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21

第21章 套用逻辑模式和任意逻辑——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超越

引言

严肃性幽默要把自己和对方的情绪一起解脱出来,具体的方法很多,但从根本上说,只能分成两类:一类是讲逻辑的方法,或者叫讲理的方法,虽然讲的不过是玄虚的歪理;另一类是不讲理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让人在领受顿悟之乐的同时接受不利于自己的结论,这就是幽默功能的极限。上文所说的林肯的幽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而在下文中,萧伯纳却达到了。萧伯纳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幽默在形式上是很有逻辑性的。

一、在逻辑上将谬就谬——让对方把自己的头撞到南墙上去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会,会场上突然有人大叫,让他滚出去。面临这样的情况,萧伯纳可以选择装聋作哑,不予理睬。但对方声音很大,与会者也有不少人听到了,这就难以回避。萧伯纳只有勇敢地回应了。他不能不正面回应,但在那样的语境中,他不能和这个人顶牛,他必须缓和正面对抗,他这样说:

是呀,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是很可惜,我和你在这个会场中,都是少数。

幽默的最大难题就是拒绝,幽默的最大妙处,就在于将拒绝变成笑。在这里,萧伯纳的拒绝之妙处,就在于他把拒绝包装成了接受,把对立的双方转化为统一,但由于都是少数,故不能接受。

还有一则故事,说萧伯纳接到一个小姑娘的来信:

我非常崇拜你,为了表达对你的崇拜,我请求你允许我用你的名字给我的小狗命名。

对于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来说,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但是对于一个心胸博大的幽默大师来说,却并不是一件棘手的事。萧伯纳给小姑娘回了一封信,说:

我同意你的意见,但你得征求一下你亲爱的小狗的意见呀。如果它同意的话,那就太好了。

萧伯纳宽广的心胸自然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幽默得起来的主要原因,其次也在于他用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顺着对方的思路将错就错,把对方推入死胡同。这样就把自己的拒绝转化为对方的别无选择了。在这一点上,萧伯纳坚持了自己的进攻,又在他与对方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

这种方法,语义是虚构的,但更突出了逻辑的现实性——顺着对方的思路,将之推向荒谬。这种方法很有普遍的实用价值。人们遇到使人恼火的事常常忙着直接顶回去,而这种方法,不是直来直去地顶回去,而是顺着对方,让对方自己舒舒服服地撞到南墙上去。

这可以叫作将谬就谬法吧,就是在逻辑上套用对方的模式和程序,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

冯梦龙的《笑府》中有个故事,说是一个老塾师,坐在那里困了,睡着了。等他醒来,一个调皮的学生就问他:“老师,刚才干什么了?”老师说:“我去会见周公了。”学生没法说他是假的。过了一会,那调皮的学生也伏在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很恼火,把他叫醒,问他为什么白天睡觉。学生说:“我也看周公去了。”老师就问:“那么周公和你说了些什么?”学生说:“他说,他刚才没有见到你。”

这个学生的回答妙处有二:其一,用老师的说法为自己辩护;其二,又用老师的模式引申出一个结论,把老师自己说的给否定了,让老师没法反击。这种幽默的进攻性很强,差不多达到了雄辩的程度,不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反击对方,而是依照对方的因果模式否定其结论。

但这不是雄辩,而是幽默,因为双方都心照不宣:所谓“会见周公”之类,都是假的,但从这个假定的前提出发,进行了颇为严密的推演,师生在对方留下的语义空白中心领神会,这就是幽默了。

二、接过荒谬的逻辑模式顺水推舟

接过荒谬的逻辑模式顺水推舟,这种方法在严肃幽默中有相当广泛的适用。在很多场合中,也可以用之于戏谑性幽默,因为在戏谑性幽默中模式的套用更为自由。古代笑话书上有一则故事,是讽刺那些好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写的人的。有人看到墙上的涂写,于是说:

满墙都是屁。

这是骂人,不是幽默,要让它幽默起来,就不能满足于这样的愤怒,得把愤怒丢在一边,往歪曲逻辑方面去想。既然这么夸张了,就得有相应的惊人的效果,于是有人便跟了一句:

为何崩不倒?

