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9900000031

第31章 狗熊淑娟(3)

厂长让工人找来笤帚,李玉非要亲自扫,李玉扫得非常细心,每个角角落落都顾及到了。林尧看着李玉伏在机器下的身态,忽然感到一阵心酸,眼圈有些发潮。他的神情被精明的厂长捕捉到了,厂长拍拍他的肩头说:“该叫你一声兄弟吧,你是个好人,至少这么多年来你的心还是软的。还没有磨出趼子来。”

林尧说:“这是因为我一直跟畜生打交道。”

李玉已将那些营养粉归集一处,一捧一捧往口袋里装,而后提起面袋,兴奋地对林尧说:“足有三十斤。”

林尧说:“过几大我们再来扫一次。”

厂长说:“用不着你们亲自来,我叫工人注意收集着就是了,凑一定数给你们送过去。”说着又从生产线上拿下几包营养粉送给林尧与李玉说:“这是给你们孩子吃的。不是给熊的。”

厂长帮林尧将营养粉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一直把他们送到大门口。

林尧说:“闹了半天竟没记住你的名字。”

厂长说:“我叫丁一。姓丁的丁,一二的一。”

李玉说:“要是当什么代表你的名字准占便宜,按姓氏笔画老排在第一。”

丁一说:“如果生产再搞不上去,我这个厂长都。干不长了,还想什么代表。”

林尧说:“那不一定。”

李玉也说:“别太悲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双方握手言别,走出好远了,林尧还在念叨着丁一的名字,两人回到动物园门口,见门门吵吵闹闹围着一群人,售票的小窗口已经关了,售票员小米正坐在门卫室里掉眼泪。李玉跟小米正搞对象,赶紧支起车间她怎么了。小米说:“这怪得着我吗,是园里安排外地人来这儿搞个名猫展览的,加收门票五块钱,又不是装我自个儿腰包了,都冲我嚷什么。”

这时一个游客在门外喊:“我们是来看动物的。不是来看猫的,我们家养了四只猫呢,不稀罕。”

一个扯着孙子的农民也搭腔:“都说俺农民富得流油哩,俺卖了四升包谷带着孙子进城来看老虎。非让俺看猫,那猫多得走路绊人腿,轰都轰不动。俺说俺不看猫,还不行,门票猫票一块儿卖,两张猫票就一升包谷哩,回去一学说,村里人准笑俺是吃饱了撑的。”

李玉自然替小米说话:“老虎也属猫科,不过是大猫罢了,看完了猫再看老虎更有比较,”“啥话?”另一个游客搭腔了,“这么说动物园也可以养鸭养猪养兔子了,让大家放假带孩子来动物同认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一干部模样的人说:“应该好好向上反映,这叫乱收费,乱摊派,不正之风。”

李玉还想说什么,林尧把他拉走了,林尧觉得领导也难,谁也知道动物园办猫展有点不伦不类,但又有什么办法,领导这么干就跟他今天厚着脸皮去替狗熊要饭似的,不得已而为之。

李玉说:“小米真可怜,让一帮人围攻得往门卫室里钻,这季度门票收入还得减。”

林尧说:“一句话,都是为钱所累。”

林尧在为淑娟煮糊糊时,李玉从伙房端来一大锅骨头汤,他将大半锅汤毫小吝啬地倒进糊糊中说:“骨头汤是大补,得让淑娟好好补一补。”

补的结果是淑女下下午便开始拉稀,严草的腹泻使本已无力抬头的淑娟在笼内不安地挣扎。林尧知道,这是腹疼的原因,他痛苦地看着淑娟发出人一样的呻吟却不能给以任何帮助。以往他可以放心大胆进入笼中,但今天不行,病痛中的熊是暴躁的,它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

给医疗科打了电话,杜大人来了,说淑娟这种拉法,拖不了一两天就得死。

李玉一听脸都变了色,因为是他给淑娟端来一大锅骨头汤的,严格说也是“元凶”。

杜大夫说:“胃肠极度虚弱的狗熊哪里承受得了那样油腻的东西,爱欲其生,反欲其死,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李玉直给杜大夫说好话,林尧也不住央求。说淑娟是只很可爱的。

杜大夫没说话,掏出铁筒注射器,抓住淑娟的脖颈就扎进去,淑娟很小乐意地反抗,两只爪扇来扇去,不肯就范。蒙古大夫到底是蒙古大人,杜大夫竟巧妙地利用了淑娟的扭动而将药液推完。

林尧问:“什么药?”

