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51

第51章 附录二:论幽默逻辑(1)

一、在逻辑空白中的落空和落实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一句在西方美学史上相当经典的话:“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悖理的东西存在着(对于这些东西自身,悟性是不会有任何愉快的)。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这一句话,在另外一些译本上被译成“笑产生于紧张的期待的落空而造成的感情爆发”。这下面还有一句:“正是这一对于悟性绝不愉快的转化却间接地在一瞬间极活跃地引起欢快之感。”康德的这个定义影响甚大,许多西方幽默理论家都是在康德的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笑的理论的。例如,一些理论家把笑定义为“荒谬的意义”(sense in nonsense):“我们一时认为有理性的东西,顷刻之间就成了废话”,立普斯这一关于笑的理论实际上是在康德理论的悖理导致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他补充了一点,失落以后还有某种意义,但是他最后还是没有脱出康德的窠臼,他非常强调最后的结果还是“毫无意义”的“乌有”。他说,在喜剧性的双关语中,“荒谬的单词先欺骗了我们,然后才告诉我们其真正的含义,正是这第二级启蒙,即最后一切都归结到一个在通常概念中毫无意义的词——这种到乌有的还原的过程,才产生了喜剧效果”。

康德对于笑的定义带着西方古典美学常有的心理哲学色彩,其核心是由于期待的落空(或者译为“虚无”)而突然造成的——意外的惊奇。康德指出的期待的落空是由于荒谬,也就是由于不合乎惯常的理性(或智性),如果合乎智性或者常理,期待就不会落空了,也就不会使人笑了。例如,俗语说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并不能使我们发笑。

康德的理论的核心,表面上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悖理——落空。其实这还不完全。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假定的原则,也就是西方人经常强调的游戏的原则。如果不是假定的游戏,那么不是错误就是欺骗。因此康德在括弧里说:“被欺骗的期待怎能享乐?”而纯粹的错误只能造成“自己比这个无知的人更聪明些”的感觉。康德的这个定义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准确地抓住了心理期待的紧张变为突然的落空这一现象。

这比之后来的柏格森的笑产生于“机械镶嵌”的理论涵盖要广泛得多。但是他留下的问题也不少。首先他实际上并没有分清几个基本范畴:第一,游戏性的笑与非游戏性的笑;第二,笑与非笑;第三,滑稽的笑与幽默的笑;第四,讽刺的笑与幽默的笑和滑稽的笑;第五,笑与语境。

这五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或者联系,应该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柏格森的笑论中,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在演说,很起劲,可是忽然打了一个喷嚏;一个中学生走向黑板,突然停了下来,说是鞋子和裤带太紧;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期待落空的笑。然而这里仅仅是可能,必须有一个条件,才能把可能转化为现实,那就是伤害不是很重,如果这个人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例如,跌跤导致骨折,演讲的人因有肺癌而咯血,中学生因为小石子而造成终生跛足,后果越是严重,越是难以笑得起来。因为幽默的笑必须是善意的,伤害太严重,就不可能是善意的了。一个最基本的区别就是游戏性与非游戏性。游戏性的,哪怕是再严重的,人头落地,天崩地裂,也不要紧,也笑得起来,因为游戏是假定的。如果不是游戏性的,同样是期待的落空,哪怕是稍稍严重的一点损害,不但不可能引起人的紧张情绪的放松,相反,倒是可能引起人的情绪的更加紧张,不但笑不起来,在某些人那里,哭起来的可能倒是更大。

康德在行文上并不十分严格区分游戏性与非游戏性的笑,但在实际行文中,他论述的重点却是非游戏性的。例如,他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印度人在苏拉泰(印度地名)一个英国人的筵席上看见一个坛子打开时,啤酒化为泡沫喷出,等英国人问他有何可惊奇之时,他指着酒坛说:“我并不是惊讶那些泡沫怎样出来的,而是怎样进去的。”如果这个例子还不够清楚,下面的一个就比较清楚了:一位接受了富亲戚遗产的人,想替他的出丧大大庄严一下,而抱怨未能做到,他说:“我给送丧的人钱,要他们哭丧着脸,不料给钱越多,他们表现得越高兴。”这可能是因为他研究的只是笑而已,因而没有特别注意到假定性的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意外之间的重大区别。

