律,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逻辑同一律的意义

假如思维活动不具备确定性的话,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沟通,思维过程也将陷入混乱状态。而同一律最本质的作用,是确保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遵循逻辑同一律,是人类正确认知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运用。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构成知识、知识体系,进而建立科学理论。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思想的确定性,不能准确地在同一意义上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就无法认识事物、把握事物。

其二,遵循逻辑同一律,可以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

如前所述,混淆概念与转移论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逻辑错误。一个人对概念缺乏清晰认识时,很可能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硬扯到一起,让对方无法理解他的真实含义。如果能有意识地注意遵守同一律,保持概念与论题的前后一致性,就能提高沟通的效率,与他人保持畅通的思想交流。

其三,遵循逻辑同一律,可以帮助大家识破各种逻辑谬误,成功反驳对方的诡辩。

逻辑谬误与诡辩言论,可能表现为思想混乱,也可能表现为颠倒是非。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违反逻辑的同一律。有些人容易被谬误与诡辩误导,正是因为对同一律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不善于辨认相关言论是否符合逻辑。倘若能熟练运用同一律,就可以从根本上察觉谬误与诡辩的小花招,从思想的确定性方面予以有力的反驳。

2.有了矛盾律,事实才有唯一性

先秦典籍《韩非子》里有一个寓言:有位楚国兵器商到市场上卖长矛与盾牌。他高声吆喝道:“我的盾牌十分坚固,天下没有东西能刺穿它。”他同时举着长矛说:“我的长矛锋利无比,天下没有它刺不穿的东西。”这时有位路人提问:“如果用你的长矛来刺你的盾牌,又会怎样?”那位楚国兵器商顿时无言以对。

“矛盾”这个哲学术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楚国兵器商吹牛皮时大概不会想到,他那“自相矛盾”的广告宣传,为后世逻辑学的“矛盾律”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解。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矛盾律

逻辑的矛盾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活动中,两个彼此冲突的事物,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个为“假”。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就是“甲不是非甲”。

例如,在《自相矛盾》这则寓言中,“矛”与“盾”一个是进攻型兵器、一个是防守型兵器,双方的属性彼此冲突。如果楚人的矛能刺穿一切事物,那么他自己的盾牌应该也能被刺穿;如果楚人的盾能防住一切攻击,那么他自己的矛就不可能刺穿盾牌。两者构成了相互否定的关系,若是一方成立,另一方就不能成立。

判断某个对象是什么而不是什么,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思维活动。矛盾律要求我们做判断时,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换言之,无坚不摧的矛与坚不可摧的盾不能同时存在,必然有一者为真、一者为假。倘若判断同时为真,就犯了逻辑错误。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矛盾律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是逻辑自洽,即思想保持前后一致,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寓言中“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正是违反了矛盾律。

矛盾律也被称为“不矛盾律”。这个别名看似违背了“甲不是非甲”的表达式,其实不然。之所以称其为不矛盾律,是因为这条逻辑定律要求大家在运用概念与判断时,不要给出自相矛盾的结论。当结论不矛盾时,思维活动才符合逻辑的要求。

逻辑笑话:小学生的日记

有位小学生为了应付作业,随便写了篇日记。

“时间:2月30日。天气:晴。今天一整天都没见太阳出来。我的心情很不好。爸爸买了两条热带鱼,养在鱼缸里。其中一条被淹死了。我感到很伤心。”

语文老师写下评语:“老师也很伤心。活了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过过一次2月30日,也未曾见过没有太阳的晴天,更没听说过世界上有能被淹死的热带鱼。”

小学生在日记中三次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首先,历法中的2月不存在30日;其次,晴天的定义恰恰是出太阳的天气;最后,热带鱼本身生活在水中,不会溺水而死。而那位小学生却默认了“甲是非甲”这个自相矛盾的观点,同时肯定了两种不可能并存的情况。

矛盾律的运用

在思维活动中,矛盾律主要用于概念与判断两个方面。

对于概念而言,矛盾律要求我们在同一个思考活动中不可以把两个无法并存的属性归入同一概念之下。也就是说,在同一概念的内部,不得包含任何互相冲突的内容。

把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放在一起,是日常语言中的常见的修饰手段。比如,把某个人说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陌生人本来就是不熟悉的人,而熟悉的人就突破了“陌生”这个概念的定义。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新颖的冲击感,让大家好奇持这种观点的人如何自圆其说。这是对矛盾律的逆向运用,但在逻辑思维中并不算严谨。假如要精确表达某些内容时,就不能使用这种同时包含相互否定因素的概念。

同类推荐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潮激荡的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与否定篡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的交锋进行梳理、介绍、分析和评论,努力体现党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可读性、论辩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是一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力作。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寒少私宠傲娇逃妻