这就有点玄,有点超脱了。如果你过分正经,过分拘泥,就不可能推导出屁也能崩倒墙,但是荒唐达不到一定程度,愤怒就不那么容易消除。可这只是把愤怒缓和了一下,并没有达到弗洛伊德所说的“情绪宣泄”的目的。这就得在逻辑荒谬上下足工夫,既要荒唐又要有谱。荒唐易,有谱难。有谱是要就着荒唐的逻辑模式如法炮制,对方才会在思路上和你不期而遇。这就得找一个似是而非,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理由来作解释。这则故事接下去回答了上面的问题,说:

那边也有屁,所以顶住了。

这就不能不让人发笑了。既然在第一种模式中屁有那么大力量,那么按照同样的模式,两边屁一样多,力量平衡了,因而墙也就没有倒。

这样的幽默,逻辑上是周密的,既荒唐无理又理由充足,幽默不能不令人叹服。在构成幽默的同时,逻辑模式的严密是很重要的,它远远比叙述事实的准确更重要。事实可以荒谬,而逻辑模式必须密合。幽默的奥妙就在于这荒谬密合的逻辑结构中。

三、用意志来抵制愤怒不如用幽默来宣泄愤怒

用意志来抑制愤怒,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屡试不爽,这主要是对方在情绪膨胀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幽默就很困难了。要把人从愤怒中解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因为愤怒是自发的,往往不受人主观意向的控制,既不能招之即来,也不能挥之即去,而且它一来就可能把事情搞砸,因为此时的当事人已经没有理智了。本来凭借理智设计得很好的计划、方案,由于不能控制住自己也就全忘了,什么都舍得扔,就是舍不得牺牲自己的愤怒,这时什么都可以讲,就是不讲理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时,在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时,在自己的国家遇到侵犯时,人是不能不愤怒的。在这些情况下,人如果不愤怒还能算是个人吗?

这种愤怒是正义的愤怒,是很宝贵的。西方有一种说法:“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强烈的情绪对于抒情文学的创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但是对于处理实际事务和人际关系,愤怒却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有水平的外交家、政治家都善于抑制自己的愤怒,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宰相肚里能撑船。在电影《林则徐》中,我们看到在他的书房中挂着“制怒”两个字。这表现了他十分警惕愤怒对于理智的破坏,时刻提醒自己用意志来抑制愤怒。

但这似乎不是最好的办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长期抑制诸如愤怒、悲痛之类的感情对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抑制愤怒,而是排解愤怒,宣泄愤怒。

幽默正是排解、宣泄愤怒和其他有害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弗洛伊德的这种说法是挺有道理的。你不把郁积起来的情绪宣泄掉,老是那么抑制着,能量没有消失,它不在这里冒出来,就可能溜到另一个地方冒出来,把事情搞坏。

幽默不但能化解愤怒,而且能让它变成笑。

四、面临反对者的不同处理方式

在对方情绪不那么膨胀的时候,用一些将谬就谬的逻辑制服对方还可能奏效;但在对方很愤怒的时候,就不行了。这时就得用上任意逻辑的幽默。

有一则报道说,上海一个乐团到外地演出,主持小姐一上台,就从台下飞上来一个空易拉罐。这位小姐算是有修养的,她稳定了一下情绪,非常沉着地说:“刚才台下飞来了一样东西,我相信,那位扔东西的朋友现在该后悔了,因为我们知道这里的观众是最讲文明礼貌的。”

这位小姐很有礼貌,没有激化对抗的情绪,这种时候,只要说一句刺激性的话,整个演出的欢乐气氛就可能被破坏殆尽了。但这位小姐所讲的话只限于礼貌,说人家已经开始“后悔”,未免有一种压人的味道,因而效果不太理想。她所说的话,带着某种严厉的感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对抗。细细分析起来,她用了两个办法:一是孤立法,把大家拉过来(所有的人都讲文明礼貌),使扔东西的人孤立起来;二是强加法,把后悔硬加给他,即使他不后悔,也没法到台上来和她争辩。

这不符合幽默的共享原则,因而对立情绪不可能消除。其实,这时不用讲那么多道理,只要给这个现象来一个不需要证明也无法证伪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原因就行了。