今天,当我们拿它来研究幽默的笑时,就不能不更加感到其局限了。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不完全在于期待的落空,而在于为什么期待会落空,这是其一;其二,大量的笑,并不仅仅产生于期待的落空,而且产生于逻辑落空之瞬间想象的填充。在这方面,西方笑和幽默理论家都感觉到了,他们往往能用感性语言加以表达。例如,费舍说:“机智必须发掘某种藏而不露的东西。”立普斯说:“(机智)用经不起严格的逻辑或普通的思想方式和表达方式检验自己。最好这样说,它并不说出自己要说的东西。”其实,他们所说的都是某种现象和感觉,作为学术的界定并不严密,因为绝大多数不讲出来的意思别人是无法了解的,只有把逻辑推理的所有条件都准备好了,仅仅留下一个狭窄的逻辑断层,使之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空白,让听者自己去推断出来,这就可能产生会心的笑了。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不讲出来,而在于给足逻辑的提示,把听者逼到预先设定的、狭窄的逻辑小道上去,让对方和你在那逻辑的空白或者断层中无声地会合,即使是你对他的调侃、揶揄。因为是他自己在推演中领悟的,他的思绪也会在与你无声的会合之中感到愉快,笑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发出来的。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喜剧小品表现夫妻吵架,妻子说:“嫁给你这样的人还不如嫁给鬼。”丈夫回答说:“你放心,《婚姻法》上规定,近亲不得通婚。”观众立即哈哈大笑。因为,对正常的理性的回答的期待是落空了,而“近亲不得通婚”的因果逻辑中留下了一个空白:妻子是鬼的近亲,也就是妻子本身就有鬼血统的意思。这种笑,与其说是产生于期待的失落,不如说是产生于在逻辑空白或者断层中的会合和顿悟,准确地说应该是失落与顿悟的统一、落空与落实的统一。

许多期待的落空还产生于歪曲的因果。歪曲的因果自然是不成其为因果,对于习惯于正常因果的人们来说,会造成失落之感;但是如果光是歪而无理,只是一种荒谬,并不能引起笑。无理是一种失落,歪得有理,又不完全有理,造成一种顿悟,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刹那的荒谬和机智的张力,在心理上构成必要的冲击,造成不平衡之后,又突然给以启示。启示,就是提供逻辑的暗示,但并不给出结论,结论只留在逻辑空白中。当对方的想象和你在这空白中会合时,会心的微笑才能由此而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笑是心灵最短的距离,当你和对方在逻辑空白中会合时,你们的心理对抗,也会因为在逻辑空白中的会合而缩短,甚至消失。

我国相声艺人总结的一条经验,叫作“理儿不歪,笑不来”。这只说对了一半,道理歪了,还不一定引起笑,歪理还得在逻辑空白中有“理”,才能逗人发笑,俗语叫作歪打正着。这有点像我国古典诗话中说“无理而妙”(吴乔《围炉诗话》),不过属于不同范畴。诗的无理是抒情性的,以极端化为一般特点,一般也不存在逻辑空白。而幽默的歪理,用我的话来说,叫作歪理歪推。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有理与无理之间。

幽默逻辑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在表层概念上,也就是在字眼上,很有理的样子,可在内在的逻辑空白中,又明显地违反了理性逻辑的正常规律;二是在理性逻辑空白中,虽然不合“理”,但是在情感上又有心领神会的合情。1990年世界围棋大赛,最后聂卫平和台湾的林海峰进入了决赛。双方满怀信心,都要拿到冠军。台湾记者问聂卫平,前两次林海蜂虽然战胜了你,但是决赛还是输给了一个韩国人,只拿到亚军。林海峰拿过两次亚军了,这次下决心要拿冠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聂卫平说道:前两次输给了林海峰先生是存款,这次则不同,要取款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事不过三,林海蜂先生如果这次再拿一次亚军,(也就是,一共三次亚军)以后就一定能拿到冠军。在逻辑空白中的暗示就是,这次的冠军要由聂卫平来拿,台湾记者心领神会地笑了。

