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500000019

第19章 意愿(3)

这种矛盾看起来或许会显得有些刻意,然而,其他理论带来的危险却更大、更不容忽视。我们通常以为的一件事发生的前奏是什么?一个或者好或者坏,或通常被认为不好的欲望,例如想来一杯啤酒的欲望,它从某个地方冒出来,可以是我潜意识里阴暗的底层,也可以是我自身以外的地方。它出现在我的头脑里,并和我的良心发生冲突,甚至在某些理论中,可以说与我的意志相冲突。如果良心或意志处于弱势,或者说欲望十分强烈,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的我对二者都不认同,但与强者产生共鸣,于是屈从于欲望,从而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意图,即去喝点儿啤酒。这就是我穿过房间、走向橱柜时的意图,如果我能够找到一瓶酒,打开它,将它倒入杯中,然后一饮而尽,这种欲望就得到了满足。然而,如果橱柜空空如也,那这个欲望就将无法得到满足。这种解释前半部分涉及的错误的拟人化行为,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但是,介于欲望战胜良知的时刻与啤酒最终流入我喉咙的时刻,这之间所谓的中间状态,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说明。我的意图、意愿和行动,在这里显然被认为是整个事件中几个独立的不同时刻。然而,如果它们是独立的,那它们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是不是说意志暂时性紧挨着意图和行动,就好像静止的电影胶片中三张不同的图片?或者它们无意识地由一个渐渐变成另一个,就如同胶片以一定速度放映时,胶片中的图片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变动?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它们之间除了暂时性的顺序关系外,就没有任何其他联系了,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类似日全食紧接着火车鸣笛的情形了。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意志而不是别的意志紧接着这种意图,或者为什么是这个行动而不是其他行动基于这种意图。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这三者是在连续不断地转变成彼此,那我们怎么可能轻易地分辨它们,并在它们各自持续的时间之间设置明确的界限呢?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一个永恒的背景将它们联系起来,而这种背景,很有可能就存在于主体有目的的人格中。

“有目的的人格”这个词本身就很累赘,因为人不应该被看作是黏合行动执行过程中各个成分的黏合剂,它本来就等同于它们。通过把目的和人格加入意图、意志和行动的行列中,我们的近义词列表就完整了。只有意识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的具体现实,才是主体的目的,我们才能清晰地解释特定的行动。目的就是主体的人格,或者说特点,或者说他自己。亚里士多德就是少数领会到这一真理的佼佼者,他坚持认为人类的目的是活动,而正是这种活动决定了人类不同于其他任何物种,然而,由于纠缠于幸福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未能明确表明这一观点。如果他能跳过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目的在外部世界的实现,而这个目的就是主体的整个自我。它不仅仅是自我的一部分,甚至也不是人类最高级、最独一无二的那一部分,即使这一部分是自我实现的,能够对主体寻找自我、创造条件、实现自我的各种情形做出反应。或许可以说,欲望、良心、理性都属于其中一个部分,但要这样说的话,我们必须十分谨慎,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到这些抽象概念并不会比“主体进行活动”这句话具有更明确的意义。

5.道德判断

如果他选择这么做,这种认可就会通过道德判断“这是善的”变得明确。

由于认识到这个事实,我们抛弃了正在讨论的道德冲突的观点,转而赞同另一个看起来更为合理的观点,因此,这个观点或许有望改变我们对道德冲突到达巅峰时的活动——道德判断的看法。道德判断是指通常被认为是构成从欲望到行动的多个步骤中的一个,是大脑对其有意执行的行动的明确陈述,用诗人的说法就是“严格按照道德规范或正义办事”。当争相占领主体灵魂的双方都陈述了自己的情况,分别指出服从欲望带来的快乐和履行义务带来的满足感时,理性则像一位聪明的投票人,对两种声明进行权衡抉择,然后做出明确判定:这个方案更好。

然而,有一点是一目了然的。在所有这类判断中,理解力对偏向的干涉作用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奥维德承认,判定两种行动中的某一种较好,并不意味着实际中采取的就一定是这种行动,虽然奥维德和许多伦理学家一样也是强烈反对这种观点的。他看到好事,并明确肯定这是好的,然而却选择做坏事。事实上,这种理解力上的肯定,也只不过是另一种屈服于欲望的“更高级别”的元素;理解力、良心和责任感在虽不理智又让人遗憾但却压倒一切的欲望面前,必定要俯首投降。理解力这个名词作为抽象名词,再次壮大了抽象概念的队伍,事实上,人类可以做出自己清楚意识到是不对的行为、完全非理智的行为。

