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000000016

第16章 挑剔文坛(15)

只有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真正重写的,那就是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这部文学史最初是上海沦陷于日寇之后,作者在几个私立大学的讲义;抗战胜利后,作者在国立暨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把这份讲义重写了一部分,即出了第一版;在1950年又略加改写印出了一个新版本。

施先生认为作者自己改写才叫重写,这种论断可能与王晓明教授的原意不完全符合,这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引起我莫大兴趣的是刘大杰先生数度对《中国文学史》的改写。

我在50年代中期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时,当时上《中国文学史》的课程,有好几本参考书:一本是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另一本是李长之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还有一本是容庚、詹安泰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但这三本最多只写到隋唐部分;而且,都多少有一点简单化,除了林先生那本,文字都有一点枯燥。只有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完整的,从先秦一直写到了晚清,而且文采飞扬。

刘大杰先生本身是个作家,他对作家的生平、文人生活的奇闻逸事涉猎颇多,而且他又有一种强大的逻辑概括力量,能把对作品的分析和对文人生活的描述结合起来,因而读起来兴味盎然。我还记得当时一些同宿舍的朋友读罢归来赞美刘大杰先生的文采和艺术鉴赏力的情景。同时,那些古代文人的奇闻逸事也就深深印入我的记忆之中。什么司马相如患着糖尿病,李白醉后跳入水中捉月而死,杜甫晚年贫困,得一友人款待,食牛肉过多,腹胀而死等等,都成为我们初人文学研究领域之门时说笑的谈助。

由于受到刘先生文笔的影响,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当时翻译过来的缺乏作者的艺术欣赏和激情的《俄国文学史》以及苏联人写的《欧洲文学史》读不下去。我总对他们那种干巴巴的所谓“分析”持很强烈的怀疑态度。文学本来是感性的、形象的,而苏联人写的文学史却成了枯燥的“人民性”、“爱国主义”、“艺术特点”之类的条文。

正是因为这样,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很受欢迎的。但不知为什么,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藏甚少。在文史楼的必读参考书阅览室中只有1945年上卷和1948年上中下卷两三部,必须把借书证押在那里才能偶尔借到。我的一个同学竟然下决心躲在暂时不用的浴室,要把这三部七八十万字的巨著抄下来。

自然,后来由于“大跃进”,我们都停了课,下乡去劳动了,这个同学大概是没有抄完。

直到我毕业,在大学里教几年书,又一度在“文化大革命”后下放到农村中去,才偶然在一个中学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刘大杰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改写了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但令人非常扫兴的是,刘先生竟把他晚年有限的生命去迎合“四人帮”“评法批儒”的需要,把古代作家硬性划分成法家和儒家任意褒贬。当我读到他把曹丕当作法家大加赞扬,把曹植列入儒家而大肆贬斥时,实在没法读下去了。

这样的改写,当然是没有生命的。目前我在书市上购得的版本是1957年的修订本(1962年又作了改动),那个“文化大革命”中的版本永远不可能再印了。

刘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本已患了肠癌,处于生命倒计时,却白白浪费了可贵的光阴,良多可叹。

1949年以后,不少学者盲从一时政治运动,反反复复地改写自己的著作,从冯友兰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到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今天看来都给人“可怜无补费精神”之感。

41.文化差异犹如聋子对话

诺贝尔文学奖先天的西方文化偏狭性,也许并不是有意识的,可能瑞典文学院18个终身院士很正直,但是这种正直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当他们面对文化和语言隔阂的时候,他们的正直就不能不打折扣。

更何况,就算他们总体上是正直的,但并不能排除其中个别人有个人偏见,甚至某种交易。有关这种丑闻的报道,既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但是有一届瑞典文学院的秘书卡尔.大卫.威森否决过托尔斯泰、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左拉,倒是比较可信的。

亚洲、非洲作家不可能有欧美作家那样的便利去和瑞典文学院那些大多年迈的院士接触,再加上那些院士先生们根本不可能阅读东方语文,因而就不能不依靠那些并非第一流的而且又不十分可靠的翻译,这样的翻译不啻又加深了和这些院士先生们的文化心理距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瑞典文学院评审委员会在1985年增加了一个懂中文的马悦然先生。但是马悦然先生孤掌难鸣。他说:“我们的评审委员会共有18人,可以说,各人都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爱好,所以讨论时,非常激烈。要是由我一个人决定,中国作家早就得奖了。”