聂卫平所提出的自己必然会拿到冠军的理由,按正常的逻辑思维不合逻辑,以存款和取款、事不过三来类推林海峰此番只能得亚军,实际上没有道理。在通常的逻辑思维中,运用类比推理作为论证的主要根据,是一种错误(当然在诗歌中是另外一回事,在《诗经》中比兴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聂卫平所讲的理如果完全是胡说八道、彻头彻尾的歪理,台湾记者是不会笑的。它在表面文字上,在孤立的概念上,在逻辑表层上,又似乎合乎逻辑(例如事不过三,拿三次亚军以后,就不会只拿亚军了),但是却明显违背事不过三的原意(对消极的事情容忍的极限不能超过三次)。表面上的逻辑合理性和内在的逻辑不合理性相结合,就构成了一种牵强附会的因果逻辑的“错位”,形成了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情感之间的张力,在理性逻辑上,造成了不和谐感;可是从情感上来说却淡化了矛盾,构成了和谐之感。和谐与不和谐的交织,作用于双方的心理,形成一种既是意外,又能意会的双重复合之感,这才是笑产生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样,才是幽默的。

康德所说的悖理之所以失落,就是因为它违背了通常的理性思维逻辑。理性逻辑是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心理定势,一切的思维都沿着这条轨道自动进行。一旦脱离了这条逻辑轨道,思维就有一种突然出轨的感觉——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失落,但是光有这样的失落并不一定能笑,即使是在某种场合中笑了,最多不过是滑稽的笑,还不能构成幽默的笑。聂卫平越出了什么常规呢?主要是概念的同一性规律。他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聂卫平把事不过三容忍的有限性概念,临时偷换成达到三次的决赛的失败意味着第四次冠军的稳稳获得;又把自由的存款和取款与不能自由决定的棋赛胜负类比起来,就把此番对方失败的推测,变成了自己胜利的预言。这不是必然的,作这样的推断是不合逻辑的,但是由于是留在逻辑空白中,对方自然地被引诱到其间与其意向会合,很有利于情感的沟通,从而无声的意会淡化了矛盾和对抗。这里的笑,就不是滑稽的笑,而充满了智慧修养,消解了对抗的排他性,使尊重对手高雅的感情占了上风。这样的笑就升华为幽默了。

康德的有关笑的说法,不能把高层次的沟通情感的幽默的笑和低层次的滑稽的笑分别开来,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日本人把英语的幽默(humour)译成“有情滑稽”是有一点道理的。正因为有情,所以对抗的性质和程度都发生了变化,不和谐也转化为和谐。聂卫平和林海峰之间本可能有针锋相对的冲突的,但是聂卫平用他的幽默感淡化了胜败互相排斥、不能共享的竞争性,强化了友好情感的心领神会。如果没有留在逻辑空白中的情感的无声共享,便没有幽默的会心的微笑可言了。

二、幽默、讽刺和滑稽互相消长的反比定律

有时候,出于形势的需要,人们并不一定要钝化、弱化进攻的锋芒,而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又不想让情绪形成直接对抗,这时就得在逻辑空白中留下比之幽默更带进攻性的意味,其特点是强烈的智性对抗多于情感的意会,在逻辑空白中把机智的暗示和进攻性结合起来,这就是讽刺。立普斯把这称之为“挑衅性幽默”或者“讽刺性幽默”。

