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08

第8章 幽默 诡辩和雄辩——幽默就是讲歪理(1)

一、正理也有讲不通的时候

许多人幽默不起来,并不是没有幽默天赋,而是因为有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不敢讲歪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话自然有其的道理,但并不绝对,得看情况、看对象。还有句俗话叫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理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行无阻。有理讲不清的情况,我们在前面一讲已经说得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因而,人们不能对辩论寄予太高的期望。但是,有一条必须明确,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说,真理终究会被实践证明。可是,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要证明真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甚至有时一个人生命的长度都是不够的。如果光是消极等待,人岂不就白活了,在真理未被证明之前,人与人还是要交流,在真理已经被证明以后,人与人更要交流,因为总有人感觉不到真理已经被证明了。交流要讲效果,无效的交流不但没有正面的作用,而且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同样一个道理还有个如何讲述的问题。

这就要看“语境”。

通俗地讲,“语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对象,包括对象的修养和当时的心情等;第二是具体环境,主要是现场的情形。有许多真理是不适合在公开场合下讲出来的,在某些情况下,莽撞地把事实真相讲出来,只能坏事。所以,在亲朋中有“善意的谎言”之说。而外交官常常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说谎,如果他处处讲真话,可能就要犯叛国罪了。对于错话的纠正也一样,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批驳,只有在很特别的情况下,当场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合适的;对于错误的活语,用雄辩的正理纠缠到底,不弄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好心办坏事。

认真观察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人们每天所讲的话绝大多数并不是一本正经的正理,除了课堂上、会议上和所谓正式的场合以外,在日常交往中人们需要时常讲点“歪理”来轻松一下。有时正常的逻辑推断,不但不能使人高兴,反而使人生厌。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一篇叫作《文学教师》的小说中,写一个语言无味的地理教师,他总是说一些过于浅白的正常道理,弄得人哭笑不得。比如主人公尼基京结婚了,他说:“你以往没结婚,所以过单身生活,现在你结婚了,就要两个人一起生活了。”这不但没有味道,而且暴露了他思想很贫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说话显得很聪明,因而总是说一些有理的话,但要有幽默感,就得敢于说不合理的话,就得学会编织一些善良的谎言,学会讲歪理。

如果你的朋友脸色近来变得越来越红润了,你说这是由于他身体健康,营养丰富;过了几天,他又变黑了,你说他是由于到海滨度假,多晒了太阳。这合乎正理,很科学,无可辩驳。但这样的因果推断如果有上千条好处的话,至少也有一条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不幽默,听起来没有什么趣味。如果你不这样说,而是说他脸红是因为多吃了红烧牛肉,脸黑又是因为多吃了乌贼鱼,心都吃黑了,所以连带脸也变黑了。这种因果推断,明明不正确、不科学,但是如果它有上千条坏处,至少也有一条好处,那就是很有趣,有点幽默的味道。多少人想幽默而不能成功,原因是他们对讲一点歪理还有不由自主的心理障碍。

二、不敢讲歪理的心理障碍之一:正理使人肃然起敬

不要去埋怨自己缺乏幽默细胞,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去排除有碍幽默的心理障碍。

最常见的有碍幽默的心理障碍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一本正经,力图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正理。有些人思想僵化、古板,自然幽默不起来,即使那些头脑很灵、平日里很雄辩(甚至很诡辩)的人都不一定幽默得起来。雄辩的逻辑推理是很严密、很正规的,但是却没有幽默和使人轻松愉快的效果。

雄辩在古希腊、罗马非常受人重视,那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演说家、雄辩家。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良甚至开设了雄辩学校。我国先秦也有游说之士,进行过许多雄辩的实践。

总体来说,雄辩的特点和一般的论述不太相同,一般的论述,都以自圆其说为要务。但是,不管从纯理论还是从实际的交流来说,自圆其说,并不一定可靠。

一般的自圆其说,就是通常所说的论证。根据自己的论点,选择和论点相一致的材料,进行论证。这里有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选择”,既然是选择,就意味着排除,把和自己的观念一致的留下,把和自己的观念不一致的排除。这很明显是片面的。在这方面,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这样的证明不可靠。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如果你要论证它,就得列举一切可能的证据。例如,古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今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中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外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能不能证明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呢?不能。因为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所指却是无限的。有限加有限加有限,加到n次还是有限,不可能变成无限。相反,在有限的经验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例外,只要出现一只天鹅是黑的,那你这个“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就被推翻了。这时,轻而易举地得出的一个结论——“并非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却绝对是没有错的。

