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06

第6章 我不想告诉你她的名字

我不想告诉你她的名字,但我要告诉你她的故事。不想告诉你她的名字,是因为某种承诺,但是故事肯定是真实的。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时称她为小荣吧。

十几年前,我曾去北大荒采访,寻访那些被遗忘在荒原里的老知青。举世瞩目的中国知青运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尾声。战斗在北大荒(黑龙江建设兵团)的50万知青陆续回到自己曾走出的城市。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二的知青留在了北大荒。当返城的知青因北大荒的经历受到人们敬重的时候,留在北大荒的知青还在默默地过着艰辛的日子。当“知青饭店”、“北大荒餐馆”成为城里人最时髦的去处时,留在北大荒的老知青坐在自家的土炕上喝着自己酿造的苦酒。他们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甚至也被自己遗忘了。有时回访的老知青像衣锦还乡的状元一样受到农场职工前呼后拥的欢迎,他们却躲得远远的,不想和老战友见面,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他们的心里真的很苦。

不知为什么,每次参加城里知青的集会,我总会想起他们。作为一个曾信誓旦旦“扎根边疆”并倾力鼓吹(当时我在黑龙江建设兵团报社当记者)如今却在城里幸福生活的老知青,我觉得欠他们一份情,欠他们一份债。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越是激情满怀、豪情万丈的人激情冷却得越快,最早离开北大荒的,往往是那些誓言最响的“扎根派”。在离开北大荒10多年后,我悄悄地离开喧嚣的城市,又走进这片曾洒下我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土地。也许我只有为留在这里的战友写点什么,我的灵魂才能安宁。

这是一次艰难的采访。30多年前,北大荒的知青就像开遍原野的山花,随处可见,到处可采。可是现在寻找一个老知青,就像采一棵人参一样艰难。我到了黑龙江农垦总局,也到了10多个农场,谁也说不清楚,现在还有多少知青留在了北大荒。有的名在人不在,他们办了退休手续回老家了,但还是农场的人;有的名和人还都在农场,却不想接受我的采访。往事不堪回首,他们宁肯被人们彻底忘记。小荣就属于后者。

那一天,我风尘仆仆地来到三江平原腹地的一个农场,这是1958年王震将军带领10万转业官兵最早创建的大型国营农场之一。这一带兵团时期叫“建设兵团3师”,现在为红兴隆农场分局。从1963年开始就有知识青年来这个农场屯垦戍边,到70年代初,这里的知青达2万多人。农场宣传部张部长说,现在还有知青大概不到百人了。他说,我认识一位女知青,是你们哈尔滨老乡,经历坎坷,在生产队当老师。明天我领你去采访。我说,最好先打个电话,否则到时找不着她。张部长说,没问题。

第二天,场里派了一台吉普车送我们去小荣所在的生产队。北大荒无垠的原野让人心醉,我们的吉普车像快艇一样在绿海里航行。景色依旧,然而农场的境况已今非昔比了。农场已划分为若干个家庭农场,显示出新的活力,但由于粮食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农场的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半军事化的乌托邦式的田园诗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在新的生产关系组合中并不是每一家都成为富足的小农场。一个小时后,我们赶到了小荣所在的分场,领导说,已给生产队打过电话,小荣在队里等你们。10分钟后我们赶到生产队,曾是小荣学生的队长说,我已通知她了,让她在家等着。可是家里外头都找不到小荣。

张部长突然想起,刚才我们来的路上好像有两个女的正往分场走,其中有一个可能是小荣。说着他领着司机开车回头去追。不一会儿,张部长把小荣“抓”了回来。原来小荣有意回避我们,她听说我们要到队里来就往分场跑,走到路上发现后面有车来了,马上钻到路旁深沟的蒿草里。张部长把车停在路旁,大声地喊:“出来吧,我都看见你了!”张部长在分场当过副书记,管过教育,和她很熟。小荣从草丛里出来说:“我哪还像个知青,没脸去见作家!”张部长说:“作家也是老知青,大老远来看你,怎么能不见呢!”就这样,张部长用车把她拉了回来。一路上小荣还是叨叨咕咕的,满心的不情愿。

在小荣和我握手的时刻,她泪眼迷蒙,我也不禁一阵心酸。岁月给她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她的穿着和形象与村妇无异,脸色黑黑的,皱纹深深的,头发像荒草一样凌乱,对她来说,“知青”只是一个历史概念而已。

“你原来是哪个学校的”

小荣和她的孩子“你是哪年下乡的”

“下乡在哪个团?”