但另一方面,假如在某一次斗争中,“较高级”的因素取得了胜利,主体肯定了某种行为的正确性,并付诸行动了,那我们只能说理解力或理性决定这种行为是正确的,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在这种解释中新增的意义是什么呢?比如亚里士多德说,首先有欲望,接着有意图,然后是随之而来相应的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这种说法或许有两种含义:第一种,理性因素并不是战败方,而是作为被欲望战胜的意识和更高等级因素的支援力量和后盾;第二种,理性作为此次斗争的裁判,对各方的得分进行总结,并最终宣布良心为胜利者。无论是哪种情况,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或者说实际被采取的行动,则是与最强烈的欲望相一致的,然而奇怪的是,这是一种与欲望相反的行为。正如我们不厌其详指出的那样,整个对情况的描述方法已经被抽象概念的拟人化所破坏,因此,我们试图找到一种对实际情况更加具体的描述也就无可厚非了。如果说道德判断,这个协商冲突中假定的巅峰和核心,在战败的情况下地位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在获胜的情况下,也只不过是对由其他力量铸成的既定事实的肯定,那么我们不能明确说明理性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与其公认权威的一致性,也就没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同类推荐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本书是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道德思想的一个扩展性研究。作者从主体间道德与主体道德的角度梳理,分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中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重要问题——即惩罚问题。在考察了惩罚与希腊的传统价值类型之间的关系后,作者结合柏拉图的道德理论先后论述了赔偿、阻遏、改造与报应等思路在其惩罚思想中的地位,并从其惩罚理论中存在的改造与报应之间的张力结构中发掘出了柏拉图的惩罚理论所开创的古典政治哲学教化意义——从主体间到主体的政治道德教化。
  •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乃为“20世纪重大问题”之样板;立足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自编政论集,为现代性问题展开思想斗争。《论断与概念》是施米特生前自编过的两部政论集之一,包含讲演、书评、法庭陈词等,涉及范围广泛,如公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施米特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为“20世纪重大问题”的样板,此书对于中国学人思考“中国问题”应有诸多启发。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下卷)

    本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论语》哲学

    《论语》哲学

    阐发《论语》的现代价值,让其活在当代,成为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是《论语》研究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论语》的外围问题,比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时代需要去考察其现代价值以外,从《论语》自身的材料出发阐发其自身的哲学义理的工作,彰显《论语》自身的思想结构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揭示《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原始内涵,说明孔子在《论语》中所揭示的意义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论语》中显示出来的哲学思考方式,有助于实现儒家哲学的发展和振兴。
热门推荐
  • 坠落的距离

    坠落的距离

    集一身宠爱的公主,被伤的遍体鳞伤,她会原谅他吗?
  • 江湖仙剑录

    江湖仙剑录

    这是剑的江湖,亘古岁月,千万名剑,每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剑。人世间,名剑千万把,唯有情之一剑最伤人。长安剑仙李太白不入天门,隐居峨眉,只为引蛇出洞,一报长安百花之仇。两百年前,有个叫李子的剑仙,与人对敌,只出一剑,从未败过,与地狱三剑一战,隐居峨眉,做个守墓人。峨眉山上李平安,扛着一把青梅剑闯荡江湖,望着地狱如火,他轻轻笑道:地狱也不过如此。
  • 新生从爱情公寓开始

    新生从爱情公寓开始

    那花瓣飘来的方向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我所期望的是那充满欢乐与惊喜的生活当成为主角时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平凡,并不平淡经常开心,偶尔难过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住对面——————沐羽
  • 平凡末世路

    平凡末世路

    因与父亲一时赌气离家出走万万没想到转眼就世界末日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踏上寻亲之旅,却在一不小心之间拯救了世界。有空间,有异能,以女主成长为主,恋爱为辅男主出现较晚。引路:相遇末世第25章,空间出现。
  • 我的系统能联机

    我的系统能联机

    虚空幻界,聚集了当世最强的天才。但是在云振面前统统跪败!一口魔窖横空,当中诸神沉浮。绝顶武魂?徒手斩断!远古血脉?抽魂炼魄!十大神体?嫁接神通!神祇后裔?提炼神格!天才,你这是在俯视我吗?能不能在优越一点,然后再高傲一些,将另外的半张脸也狠狠地撞向我的手掌?
  • 银河帝国(1-12册)

    银河帝国(1-12册)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若你离去,谁许我余生幸福

    若你离去,谁许我余生幸福

    单小单,她是都市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小白领,每日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她也是大都市中众多“单女”中的一员。她如同众多小女生一样,相信爱,相信永久,却被爱情所伤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单女”一族。真应了物以类聚那句话,她的三个铁瓷女友,也同样都是“单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罗至尊

    修罗至尊

    不成神,不为魔,只为自己活!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恢弘大世,人人如龙,如天之骄子,自出生时便能修行武力,让天地颤抖,鬼神惊伏!有少年楚天携宗门无上传承异界重生,看他如何在这个辉煌的时代,斗天骄,成为无上强者,重扬前世蜀山的威名。‘这一世,为自己活,以手中长剑护我所珍视的人,杀我一切得罪我的人。’有少年抬头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