从主观立场上看,这种幽默意味着主体和对象的对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日本的鹤佑见辅说:“幽默和冷嘲(cynic)只隔一张纸。”冷嘲的笑,没有沟通的温暖,由于其进攻性甚强,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点冷峻的意味。这在鲁迅的杂文和钱钟书的散文中屡见不鲜,尤其在他们使用反语的时候。鲁迅在《论辩的灵魂》中这样说:“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说中国人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也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这段话用的完全是荒谬逻辑,可以说根本不通。从形式上看,只有很软弱的外部逻辑上的擦边性的粘连,根本不能构成推理。但是从内容上看,则明显是反语,是对某些不讲逻辑(充足理由律)的论敌的讽刺。这也可能引起读者会心的笑,但是在作者那里,这种笑带着更多的进攻性。它和幽默的笑在逻辑空白中带着温暖的情致、会心的沟通是很不相同的。这种笑有时不但冷,而且可能很毒。

同类推荐
  •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这本《希望的原理(第1卷)》是该系列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1卷)》的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要描述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及历史影响,分析了本书的主要思想,包括: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及其解体,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进行了评述。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论》对当代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热门推荐
  • 支离人(卫斯理珍藏版)

    支离人(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一个人的头颅、手脚,居然可以离开身体四处活动!一具身首异处的古埃及木乃伊、一个古怪的金属盒,蕴藏着支离人神秘力量的来源,关係着人类的生死存亡。为了争夺一片神秘的金属片,卫斯理与支离人展开了激烈的亡命追逐,经历前所未有的诡异奇遇……这个故事是写外星人(牛头大神)在地球上,一再受地球人欺骗的经过,先是受了埃及法老王的骗,接着又有卫斯理的食言,十分有趣——外星人科学发达,地球人人心险诈,似乎旗鼓相当。——倪匡(卫斯理)
  • 快穿攻略女主大人

    快穿攻略女主大人

    系统:#我家宿主太辣鸡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宿主:……呵祈柒自从绑定了自家辣鸡系统,腰不疼了,腿不酸了,就是要每天要攻略女主大人是怎么肥四?!(快穿1v1)
  • 神皇

    神皇

    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翼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
  • 周天修行记

    周天修行记

    主角周天是一个被诅咒的人,他无法凝聚灵引,无法修炼,甚至都活不过十五岁,但是他对于修炼,对于长生却有浓厚的兴趣和与生俱来的执着,且看他如何逆转生死,向天索命,一步一步走向修仙之路……
  • 情深的他

    情深的他

    金龙兄弟刚到A市就看到他瑜哥借酒买醉。林飞龙:哥,嫂子的电话也不接吗?周瑜沉默,看都不看一眼手机。金大宝:哥,嫂子快放暑假了吧,你不跟她一块回去吗?周瑜沉默,理也没理他。莫名冷战了一个学期再回到白瓦村。这夜,乔蒂正躺屋里睡得迷迷糊糊,忽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俯下来,压着她小声咕囔,又委屈又自责:媳妇儿,我错了。这是一对小情侣走出大山,脚踏实地走上幸福人生的励志小故事。想做的事一件一件去做,想走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去走。你只需要努力,其他的就交给时间,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青梅竹马/励志人生/行业精英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存的基本竞争

    生存的基本竞争

    认真分析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种种欲望,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例如,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汽车,原因是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觉得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
  • 怎奈竹马是大佬

    怎奈竹马是大佬

    “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被江二虐成狗。”“程景景,你说什么?”“···一,一行白鹭上青天。”幼时的程景景,家里空降竹马江澄澈,说好的要当她的小老弟结果角色一换成了每天监督她的小恶魔。“江二,我想出去玩。”“程景景,你说什么?”“···那个我想学习来着。”江澄澈是个很称职的监工,事事都帮程景景解决。嗯,称职到,连程景景的桃花都一并帮她解决了。“我,我想谈恋爱。”“程景景,你说什么?”“···我想和你结婚。”江澄澈笑着将二景拥入,“好。”···我以前半生为局,精心布置,赌注是这条命,代价是孤独终老,只为结局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些夜

    那些夜

    爱情是洁白的吗?或许不是,但它一定是让人沉沦的让人万劫不复的,那么我希望能和你一起坠入深渊。“如果我的爱是原罪,那么我愿意为你背负一整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