杜大夫说:“麻醉药。”接着收拾药箱准备离去。

“就打一针麻药?”

杜大夫说:“等药劲上来,你们用车把它拉到医疗科来,它得住院治疗。”

李玉说:“你不跟我们一起干吗?”

杜大夫说:“我还要去猴山。”

“那些猴子怎么了?”

“也拉稀。”

李玉说:“该不是陈红旗看我端肉汤也给他的猴端了肉汤?”

林尧说:“别管人家的猴子,先想想怎么弄这庞然大物吧。”

“只有让陈红旗他们来帮忙。”

“你没听说他们的猴也拉稀了吗?”

“上次给南方一个动物园抓猴咱们可是全体出动的,他们连饭也没请,欠着咱们的情呢。”

两人正说着,淑娟已渐渐不支,圈子越转越小,眼睛也慢慢闭上了,呼吸眼见着急促起来。

“快去叫人,”林尧吩咐,“呆会儿药劲一过,在半道上醒过来谁也弄不住它。”

“我找谁去呀?”

“找领导。”

李玉飞决地跑了。

林尧走进铁笼,用手抚着淑娟的背部,张开手掌,竟是一把熊毛。林尧想到病到极至的人。那头发也是一把一把往下掉的,看着手中杂乱的毛,他不知淑娟还能活多久,心里有些怅然。

园领导带着几个民工来了,民工们害怕,死活不肯走进笼舍,他们说合同上没有直接接触凶猛动物一项,要干得加钱,这是件冒大险的活儿。

林尧说:“别怕,它是打了麻药的。”

民工们说:“万一药劲不够,它要是醒来怎么办?你是养熊的,它当然不会攻击你,只会冲着我们咬。”

林尧说:“淑娟是头好熊。”

民工说:“好熊也咬人,连狗还咬人呢。”

领导当下拍板,每人加工资十元,如果发生意外,动物园赔偿一切损失。

李玉说:“快动手抬吧,呆会儿它醒了你们跑都来不及。”

听李玉这一说,原本进来的几个民工轰地一下又跑出去了。林尧说:“一时半会醒不了,快把车推进来。”

车推进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把淑娟往车上的笼罩拖,笼子很小,刚能装下一只熊,这便是淑娟的“病床”了。

往医疗科推的时候围了不少游客、人们说:“咳,死了一只熊。”活着不显眼,死了这么大一堆。

民工们拉拉熊爪,向游人张扬:“活的!”

游人四处逃散,民工们显得很得意。

淑娟住进了医疗科,被麻醉后躺在墙角的笼内接受治疗。林尧和李玉除了应付熊舍的丁作以外还要轮换“陪床”,这几日把两人搞得苦不堪言。跟淑娟同时住院的还有两只广西猴,因为是繁殖旺盛阶段的猴,所以才有资格被送进来治疗。猴子被关在笼内,不知注射了什么药物。竟乖乖的,人一样地躺着,睁着眼,可怜兮兮地望着进进出出的人。林尧:最怕见这种眼神,那是与淑娟一样的,天真无邪的,满是哀乞的美丽眼神。陈红旗也来,来看他的猴,林尧问他是不是也给猴们喝了肉汤,陈红旗说:“有肉汤喝就好了,它们是着了那些橘子的祸。”

林尧问橘子怎么会让猴们拉肚子。

陈红旗愤愤地说:“都是打过农药的,人会剥皮,猴有的会剥皮,有的整个儿吞咬,拉稀是轻的,没药死几个就是万幸。以后来了苹果之类的我他妈还得坐在笼子旁边边这些祖宗们削皮。”

林尧说:“可不是祖宗嘛,咱们都是由它们变来的?伺候先人应该。”话是这么说,心内却想,领养也有领养的弊端,什么事都得从正反两方面看。

林尧在铁笼。边给妻子小雨写了封信,请她帮星星食品厂寻找合作伙伴,除了说食品厂厂长曾是在一个县插队的哥们儿以外还特别谈到了厂长对淑娟的许诺,淑娟生命一线全在此举,万望全力相助。信写好了突然又异想天开,捋了一把熊毛,装进信封,在信尾又加几句:“淑娟病已十分沉重。只用于一摸,便脱下这些熊毛,观之能不让人心寒?”写完后再看陈红旗那边,猴子的情况似乎不大妙,民工正将一只死猴由笼里拖出,猴的臂无力地晃荡着,圆圆的小脑袋如熟睡的孩子一样垂下来。