所以波普尔认为,举例证明,往往是无效的,相反,发现反例,对命题加以“证伪”,却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阶梯。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证伪”、不断地“试错”的过程。

通俗地说,寻找白天鹅并不重要,寻找黑天鹅,才是论证要义。

波普尔的这个学术理论也可能有些绝对化。但是,对于人际交流却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对于任何一个论点,光是达到自圆其说,很难说服对方,要证伪对方的论点,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交流。这样的交流,就达到了雄辩的境界。雄辩着重于反驳,也就是破解对方的自圆其说。但是,光是破解还不足以使自己的观念立于不败之地。西方有一种理论说,当你和对方进行辩论时,双方的论点不谛南辕北辙。你要说服对方,就很可能陷入聋子的对话的绝境。要使说服成功,你就得从双方认同的前提或者材料出发。如果你能从对方的前提或者证据演绎出对方的错误,那就超越了一般的论证,达到雄辩的水准了。

最近,西方的雄辩理论又有了发展,就是“以你的道理来论证我的立场”,用英语来说就是“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其实,用中国古典雄辩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最佳的雄辩,是用对方的事实、逻辑为自己的立论服务。这就是在破解对方自圆其说中实现自身的自圆其说,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就叫作“他圆其说”。我们引一段《庄子》上的经典段落来阐释一下:

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固矣。”

一个说:鱼游得很开心。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否开心?对于这样的抬杠,本来庄子要反驳,有多种选择。可以反驳他的大前提:照你这么说,除了生物的主体,对自己的内在感知有直接的经验,心中有数以外,其他生命没有直接经验,对之就一无所知了?那间接的经验、普遍的规律、演绎推理就完全没有作用了?但是这样反驳比较费事。因为,对这个原理没有显而易见的共识。根据辩论术,反驳对方要以双方的共识作为论证的前提,才可能雄辩,否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庄子的聪明在于不但不反驳对方的大前提,而且直接从对方的大前提出发演绎出反驳对方的道理:既然你说,我不是鱼就不可能知道鱼快乐不快乐,那么,你不是我,你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如果你的前提是对的,那么你的结论就是错的。这种在逻辑上的反驳叫作导致荒谬。由于对方的前提所导出的结论明显荒谬,故前提肯定是错误的。当然,惠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是死死抓住这个对方认同的大前提演绎下去,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推演:我不是你,就不知你如何;但如果你承认了这一点,也就承认了生命的内在体验,只有个体本身才能知晓,这就说明,你不是鱼,肯定不知道鱼是否快乐。但是,庄子并没有妥协: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按,同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回到原本的论题上来,你原来说,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这里的“安知”,有两个意思:一是你从哪里知道;二是,你怎么可能知道。也就是说你的话里有一个“吾知”为前提。如果你认为我根本不知道,你也就无从问起了。庄子这样的反驳是否严谨,还有待商摧,但庄子死死抓住双方认同的前提是很机智的。郭象的《庄子注》对庄子的这个说法作了补充:

寻惠子之本言云,非鱼则无缘相知耳。今子非我也,而(庄子)云:女安知鱼乐者,是知我之非鱼也,苟知我之非鱼,则凡相知者,果可以此知彼,不待是鱼,然后知鱼也。故循“子安知之”云,已知吾之所知矣。而方复问我。我正知之于濠上耳。岂待入水哉。