对于那些不懂中文又非常自信的17个委员来说,他们接近中国文学的惟一途径是英文的译本;但很可惜,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译成英文的,既少又差。

第一流作家的英文译本在西方并不畅销。奇怪的是,在中国并不怎么出色的作家,用英文或法文写作,往往有成功者,不时有获各种奖的消息或者溢美的评论见诸报端,但是这些作家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都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人当然很难成为未来的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候选人。

问题在于语言隔阂是如此巨大,按照西方现代的话语理论,任何一种话语都不但是一种语义的载体,而且是生产语义本身的机制,甚至是一种现实的权力体系的表现。当一种话语翻译成另一种话语时,意义常常受到歪曲。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刘禾就是这方面理论的重要信奉者,她正在研究鲁迅的“国民性”问题。她指出“国民性”本来是西方国家走向现代民族国家时出现的一个概念,可是被西方早期到中国来的传教士用来概括中国老百姓的愚昧落后的种种表现。这与“国民性”本来的含义(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认同)有了很大的区别,这种传教士的书翻成了日文,被鲁迅接受了,又用来作为解剖中国民族消极心理的武器,以达到他的启蒙主义目的。这就与西方传教士的出发点又有了根本的不同。

正是因为中西语言之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中国文学语言的损失简直如不可控制的水土流失。

根据俄勒冈大学高乐教授和蓝丸迪教授的研究,西方人,比如说美国大学生,很难欣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他们往往首先要求有能够记得住说得出的人物的主要特点的姓名(中国的姓名他们往往读不出,记不住)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难以理解,故文学形象难以接受。

因而中国小说常常被认为是沉闷的,或者简直是不够高明的,甚至连爱丽丝.渥克那样对文化差异很敏感的人,在1983年读到鲁迅的《阿Q正传》的英译本时,竟也认为鲁迅“以高高在上,屈尊态度对待他的主人公,就像一些美国南方作家当年对待他们笔下的黑人一样”,“事实上,他不能相信农民自己能够理解到他在受压迫、他自己的生活。由于故事特别沉闷,我们不知道中国人如何估价它,姑且撇开可能是鲁迅第一次在小说描写农民不谈”。

在西方(美国)作家心目中,农民的概念和鲁迅心目中的农民完全不是一回事。而翻译是不可能把“农民”的话语的区别提供给读者的,在渥克看来,一个美国农民居然感觉不到自己在受辱、受迫害,这是不可思议的,而鲁迅所强调的恰恰是精神麻木,或者用胡风的话来说则是“精神奴役创伤”,这二者之间难免有一种聋子对话的悲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992年,我在美国文学英语系,讲艾青的《手推车》(英文被译成Wheel barrow),我问,你们由此想到了什么?他们答:想到了花园、草坪、手套、草坪中间的小路、孩子的手和父亲的手、星期日……这些都是美国人周末修整花园的细节;凭着这一切,他们怎么可能理解作为送公粮、嫁新娘、送客人,在干涸的河边行驶的手推独轮车呢?光是讲这个社会文化背景,我就花去了一个课时。

问题在于:对于中国语言中的文化意蕴,评审委员会的老先生们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是聋子,但也不可能是全聋,也许说他们听力不佳更确切些,因而中国作家没有理由绝望,自然也没有理由性急。

42.美国人译中国古典诗诸多局限

许多美国诗人对中国的古典诗都十分欣赏,但是他们大都不懂中文,即使那些中文博士,他们的水平也都还没有达到可以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水平。

他们所凭借的就是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英文译本,但是要把中国古诗译成英文太难了。目前产生一种补救的方法,那就是先把汉字逐字逐字与英文对照,然后再以英文译成诗句。

这自然有些好处,我的朋友告诉我,有些大学生在课堂上反映,那些英文的译文还不如那些逐字对照的不成文的英文单字更能触动他们的直觉和想像。

我从一位美国诗人那里借了一本《中国诗歌精华》。看得出来,译者Greg whincup是学过中文的,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名著的一些背景材料是有所涉猎的,因而有许多属于译者第一手的感觉和译法是挺好的。

作者在前言中说:这个译本的目的“是让中国古代这57首最伟大的诗歌在西方读者面前复活。”他(她?)采取的方法是让读者自己去面对面地感受中文的原文文本和中国诗人的世界。他(她?)希望读者一点也不感到陌生、隔膜。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译者比之他(她?)的先行者取得了进展,这是由于他(她?)的逐字对照弥补了英文译文的许多不足。