前几年我在国外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加拿大,一下飞机,就遇到一批加拿大人高呼反对他的口号。东道主多少有些为难。里根为了减轻东道主的压力,很轻松地说:

举着旗帜呼着口号反对我,挺平常的。我在国内常常遇到。

这样说,自然有利于缓和紧张气氛,但是并没有达到高度幽默的水平。虽然双方心理距离是缩短了,但还没有达到最短,还没有架起沟通的桥梁。里根和我们的那位主持小姐不一样,他知道光有这么一点智慧是不够的,于是他接着说:

说不定这些喊口号的人正是从我国跟过来的,为的是给我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幽默的可爱之处就在于这种即兴的胡诌,根本不必费神从对方或自己的说话中寻求根据。

这就是非逻辑性幽默的特点。

它好像不讲逻辑,没有套用对方的思维模式,完全主观随意,也同样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回到那位上海某乐团的主持小姐身上来。她本不该满足于没有激化矛盾,而应该努力寻求消解矛盾的办法。

例如,她可以这样说:“这里的观众比上海观众更热情。在上海,我们演出结束以后才会有人送饮料来慰问,可在这里,我们的演出还没有开始,饮料就迫不及待地飞上台来了。”这明明是胡诌的,完全无视罐子飞上来的消极原因,只作没有根据的、积极的解释,但却可以消除原来那种一本正经的、压人的意味,起到使人心照不宣、心领神会的作用,把观众逗笑。这样的因果关系可以说完全是歪曲的,但却能把自己和观众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想和谁开玩笑,就胡诌一个绝对不可能的、绝对不现实的理由好了。但要新鲜一点,不可陷入俗套。通常朋友来访,都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这本来是幽默语言,但是由于运用得太多了,就没有味道了。日常幽默之难,首先在于即兴,其次是独创。朋友来访,说什么风都可以,只要是你第一个想出来的。比如: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是裙带风还是“西北风”(一种唱歌的风格)?或者说:“干什么这么晚来我家?是不是被公安局追捕了?”或者说:“早不来晚不来,正碰上我明天要升官(胡诌的),是不是来走后门的?”

有时,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对立时,这种方法很管用。有一次,我国一个作家代表团到西柏林去参加一个聚会。正好一位香港作家在即兴演说,他说,他喜欢看香港、台湾的小说,而不喜欢看大陆的小说,香港小说都是和风细雨,而大陆的小说常常是“腥风血雨”。我们一个作家沉不住气了,当场就问:“请问你都看过哪些大陆作家的小说?”这本是想将他一军,没有想到人家竞说出一大串我们作家的作品,还补充了一句:“今天早晨我还在读你的作品。”双方都有一点火了,本来平和的气氛也开始紧张了起来。

其实据我所知,“腥风血雨”这个说法,在德语中挺不好翻译,本可以就此和香港作家幽默一下。比如可以这样说:“刚才一位德国翻译小姐问我‘腥风血雨’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这是中国广东的特殊风俗,家里的人如果去香港工作,春节回来过年就要杀大量的鱼款待。鱼的血流得多了,宴会上鱼腥味越浓,就越显得隆重。在‘腥风血雨’的情况下,讲话越是不拘礼节,越显得是一家人。”这样就可以把本来很刺激情绪的“腥风血雨”,用一个民俗学的虚构原因解释成亲切友好的意思。

歪解因果的天地是很广阔的,不管是套用逻辑还是任意逻辑,所需要的是灵活的思路,这正是我们下一章要讲的。

同类推荐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尼采的人生哲学

    尼采的人生哲学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的精髓,每篇文章都是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从而得出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阅读本书将会彻底颠覆你对哲学的偏见。字里行间,你会感到泉水跃动成洪流奔驰着,时而热情跳跃,时而变幻无穷,既不会感觉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柏拉图的惩罚理论

    本书是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道德思想的一个扩展性研究。作者从主体间道德与主体道德的角度梳理,分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中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重要问题——即惩罚问题。在考察了惩罚与希腊的传统价值类型之间的关系后,作者结合柏拉图的道德理论先后论述了赔偿、阻遏、改造与报应等思路在其惩罚思想中的地位,并从其惩罚理论中存在的改造与报应之间的张力结构中发掘出了柏拉图的惩罚理论所开创的古典政治哲学教化意义——从主体间到主体的政治道德教化。
  •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 如去如来