林尧走过去,陈红旗仍旧背对着他。

陈红旗说:“它怀了崽儿。”

林尧知道,陈红旗眼满是泪。

下雪了,新年到了。

岁末的酒宴照旧由二大大来操持。二大大烧陆家菜,连采购也要亲自前往。陆家兴旺时她正年轻,上街选购山珍海味不问价钱,只求上好。质量要求极严,哪块鱼翅有节沙,哪些燕窝燕羽多,她都一清二楚。当年她与各海味店,各山货店的掌柜都很熟。谁也不敢哄骗内行的二大大。二大大为陆家酒宴操持多年,久而久之,陆家人待客的饭菜便形成一种程式:六个酒菜十八道大菜,外加汤类和甜点。而现在,二大大无论如何是做不动了,今年,巧她娘家的家的侄女金静来看她,二大大索性顺水推舟,指导着会静做出了陆家的几样传统菜。金静是下岗女工,原先在京剧团唱过青衣,后来进了陶瓷厂,里不景气,转产,就把她裁下来了,终日在家闲着,闲得心烦意乱的。

新年的饭桌上因为多了金静,自然多了不少生气,金静是演过戏的人,人很活分,一点也不拘谨,很得老头老太太们钟爱。金静称赞了半天陆家菜以后说:“你们怎么不把这大院子和这美味佳肴利用起来开办陆家菜馆呢?”

一时在座的人都惊奇了。

金静说:“把我姑姑的手艺全挖出来,要不失传了是一大损失呢。”

陆浚青说:“二大大连自己部顾不过来,还做什么陆家菜。”

金静说她可以过来帮忙,她姑姑动口,她动手。

“我看金静这个想法可以考虑。”岳母说,“陆家菜,这个设想好,谁不想尝尝旧社会官宦人家的荣肴啊,咱们家二人大手里许多菜新奇独特,外头人甭说见,听也没听说过,这对越吃越刁的中国人来说当是最乐意,接受的。咱们既然有这个条件,就应该充分利用。”

岳父说:“中国人都知道川、粤、鲁、苏八大菜系,那是从地域上划分的,但是从中国菜形成来分就有宫廷菜、官府菜、民间菜、外来菜、民族菜等等,同前官府菜也是人知道得不多,不过,陆家没人哪……”

金静说:“姑姑做指导,采买、烹饪我可以承当,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干。咱们再从劳务市场雇两个小姑娘就够了。”

林尧虽然没有说话,却也为之心动。

后来陆家人跟余静又商量了一整天,由余静列出计划,二大大设计出陆家菜宴席菜谱,每日晚间只供一桌,以家宴形式待客,一桌不超过十二人。宴席分正宴与闲适宴两类,正宴在前院正房,闲适在后园花厅,经过一通紧锣密鼓的准备,陆家大宅内部发生很大变化。

首先是余静进驻陆家大院。接着是陆浚青老两口腾出正房搬进东跨院,林尧腾出花厅住进外院的南小屋。

正房在岳母的坚持下被古建队修整一新,三间房打通连成一片,东两小套间改装成休息室。在陆家堆房内闲置了几十年的尘网蛛封的大圆桌也被请。出来,擦拭得锃光瓦亮,铺上了雪白的桌布。两间安置了木椅茶几,对门条案上挂着陆家祖先身着二品顶戴的画像,案上供奉着时鲜水果,进门给人一种鼎彝之家的雍荣富贵之气,让人有肃然起敬之感。

花厅的装修以雅为主,墙上挂了幅主人画的《寒江垂钓图》,左右各一联,上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为“去解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花厅东部一个大八仙桌,八把花梨椅子,西部书案临窗,上摆文房四宝。案后一硬木花架,一盆四尺多长的天冬草泼墨般垂下,映出一派生机。这一切向人们显示出房间主人的修养是非同一般的,使来客不得不收敛起粗俗。

在二大大和金静的精心安排下,陆家菜突出了自己的风格,以干制海味和山珍为主,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旧日官宦人家的饮食特色。之所以少用生猛,是由于过去没有冰箱,保鲜几乎不可能,各官府包括宫廷,欲吃海货山珍多用干货发制,如鱼翅,鲍鱼,海参,鱼肚,鱼唇,熊掌,驼峰等等,吃的是小瘟火,功到自然成的慢上细做,品的是一种宁静心态下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让人从中领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堂奥,不仅仅足一种美食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滋润。