但是也产生了新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是惊人的。

正由于逐字对照,读者哪怕对中文有一点小小的理解不足或误解,都会闹笑话。

我不得不举一些例子。杜牧的《泊秦淮》中有个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个“笼”字在汉语中有两个词性:一个是名词,是指像竹篮的一种器具;一个是动词,是笼罩的意思。这是连一个中学生凭语感就可判断的事情,可是这位外国翻译家却弄错了。他(她?)在“笼”字边上注了一个baskets。在英语里baskets即篮子,这是一个名词,不能作动词用,用baskets这样的词跟烟和雾联系在一起完全是不伦不类的。他解释说,baskets他不作动词用,意思是“罩在笼子里”(holdsin baskets),还特别声明,笼子是一种浅浅的柳条篮子,而竹字头则意味着是竹子做的。其翻译是“月亮像一个柳条篮子罩着一片沙”。这就笑话透顶了。

幸而翻译者在把全文译为英文诗时,把“笼”字意译为veil,这就接近于原文了。

译文中这类错误很多。例如,杜甫《秋夜书怀》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在“月”字旁边注了一个moon,这没有错,可是在“涌”字旁边注了一个leaps(跳),变成:月亮跳起来。他在全文意译中把“月涌大江流”译成“月亮在大江流水中跳跃”(The Moon leaps in the great River flow)。这就很怪了,既然大江滚滚地流动,月亮的影子哪里还会完整地运动呢?其实在这里,“月”字是月光的意思,诗人在夜中(星垂平野)由于看到月光在水上起伏,才感受到大江流水的汹涌。

由于对中国文字语言的微妙处缺乏感受,译者即使在文字上没有这种可怕的错误,也可能把伟大的诗句译得很平淡无奇。例如“星垂平野阔”,他就译成“星星悬挂着,在广阔的平原之上”,这在文字上好像没有错,但是在诗意上是大错了。因为这里有个因果关系在文字背后,那就是:由于平原是如此广阔,又由于是夜里,因而天上的星星好像垂落了下来。这是一种艺术家的微妙的发现,可是译者对这种“垂落”之感没有领会,把它译成悬挂,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这是由于中国的汉字和语言与英语的距离太遥远了吗?也许是,但也不完全,关键是一个成功的译者应该体会到诗人的精致的心灵和感觉。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军旗下的方队

    军旗下的方队

    本市包括“军事博物馆上空的五星”“永不泯灭的将帅之星”“军旗上写满了烈士的名字”“长枪、大炮也属于女兵”等内容。
  • 李白诗选

    李白诗选

    李白是唐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都以雄才纵逸,想落天外著称于世,代表着盛唐诗歌的气象和最高成就,也因此为历朝历代不同阶层的读者所接受和热爱。本书作为他的诗歌的选注本,共选诗160多首,约占李白现存诗歌的六分之一,原文则以广受好评的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为底本,注释和赏评则借鉴或取用了古今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
  •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亲历者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小伙儿,在美国留学时因为机缘巧合,加入了美国陆军特殊兵种“金融管理专员”。从军生涯,他经历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摸枪、第一次坐军用飞机、第一次来到战火纷飞的世界、第一次身处战斗一线、第一次遭遇路边炸弹、第一次见到几麻袋的美元……构筑了一段多彩绚丽的人生。参军前,他在纽约过盘子、发过传单、在跳槽市场练过摊、在全世界最大的迪士尼乐园中打过工……都是他“美国留学梦”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19岁到28岁这8年多,是他热血激荡的青春,也是一个青年从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到能够主宰自己未来的蜕变历程。
  •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当白色羽衣洇在了一片绯红之中,一朵妩媚之花便坠落了,那通体不俗的光泽也黯淡下来了。咳,美丽竟如此短暂如此摄入心魄!掩卷沉思,朋友,在嗟然浩叹之余,你对生活是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呢?
热门推荐
  • 傲妃天成

    傲妃天成

    穿越异世成为冷家流放在外的废材大小姐冷秋翎,被世人笑,被亲人辱,她含笑答曰,不被嫉妒的是庸才,好不容易改头换面想要离开是非之地,阴谋却逼着她一步步回到冷府,冷秋翎仰天大笑,既然上天都不让她放弃,那她就倾尽全力拿回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斗庶妹,夺政权,她杀伐果断,毫不留情,世人皆称,冷家大小姐冷血无情,不通情爱,冷秋翎露出不屑的眼神,男人,看上了抢就是。天黑风高夜,冷秋翎带走皇朝第一美男,多年后,冷秋翎暗悔,错把老虎当猫咪,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鬼手医妃

