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500000023

第23章 判断(3)

4.判断和行动

无论有没有判断,我们都要不断地从认知转到行动。

这个判断并不一定就是整个推理过程的终点,我们可以清楚地从道德判断的过程中看到这一点。在道德判断中,明确地判断只是一个阶段,在行动之前,这种判断既有可能公开表达出来,也有可能并不表达出来。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下面这个例子:它不涉及特定的道德行为,但在行动之前,同样存在从最初认识到整个过程结束这样一连串的续发事件。

假设我正走在牛津大学的主街上,发现某个商店外面有一张白纸,上面散乱地印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蓝色标记。鉴于之前的经验,我知道这个商店外面通常可以看到接下来的学校足球队的赛程,并且我知道,这种白纸蓝字正好是足球赛事宣传海报的特点,于是我立即得出结论:这就是球赛的宣传海报。目前我能知道的也只有这些,因为我离海报还有一段距离,而且我的眼睛还近视。但我对它的兴趣促使我走向它,很快便能辨认靠近顶部的大字母,我想都没想便认出它们是“O.U.R.C.”;它们下面有一个蓝色的小标志,我再次迅速认出来是一个“V”。接下来就是这个宣传海报中的新奇元素了,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每周重复使用的通用形式,因此根本不用经过推断就能轻易解释。这里的三个大标志,我已经认定它们是字母,虽然我并不知道它们是哪三个字母;走近后,我发现是“R.A.F.”。现在我知道它们是皇家空军队的常用缩写,于是得出结论,学校将和皇家空军队比赛。然而,如果我独自一人,我就几乎不可能就这个结果向自己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反过来,假如有人在我身边,并且对这些信息感兴趣,那么我就可能会做以下这两件事之一。首先,我可能会做一个明确的判断,然后提议去看比赛,并问他是否有兴趣一起去;其次,我更可能用手指一下海报,或者抬头示意一下并问“怎么样啊”。我们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推断,而在这最后关头,他可能会推断我正在邀请他一同去看比赛,并且他可能会回答“好的”,也可能会回答“我恐怕不能去”。然而,这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推断过程,只有当我和他,或者和其他什么人,按照我们从海报上的某些标志推断出时间和地点,去观看了这场通过另一些标志推测出比赛双方的名字,并通过某些联系推测出双方为军队和教育机构的比赛时,这个过程才能完整。无论有没有判断,我们都要不断地从认知转到行动。这整个过程中,主体自身的因素起着很明显的作用,他对海报出现的期望,有关缩写意义的原有知识,对当地的了解,以及想要观看球赛的倾向,这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谈到这些因素,我们又必须回顾一下关于判断的正误以及如何区分它们的讨论。然而,目前我们只需要认定,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除非我们在中途随意地停下来做一个明确的判断。

5.共相

如果我在脑海中将一个物体归到某个特定的类别中时,我其实是在将它和我脑海中另一个类别的观念进行比较,并发现这个物体与这一类物体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特征,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宣布,我脑海中的观念所代表的这个特定物体属于这个一般观念代表的类别。

现在,我们必须回到我们得出“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这个判断的过程中来。假如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那就必须弄清楚,我们是如何将这个我们在感官上经验的物体这样命名的。我们为什么要以这样或那样的名称来称呼一个物体呢?我们有什么依据把一个物体归到某个特定的类别,并用这个类别的名称来称呼它?这个问题必须与另一个与之相关但有所差别的问题区分开来:是什么使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前一个问题关注的是物体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为它命名,而后一个问题则是对物体的本质和构成原则的一种探索,并且尽可能抛开其自身与对其认知、归类和命名的主体的联系。我们眼前的问题则是,我们有何依据,将我们感觉经验的这个特定物体命名为“香蕉”。

这个名称显然指的是一个类别,这个类别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特定物体。这些物体并非一模一样,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许多,而应该成为独一无二的了。但是,它们有足够多的共同性质或特征,因此才能以相同的名称命名。当我带着为它归类的目的去考虑物体时,我命名的其实是我观念中的物体。能够被归类或命名的物体,首先必须是观念上的,必须先从物质、客观的转变成精神、观念上的,因为只有经过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它们才能进入我的经验范围,我才能谈论它们。我给某个物体起的名称,同样也代表了我思维中的某一观念。我给一个物体命名的类别名称,同时也代表了我脑中的一种概念(说“我脑中”的危险主要在于,它暗示了一种空间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与脑海这个词是相悖的,除非脑海是有广延的,位于某个确定的地方,并且在空间上是可分的,能够像一个盒子一样容纳物体,而说“我脑中”的,则暗示了这些概念是我自己的精神产物),因此,如果我在脑海中将一个物体归到某个特定的类别中时,我其实是在将它和我脑海中另一个类别的观念进行比较,并发现这个物体与这一类物体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特征,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宣布,我脑海中的观念所代表的这个特定物体属于这个一般观念代表的类别。我们用来指这类观念的词,就被称作普通术语,或者通用术语,或者更简单地说,共相。