郭象可能觉得庄子的说法不够完满。庄子说:“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其中的“已知吾知之”说得比较武断。人家是怀疑你“知之”才反问的呀。郭象则把重点放在另一个关键点上,当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我不是鱼了(“是知我之非鱼也”),而你又不是我,怎么可能知道我不是鱼呢?很符合庄子的思想。两位大师在口才上的孰高孰低,是很难说的,但俩人论辩的特点却是一致的。第一,都是从对方认同的前提出发。这既是辩论的基础,又是雄辩的前提。第二,双方所依据的大前提显然是不可靠的,甚至有一点歪——除了自己亲身直接体验到的以外,间接地根据外部表现作出的推断均不可靠。但其他演绎过程都比较正经,符合形式逻辑的规范,以对方大前提加以推演,得出与对方论断相反的结论。从形式逻辑结构来说没有问题了,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大前提不可靠,因此有了一点诡辩的色彩。这里主要表现的是惠子和庄子的机智,而不是他们的幽默。和上面两个故事异曲同工的还有一个西方的经典笑话:

一天,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大帝在城外打猎,他突然发现田间有一个小伙子,容貌和自己长得非常像。于是,他策马来到这个年轻人的跟前,问道:“小伙子,20年前,你母亲是否在我家工作过?”这个年轻人当即回答说:“没有,陛下。不过,我父亲曾经在你府上工作过。”

本来,奥古斯都是想暗示,这个小伙子是他父亲的私生子,这显然是对小伙子母亲的侮辱。但是,小伙子显然没有被皇帝的权威和进攻所压倒,瞬间便进行了机智的反击,言外之意是,如果我长得像你,那就说明皇帝的母亲和自己打工的父亲有染。其所运用的思维模式恰恰是皇帝提供的,以面孔相像来暗示其上辈有不正当的奸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很雄辩的,而语言又是惊人的简洁。

所以说,雄辩高于诡辩。

雄辩作为口头交锋的手段属于上乘,它与诡辩不同。诡辩的特点首先在于根据一个不可靠、不确切、不稳定的大前提毫无保留地作长驱直入式的演绎,在逻辑推理上好像没有漏洞,但漏洞却在于它的出发点。如阿Q摸了小尼姑的头,小尼姑抗议,阿Q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里的大前提“和尚动得”,是毫无根据的,至于“我动不得”在推理上也很难成立。即使小尼姑同意让和尚动手动脚,也不意味同样允许阿Q动。正因为这样,在今天的读者看来,阿Q的逻辑不是诡辩而是无赖,没有道理还振振有词。而惠子和阿Q不同,他根据一个不可靠的大前提来推理,且推理好像很严密。前提的不可靠和推理形式的可靠,是诡辩的特点之一。一切诡辩在形式上都有雄辩的色彩。

因而,诡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味地追求在概念和逻辑形式上的相符,即使内容越来越离谱也在所不顾。我国古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飞鸟不动”之类的例子就是诡辩到死钻牛角尖的表现。这和西方经院哲学力图求证一个针头上能站几个天使一样,属于烦琐哲学范畴,和日常口头交往的关系不大,在这里暂且从略。

雄辩之所以高于诡辩,就在于它不但在内容上特别强调符合事实,而且在推理形式上特别强调周密。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正反合证”,就是不管从辩论的正方还是辩论的反方,不管是从有利于己的思路,还是从不利于己的思路来看,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单方面的论证都是一面之词,都不是雄辩。穷尽一切可能性,严密到一滴水也不漏给对方,把对方一切思路堵死,这才是雄辩的法则。这个法则很有一点像美国社会通行的“墨菲定律”:“如果可能出错,那就一定出错;即使不会出错,也可能出错。”二者异曲同工。

同类推荐
  • 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

    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胡适终生佩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考为目的,他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考时的不同过程。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通天丹医