和所有的老知青一样,只要唠起这几个话题,马上成了无所不谈的老朋友。就像全世界的无产者,只要唱起《国际歌》,就成了一家人。在挂满灰尘的生产队办公室,一问这几个问题,小荣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和我谈起她从不愿意对别人说起的故事:

“我是19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11月下乡的。当时也是豪情满怀的,是一路上唱着歌来的,和电影《军垦战歌》的情景一样。‘迎着晨风迎着阳光,爬山过水到边疆。’可是一到农场就傻眼了,什么兵团?和农村也没啥两样,都是一片大雪覆盖的土房,然后就是一望无边的雪野,一点生气都没有。来到连队第二天就下地干活,是在雪里扒苞米,又冷又累,干了一天还看不到地头,我坐在地里就哭,鼻涕一把泪一把的,都冻在了脸上。

“后来我就当炊事员,天不亮就起来做饭,大冬天到井沿挑水,一气要挑十几担,开始一步三晃,肩膀都压肿了,后来挑水也不觉累了。以后我又到猪号当饲养员,这也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又是挑猪食,又是起圈,一天也是紧忙活。到了猪下崽时整夜守着,有时把小猪搂在自己怀里。我养的猪又白又胖,可好玩了。”

说着她笑了起来,我依稀还看得出一个活泼天真的女知青的样子。她笑的时候,满脸的皱纹都化成了花纹,让人高兴。

“反正连队什么苦活累活脏活我都干过,一直干到1976年3月,我被调到连队学校当老师,小学、初中,我都教过。我本来只有初中文化,为了教好孩子们,我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因为连里教师少,我放弃了许多出去进修的机会,结果连个大专文凭都没有,职称也没评上。没有职称,就不算干部,待遇和其他职工一样。最宝贵的机会让我失掉了,但并不后悔。

“随着年龄的增长,婚姻问题也提出来了。当时追求我的男知青也有,我却爱上了我们连的副连长老陈。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其实老陈也不老,只比我大6岁。他哥哥是1958年转业的军官,他初中毕业从广西来到农场当工人,也算个知青吧!他刚刚离了婚,那女人不愿意和他在北大荒受苦,扔下两个孩子走了。那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才10岁,小的是女孩,只有7岁。老陈工作很累身体又不好,拉扯两个孩子很不容易,看着让人心疼。当时,我对老陈说,我年轻身体好,什么活都能干,我帮你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吧!老陈说,那怎么行!你这么年轻,我不能拖累你一辈子。你赶快返城吧,回到哈尔滨什么对象找不着!老陈说得特别诚恳,他越这么说,我越心疼他,越离不开他了。那时像我这样心眼实的女知青很多。

“当时是1977年,大批知青返城了,我爸也给我办好了回城接班的手续。可是我坚持没走,和老陈结了婚,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结婚很简单,没有操办,因为老陈没有那个实力。我一进家门就成了两个孩子的妈!连里谁都知道,我待他们特别好。他们也把我当成他们的亲妈妈。

“没想到结婚才几个月,老陈就得了病,到城里一检查是肝癌。我是泪水往肚子里咽,只能半夜里偷着哭。我领着老陈到处看病,花没了我们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的债。当时我正怀孕,什么也舍不得吃。我生下儿子还没满月,老陈就去世了。他临死前说:‘我真对不起你!我们结婚才一年多,给你扔下3个孩子,太难为你了……’我说:‘你放心吧,这3个孩子我一定给你抚养成人!’

“老陈死的时候都没闭上眼,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抱着我哭成一团,我对他们说:‘你爸死了,还有妈妈,我已对你们的爸爸作了保证,一定把你们养大成人!’