    如去如来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热门推荐
  • 未来之战:全维精确战

    未来之战:全维精确战

    1. 本书基于战争史和“当代战争处于快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这一事实,依据军事理论、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原则和规律,通过深入考察和周密论证,大胆前瞻,对未来的战争样式进行预测研究。2. 本书研究和讨论的“未来”这一时间概念,限定为至2050年的30年左右的时间区间内,这个时间一般也是战略性武器系统的批量建造时间跨度。3. 本书提出未来战争是“全维战场空间内进行的高精度战争”,简称“全维精确战”。“全维战”的概念涵盖了当今已经公认形成的(陆、海、空、天、网、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战场空间;“精确战”的概念,是由于未来战争中的参战各方均以高精度武器作为主战武器。
  • 小海龟历险记

    小海龟历险记

    因为贝壳被奶奶收缴而叛逆出逃的小海龟在海边遇见了大鲨鱼,恐惧又促使他赶紧跑回家,回家后却发现奶奶已经不见了,于是他决定和大鲨鱼一起踏上寻找奶奶的道路。
  • 快穿系统之反派宿主已接收

    快穿系统之反派宿主已接收

    (1v1,双洁)她是一个位面修复系统,没想过刚绑定完宿主,任务就变成了系统修复宿主,阻止宿主毁灭世界。他是命运坎坷的小可怜,一个黑化的小反派。就只是因为面对命运不公,报复了一下命运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绑定了个系统,却是拯救了他凄苦的一生。(备注:一年内暂停不更。)
  • 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

    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

    汪伪政权又称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国民党要员为首建立的政权,1940年在日本扶持下成立于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覆灭。本书所收文章皆为汪伪政权参与者撰写,重点讲述了汪伪政权的创建过程、派系争斗、军队建设、经济活动等,剖析了汪伪的投降主义政策及卖国行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掠夺,内容翔实,为此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超级篮球教练系统

    超级篮球教练系统

    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穿越到2006年的火箭队球探身上,在超级篮球教练系统的帮助下,成为了妙手生花的篮球教父!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本书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诡听天下

    诡听天下

    朱野此生唯一的梦想就是:吃、喝、睡,顺便拐个美男压压寨。她只需要做一枚精致的猪猪女孩就好,这个白日梦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连上天都看不过去她的懒惰:一道闷雷将她送去西天,祝她早日实现梦想。朱野没想到的是,一睁眼外面已经变了天,精致的猪猪女孩做不成,而是成了·····一头实实在在的野猪!(很多人断定这只野猪定得了猪瘟,不然怎么这般特立独行。)喂喂喂,她是无数次祈祷活得像猪那样自由自在,但可不是随时被宰的蠢笨野猪啊!还有,这个小痞子道长,你干啥呢,人猪授受不亲,求别撩!(宋肆一脸无辜:贫道只想看看这野猪是雌是雄。)野猪发作起来很恐怖,一路捉鬼打怪一路拱大白菜,最后栽在焉儿坏酸菜手上。
  • 云之巅山之盟

    云之巅山之盟

    【校园文】+【玄幻文】+【科技文】综合一体的构思。【校园文】:前半部,中间穿插玄幻情节。路天歌是一位普通女高生,命运让她和男主空(生物进化后的龙类)莫名纠缠在一起,发生的一些校园故事。【玄幻+科技文】:后半部,一直玄幻。云巅上的故事开始,路天歌为寻找空的下落,来到空从小生活的地方,令她惊讶的不只是这里的“人”,还有这里的科技。而他们卷进一场阴谋战争中,相互猜忌,相互背叛......
  • 天穷

    天穷

    风雷动,云海间,笑看大千世界,我自仗刀长笑!饮茹毛,歌未央,世人笑我癫狂,杀尽天下负我!武道将休,天地消散,天有穷极时,我自横刀问天一战!五气聚顶,逆天而上!刀横八荒四野,天地为我颤...为至亲,为红颜,为兄弟,哪怕天下负我,戮战于野,横立于世!天有穷极时,人当再战日!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