    寒少私宠傲娇逃妻

    他,帝都翘楚,权势滔天,手段狠厉,旁人若问帝都谁不能得罪,大家绝对会说:萧瑾寒!他俊美无双,对女人更是不感兴趣,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想成为萧夫人。她,时而冷艳,时而迷糊。她羽觅儿,羽家千金国内首席设计师,好好的一次同学聚会她却醉的不省人事,被错送去萧瑾寒的房间。结果天天都都跟逃命一样,当她知道他的身份后抱怨道:别人想做萧夫人的做不了,她这个不想做的却成了萧夫人,以后出门会不会被追着打?[one]不知道他身份时,她把他当成了服务生。某羽:这是给你的小费,羽觅儿从包包里拿出五百递给他。某寒:你错进我的房间不说,现在居然还把我当成服务生,要知道我的服务费起步价就要三千万某羽:错进房间?环顾四周她顿时清醒,三千万没有不过可以给你加五百。某寒:你给我出去![tuo]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运气不好,自聚会结束后没多久她所在的公司和帝烨集团合作,她在赶着给上面交设计图的时候不看路,直接撞上了正要去会议室的他……[three]她没想过会有第三次见面,不过每次见面,时间、地点为何都不对?某寒:女人,上次错进房间,怎么这次又是错进?或者是成了习惯?某羽:(迷糊)恩,你的房间不错,你这人也不错,本小姐要了从此刻起你就是我的所有物。某寒:(一脸戏虐)你的所有物?你可别后悔,下一秒还在迷糊的人被压在身下,三天没有出过门某羽:萧瑾寒我要逃离你,我就不信我每次都失败!某寒:很好,你还有力气逃跑,我不介意再来一次,说完优雅的将衬衫脱下。一个小时后原本还想逃离的人,此时没有丝毫力气,只想睡觉!
  • 魔法符文

    魔法符文

    书文为意,法纹为技。书文讲理,法纹解理。书文一句,讲世间俗事。法纹一句,解世间俗事。
  • 翻新你的大脑

    翻新你的大脑

    思考力、分析力是长于逻辑思考的左脑的两项最核心思维模式。考虑到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由李 夏所著,在结构上便以此分为两部分来分开论述。书中先是指出了人们在思 考分析问题时存在的常见误区以及不良,进而,从根本上对于思考、分析这 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样的“思考”、“分析 ”才是真正有效的,并告诉了人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去提升这两项能力。另外 ,作者还对思考分析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思考分析能力与直觉的关系等进行 了论述。总体上,作者既在对思考分析能力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又在实 践上为人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法。
  • 我为仙帝我怕谁

    我为仙帝我怕谁

    五百年前,一代仙帝叶无尘,因怀天纵绝资遭人嫉妒,被击杀于星月坡下。五百年后,当尘封的记忆再次被唤醒,仙帝叶无尘化身于一少年身上。既然天命不该绝,这一世我将手掌乾坤万法,脚踏诸天,斩灭一切敌手。我为仙帝,我怕谁?挡我者死!
  • 御先生甜蜜指数超标了

    御先生甜蜜指数超标了

    “你不要再继续了,最后的真相,可能是你无法接受的!”容希墨想也没想的是,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源于自己说出的真相。对于这一场又一场的阴谋,容希墨在不断的寻找真相,可到最后关头的时刻,却查到了御家头上。御望书一路护着她,却把自己缠的越来越紧。直到最后,那真相,不得而知……
  • 不败狂侠

    不败狂侠

    这书切了,我没时间写了,而且好像也写崩了。不要浪时间你宝贵的时间……【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秦王绕柱】?……系统!这些技能是认真的吗!你不如给我个【嘴遁】好了?李长庚被拉到了武侠世界。这个世界很精彩。武功,美人,权力,名声,财富……种种他在地球上没有的东西,他还是都没有。有的只是……严重的网瘾和一个让他做好人好事的【侠义系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产业已经列入中国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本书正是从这一视角,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初步回答。从理论上着重概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力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及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书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这对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 新启源

    新启源

    灾难、末世后一切都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面对魔法、科技横行的时代,权利、欲望纵横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只有三个字-活下去
  • 嘉靖以来首辅传

    嘉靖以来首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

    殷诚穿越了穿越到一个马上就要被废掉的太子已经更悲催了正当他刚刚稳固地位绝地反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皇帝爹好像也是穿越来的朝堂上的文官大佬们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臣奸臣们魂穿了边疆的武将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将魂穿了偶然认识一个美女不是魂穿,却自称妾身李秀宁。史上第一绝境,生还是死,这还是一个问题么?水友群:92998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