只要是会说话写字的人,都不能否认这些词的存在,不能否认我们要使用这些词,然而,它们的起源问题却引起了众多争议。这些共相是什么时候进入我们头脑的?这些用香蕉、人类、马、黄金这样的名称来表示的类别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经验主义者会说:“如我们所料,它们都源自经验。”这种综合的类别观念是人类利用思维从各种特定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点,然后将它们作为一个类别并为之命名。我们视为简单观念的黄颜色、硬度、重量等,都共存在于某一特定物质,不同于尺寸、大小等可能出现在任何情况下的性质——它们被命名为“黄金”。因此,这个单词对于提到它或听到它的人来说,从此以后便代表了这些性质引起的感知者头脑中的综合观念。这样一来,“我们为什么把这个物体叫作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变成了: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告诉我们,有这些特征的物体就叫这个名字;如要问,是谁告诉父母或老师这些的,我们就将一直追溯到某个人,或者是某一群人明确声明了有这样一系列特征的——就叫作人类。这一系列的特征被称作物体的唯名本质,认为这些经过挑选的特征集合的命名只是一种随意行为的人,就是概念论者。他们说,由于我们能够创造新的事物,我们也能够创造这些新事物的观念,因此也能创造用于表示这些观念的词;所有科学论文都表明,我们需要创造新术语来表示新化合物,例如我们创造“葡萄柚”、“水上飞机”这样的单词来表示新的发明创造。就它们的起源来说,这些词在所有的类别词中都是十分典型的,甚至也是最简单的,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任意性的创造(这种极端的学说被称作唯名论,唯名论认为被称作具有相同名称的事物,它们只有名称是相同的,唯名本质甚至都是不存在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持这种观点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晚期著作,出版于1889年,整理自他为《权力意志》一书准备的部分笔记资料。本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批判、美学等问题。尼采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批判精神的权威、思维的痼疾以及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重估一切价值。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
  •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热门推荐
  • 玄亟仙踪

    玄亟仙踪

    诸天万界,种族林立;末法时代。崛起于微末之间,傲立于寰宇之巅·····
  • 龙渊武帝

    龙渊武帝

    少年自南域而出,于逆境崛起,修至强功法,执三尺青峰,夺机遇,战天骄,令万族臣服,无敌世间!“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
  •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只求从今以后无人再敢辱你,无人再敢伤你,也无人再敢爱你。”“阿九,你为何总杀人?”“因为他们该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钱夫,我要劫色

    钱夫,我要劫色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女醉意熏熏的闯进一私宅,神志不清的大摇大摆的躺在床上一睡不醒…一年后,她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生了个儿子?对着他粉嫩粉嫩的小脸,她决定不管用尽什么办法她都得为他将这个贼爹给找出来,莫名其妙上了她,搞大了肚子竟然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她是黑风寨当家大小姐,武艺超群,长相貌美,爱慕之人滔滔不绝;他是黑风寨当家小王爷,捣蛋调皮,萌宠可爱,想尽办法为亲娘劫男人;咱这山寨不差男人…经过几年的探寻,她锁定了五个男人可能会是他的爹:第一号人物:风流倜傥当今宰相的三公子,看似文弱却腹黑无比,想尽办法破坏她寻夫之路;第二号人物:俊美不凡当今第一花美男,远看美若天仙,近看酷似潘安,就那么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第三号人物:风流不羁当今第一才子,出口成章,深谋远虑,却不幸被她一日兴起吃干抹净,自此一蹶不振;第四号人物:武艺高强当今大将军之独子,擂台摆阵比武招亲,被她一记蒙汗药趁机偷吃;第五号人物:威武霸气当今黑道老大头目,轻咳两声整个江都都为之颤抖,却被她强逼着做了奶爸;片段放送:“亲娘,这个叔叔长得还算标志,说话还算得体,气质还算过得去,要不你就可怜可怜他跟了咱们三天,就答应他的请求劫了他吧。”小家伙兴致勃勃的算着怀里沉甸甸的金子,得意忘形的龇着牙!小仙瞥了一眼跪地请求的男子,冷笑,“你真的很想让我劫财,可你这金子都被我儿子劫了,对我而言你还有什么可劫的呢?”男子二话不说直接大字敞开平躺在地,闭紧双眼:“我还有肉体,来吧,劫色吧。”…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钱夫,我要劫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黎明若无法到来

    黎明若无法到来

    我们所等待的不过是,那一线生机萌芽、生长,长成参天大树。
  • 邪王爆宠小王妃

    邪王爆宠小王妃

    “幽儿,本王对你不好吗?”某男委屈的盯着他对面一名绝色女子,某女瞬间无语“……”“嫁给我吧”“……”“或者我嫁给你”“……”且看邪魅王爷如何追妻,扮猪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