购置干货,装修房屋的大部分经费来自岳父的画款和小雨、小雷从同外寄来的“孝敬”。林尧与金静虽然没钱却肯跑腿出力,也按一股计算分红,岳母事先讲好,头年赢利不分红,扩大投入,第二年再按股分红润一半,以这种滚雪球的办法将陆家菜逐步推向市场。大家深谙岳母是个好管家,这当得力于她药铺掌柜父亲的教诲,小家出身自有着小家出身的精明,当气陆家大宅在深夜仍响着岳母劈里啪啦清脆的算盘声时,竟使人觉得惟有这声音才是生意兴隆的根本。二人大的技术,岳母的算计,成就了陆家菜和市场发展的可能。岳母将未来的收银处设在门房小屋内,川的是老式算盘,记的是黄纸红格流水账,这一切都给人以古旧之感,与陆家菜的形式很般配。

万事俱备,只待开张。依着林尧,金静是要放炮、挂牌的,但岳父死活不答应,他再三强:“陆家不是开饭馆的。”

“明明是饭馆。”林尧跟岳父争执。

“是饭馆也不能叫饭馆。”老爷子晃着脑袋坚持。

岳母笑而不语。许久才缓缓地说:“不是饭馆也好,陆家也不可能开饭馆。”

林尧与金静大惑不解。

岳母说:“当然也不能功寸一篑,对外咱们谁也不说是开饭馆,只说陆家做官府菜请客,谁要品尝,提前三大预定,际家当家的还要出面作陪,否则恕不招待。”

大家都觉得这主意新奇独特,只是不知能否行得通。

同类推荐
  • 涛语

    涛语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之一,主要收录了醒后的惆怅、梦回、归来、父亲的绳衣、恐怖等。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史撰述与研究无可置疑地被人们视作文学研究领域最庞大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真正的状况又如何呢?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
  • 小脚粽

    小脚粽

    裘冬梅,1971年出生于浙江嵊州,一座盛产越剧的江南小城。2005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读者·乡土人文版》《鸭绿江》《东京文学》《文学与人生》《浙江作家》《浙江日报》《野草》等报刊杂志,已出版散文集《一棵树的惆怅》。现供职于某报社,新闻报道之余,播种心情文字。雨哗哗哗,哗哗哗,一阵紧赶一阵,把雪晴的心给彻底浇凉了,浇绝望了,也浇安心了。雪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缎子一样滑下来的雨匹,跟老天撒气,你要下便下,看你还能下几天。
  • 醉剑仙记

    醉剑仙记

    醉饮九行破鸿蒙,长剑一出破八荒!年少轻狂巅峰争,老来无悔当年勇!饮酒长乐,醉行八方;残诗长剑,皓月星空。便纵千万情愫,便纵万千群魔,不过一剑而过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使他们从通过充满神秘色彩的传闻“想象”中国,跨入通过中国的现实认识中国的时代,回答了欧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即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同时为欧洲国家制定对华策略提供了依据。
  • 野趣有声画

    野趣有声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怎样看人不走眼

    怎样看人不走眼

    在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企业极宝贵的资源。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更多更优秀员工的加盟。招聘是把好企业入门的第一关,如何选人、看人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技巧;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也在学习面试技巧,试图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得到自己期望的职位和待遇。因此,如何成功地驾驭面试、在招聘中掌握主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怎样看人不走眼》将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使您在选拔与提拔人才方面获得巨大的优势!
  • 吃心望享

    吃心望享

    音乐学院的年轻教授,少女们心生倾慕的钻石青年,居然被几道家常菜所收服!他以饭为“饵”,自愿上钩。成功追到了一见钟情的烟火小厨娘。高雅小提琴家和烟火小厨娘的美味之缘。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秦享,曾担任多家乐团小提琴首席。在国内因为一次偶遇,对厨艺高超的内刊编辑方若诗一见钟情。看起来是方若诗用几道家常川菜抓住了秦享的胃,实际上却是秦享以“饭”为饵,自愿上钩,最终让方若诗动了真心,开始了一段随处都弥漫着美食香气的恋爱。有时候高雅得久了,秦享就特别想方若诗。想她围着围裙做饭的样子,想她做的爽口家常川菜,想她带来的那份家的温暖。心甘情愿被一道道佳肴牢牢绑住胃时,也被紧紧抓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