    通天丹医

    21世纪最年轻的天才中医教授舒清歌,因误偿一棵神秘药草而亡,却不想灵魂穿越异世,投胎到游龙大陆项家,成为项家长房嫡长孙女项天歌;黑龙盖脸,形如恶鬼,从出生的一刻就被称作被诅咒的妖孽,人见人怕;六岁测试出她天生废体,无法修炼,更遭家族厌弃,从此人见人欺;爹爹纨绔,却宠女无度;娘亲柔弱,却严如良师,她却淡定自若,重拾前世才华,行医炼丹,暗建势力,护我亲人,保我尊严,在权力倾轧的项族和大武皇朝惬意生活怕我、嘲我者,彻底无视;欺我、害我者,生不如死;一朝惊变,龙魂苏醒,炎火炼体,蜕胎换骨,而那神秘药草竟也随她穿越而来,从此之后,废物变天才,丑颜变绝色龙魂为契,神草为伴,行医炼丹,号令万兽,那通天之路,谁与争锋?初遇片段:“呜呜,姐姐,姐姐,伦家也想吃鸡腿……”荒郊野外,一只陌生的金色小兽抱住她的小腿,眼泪汪汪地卖萌。项天歌低头,一把将搭在自己小腿上的小兽提溜起来,邪笑地在眼前晃了晃,只到小家伙头晕眼花,才道:“哪来的小狗?居然会说话?还想吃鸡腿?不给!”‘嗖’地一声,小兽的身影已成为一个小点,越飞越远。‘咚——’金色小兽四脚朝天,眼冒金星地摔在一个漂亮的不像话,而且笑容温柔的男子脚下,“主银主银,伦家没有骗到鸡腿,那个姐姐好凶,不仅将人家像扔皮球一样扔掉,还不给伦家鸡腿吃,难道伦家不可耐了吗?呜呜——”漂亮男子温柔地捡起小兽,下一刻,他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无比,抡起砍柴用的斧头,气势汹汹地朝项天歌走去:“可恶,居然如此对待老子的小宠,难道老子的小宠不可爱了吗?看老子去把你的鸡腿都抢来——”
  • 纳米战神计划

    纳米战神计划

    emmm…正经科幻小说……大概?…为啥字数要着么多啊!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

    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

    有人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吃苦,他们把生活比作漫长的劳役。又有人说,人们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然后痛苦地生活着,最后失望地死去。生活并非如此,人是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俘虏。我们应该积极去主宰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变得快乐起来。《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动心灵的小故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反映、探索快乐的真谛。它能够帮助读者消除生活中的各种羁绊,走出心灵的误区,让心灵在快乐的空气中自由飞翔。
  • 我有一把无敌大宝剑

    我有一把无敌大宝剑

    叶超砍倒了一棵树。爆出:精纯原木精华+1g,燃烧木材+5叶超击杀一名不法之徒。爆出:1级武脉天赋,合欢功秘籍+1,鼓鼓的钱包+1,银行卡密码+2自从叶超捡到了这把能爆出很多好东西的大宝剑,立刻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打怪升级也变得非常有意思起来~
  • 阳庚的手

    阳庚的手

    吕翼1971年生,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席先后在《大家》《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滇池》《青年作家》《边疆文学》《佛山文艺》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有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出版有小说集《灵魂游荡村庄》《割不断的苦藤》和散文集《雨滴乌蒙》曾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等。这样的夜,多么美好。星光灿烂,夜露晶莹,光亮从淡淡的云隙里掉下来,从支离的瓦隙里沁进来,独眼赵四就睡不着了。独眼赵四虽然年纪已大,虽然只有一只眼,可他对光亮却十分敏感。
  • 新婚如火:总裁的独家宠爱

    新婚如火:总裁的独家宠爱

    母亲早亡,父亲不慈,继母狠毒。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还被亲妹妹抢走了!颜子欣都没来得及抱怨她的命太惨,就被迫嫁给了一个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男人。但颜子欣没有想到,她的三无老公,竟然一转身,就变成响当当的段大总裁。唔……颜子欣感觉变化得太快,压力有点大!“怎么?后悔嫁给我了?”段墨寒危险的微眯起黑眸,将她压在身下,“现在后悔也晚了!”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 上神尘缘

    上神尘缘

    她是红尘中历劫的九重天神女,经历人世最苦悲欢离合,缘结上神——宸帝为他,抛弃神女之身,堕入忘川河,千年飘游,千年只为等他。都说情之一字最为痴缠,千万忘川情爱之痛最懂的莫过于她自己。
  • 重生之我变成了一条狗

    重生之我变成了一条狗

    看着水面倒映着的这幅尊容,刘诺彻底懵了,堂堂佣兵界的神居然莫名其妙的重生在一条狗身上,还是传说中的土狗,中华田园犬,还是个串。既来之则安之,前世他能从一个军事爱好者成长为一代雇佣兵之神,就算变成狗,那也要做一条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