说到这儿,小荣已是满脸泪水了。我强忍着泪水,可心里如刀割一样难受。

“那以后的日子你们娘几个是怎么过来的”我难以想象,他们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她用手抹去脸上的泪水,淡淡地笑了笑。

“我也说不清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当时我每月只有37元的工资,要还老陈生病欠下来的债,还要抚养3个孩子,真是难得没法说,可是我们总算过来了。在最困难的时候,1985年我又和队里开康拜因的老王结婚了。我们俩是苦命相连,他原来的爱人是个知青,因车祸死了,扔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别人撮合说,你也太苦了!老王人好,帮你一把,日子也会好过一些。这回我成了5个孩子的母亲,有老王和我共同支撑,我们的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总算像个家的样子。现在这5个孩子都长大了,老陈的大儿子,我一直供他读到中专毕业,现在我们附近的六队当副队长,是个很有能力的小伙子。老陈的大女儿长大后,让她生母接走了。老王的大女儿按政策回城工作了,常回来看我们。我的小儿子和老王的小女儿都在场部读高中,他俩正好在一个班,像亲兄妹一样互相帮助。”

“你现在还当教师吗”我问小荣。她说:“早就不当了。生产队的学校都撤了,集中到分场去办了,有学历、有职称的老师都调到分场。我啥也没有,只能留在队里。别人说,你应该到上面找一找,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怎么一下子变农工了!我说,算了,在哪都一样干活吃饭。再说,还有一个婆婆是精神病,还要我照顾,我哪也不想去了。我现在的活是看麦场,你没看我晒得这么黑吗?!这都是老头干的活儿,队里也算照顾我了。场里有好几年没给我们开工资了,一共欠我们4万多元,补发后,我又从哈尔滨的家里借了1万多元,用这些钱我们从队里买了一台康拜因。老王用这台机器在麦收和秋收时给别人家干活。我们家的日子不比别人差。”在农场小荣家算农技专业户,为别人家代耕代种代收,收入很高,应该是队里最先富起来的人家。我从心眼里替小荣高兴!

从她舒展的笑容中看出她的几分满足。

“难道你不后悔吗?下乡,还有婚姻”

她想了想说:“也没什么后悔的。下乡是我自愿的。别人返城时,是我不想走的。这些年也没白干。别的不说,就说我教的学生吧,有的考进了北京,还有的在农场都当了队长了。培养了这么多有用的人才,我也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嫁过两个男人,我真爱他们,他们也给了我爱。我为他们抚养了孩子,?亥子们也爱我。作为一个女人,我知足了。”

在分手的时候,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一最好别写,写也别写她的名字,怕城里的亲人看见了心里难受。

她站在路口向我们挥手,眼看着我们一点点消逝在绿色海洋的深处。在翻滚的绿浪中,那红色的砖房格外的鲜艳夺目。我回望站在村头的她,她却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

2010年7月,我又重回北大荒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我曾在小荣所在的农场采访。当年接待我的张部长早就退休了,我向场宣传部的人打听,他们说像小荣家这样的农技专业户,每个队都有,不知你说的是谁家。你放心吧!他们的日子都不错,每年几十万元的收入,在场买别墅的人家都不少了!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我在心里祝福着小荣一家!

同类推荐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中国古典传统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昆曲、京剧等剧种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为作者自1965年以来发表在书报、杂志上有关我国古典戏曲研究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我国古典戏曲形成渊源、背景以及发展、流变的考辨与阐发,有对作家、作品的考释与品评,大都是针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分歧意见和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潜心研究之后发表的一得之见。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霜生,我们来日方长

    霜生,我们来日方长

    霜生认识刘子涵十年,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他出现在他身边,帮助她,鼓励她。当所有人都在催促着李霜生快点长大面对现实时,就刘子涵对她说咱们慢慢来,把她宠的像个孩子。李霜生的青春有着迷茫和焦躁,但刘子涵的细水长流慢慢抚平了这些,她依旧记得他在那个十字路口对她说“霜生,我们来日方长。”
  • 夜帝狂妃

    夜帝狂妃

    (新书《凤帝九倾》已肥)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从天而降,落入绝世帝王之手,就此被定下了归属权。无声对视之间,寒芒乍现,冰火交锋,竟是王与王之间的较量。“跟我走,我许你皇后之位。”“双皇并尊,我愿意给你繁华天下。”“逐鹿天下太累,我愿意为你放弃如画江山。”面对求亲之词,她回眸冷笑:“本宫身边还缺得力之人,你可以比武论高低。”那人脸色一黑。青澜女皇隔空示爱,“凤栖,你娶了我,我倾一国之力作为嫁妆。”男子淡然偏首:“月儿,你觉得呢?”“你敢娶她,我就敢废了你!”他哈哈大笑,心情瞬间飞扬。1v1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霸君的弃后