    最强鬼手医妃

    【1V1超甜爆笑互宠】【已完结】她是鬼手毒心的巫医,订了亲,未婚夫却成了别人的!没关系,再找一个就是。他是威名赫赫的冥王,被她这样那样之后还要惨遭抛弃?想都别想!“长夜漫漫,爱妃要去哪?”正准备翻墙逃跑的她:“我想去哪就去哪,你管我啊!”他淡定的把人抱回家,“我管你啊!”
  • 逆星火

    逆星火

    逆天的人,一直都有。 飞向天空的蝼蚁,注定会毁灭在烈日的炙炎中。那是人们认定的真理。但是如果有一天,蝼蚁的数量足够多,多到足以隐天蔽日,情况是否会有不同?数千年来,人们行走在诸神的统治下,浑噩度日,不知那遥远天空之上,还有没有更遥远美好的风光。从今日起,我们这些匍匐在地上的蝼蚁,将抬起头,向天空进发,我们不愿意再活在压制之下,我们要让天空为我们颤抖,要以身填满那虚伪的光明,熄灭那虚伪的烈阳,让我们自身燃烧的那星星火光,汇成新的光明。逆世而生,逆天而行。我们将是燃烧天际的紫焰,我们燃烧自己,烧出一片广阔无垠的光明世界。
  • 谢谢你让我再爱

    谢谢你让我再爱

    江小暖重生后,当她落水时,看到的依旧是那个熟悉的男人,就暗暗决定,这辈子无论再发生什么都跟定他了。18线小明星遇上霸道总裁,第二日头条,某女星被总裁潜规则。总裁自然不能忍,霸气拍照,一张结婚证上传微博,当日帝都上空全天飞艇挂横幅“江辰一生一世不负江小暖”,众人吃得一把大狗粮。往后隔三差五,众人都被狗粮喂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这是又一篇红楼故事。贾母定下双玉姻缘。没想到王夫人却说动了元妃赐婚金玉良缘。大观园中风刀霜剑,以后的黛玉又该如何的生活。朝廷战败,藩王和亲,那一己私利,又将黛玉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贾府的利益,贾母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外孙女…和亲的路上,在那个新家,绛珠仙子又该如何接受新的生活…第一卷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卷愿奴两肋生双翼第三卷娇羞默默同谁诉推荐自己的新作品:《情牵红楼》向大家推荐自己的旧作《新续红楼》《红楼别梦》《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瑜》哈哈,大神沧海明珠的佳作《雨落碧水凝黛情》《无敌女夫子》推荐溱潼的新作《丑妾不承欢》推荐好友玉人何处的佳作《玉落谁家》推荐好友蓝河星月的新作《浪子江湖》《浪子江湖》推荐安甜妮哥新文《三宫六院七十二宠》推荐一部别致的红楼故事,心随碧草的新文《红楼梦之千古情痴》推荐谨瑜的新红楼故事《情禛玉切指纤柔》推荐莲心新文《代嫁弃妇》推荐溱潼的新作《穿越之囧女嫁人记》推荐断崖的大作《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泪语忧潭的新作《红楼之凰求玉》如果大家喜欢谈论红楼故事,就请到这三个群里来,大家一起聊红楼。红楼情思一群:36840339红楼情思二群:51526086红楼情思三群:121368703扫径烹茶,恭迎佳客
  • 李东阳传

    李东阳传

    李东阳,字宾之,祖籍湖南茶陵,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五行并下,聪慧过人。他有个好基友叫程敏政,字克勤,祖籍徽州府休宁,也是个神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上班,一起经历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 50m的距离

    50m的距离

    50M的距离,似近似远的距离,与你相遇的距离,与你离别的距离。
  • 只想爱你再多一点点

    只想爱你再多一点点

    “救我,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危急关头,她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自此,她成了他身边最听话的女人。一场阴谋,她为他而死,世人皆知,她为他放弃了生命。“你以为你离开我,就可以撇清我们之间的关系?楚慈,你记住,你永远只能是我一个人的,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直至失去,他才明白,她那么卑微的留在他身边,只为了再多爱他一点,而他更恨的是,他也早已爱至最深。不,没有他的允许,她不许离开,哪怕是死,也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