    霸君的弃后

    她从始至终便是一颗棋子,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即使是一颗棋子,也会有爱,她的心也会失迷……身边女人无数,但却从来没有一个是在他不想要的情况下硬塞给他的!对这个女人……邪邪的扯出一抹狰狞的笑,既然来了,他岂有不好好招待之礼?他虐她,折磨她,甚至不惜一切方法凌侮她,她却不离开他;而当他爱他,疼她,宠溺她时,她却不告而别……她的好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看见,而她的笑也不只再对着他一个人时;这种寂寥扯着心底最痛的弦,他知道,霸气的他也有错的时候……这一切错了,乱了,本不似他所想的那般简单;自以为棋盘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其不知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颗棋子……但当一切真相揭晓!是笑?是颠?是狂?是怒?是离别?是伤痛?銮镜掩,玉容伤;怨悠悠。何时休?动离愁,泪难收;断秀发,结孽缘!另在废话几句,这文前面有点虐,有点血腥,带着点暴力倾向。后面会温馨,会很甜蜜。就一句话:亲们要是相信漏,就请往后看!!鞠躬(~o~)本文是系列文,下面是系列文其他文的链接,期待大家的光临,作者的文笔都很好哦!纳兰鸿飞《邪皇的弃后》一剪相思《爆君的弃后》沙哲漏《霸君的弃后》广告区:推荐某漏言情文:《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女尊文(已完结)《家有美男多多》女尊文(连载中)好友的文:洛神花:《现代总裁古代妻》木棉花:《残君奴妃》漏漏的话:收藏,投票,点击,留言,一个也不要少哦!\(^o^)/漏的新群号:70774856。入门口令,书中人物的名字。
  • 纵天皇尊

    纵天皇尊

    诸神大陆,神在上,人在下,灵族在中间。千国并立,七雄争霸;大能傲笑,诸圣称尊。自人皇后,无人可一统大陆,唯有动乱和战争绵延。人皇历一万年,一个身具人王体的少年,肩负使命,降临世间。人皇,人中皇者,不逊诸神,又岂是人王可比!我既为皇,天下无王!我既称尊,诸神皆臣!
  • 西路上

    西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犬赐良缘

    犬赐良缘

    程欣偶然救了一只流浪狗,发现它与其他狗狗不太一样,不吃狗粮,性格还傲娇的不得了……尹杰因为一次事故,灵魂穿越到一只狗狗身上,随后与程欣一起生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狗大爷生活。第一阶段“你是狗,不可以吃薯片,不可以吃烧烤,不要碰我的零食,去吃你的狗粮去……”“你是狗狗,不可以睡床,去去!去阳台睡你的狗窝去!”第二阶段程欣一脸花痴的对她的狗狗说:“诶!你看那个秦医生是不是好帅啊!它以后就是你的兽医了,待会乖乖的做检查啊。”某狗傲娇的腹诽:“切!这也叫帅?没见过世面!我的本身可比他帅多了。”程欣去相亲,某狗搞砸她的约会!她放它自己在家,它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她没办法了……第三阶段某狗灵魂回到自己身上,变回大帅比,开始去追求程欣,“我是来报恩的,在我变成狗的时候你救了我,现在我只能以身相许回报你!”程欣:“呃……这太突然了!不用你回报的,也不用你以身相许!”某大帅比邪魅一笑:“不行!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搬到一起住。”
  • 修仙之大侠客

    修仙之大侠客

    虽然总是迟到,但善恶终有报。一个孤儿内心有所寄托,想匡扶正义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侠客...他走上了修仙的道路!
  • 至暗兵王

    至暗兵王

    至暗兵王、都市纵横、尔虞我诈、天上地下、五湖四海,江城市的天自从王立归来就变了。从夜市路边摊到顶级商业大楼、从棚户区到郊外别墅、从豪车都市漂移到雪野驱狼捕兔,关键是兄弟义重、伊人有情,为国为家为义为友,至暗兵王火力全开......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